天山山脉地貌特征、地壳组成与地质演化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山山脉地貌特征、地壳组成与地质演化概述
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东西方向延伸,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整体长度为2500公里,是世界最大的独立山系。
天山是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距离海洋最远。
其最终形成的时间距今约有两三百万年。
在距今1200-200万年这一段时间,天山在逐渐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东西分布的现代规模。
在演化的过程中,同时也因为断裂之后的长期沉降而形成了中国海拔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
标签:天山山脉地貌特征地壳地质演化
天山在亚洲的中部地区,以逆冲断层作为界线与两侧的盆地分离,并且盆地的基底在天山山脉之下。
天山山脉的地壳主要是由形成于前震旦纪的古陆碎块、古生代陆缘岩系以及大洋岩石圈残片共同组成。
大致以东经90度为界,西部地区南侧形成的碰撞带是向南凸起的弧形构造而成,北部地区古陆碎块形成的碰撞带呈现北西走向,组合为一个巨大“帚”型构造型式。
东部地区排列着整齐的东西走向活动陆缘。
天山山脉形成于古生代晚期的古洋盆关闭以后,现在活动的主要山脉都是在二叠纪的早中期幔源岩浆活动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1天山山脉的地貌特征
在天山山脉的南部地区主要有卡拉库姆盆地、塔里木盆地以及河西走廊,在北部地区主要是哈萨克斯坦丘陵、准格尔盆地、东准格尔和南蒙古低山丘陵,向西逐渐是图兰低地、或者是渐变成为戈壁荒漠。
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与其相互连接。
在中亚地区,天山山脉和帕米尔山脉遥相呼应。
整体上,天山山脉西部较宽,东部较窄。
最高峰是位于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界线上的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m。
从天山山脉整体形式上看,其东西部山脉的对比十分鲜明。
组成天山山脉的主要山系有中亚地区的阿赖山哈尔克山-霍拉山以及博格达山—哈尔里克山。
其中阿赖山-哈尔克山-霍拉山是具有连续性、延伸最长的完整的线性山系。
天山山脉的北部地区中的山系以及盆地呈现出一种燕行式的排列,向东南方向逐渐地收敛,这样就构成了天山山脉西部巨大的“帚”型。
在吐鲁番盆地的南部地区、东天山地区主要是由荒漠戈壁和低山丘陵共同组成。
在新疆的西部国境地区,山体主要呈现北东方向延伸,而天山中的盆地开头则是一种长轴东西走向的菱形。
这样复杂的地貌特征主要表现了天山地区地壳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发展而成。
从地质结构上,可以将东经88度作为东天山与西天山的分界线。
在东天山的中部地区主要有吐哈盆地,北部的山顶常年积雪,吐哈盆地南部的觉罗塔格是低山丘陵以及戈壁。
西天山北部地区与南蒙古的戈壁天山相连接。
东部地区是与蒙古的戈壁天山相连接。
在中国境内的西天山主要是由北天山、南天山、中天山以及西南天山构成。
北天山主要呈现北西走向,主要有依连哈比尔尕山、博罗霍罗山等。
南天山主要有哈尔克山、霍拉山以及那拉提山等。
中天山则主要是伊犁
盆地。
在塔里木盆地的西北边缘主要是西南天山。
在中亚地区的天山山脉主要的构成是向南凸起的弧形山以及盆地。
在一些材料中会将天山划分为北天山、南天山和中天山,但是这种划分的方法与中国境内的实际情况并不是相符。
南天山与国内的南天山南部地区、西南天山大致一样。
中天山与国内的尖灭、北天山、那拉提山等大致相等。
在国境内的伊犁盆地和北天山会被一些学者称为北东天山。
由区域上讲,天山山脉是亚洲大陆中部巨型盆—山—原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天山山脉中由南向北主要的构成部分主要有青藏高原、昆仑山脉、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祁连山脉、河西走廊、天山山脉、准格尔盆地和阿尔泰山脉等,这是中亚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山山脉主要表现为山系与盆地相互的地貌与地理特征。
2地壳组成
构成天山山脉的主要地质体,以在古生代时期形成的为主,并且在第四纪以前的地质体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构造变形。
在天山山脉的古生代地质体中,主要为海相的火山沉积岩系。
成于古生代的地质体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脉的山间以及山间盆地中,东天山的局部地区主要有三叠纪到早侏罗纪时期的酸性小岩株侵入,而西南天山托云盆地中则主要由白垩纪晚期的火山岩构成。
天山山脉出露前古生代的地质体比较少,最古老的是太古宙变质杂岩和侵入岩,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库尔勒市东部的库鲁克塔格地区,而元古宙地质体则相对出露面积较大,除了在库鲁克塔格地区分布之外,同时还在天山山脉其他地区有分布。
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库鲁克塔格地区以及伊犁盆地北部的博罗霍洛山,元古宙震旦纪地层和下伏地质体之间的不是完全的整合接触。
早古生代连续的沉积地层所表现出的特点,与浅海相的环境相符,构造形变特点也基本相同。
不同时期的地质体的走向不同,沿着断裂带的走向,则表现着大量逆冲-走滑的特点,规模大小不等,特征也有较大差别。
天山山脉的地壳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特点,在天山山脉的上部结构中主要是古陆缘杂岩、洋岩石圈残片等构成,在下部主要是向北俯冲形成的塔里木陆块。
沿着乌鲁木齐—库尔勒这条天山的地震带进行探测可以知道,在天山山脉之下50km处的界面附近,构造变形强烈,主要表现为山脉两侧的盆地具有逆冲的特点,这在乌鲁木齐的附近特别明显。
而在山脉70km以下,这种界面却不是特别的明显,乌鲁木齐北部地区的50km范围以内表现出的是北倾界面。
在早二叠世时期,天山山脉逐渐的演化为内陆盆地,发育造山带双峰式火山岩,自中生代以来的陆内盆地堆积物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覆盖。
天山山脉经过断裂活动的改造,东天山等地区的古构造格局没有天山山脉西段的保存完整。
3天山山脉地壳形成演化的过程
天山山脉地壳是经历过漫长地质时期的地质作用的产物,形成的时间主要为由太古宙到现今的大约30亿年的地质时期。
在天山山脉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古洋盆,每一个古洋盆都经历了大陆由裂解到聚合的演化过程。
洋盆的关闭都能够在相应的地质中留下记录,这其中就有关于沉积环境的改
变。
洋盆中的构造、岩浆活动等能够充分地反映在其沉积建造中,海相、陆相环境的转变形成了不整合界面。
在洋盆发育以及关闭时,沉积环境相应地由海相转变为陆相,并且快速地形成堆积的沉积岩系。
4结束语
经过对天山山脉地貌特征、地壳组成与地质演化的分析,发现天山山脉的地壳组成结构不能够简单地划分成东西走向、南北分带,它有一个相当复杂的内部构造。
在一些文献中记载的哈萨克斯坦古板块延伸到东天山,实际上并非如此。
组成天山山脉的古陆碎块中的古洋盆只是在一个相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