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公开课)2022年生物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和特点。
2.通过观察果蝇的发育,概述变态发育的过程。
3. 说出昆虫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关注生物科技的开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说出昆虫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关注生物科技的开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昆虫变态发育的过程。
【教学难点】概述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识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交尾图片,产卵图片。
问题引领:
〔1〕昆虫属于哪一种受精方式?
学生观察交尾图片,理解精子和卵细胞是在雌虫体内结合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内受精。
〔2〕昆虫如何繁殖后代?
学生观察产卵图片,认识到昆虫的这种生殖方式,称之为卵生。
通过观察产卵场所,领悟昆虫对环境的适应。
〔3〕昆虫的生殖有何特点?
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进而总结出昆虫的生殖特点为体内受精,卵生。
实物观察探过程
学生活动一:
〔一〕合作观察:果蝇的发育过程。
问题引领:
〔1〕如何观察果蝇的发育过程?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展示生物兴趣小组做的果蝇诱捕器,以及转移果蝇的照片和观察记录的照片。
学生了解了怎样诱捕及观察果蝇。
〔2〕你看到了果蝇的几种形态?
学生认真观察培养杯中果蝇的各个时期,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其他小组补充,明确果蝇发育的四个时期,幼虫成虫差异明显。
〔3〕不同形态的果蝇主要集中在杯子的什么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阶段的果蝇,生活环境也不一样。
昆虫的变态发育是对环境的一
种适应。
教师引领:像果蝇这样,昆虫的发育经过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异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
然后以家蚕为例加深对完全变态的理解。
〔二〕阅读图片“蝗虫的发育过程〞,观察蝗虫的生活史标本,了解蝗虫的发育过程。
问题引领:
〔1〕蝗虫的发育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学生结合课本53页的图观察思考,得出蝗虫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2〕蝗虫幼虫和成虫的外部形态,相同之处在哪里?不同之处在哪里?
学生观察小组内的蝗虫生活史标本,讨论交流,最后得出蝗虫幼虫和成虫的外部形态是相似的,区别也很小,幼虫和成虫的差异不明显。
教师引领:像蝗虫这样,昆虫的发育经过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异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
教师点拨:蝗虫的幼虫怎么分几龄几龄的呢?
播放金蝉脱壳图片。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得出昆虫的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
学生活动二:
〔1〕比照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学生通过比照明确完全变态有蛹期,幼虫成虫差异明显。
〔2〕小组合作:区分昆虫的发育类型。
学生翻开组内的信封,按发育类型将这些昆虫分类并贴到展板上,上台展示并说明判断依据。
教师引领:在我们身边,90%的昆虫都是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的食性一般差异很大,防止了幼虫和成虫在空间和食物方面的需求矛盾。
昆虫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
昆虫的成虫一般有翅,能飞行,为觅食、求偶、避敌、扩散带来很大便利。
在自然界,昆虫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其种类和数量比其他所有动物的总和还要多。
练习
1.蝗虫的幼虫和成虫相比,本质的区别是〔〕
D.假设虫都不能飞
假设虫要经过几次蜕皮才能发育成成虫〔〕
A.3
B.4 C
〔〕
2021秋季
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第1节 生物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列出生物分类的阶层系统,说出生物分类的根本单位。
2.举例说明对生物进行统一命名的重要性。
3.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编制一张简单的生物检索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活动、观察、讨论、阅读、应用等体验对生物进行分类,并应用对生物的分类的科学方法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科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的时件中,感受科学家们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编制检索表〞。
三、教学过程:
问:地球上约有35万中植物和150多万种动物,它们有的形态结构相似,有的彼此千差万别,我们怎样识别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呢?当我们到商品繁多的超市购置东西,会很容易的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为什么?
因为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分类排列的。
认识生物也要采用类似商品分类的方法,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它们分门别类,这就是生物分类。
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
展示图片〔课本P29图〕
观察图片上这些你们所熟悉的各种生物,各小组讨论分析,尝试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生物类群。
检查结果
问:你们组是根据什么将这些生物分类的?〔性状差异和亲缘关系〕
根据这个原那么,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依次分为7个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根本单位是——种〕
刚刚看了同学们的分类情况,很正确,但是各有不同,这样是否有利于我们识别生物?是否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需要〕
所以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特征的差异,编制出生物检索表。
讲解编制方法
活动“编写检索表〞
观察图片〔课本P33、P34图〕
图上的植物是什么?〔红苕、红薯、白薯、山芋、地瓜〕
这是我们平时喜欢吃的红薯,但它有多个名字。
图中的这两株植物是什么?〔马铃薯、山药〕
它们有共同的名字叫山药,这一名多物。
这样是否方便?〔容易引起歧义〕
为了防止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研究、交流和开发利用,瑞典科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了双名法。
举例说明双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