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浅谈常规教育在幼儿园工作中作用

浅谈常规教育在幼儿园工作中作用

浅谈常规教育在幼儿园工作中作用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它是孩子接触教育的第一步。

常规教育在幼儿园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认知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浅谈常规教育在幼儿园工作中的作用。

首先,常规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地方。

通过规律的日常生活习惯安排,如早晨迎接、午休、午餐、洗手、上厕所等,幼儿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

可以通过与老师和同学共同参与这些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例如,在整理玩具时,幼儿需要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养成整洁、有序的好习惯。

其次,常规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节奏感。

在幼儿园中,常规教育通过固定的作息时间表,让幼儿了解白天和黑夜、早上和晚上的区别,提高他们对时间的敏感度。

幼儿可以根据时间表,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逐渐形成固定的作息习惯。

此外,常规教育还通过歌谣、游戏、体育活动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让他们能够有序地进行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再次,常规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交往技巧。

在幼儿园中,幼儿需要和老师、同学们共同生活、学习和游戏。

通过常规教育,可以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分享和合作。

例如,在幼儿园的常规活动中,幼儿可以学会向老师问好、和同学互相打招呼、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培养他们的友善和合作精神。

同时,常规教育还能够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和互动游戏,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最后,常规教育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常常以游戏和互动的形式展开,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歌曲和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可以通过常规教育认识和学习新事物,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常规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通过常规活动中的观察、实践和体验,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生,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建立合理的常规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保证。

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良好常规在幼儿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引导我们去反思传统的管理行为与幼儿主体发展的存有问题。

无非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常规管理却浮现了两个极端;一是将常规依然看做是教师管理、控制幼儿的主要手段,强调常规对幼儿的约束作用,强调幼儿行为的整齐划一与服从指令;幼儿的一日生活能够有条不絮的展开,并且能够丰富充实,老师牵着走为主,幼儿没有自主处理自己的行为纠纷、独立管理自己行为的水平,脱离了老师的管理,他们将不会自我学习,不会独立交往,不会独立应对生活。

例如:幼儿上厕所,老师在游戏结束时要求幼儿分男、女孩一个跟一个排队上厕所、喝水,看似有纪律,实际上是剥夺幼儿独立管理自己的机会。

另一极端则过于强调幼儿自我管理,过多地否定了某些环节的教师干预,在强调幼儿自主、独立的同时,往往会导致如幼儿喝水少、忍尿、睡眠不足、盥洗时时常有衣服弄湿等现象。

这两者都是与《纲要》的精神不相符的。

我们要重新审视常规,既要跳出传统常规管理的误区,摆脱原来强制的、整齐划一的、自上而下的行动逻辑,把常规合理使用到班级管理中,将它当做教育的资源,而且是独立的、同其他课程内容一样对幼儿有着长远影响的资源,发挥它应有的效能。

一、更新观点,挖掘常规教育资源未来世界教育的目标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幼儿必须从小了解、理解其生存的客观环境,学习与人共处,而且会用一定的常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才干有效掌握以上四个“学会”。

二、在常规教育中,突显幼儿发展的主体地1、通过评价促动幼儿行为常规意识培养良好的常规,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包括时常性的常规训练、专门的常规活动训练和个别常规训练。

而在这其中,评价是使行为训练内化为幼儿的规则意识,获得自主发展的有效措施。

教师肯定性的评价在增强幼儿的愉悦情感的同时,强化了幼儿对行为的意义的理解,多次的正向强化使行为成为了习惯,更使行为内化为意识,主体获得了真正意义的发展。

幼儿常规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常规培养的重要性

常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常规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具体包括三方面:(1)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其顺序的规则;(2)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具体要求规则;(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及规则。

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建立,无论对于班级保教秩序,还是对于幼儿发展自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常规的培养能够协助幼儿适合幼儿园环境。

其次,协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生活,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常规的培养能够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可促动他们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律水平,学习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形成。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

假如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

在对幼儿实行常规培养时要抓注每一个点滴,例如在入园时,要求幼儿会使礼貌用语,积极实行早锻炼,回到教室后在老师协助下把衣服叠放整齐,放在固定位置。

盥洗时做到有序、按准确的方法洗手,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喝水时幼儿要做到按号取杯,喝足水,不洒水。

进餐时做到安静、愉快的进餐,不挑食、细嚼慢咽,保持地面、桌面、碗和衣服的整洁,养成饭后漱口、擦嘴的习惯。

教育活动中要求幼儿注意力集中,遵守学习规则,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学习。

午睡时要求做到安静就寝,不影响他人,会在老师的协助下穿脱衣服。

户外活动中要求幼儿锻炼在前后,知道主动增减衣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遵守游戏规则,和幼儿友好相处等。

室内活动时知道按规则进入游戏区,按要求取放玩具,游戏结束时会整理游戏材料。

离园时要求幼儿主动和老师再见,整理好玩具、图书等物品等。

我们在实行常规教育时要做到以下四方面: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把常规教育能由传统的“要孩子们怎么做”转化成孩子们自主地“我要怎么做”。

期末幼儿常规总结

期末幼儿常规总结

期末幼儿常规总结引言:幼儿期是孩子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良好的幼儿常规的建立和坚持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常规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和自控能力。

通过对幼儿常规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其对幼儿个体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建立可行的常规。

本文将从常规的意义、常规的种类、常规的要素和建立常规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常规的意义1.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在幼儿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整个人生都有着重要影响。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幼儿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结构,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为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2.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幼儿行为规范化的体现。

通过在幼儿常规中引导和实践,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尊重他人、遵守规则、乐于助人、守时守信等。

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助于孩子在日后的学习和社交中更好地适应环境和与他人合作。

3. 增强幼儿自理能力自理能力是幼儿个体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常规的引导和训练,幼儿可以逐渐学会自己穿衣、洗手、梳头、吃饭等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

这不仅提升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还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4. 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和自控能力通过常规的要求,幼儿讲究礼貌、守纪律、自觉保护环境等,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同时,常规要求幼儿遵循约定和规则,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需要自我控制情绪和行为。

这些经验将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养成好习惯和行为素质奠定基础。

二、常规的种类根据常规的内容和目的不同,常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日常生活常规包括作息时间的安排、进餐规范、穿脱衣物的要求、个人卫生的养成等。

通过这些常规的建立和坚持,可以让幼儿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2. 学习常规包括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环境的要求、学习任务的执行等。

浅谈幼儿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常规管理的重要性宁南县机关幼儿园郑天亚摘要:常规是保证幼儿园一切活动顺利开展所必要的规定,良好的常规既要给幼儿自主活动的空间,又要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幼儿安全有序、自然、自主的状态下进行活动。

有了良好的常规,幼儿才能建立良好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个好的常规,我们的教育才会循序渐进地进行,良好的常规直接影响一日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的培养在幼儿园的作用是及其重要的。

关键词:常规管理重要性榜样主人翁表扬常规是保证幼儿园一切活动顺利开展所必要的规定,良好的常规既要给幼儿自主活动的空间,又要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幼儿安全有序、自然、自主的状态下进行活动。

由于幼儿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些幼儿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作息没有规律、行为习惯也不好。

加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年龄小、依赖性强、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也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顽皮,一旦整天生活在一个班集体里,势必很不习惯、很不适应,在幼儿园中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有了良好的常规,幼儿才能建立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不需要再用太多的精力来维持秩序而感到十分的劳累,也促进了教学的质量,对老师组织的一日活动也会有所提高,由此可见,常规教育的重要性,常规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班级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

以下是我在幼儿园常规管理中的一点体会。

一、让幼儿了解一日常规活动的规则要求幼儿一日常规活动包括:晨间接待、早操活动、盥洗点心、学习活动、自由活动、盥洗进餐、起床活动、游戏活动、体育活动、离园活动等多个方面。

幼儿年龄小,在家里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家长包办或代办,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在家就像个小皇帝一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因此他们不了解哪些是需要养成的生活习惯,哪些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就更加没有准确的概念。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常规——王芬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常规——王芬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常规——王芬幼儿的常规是指他们日常生活中习得的一系列规则和习惯。

良好的常规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起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因此,培养幼儿的常规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下面将从父母、教师和环境三个方面谈一下如何培养幼儿的常规。

首先,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培养幼儿常规方面,父母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孩子从小就见到父母的规范行为。

例如,父母可以在饮食方面主动选择健康的食物,并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吃这些食物;父母可以定期运动,并邀请孩子一起参与。

通过这些实际行动,孩子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其次,在学校中,教师也是培养学生常规的关键因素。

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常规。

第一,通过教育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到其中一种行为的意义和影响,从而激发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午餐休息的时间,教师可以告诉孩子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

第二,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常规。

通过游戏和活动,幼儿可以在玩乐中学习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在洗手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正确地洗手,并和孩子一起探讨为什么洗手是重要的。

第三,教师可以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常规。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在校表现,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再次,幼儿的生活环境也是培养他们常规的重要因素。

家庭和学校都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会使孩子感到安全和稳定,并对他们的行为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家庭还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有规律的生活,制定一些规范和习惯。

例如,制定固定的就寝和起床时间,定期参加户外活动等。

这样,孩子会在有规律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常规。

在学校中,教育环境也需要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幼儿遵守课堂纪律,并逐渐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

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

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概述幼儿园班级的常规管理是指对幼儿园班级日常事务和学生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和组织。

良好的常规管理能够提高幼儿园班级的运转效率,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学习。

本文将从班级规划、课程管理、环境维护和行为指导等方面,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的管理方法。

班级规划班级结构每个幼儿园班级通常由一名班主任和一些辅导员组成。

班主任负责整个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而辅导员则协助班主任进行日常事务和学生管理工作。

班级应根据幼儿的年龄、性别和特殊需求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组合,以便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招生和分班幼儿园的招生工作应该公平、公正,并且符合相关规定。

招生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教育需求进行分类,并根据班级的容纳能力进行合理分班。

班级目标和计划每个班级应该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以指导班级的教育工作。

班级目标应着重于幼儿的综合发展,包括智力、情感、社交和体能等方面。

班级计划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安排各项活动和教学内容。

课程管理教学内容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设计。

各类教育资源和教具应该充分利用,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课程安排课程安排应合理,确保幼儿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到全面的教育。

应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合理分配课程时间,避免过度疲劳或压力过大。

课堂管理课堂管理应注重师生互动和积极参与,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老师应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评估。

环境维护教室布置教室的布置应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目标。

教室应该整洁、明亮,与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相适应。

教具和教材应有序摆放,便于幼儿的使用。

教室卫生教室的卫生管理应定期进行,保持教室的清洁和卫生。

及时清扫地面、清洗桌椅、消毒玩具等工作是必要的,以确保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安全管理幼儿园班级应制定有关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

班级应定期检查教室内外的安全设施,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浅谈幼儿常规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常规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常规的重要性作者:梁艺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第06期在我国,幼儿良好习惯很重要。

为何重要?良好的习惯关乎着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并对改变我国民族的面貌,提高我国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是指“3~6岁的儿童”,习惯是指“当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在全面贯彻新《纲要》、《规程》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中了解到,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在幼儿园里,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是教师通过在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中对幼儿实施教育,从幼儿外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促进幼儿内部素质的发展,以保证幼儿健康的身心,培养兴趣、获取经验、启迪智慧、形成良好品格,促进每位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当然,家长与家庭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是幼儿的首位模仿者。

所以当幼儿入园后,家园共育结合为幼儿早期开始形成与发展的习惯,并对幼儿的现在与将来都具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基本素质。

幼儿良好习惯并不是幼儿所要学习的知识或是技能本身,而是幼儿在生活环境下养成良好习惯的素质。

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中,幼儿常规就是首要工作,而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常规,就是指日常的规则。

幼儿园常规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幼儿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教师为了管理好一个班级而制定的,需要幼儿遵守的一些规则。

一个班级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会因在活动中要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因此,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的重要性作者:陈敏红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7年第12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生活常规,并坚持执行。

应该说,常规是保证幼儿园一切活动顺利开展所必需的规定,只有做到既给孩子自主活动的空间,又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才能形成良好的常规。

良好的常规对于班级保教秩序和幼儿的发展,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保证幼儿的安全,建立良好的班级活动秩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还能够促进幼儿自律能力的发展。

因此,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工作的十几年中,我意识到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是否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各项活动的质量。

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不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也会因为总是要花费精力来维持纪律而觉得十分劳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要想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本班幼儿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因为幼儿和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上、生理上和家庭教育所带来的各种差异,教师如果能熟悉每个幼儿,了解他们各自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他们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的目标和方法。

我认为建立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于:一、稳定幼儿情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爱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老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求幼儿做到的事情幼儿才能顺利的去做。

否则幼儿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样会影响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

因此,教师只有做到了爱每一个幼儿,才能真正做到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这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

今年我接的是小班幼儿,我觉得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弱,到一个新的环境缺乏安全感,特别需要老师的关心与爱抚,我们老师要有耐心,每天要多抱抱他们,亲亲他们,有的时候可以在早晨来园时,有的时侯可以在课余时间。

幼儿园的幼儿行为管理与纪律

幼儿园的幼儿行为管理与纪律

幼儿园的幼儿行为管理与纪律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扮演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纪律意识的重要角色。

幼儿园的幼儿行为管理与纪律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幼儿园的幼儿行为管理和纪律方面展开讨论。

一、幼儿行为管理的重要性幼儿时期是孩子形成行为和习惯的关键时期,好的行为习惯将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幼儿行为管理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

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幼儿,不仅在学习方面表现出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容易与他人和谐相处。

二、幼儿行为管理的方法1. 规则明确幼儿园需要制定明确的规则和行为准则,告诉孩子们应该如何行动和互动。

这些规则可以包括坐姿端正、礼貌用语、分享玩具、遵守老师的指导等。

规则的明确性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

2. 示范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时刻以身作则,成为幼儿学习正确行为的典范。

通过示范和引导,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良好的行为。

同时,教师还应该表扬幼儿的良好行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 环境营造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园的幼儿行为管理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幼儿的活动空间,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玩具,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等,创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纪律意识的培养环境。

三、纪律的培养和维护1. 一致性原则幼儿园在培养和维护纪律方面需要保持一致性原则。

无论是教职员工还是家长,都需要在对幼儿执行纪律要求上始终保持一致。

这样才能让幼儿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并在行为管理中建立起有效的信任。

2. 奖惩相结合在幼儿行为管理过程中,奖励和惩罚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适当的奖励能够鼓励幼儿良好行为的持续发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而适度的惩罚也能帮助幼儿意识到不当行为的后果,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3. 家园合作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对于行为管理和纪律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教师应该相互配合,交流幼儿的行为情况,共同制定行为管理方案。

幼儿园班级管理与纪律教育

幼儿园班级管理与纪律教育

幼儿园班级管理与纪律教育幼儿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的地方,也是他们第一次离开家庭进入一个新的群体。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幼儿园班级管理与纪律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具体措施以及纪律教育的意义和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管理的重要性班级管理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石,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成长和身心健康。

有效的班级管理可以创造一个秩序井然、宽松友好的环境,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和自我发展。

因此,幼儿园班级管理不容忽视。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为了保持班级管理的良好效果,首先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维护良好的纪律,同时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相互尊重和合作精神。

此外,可以通过适当的组织活动和游戏来增强班级凝聚力,拉近师生和家庭之间的关系。

三、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在班级管理中,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应该与孩子们一起制定班级规则,并在开学初进行讲解和宣传。

规章制度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简明易懂,涵盖日常生活、学习和游戏等方面。

同时,规章制度的执行应有明确的奖惩措施,以激励孩子们遵守规则,同时也要关注孩子们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管理。

四、关注个体差异,注重个体辅导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在班级管理中,不能一刀切。

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注重个体辅导。

可以通过和孩子们的沟通和观察来了解他们的兴趣、特长和困惑,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个性化的管理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班级生活。

五、建立家校联系,共同促进纪律教育纪律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家长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需要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孩子的表现和问题。

通过家校协作,共同促进孩子们的纪律教育。

家长在家庭中,也需要认真引导孩子遵守纪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采用多元化的纪律教育方式纪律教育是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单一的教育方式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纪律教育方式,如游戏化教学、情景模拟等。

幼儿教师编制的幼儿行为管理知识

幼儿教师编制的幼儿行为管理知识

幼儿教师编制的幼儿行为管理知识幼儿阶段是孩子性格发展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

作为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幼儿行为管理知识十分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教师编制的幼儿行为管理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

一、幼儿教师编制的幼儿行为管理知识的重要性1. 促进良好的班级氛围幼儿行为管理是为了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

幼儿教师编制的行为管理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分配班级资源,建立公平、积极健康的教学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空间。

2.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教师编制的行为管理知识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规范的行为管理,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逐渐掌握正确的社交技能,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道德观念,使幼儿逐渐成为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小伙伴。

3. 提高学习效果幼儿教师编制的行为管理知识对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行为管理可以帮助教师建立有效的教学秩序,减少课堂干扰因素,提高培养目标的实现效果。

同时,良好的行为管理还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幼儿教师编制的行为管理实施方式1.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制度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制定明确、简单、易于遵守的规则和制度。

规则的制定应该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能够指导幼儿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避免模糊性和歧义,确保行为管理的有效性。

2. 重视正面引导幼儿教师应注重正面引导,通过赞扬、鼓励、表扬等方式,激发幼儿良好行为的习惯养成。

同时,可以通过鼓励幼儿自我评价,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从而提高对行为管理的积极参与。

3. 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于幼儿的行为管理,奖惩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幼儿教师应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并设定明确的奖励标准,以激励幼儿的积极表现。

同时,在处理幼儿错误行为时,应采取正确的惩罚方式,注意方式适宜、程度适当,帮助幼儿深刻认识错误行为的后果。

4.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幼儿教师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加强家校协作,共同管理幼儿的行为。

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的重要性常规培养是学前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幼儿常规培养中,教师尤其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与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

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

教师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规则而影响活动的质量。

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良好的常规是靠幼儿遵守而得以实现的。

其中可分为被迫遵守与自愿遵守两种情况。

后者来自幼儿主动、积极的反应,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

在小班常规培养中,教师尤其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游戏是最能发挥幼儿主动性的活动,在生活中游戏无处不在,关健是要让游戏为我所用,成为教育的载体。

1、在激发兴趣中培养幼儿主动性学习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此,具体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午餐后的散步是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幼儿活泼好动,常发生追跑现象。

我多次提醒,但收效甚微。

于是,我尝试换了多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来学小花猫走路好吗?”。

幼儿特别感兴趣。

之后,我又引导他们模仿小乌龟,小蜗牛走路等,幼儿都非常高兴地慢慢走着,有的孩子边走边告诉我小乌龟和小花猫走路是不一样的。

拟人的方法使散步成了游戏,在孩子们眼里,这不是在散步而是在玩。

这就将老师让我散步,不让我跑的被动行为转化为我想散步的自愿活动。

以拟人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

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愿意参加的活动,我们在活动区铺上颜色鲜艳的地胶垫,并经常更换操作材料,让幼儿喜欢活动区,成为活动区里面的主体。

刚开学,幼儿都是穿鞋进去,在教师的提醒下,有个别幼儿脱鞋,却是东一只、西一只,有的连袜子也找不着了。

后来,我们教师先给给幼儿以正确的示范,让幼儿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概念,知道应该把鞋子摆整齐后才能进入活动区活动。

幼儿园的常规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幼儿园的常规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幼儿园的常规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幼儿园常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可是每天面对一大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幼儿教师总是觉得头疼,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管理好班级,又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把好用人关。

首先把好幼儿教师的师资、学历关。

公开招聘教师,让教师强烈地感受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已进入幼教领域,认识到幼教队伍人才的竞争既是对自己的挑战,又是发展自己的机遇。

二是注重岗位培训。

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分期、分批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种形式岗位培训外,还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听讲座、座谈交流经验体会,吸取新信息等,拓宽了教师的思路,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学历提高外,还把幼儿园教师职务培训管理与教育部门职务培训管理同步,聘请外校教师进行短期技能培训,并让骨干教师担负起培训能力较弱的技能和以老带新的重任。

我园教师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培训班”,通过培训,使教师们树立了新的儿童观、教育观,了解了新动态、新信息,学到了先进幼教理论与实践经验,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是建构评价机制。

制定教师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评价体系,注重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在制定时,根据幼儿园的特点确定了两个倾斜政策:第一,向科研成果倾斜。

由于认识到科研能力在教师整体素质中的重要地位,把科研能力的高低及科研成果的多少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参数,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全园教师的学习和教研热情,进而推动教师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第二,向青年教师倾斜。

四是团队凝结力的塑造。

幼儿园内部运行机制的构建如果只限于制度和规范的建立是不够的,内部运行机制构建的最高境界是一种精神的塑造,它对于一所幼儿园来说就是组织精神的培育。

二、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第一,抓教学常规,强调一个“实”字。

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方法都影响着幼儿园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首先把主要力量集中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教和学两个方面,提出“抓基础,重能力,高效率”的教学总体要求,在教法和学法的改革变化上花功夫。

浅谈幼儿常规管理

浅谈幼儿常规管理

浅谈幼儿常规管理第一篇:浅谈幼儿常规管理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幼儿园班级常规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教师为了管理好一个班级而制定的需要幼儿遵守的一些规则。

所以常规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

主要是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保障各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

管理就是指挥和协调,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小到每个单位及每个单位的具体科室,都离不开管理。

管理工作存在于一切人类社会和人们的共同活动中。

幼儿园作为教育系统的基层单位,其管理工作是通过幼儿园中的最小单位--班级来实现的,所以说班级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基础、是核心。

一、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性1.幼儿教育的需要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

常规看似无形,因为它不象一次教学活动那么凸显成效,其实它无处不在,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幼儿发展的需要俗话说:“三岁看到老。

”正说明幼儿期是形成和培养良好素质的最佳时期。

幼儿园不仅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之为今后的一生打好基础。

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抓好班级常规的前提条件:(一)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只有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二)常规教育要日常抓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

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常规管理的工作。

(三)常规教育要反复抓幼儿的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比较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

幼儿常规与管理制度

幼儿常规与管理制度

幼儿常规与管理制度幼儿园是一所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社会的地方,是他们成长的起点。

因此,对于幼儿园的管理制度和常规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常规可以帮助幼儿园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和健康。

一、师生关系在幼儿园中,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教育效果和成长。

因此,幼儿园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师生关系管理制度,明确师生之间的权责关系,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1.教师职责幼儿园的教师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具备爱心和耐心。

在教师职责方面,幼儿园需要明确规定教师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包括教学工作、生活照料、安全管理等方面。

2.学生权利幼儿园里的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权利,他们有权受到平等对待,有权享受安全、健康的环境。

在学生权利方面,幼儿园需要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和特长,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的能力。

3.师生沟通师生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在师生沟通方面,幼儿园应该建立起多种渠道的沟通机制,包括家庭访问、亲子活动、家长会等,促进师生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幼儿园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和成长。

因此,幼儿园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教学目标每个幼儿园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应该符合幼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促进孩子们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目标方面,幼儿园需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具体目标,并通过教研活动、评估评价等方式不断调整和完善。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设计符合其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幼儿园需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教学管理新教师教学一、班级常规管理的必要性1.幼儿教育的需要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

常规看似无形,因为它不象一次教学活动那么凸显成效,其实它无处不在,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幼儿发展的需要俗话说:“三岁看到老。

”正说明幼儿期是形成和培养良好素质的最佳时期。

幼儿园不仅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之为今后的一生打好基础。

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班级日常常规建立的具体措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学生,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

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

所以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一定的秩序感,有利于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活动规则讨论是孩子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解释、相互协调、相互交流从而确定一种最佳方案的过程。

讨论能让孩子获得正确的认识,调节自己的行为,是孩子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体验情感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

在和孩子讨论规则前,我们首先让幼儿理解,班级的常规是为了让大家在幼儿园了过得愉快而制定的。

然后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区域活动的规则、学习活动的规则、户外活动的规则、进餐、盥洗、午睡等活动的规则。

共同讨论出来的规则,可以让幼儿更加明确遵守活动常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理解其中的道理。

如在讨论幼儿盥洗的规则时,小朋友通过讨论后认为:洗手的时间不能太长;不能玩水,要节约用水;洗手时不可以吵闹;要认真洗手,搓肥皂等。

通过讨论后,很多幼儿都能自觉地遵守,而对于调皮的幼儿,也有了一定的约束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宁南县机关幼儿园郑天亚
摘要:
常规是保证幼儿园一切活动顺利开展所必要的规定,良好的常规既要给幼儿自主活动的空间,又要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幼儿安全有序、自然、自主的状态下进行活动。

有了良好的常规,幼儿才能建立良好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个好的常规,我们的教育才会循序渐进地进行,良好的常规直接影响一日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的培养在幼儿园的作用是及其重要的。

关键词:常规管理重要性榜样主人翁表扬
常规是保证幼儿园一切活动顺利开展所必要的规定,良好的常规既要给幼儿自主活动的空间,又要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幼儿安全有序、自然、自主的状态下进行活动。

由于幼儿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些幼儿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作息没有规律、行为习惯也不好。

加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年龄小、依赖性强、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也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顽皮,一旦整天生活在一个班集体里,势必很不习惯、很不适应,在幼儿园中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有了良好的常规,幼儿才能建立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不需要再用太多的精力来维持秩序而感到十分的劳累,也促进了教学的质量,对老师组织的一日活动也会有所提高,由此可见,常规教育的重要性,常规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班级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

以下是我在幼儿园常规管理中的一点体会。

一、让幼儿了解一日常规活动的规则要求
幼儿一日常规活动包括:晨间接待、早操活动、盥洗点心、学习活动、自由活动、盥洗进餐、起床活动、游戏活动、体育活动、离园活动等多个方面。

幼儿年龄小,在家里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家长包办或代办,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在家就像个小皇帝一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因此他们不了解哪些是需要养成的生活习惯,哪些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就更加没有准确的概念。

因此,老师必须先把有关常规的概念传授于幼儿,如吃饭前要洗手、睡觉时要把鞋子放整齐、小椅子要轻拿轻放、离开座位要将小椅子藏好、玩具玩后要放回原处等等。

幼儿只有在明白了这些概念以后,他们才能学着遵守常规,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树立教师在幼儿心目中良好榜样作用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许多事情幼儿都是跟着教师学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幼儿的,在幼儿的心目中能够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的。

在午睡的时候,我和另一个老师交班时,会聊聊班上的基本情况,有时声音会有点大,这时候小朋友看见老师在说话,他们也会悄悄地和旁边的小朋友聊天,我们老师一直强调午睡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不可以讲话,可是你自己也讲话呀,怎么去要求小朋友呢?在小朋友们的眼里老师讲话,我也讲,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呀!午睡的时候只有安安静静的,什么声音都没有,想讲话的幼儿自然会打消讲话的念头。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要求幼儿喝水的时候排好队伍一个接着一个的等待,有时老师口渴了,直接抢在孩子们的面前接水,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幼儿也很容易的去插队。

三、树立幼儿的主人翁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每次,更换班级环境,外面的一些装饰、幼儿作品等用不了几天就会被破坏得面目全非,老师再三强调也不凑效,后来,每次一更换环境,我都会对班上的孩子说:“老师和小朋友的作品多漂亮,做起来多辛苦啊!我们要看好它们,不让其他班的小朋友来破坏它,当然,你们也不能去破坏别人的东西。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真的把班上的东西管理得很好,这样幼儿不仅成为了班级的主人,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在班级中设立表扬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都喜欢“比”,比比谁最棒、比比谁做得最美……所以,我们班上设立了“爬爬乐”的表扬栏,表扬栏以小组为单位,每一小组用一只可爱的熊猫来代表,只要小组今天无论哪一方面表现好,老师就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把代表该小组的熊猫爬高竹子的一节,每月末评比,爬的最高的一组老师会给该组幼儿一个小小的奖励。

通过“爬爬乐”,我发现小朋友只要说到给他们爬熊猫,表现就会特别好,其他组的幼儿也会不由自主的严格要求自己。

五、正面引导幼儿,在教育过程中多用表扬为主的方式,并耐心的指导
幼儿园的小朋友年龄小,思维能力和控制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即使老师讲的对,幼儿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

所以,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上。

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有时及时的表扬可以提高幼儿改正错误的积极性,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例如:要准备上课了,我为了让幼儿能尽快的安静下来,我会说:“某某小朋友做得真端正,其它小朋友就会学他很快的坐好;”玩玩具时,小朋友经常将玩具弄得一地都是,我会说:“某某小朋友今天真勤
快,老师今天选他当值日生,其他孩子听了马上会将地上的玩具捡起来。

”幼儿会因为你的一个小红点、一个拥抱、一个竖起的大拇指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的。

六、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如果在幼儿园里的各方面的常规都比较的好,到了家里就懒散了那就前功尽弃了,所以我们平时积极跟家长讲一些幼儿园活动的常规细则、幼儿遵守活动常规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家也给孩子定一个在家的常规,并督促执行,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常规习惯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家园同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个好的常规,我们的教育才会循序渐进地进行,良好的常规直接影响一日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的培养在幼儿园的作用是及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