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下册12.1《 杠杆 》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2章第1节杠杆
责任学校责任人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材分析杠杆的知识是前几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和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

本节内容由“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生活中的杠杆”三部分构成。

教学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好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在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方面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加深体验。

但是要注意根据学生情况把握好分寸,因为这个实验和数据处理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本节书的难点是画杠杆的力臂。

为了使学生能准确的画出力臂,教师有必要讲清力臂的概念,但是课堂上不宜花费过多时间训练,否则会影响本节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1.认识杠杆(定义、五要素)能识别杠杆。

2.会画动力臂、阻力臂。

3.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
计算。

4.知道杠杆的种类及其应用,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过程
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构造。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
态度
(1)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概括能
教学重点
重点是了解杠杆构造(五要素);动力臂、阻力臂的作法,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
件及其探究方法的设计。

教学难点难点1:画力臂;难点2:实验方案的设计。

突破重难点的设想对难点1的解决办法:(1)要强调力臂是“点到线的距离”,并与几何中“画垂线” 的方法对比进行学科知识渗透;(2)教师作“画力臂”示范;
教学准备杠杆尺支架钩码弹簧秤刻度尺(分组,两人一组)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1.演示:“撬棒”、“跷跷板”“手摇抽水机”模型图片。

2、引题: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个用具,它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
二、合作探究
(一)认识杠杆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归纳的出杠杆的概念: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2、置疑:杠杆一定是直的吗?你们能不能找出现实生活中你们看到的杠杆,说出来个大家听听?
3、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后教师指名汇报交流。

4.教师展示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杠杆。

5对于杠杆同学们还知道些什么呢?。

利用动画演示撬棒撬石头的情景,然后解释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板书:
(1)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支撑点。

(2)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6. 教师示范:画出图片中的力臂(并播放动画)
7.引导学生归纳出画力臂的方法和步骤:
(1)确定支点、动力、阻力。

(2)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3)标范围(支点垂足)
(二)探究活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是杠杆的平衡?通过和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对比得出杠杆的平衡状态。

物体的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杠杆的平衡状态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转动运动状态。

学生观看、
思考,
学生相互交
流。

学生边听边
思考。

观察
图片及教师
演示;阅读
课本,积极
思考,参与
分析
学生思考举
例并加以解

学生思考回
忆。

激发兴趣,引
入课题,活跃
气氛,培养学
生的观察概
况能力。

通过动画和
文字的描述
帮助学生理
解杠杆的五
要素。

通过对比得
出结论减小
知识的跨度,
便于学生理
解。

使学生熟悉
实验步骤和
实验方案,为
小组探究作
铺垫。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第二课时)
(1)引导学生分析:在实验中为什么要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要点:通过学生自己作出两种情况下力臂的不同来加深学生的理解①水平位置平衡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②倾斜位置平衡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2)教师利用图片讲解归纳。

(3)学生自学教材77页《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明确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

投影:实验步骤①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这时杠杆两边受到钩码的作用力都等于钩码重。

把支点右方的钩码重当作动力F1,支点左方的钩码重当作阻力F2;用尺量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记录F1、F2、L1、L2等数值。

③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实验,记录结果。

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值,最后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实验数据分析
学生收集实验数据,填写实验表格,包括结论。

(4)交流与展示
让其中的一组学生把实验记录展示出来,并总结出结论。

后看和大家的结果是否一致。

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实验小结: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①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这时应将两端的螺母都向_ _移.
②实验中,我们是根据测得的数据,通过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三、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 L1= F2 L2
3.师生共同完成教材78页上的例题。

(总结解决计算题的方法和要求)
(三)、生活中的杠杆学生自学后
展开讨论,
提出各自的
实验计划和
实验方案。

动手做一
做,亲自体
验实验过
程。

(自制
表格记录数
据)
学生讨论你
知道的同类
杠杆在现实
生活还有哪
些。

学生自己对
所学内容进
行总结。


桌之间相互
交流,形成
共识。

培养动手能
力,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归
纳概括的能
力和数据分
析能力。

结合图形和
数字分析,便
于学生理解
和记忆。

联系实际让
学生体会到
物理是有用

检查教学效
果,拓展学生
的知识,培养
学生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
力。

1、师生共同通过观察,分析大屏幕上的内容归纳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1、省力杠杆F1﹤F2,L1﹤L2
特点:省力,费距离。

应用例子:撬棍、拔钉子用的羊角锤
2、费力杠杆F1﹥F2 ,L1﹥L2
特点:费力,省距离。

应用例子:钓鱼杆、赛艇的桨
3、等臂杠杆F1=F2 ,L1=L2
特点: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应用例子:天平
三、交流与反馈
1、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们从本节书中的收获,达成共识后将你们的收获展示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2、你觉得在什么地方用省力杠杆,什么地方用费力杠杆,什么地方用等臂杠杆?各举一例。

3、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棒,并且能够找到支点,我可以轻松的把地球撬起来。

”请你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运用拓展
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力作用点的距离为动力臂B.力臂一定在杠杆上C.只要动力等于阻力杠杆就平衡D.托盘天平是等臂杠杆2、某人用扁担挑物体,扁担长L=2,两端物体的重力分别为G1=500N,G2=300N,若不考虑扁担的重力
(1)人的肩头应在什么位置,扁担才平衡?
(2)若扁担两面三刀端同时增加100N重力,肩头应在什么位置。

3、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见大屏幕)
4、计算题(见大屏幕)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第一节杠杆
一、杠杆: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支撑点转动的坚实物体都可以看做杠杆。

二、杠杆五要素
(1)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支撑点。

(2)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画力臂步骤:1.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

2.沿力的方向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过支点O作力作用线的垂线,用大括号勾出并标上符号L。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 L1= F2 L2
四、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F1﹤F2,L1﹤L2,应用例子:撬棍
2、费力杠杆F1﹥F2 ,L1﹥L2,应用例子:钓鱼杆
3、等臂杠杆F1=F2 ,L1=L2,应用例子:天平



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