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天地】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地】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在每⼩题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框内填涂。
2020年4⽉美国宇航局(NASA)表⽰在开普勒历史数据中发现了⼀颗隐藏的类地⾏星(Kepler-
1649c),它距离地球约300光年,接受的光照约为地球的75%,有望供⽣命繁衍⽣息。
完成下列⼩
题。
1. ⾏星(Kepler-1649c)位于
A. 地⽉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 依据材料信息推测,⾏星(Kepler-1649c)
A. 运⾏的轨道环境不安全
B. 可能存在固态和液态⽔
C. 公转轨道半径⼀定⼤于⽇地距离
D. 具有适合⽣物呼吸和⽣存的氧⽓
【答案】1. C 2. 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从材料可知,类地⾏星(Kepler-1649c)距离地球约300光年,超出了太阳系的范围,但位于银河
系的范围,C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有望供⽣命繁衍⽣息”,是类地⾏星,说明这颗类地⾏星运⾏轨道是安全的,A
错误。
是类地⾏星,因接受的光照为地球75%,可能有固态和液态⽔,B正确。
接受的光照为地
球75%,公转轨道半径有可能⼤于⽇地距离,C错误。
⽆法判断是否有适合⽣物呼吸和⽣存的氧
⽓,D错误。
故选B。
⼀般认为横波的⽔平晃动⼒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员⼤量伤亡的主要原因。
但地震发⽣以后,
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般都要间隔约12秒左右,这就是地震救援所说的“黄⾦12秒”。
下图为
地球圈层结构及地震波传播速度图。
读图完成下⾯⼩题。
3. 地震救援所说的“黄⾦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 ⼈⼝分布密度差异
C.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差异
D. 经济发达程度差异
4. 有关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岩浆的发源地
B. 位于莫霍⾯以上
C. 横波不能通过
D. 由各类岩⽯组成
【答案】3. A 4. D
【解析】
【分析】
从图中看,横波传播速度慢,纵波传播速度快。
⽽横波与纵波由于速度差引起的传播时间的间隔正好相差12秒。
地震发⽣时,房屋先会随着地⾯上下颠簸,这时还不太容易导致倒塌,12秒之后,横波到达地⾯,房屋开始前后左右的摇晃,危险就⼤了,“黄⾦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A正确。
【4题详解】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组成,合称为岩⽯圈,由各类岩⽯组成,D正确。
软流层是岩浆发源地,A错。
莫霍⾯位于岩⽯圈内,B错。
横波可以通过岩⽯圈,C错。
所以选D。
【点睛】地震的能量是通过地震波传播的,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
横波和纵波到达地表后表现的形式不同。
如果纵波到达地⾯,地表就会上下颠簸。
如果横波到达地表,地⾯就会⽔平晃动。
横波传播速度慢,纵波传播速度快。
⽽横波与纵波由于速度差引起的传播时间的间隔正好相差12秒。
这就意味着,地震发⽣时,房屋先会随着地⾯上下颠簸,这时还不太容易导致倒塌,12秒之后,横波到达地⾯,房屋开始前后左右的摇晃,危险就⼤了。
这也是横波为什么⽐纵波破坏⼤的原因。
由于河流的天然改道或改向使河道发⽣平⾯迁移的现象叫河道变迁。
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叫河道变迁速率。
平原上河道不断弯曲,洪⽔期间⾃然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河⽔逐渐⼲涸,河岸成为陡坎。
为了研究河道变迁情况,1968年,科研⼈员调查了北半球某河流河漫滩上树⽊年龄的分布,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5. 四处数码所在区域,河道变迁速率最⼤的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6. 图中该河流在M处的流向是
A. 向北流
B. 向南流
C. 向西南流
D. 向西北流
7. ⼄处的树龄⼤于甲处,原因最可能是⼄处
A. 河漫滩⾯积较⼤
B. 积⽔时间较短
C. 位于河流下游
D. 河道形成较早
【答案】5. B 6. D 7. B
【解析】
考查河漫滩的形成、河流流向判断和等值线的判读。
【5题详解】
树⽊⽣长在河漫滩上,因此树龄的⼤⼩可反映该地河漫滩的形成时间,树龄相等的地区说明为同⼀个时段形成的河漫滩,树龄越⼤说明其所在的河漫滩形成时间越早。
图⽰树龄等值线每两条相邻的等值线间树龄都相差25年,即它们所在的河漫滩的形成时间差相同;河道变迁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则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的地⽅,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的变化范围越⼩,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的地⽅,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的变化范围越⼤,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树龄等值线最稀疏、密度最⼩的地⽅是②处,故选B,A、C、D错。
【6题详解】
注意图中指向标,右侧为正北,则图⽰区域左侧为正南、上侧为正西、下侧为正东;通常河流上游河道较窄,越向下游河道越宽,观察图⽰河流,河道左侧较窄、右侧较宽,可以推测河流流向⼤致为⾃南向北流;河漫滩是流⽔沉积作⽤形成的,图中河漫滩主要分布于河流的西边(图⽰上侧),说明河流侵蚀的是东岸,且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北半球地转偏向⼒的规律(右岸侵蚀)也可以推测出河流的流向⼤致为⾃南向北流;因此M段河流的流向是由东南流向西北,故选D,A、B、C错。
树龄的⼤⼩与河漫滩形成的时间早晚相关,与河漫滩⾯积⼤⼩⽆关,A错;若⼄处积⽔时间较短,则⼄地河漫滩出露⽔⾯的时间早,树⽊可更早地在此⽣长,⽣长时间越早则树龄越⼤,B 对;由河流的流向可知甲位于⼄的下游,C说法错误;“原有河道废弃,河⽔逐渐⼲涸,河岸成为陡坎”,图中甲、⼄位于相同的陡坎内,说明两地河道形成时间相同,D错。
2019年3⽉中旬,我国东部⼴⼤地区再次被雾霾笼罩,结合⼤⽓热⼒作⽤⽰意图,完成下列⼩题。
8. 下列选项中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
A. ⼤量燃煤采暖
B. 城市汽车拥有量⼤
C. 多⼤风天⽓
D. 焚烧秸秆
9. ⼈类提倡低碳经济和低碳⽣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 A减弱
B. B增强
C. C增强
D. D减弱
【答案】8. C 9. D
【解析】
【8题详解】
多⼤风天⽓有利于雾霾的扩散,不利于雾霾的形成,C正确。
其他选项均有利于雾霾的形成。
故选C。
【9题详解】
注意题⼲中的关键信息“低碳经济和低碳⽣活”。
通过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活,减少空⽓中以⼆氧化碳为主的温室⽓体的含量,从⽽温室⽓体吸收地⾯辐射减弱,⼤⽓逆辐射减弱,图中D减弱,D正确;A表⽰⼤⽓上界的太阳辐射,其多少与⼈类是否倡导低碳经济关系不⼤,A错;B为到达地⾯的太阳辐射,主要与太阳⾼度⾓和⼤⽓透明度有关,故变化不明显,B错;C表⽰地⾯辐射,其强弱与地⾯温度有关,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活对其影响不⼤,C错(若将C理解为⼤⽓吸收的地⾯辐射,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活使得温室⽓体减少,⼤⽓吸收地⾯辐射也应该减少,即C也应该减少⽽不是增强)。
故选D。
晚唐诗⼈李商隐在《夜⾬寄北》中描述的“巴⼭夜⾬涨秋池”可能就在重庆市渝中区佛图关。
佛图关地势⾼险,两侧环⽔,三⾯绝崖,明代建有夜⾬寺,相传佛图关上曾有块状如⽯笋的“夜⾬⽯”,⽩天⼲燥,⼊夜后就湿润流⽔。
“佛图夜⾬”曾是巴渝⼗⼆景之⼀。
读“佛图夜⾬画”,回答下⾯⼩题。
10. 下列描述与“巴⼭夜⾬涨秋池”现象产⽣原因相关的有
①秋季昼夜温差⼤②佛图关⽔汽充⾜③佛图关有夜⾬⽯④夜间盛⾏上升⽓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下列⽰意图中,能正确表⽰“巴⼭夜⾬涨秋池”的是
A. B. C. D.
【答案】10. B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巴⼭夜⾬涨秋池”主要与⽔汽含量、⼤⽓运动等有关。
夜⾬⽯”,⽩天⼲燥,⼊夜后就因为昼夜
温差较⼤,夜晚温度较低在空⽓中丰富的⽔汽岩⽯表⾯冷凝形成的。
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B选项正确。
【11题详解】
“巴⼭夜⾬涨秋池”主要是夜晚形成⼭风,⾕底⽓流被沿坡⾯下沉的⽓流推挤上升形成的对流
⾬,B选项图⽰符合题意。
读“南美洲南部沿岸洋流⽰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股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均为暖流
B. 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 均为寒流
D. 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13. 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 ①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
B. ②洋流随季节不同⽅向相反
C. ①洋流是秘鲁渔场的重要形成因⼦
D. ②洋流不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
【答案】12. B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图中在南美洲,①是位于⼤陆西侧秘鲁寒流,②是位于⼤陆东侧巴西暖流,故本题选B。
【13题详解】
①洋流秘鲁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A错;②洋流巴西暖流全年流动⽅向稳定不变,不随季节不同⽅向相反,B错;秘鲁沿岸有强⼤的秘鲁寒流经过,在常年盛⾏风的吹拂下,发⽣表层海⽔偏离海岸、下层冷⽔上泛的现象。
这不仅使⽔温显著下降,同时更重要的是带上⼤量的营养盐类,形成渔场,C对;洋流的流动利于污染物的扩散,D错。
所以选C。
读景观图和局部世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较②、③景观图(两图所在的海拔⾼程相同)
A. ②图所⽰区域的⽔热要⽐③丰富
B. ②图所⽰区域的光照要⽐③丰富
C. ②图所⽰区域的纬度要⽐③⾼
D. ③图所⽰区域的植被⽐②丰富
15. 从d、b、a、e的景观变化,体现了
A. 从沿海向内陆分异
B. 垂直地分异
C. 地⽅性分异
D. 由⾚道向两极分异
【答案】14. C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②处为亚寒带针叶林带景观,③处为热带荒漠带景观,两处海拔⾼度相同那么表明两地存在纬度差异才形成不同的⽔热条件。
可推断出②图所⽰区域的纬度要⽐③⾼。
故选C。
【15题详解】
d、b、a、e的景观变化是呈南北⽅向,体现了⽔平地域分异规律的⾚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是由于从⾚道向两极,随着纬度升⾼,热量条件越来越差所导致的,呈纬度地带分异。
故选D。
海绵城市中的“湿塘”具有调蓄和净化⾬⽔的功能。
下图为湿塘结构⽰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16. “湿塘”影响的⽔循环环节主要是
A. 降⽔
B. ⽔汽输送
C. 植物蒸腾
D. 地表径流
17. 下列城市问题中,“湿塘”能减少其危害的是
A. 内涝
B. 雾霾
C. 噪⾳
D. 酸⾬
【答案】16. D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湿塘”可以拦蓄⾬⽔,具有调蓄和净化⾬⽔的功能,影响的⽔循环环节主要是地表径流。
D正确。
可以增加空⽓湿度,但不会影响降⽔,没有影响到⽔汽输送、也不会影响植物蒸腾,ABC错误。
故选D。
【17题详解】
根据材料提⽰,海绵城市中的“湿塘”具有调蓄功能,“湿塘”可以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可以减轻城市内涝的问题,不能减轻雾霾、噪⾳、酸⾬等问题。
故选A。
⼟壤的淋溶作⽤是指⼟壤中的可溶性物质随下渗⽔流向下淋洗转移的过程。
下表⽰意某⼟壤剖⾯的四项营养元素指标。
读表完成下⾯⼩题。
深度(cm)N(mg/kg)P(mg/kg)Na(mg/kg)Mg(mg/kg)01283403010
20912654510
5084283568
18. 表中受淋溶程度最⾼的元素是
A. N
B. P
C. Na
D. Mg
19. ⼟壤淋溶作⽤的增强可能会导致
A. 地下⽔位下降
B. ⽔⼟流失加剧
C. ⼟壤肥⼒下降
D. ⼟壤盐渍化加剧
【答案】18. C 19. C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由表中数据可知,N元素、P元素和Mg元素的表层含量⽐深层⼤,受淋溶程度较低;Na元素由表层到深层含量逐渐升⾼,说明其受淋溶程度最⾼,C项正确。
【19题详解】
随着淋溶作⽤的进⾏,⼟层逐步酸化,D项错误;地下⽔位下降与淋溶作⽤关系不⼤,A项错误;⽔⼟流失是外⼒作⽤导致⼟体及营养物质的减少,淋溶作⽤是⼟体内部物质的迁移,B项错误;在湿润地区的⼟壤剖⾯上部,由于长时间⽔分⾃地表向下淋溶,上部⼟层中的可溶性物质和细微⼟粒遭到淋洗,并逐渐形成⼟⾊变浅、质地变粗、酸度加⼤、肥⼒较低的⼟层,C项正确。
⼈⼝“天花板”是衡量⼀个城市在⼈⼝暴增的压⼒下维持城市运转的最⼤数量。
2016年1⽉,北京
市提出该市2020年的⼈⼝“天花板”为2300万。
据此完成下⾯⼩题。
20. 北京市提出该市⼈⼝“天花板”为2300万,最主要的依据是
A. 淡⽔资源数量
B. 矿产资源数量
C. ⽣物资源数量
D. 光热资源数量
21. 设定⼈⼝'天花板”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A. 平衡城区⼈⼝的分布
B. 保障市民的⽣活质量
C. 解决⼈⼝⽼龄化问题
D. 弥补城市劳动⼒不⾜
【答案】20. A 21. B
【解析】
【分析】
【20题详解】
影响⼈⼝环境容量的因素有资源、地区开放程度、消费⽔平等,其中资源状况是影响⼈⼝容量的⾸要因素,受“⽊桶效应”影响,⼀个地区的环境⼈⼝容量由最少的资源决定,北京市位于北⽅地区,⼈⼝密集,⼯农业发达,⽔资源短缺,北京市提出该市⼈⼝“天花板”为2300万,最主要的依据是淡⽔资源数量,A正确。
矿产资源数量、⽣物资源数量、光热资源数量相对于淡⽔资源数量不是最短缺的,BCD错误。
故选A。
【21题详解】
北京市设定了⼈⼝“天花板”,计划2020年的⼈⼝总量控制在2300万以内,主要受⼈⼝环境容量限制,北京所在的华北平原地区,⽓候较⼲旱,⽔资源不⾜是主要限制性因素,所以主要考虑因素是北京的⾃然与社会资源有限,维持合理⼈⼝容量,保障市民的⽣活质量,B正确。
设定⼈⼝“天花板”不能平衡城区⼈⼝的分布,A错误;⼈⼝⽼龄化问题⽆法解决,只能缓解,设定⼈
⼝“天花板”不能解决⼈⼝⽼龄化问题错误,C错误。
设定⼈⼝“天花板”不能弥补城市劳动⼒不⾜,可能加剧劳动⼒不⾜,D错误。
故选B。
【点睛】⼈⼝天花板(或城市承载⼒),是⽤以衡量⼀个城市在⼈⼝暴增的压⼒下维持城市运转的最⼤数量。
这个词语常常被⼀些地⽅政府官员引⽤,却⼀次次地被⼈⼝增长的强⼤现实所突破。
由于外来⼈⼝的流⼊,北上⼴等特⼤城市⼈⼝快速膨胀,如此多的新居民让城市不堪重负。
为此,北京提出⼈⼝控制在2300万的天花板⼈⼝,其中⼀个主要依据是⽔资源严重短缺、承载⼒接近极限。
我国某省级⾏政区⾯积为122.84 万平⽅千⽶,2019年总⼈⼝337.15万⼈,下图为现⾏发展模式下该地资源、环境的承载⼒,下表为该地区部分产业的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强度,其中COD为⽔化学需氧量,⽤于表⽰⽔中有机污染物的多少。
读下图完成下⾯⼩题。
产业
⽔资源消耗
(m3/万元)COD
(kg/万元)
⼟地利⽤
(hm2/亿元)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
业
79.412.0933.19电⼒热⼒⽣产供应业908.460.69200.00有⾊⾦属矿采选业106.5 4.88112.63造纸及纸制品业450.3390.28188.41旅游业24.639.85 2.88
22. 该省级⾏政区
A. ⽔源不⾜,制约经济发展
B. ⽣态脆弱,以畜牧业为主
C. 地狭⼈稠,产业基础好
D. 历史悠久,开发程度⾼
23.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的评价结果,该地未来⼤⼒发展的产业可能有
①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②电⼒热⼒⽣产供应业
③有⾊⾦属矿采选业
④造纸及纸制品业
⑤旅游业
A. ②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③④
【答案】22. B 23. C
【解析】
【分析】
【22题详解】
该省级⾏政区⾯积为122.84 万平⽅千⽶,⾯积辽阔,按照⽔资源承载⼒来看,⽔资源承载⼒下可供养的⼈⼝为4.05亿⼈,说明该省⽔源充沛;⼟地资源承载⼒下可供养⼈⼝0.04亿⼈,可推测适合耕作的⼟地⾯积⼩,结合该省2019年总⼈⼝337.15万⼈等信息可推测,该省级⾏政区为西藏,⽔源充⾜,⽣态脆弱,以畜牧业为主;地⼴⼈稀,产业基础较差;开发程度较低。
B正
确,ACD错,故选B。
【23题详解】
注意材料信息“其中COD为⽔化学需氧量,⽤于表⽰⽔中有机污染物的多少”。
造纸及纸制品业COD⾼达90.28,对环境的污染⼤,不是该地未来⼤⼒发展的产业,④错,排除BD;有⾊⾦属矿采选业、旅游业的COD较⼩,同时,对⽔资源的消耗不是很⼤,适合发展,③⑤正确;相⽐于电⼒热⼒⽣产供应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资源消耗较⼩,⽽电⼒热⼒⽣产供应业对⽔资源消耗巨⼤,所以该地未来发展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更为适宜,①正确,②错。
故选C。
【点睛】本题组难度较⼤,需要加强对图⽂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
结合材料中⼟地⾯积、⼈⼝数量以及图⽰信息中⽔资源承载⼒、⼟地资源承载⼒等信息明确区域位置;结合表格中资源消耗、COD⼤⼩等信息综合判断该地区未来可⼤⼒发展的产业,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判断即可。
下图为我国各地的传统民居景观。
读图完成下⾯⼩题。
24. 有关图中建筑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光照充⾜,利于采光通风
B. ②⾬热同期,防潮耐腐排⽔
C. ③廊式建筑,体现长幼有序
D. ④聚族⽽居,反映妈祖⽂化
25. 上述民居建筑风格最能体现开放性地域⽂化的特点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4. B 25. C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建筑、地域⽂化与⾃然环境关系。
【24题详解】
读图,①位于热带、亚热带湿润⽓候区,降⽔多,房顶有坡度,易于排⽔,这⾥热量光照充⾜,不⽤考虑采光的问题,A错。
②位于温带季风⽓候区,⾬热同期,沿海夏季潮湿多⾬,房屋通风
尖顶,有利于防潮排⽔,B对。
③位于热带、亚热带季风⽓候区,降⽔多,从图上可以看到是多层建筑,当时主要⽤于防匪、防涝及居住,不是为了体现长幼有序,C错。
④是客家⼈在不断迁徙过程中创造的,主要为了抵御外敌和防范当地⼈欺⽣,是客家⽂化、并不是妈祖⽂化,D错。
故选B。
【25题详解】
从图⽚上看,⼴东⼴州骑楼别致,作为⼀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明显特⾊是中西合壁的民居,雕楼顶部及四⾓的圆顶风格,是受到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影响,⽽其它都是中国式的当地建筑风格,所以③最能体现地域⽂化开放性的特点。
C对,A、B、D错。
故选C。
下图为加拿⼤⼈⼝、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26. 影响加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候
B. ⽔源
C. 交通
D. 资源
27. 加拿⼤从温哥华到渥太华横贯东西的公路建设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A. 纬度较低,⽓候温暖
B. 矿产丰富,市场需求⼤
C. ⼈⼝较多,城市较密
D. 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好
28. 相对于甲地,⼄地环境⼈⼝容量较⾼的原因是
A. 消费⽔平⾼
B. 纬度更⾼
C. 资源更丰富
D. 经济发达
【答案】26. A 27. D 28. D
【解析】
【分析】
【26题详解】
结合图中的纬度和图例可看出,加拿⼤纬度较⾼,⼈⼝和城市主要分布在纬度相对较低的南⽅地区,可推测出影响加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候,A正确。
【27题详解】
加拿⼤西部为⾼原⼭地,横贯东西的公路沿线地形并不平坦,选D。
纬度较低,⽓候温暖、矿产丰富,市场需求⼤、⼈⼝较多,城市较密,这些条件有利于公路建设,所以选D。
【28题详解】
消费⽔平与环境⼈⼝容量成反⽐,消费⽔平⾼环境⼈⼝容量⼩,A错。
⼄地纬度较低,B错。
甲地资源更丰富,C错。
⼄地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科技⽔平较⾼,环境⼈⼝容量较⾼,D正确。
【点睛】影响环境⼈⼝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发展⽔平以及⼈⼝的⽣活和⽂化消费⽔平等。
资源与环境⼈⼝容量呈正相关,资源越丰富,环境⼈⼝容量越⼤;资源越贫乏,环境⼈⼝容量越⼩。
科技发展⽔平与环境⼈⼝容量呈正相关,科技发展⽔平越⾼,能够利⽤的资源越多,环境⼈⼝容量越⼤。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与环境⼈⼝容量正相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能够利⽤的区外资源越多,环境⼈⼝容量越⼤。
⼈⼝的⽣活和⽂化消费⽔平与环境⼈⼝容量呈负相关,消费⽔平越⾼,环境⼈⼝容量越⼩。
下图为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图。
读图完成下⾯⼩题。
29. 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物农业
B. ⽔稻种植业
C. ⼤牧场放牧业
D. 乳畜业
30. 影响该地区农业⽣产的主要⾃然灾害是
A. 旱涝
B. 寒潮
C. 泥⽯流
D. ⼲热风
31. 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是
A. 地势平坦,机械化程度⾼
B. ⼟壤肥沃,⿊⼟⼴布
C. 科技发达,农产品单产⾼
D. 热量充⾜,复种指数⾼
【答案】29. B 30. A 31. D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季风⽔⽥农业。
【29题详解】
东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候,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稻种植业,B正确。
【30题详解】
东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候,季风不稳定,易出现旱涝灾害,A正确。
【31题详解】
该地区为季风⽔⽥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A错。
⼟壤为⽔稻⼟,B错。
农业科技不发达,C 错。
纬度低,热量充⾜,复种指数⾼,D正确。
【点睛】季风⽔⽥农业特点:⼩农经营;单产⾼,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平低;⽔利⼯程量⼤。
原因是以家庭经营为主,⼈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地很少;精耕细作使单产⾼,但由于⽣产规模⼩、⼈⼝多,所产稻⾕以⾃给为主;⽥地规模⼩,经济⽔平低,劳动⼒丰富,机械化⽔平低,农业⽣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平较低;⽔稻⽣长需⽔量⼤,季风区⽔旱灾害频繁,对⽔稻⽣产威胁很⼤。
2020年5⽉1⽇,《北京市⽣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地施⾏。
北京市⽣活垃圾处理⼯作按照“⼲湿分开,资源回收,末端决定前端”的原则开展。
下图为⽣活垃圾回收处理系统⽰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32. 依据“⼲湿分开,资源回收,末端决定前端”的原则,北京市⽣活垃圾
①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②分类体系分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步
③最终处理⽅法是全部集中焚烧、填埋
④其中的有害垃圾投放应注意避免⼆次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3. 垃圾分类处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④阶段性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32. B 33. A
【解析】
【分析】
【32题详解】
从图中看,最终的处理⽅法不是全部集中焚烧、填埋,危险废物进⼊处理⼚,厨余垃圾经处理⼚加⼯,成为沼⽓和肥料,可回收物经分拣中⼼进⼊再⽣资源企业,③不正确,选B。
【33题详解】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没有阶段性原则,①②③正确,④错,选A。
【点睛】试题考查学⽣获取信息和运⽤信息的能⼒,答题时应充分利⽤图和材料。
“精准农业”将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全⾯结合,有助于提⾼作物产量、减少浪费和保护⾃然资源。
据此完成下⾯⼩题。
34. 科学家分析、整合各种数据资料,为农民提供决策⽀持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 GNSS
C. GIS
D. 数字地球
35. 与传统农业相⽐,影响“精准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是
A. ⽔分
B. 热量
C. 科技
D. 劳动⼒
【答案】34. C 35. C
【解析】
【分析】
【34题详解】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主要⽤于数据的管理、查询、更新、分析和表达,可为农民提供决策⽀持,C正确。
【3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精准农业是将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全⾯结合,与传统农业相⽐科技⽔平⾼,影响精准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是科技,C正确。
【点睛】遥感(RS)主要⽤于获取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功能是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定位、导航,可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度)、速度、时间。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主要⽤于数据的管理、查询、更新、分析和表达。
第II卷(⾮选择题共30分)
⼆、综合题:本⼤题共3⼩题,共30分。
3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全球年降⽔量及海洋表⾯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图。
(1)图中所⽰的全球表层海⽔盐度变化曲线与________变化曲线⽐较接近,海⽔盐度最⾼值出现在南北________附近的海域。
(2)图中显⽰,⼤部分纬度地带的海⽔盐度随⽔温上升⽽升⾼,⽽⾚道附近海域⽔温最⾼,海⽔盐度曲线却呈波⾕状,其原因是________。
(3)南纬60附近的海⽔盐度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海⽔盐度⾼的是________附近海域。
这两个海域的海⽔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海⽔盐度的重要因素。
(5)据图分析同⼀海区表层温度________季较⾼。
因此________辐射是影响海⽔温度主因。
【答案】 (1). 蒸发量 (2). 回归线 (3). 降⽔量⼤于蒸发量 (4). 北纬60° (5). 北纬60°附近海域有⼤量陆地淡⽔注⼊;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 (6). 蒸发量 (7). 降⽔量 (8). ⼊海径流量 (9). 夏 (10). 太阳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海⽔性质。
【详解】(1)从图中看,全球表层海⽔盐度变化曲线与蒸发量变化曲线⽐较接近,海⽔盐度最⾼值出现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海域。
(2)海⽔盐度的⾼低取决于降⽔量与蒸发量的对⽐关系。
⾚道附近海域受⾚道低⽓压带地影响,常年盛⾏上升⽓流,终年⾼温多⾬,降⽔量⼤于蒸发量,故盐度相对南北两侧热带海区低。
(3)从图中可看出,60°S附近海⽔盐度约为34‰,与60°N附近盐度相⽐盐度较⼤,这是因为北纬60近海区被⼤陆包围,有⼤量陆地淡⽔注⼊稀释,⽽南纬60°附近基本上全是海洋⽽致。
(4)根据上题结论,海⽔盐度最⾼值出现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海域。
图⽰明显反映了蒸发量、降⽔量以及⼊海径流量对海⽔盐度的影响,蒸发量⼤、降⽔量⼩的海区盐度⾼,⼊海径流量⼩的盐度偏⾼。
(5)据图分析,海⽔温度分布由低纬向⾼纬递减,同⼀海区表层温度,夏季较⾼。
因此,太阳辐射是影响海⽔温度的主因。
37. 阅读图⽂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尔沁沙地是我国最⼤的沙地,其位置如下图所⽰。
该地平均年降⽔量可达300~500 mm,降⽔多集中于7~9⽉,约占全年降⽔量的70%~80%。
该地堆积了⼤约200⽶厚的沙质沉积物。
近年来,库伦旗北部沙区(图中斜线区域)的农牧民在沙漠⾥种上了⽔稻。
经过⼏年试种,⽬前该地⽔稻种植⾯积已达200亩,⽔稻还未收割便被订购⼀空,超⾼品质已获得市场认可。
农牧民增加收⼊的同时,沙地的⽣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1)与三江平原北部相⽐,说明库伦旗有利于⽔稻种植的⽓候条件。
(2)分析库伦旗种植⽔稻⾯临的不利⾃然条件。
(3)简述种植⽔稻对库伦旗⽣态环境的改善作⽤。
(4)请为库伦旗⽔稻种植业的进⼀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纬度较低,太阳⾼度较⼤,热量更充⾜;⽓候⼲燥,晴天多,光照条件更优越;昼夜温差更⼤,有利于营养物质累积。
(2)⽓候⼲旱,蒸发量⼤,⽔资源短缺;邻近冬季风源地,⼤风⽇数多,风⼒(对表层⼟壤)侵蚀作⽤强;沙地养分少,下渗快,保⽔能⼒差;地处半湿润与半⼲旱过渡地带,⽣态环境脆弱。
(3)增加空⽓湿度,增加降⽔量,改善区域⼩⽓候;防风固沙,抑制风沙危害;增加湿地⾯积,改善⽣态环境。
(4)⽔资源⽅⾯的措施:合理开采地下⽔;注意节约⽤⽔;其它⽅⾯的措施:稻⽥周围采取⽣物措施或⼯程措施固定沙地(草⽅格、种草),防⽌沙漠化蔓延;加强科研投⼊,确⽴库伦旗稻⽶的品牌优势。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