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夜思》原文及翻译
《静夜思》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静夜思》翻译
直译
光明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似乎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深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韵译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静夜思》解释
静夜思:悄悄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疑:似乎。

举头:抬头。

《静夜思》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安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劳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家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
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耀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说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糊涂,他翘首凝视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家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射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家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深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

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

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怪新奇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表达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也许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心情,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常常看到的。

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清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

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消失的。

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表达,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

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

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四周的环境告知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

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糊涂了。

秋月是格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

对孤身远客来说,最简单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

凝视着月亮,也最简单使人产生遐想,想到家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

想着,想着,头慢慢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深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亮地勾画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爽朴实,明白如话。

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

它是简单理解的,却又是体会不尽的。

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
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从这里,读者不难领悟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拓展内容】
《静夜思》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夜、思、床”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前”等7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读出古诗节奏。

背诵古诗。

难点: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爱月亮吗?〔喜爱〕从古至今,很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爱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很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

〔板书课题:静夜思〕
2.老师指导同学理解诗题。

〔1〕师:“静夜”是怎样的夜晚?〔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2〕师:请你们用“思”扩词,并说说哪一个词与诗题中的“思”意思相近。

〔3〕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在清静的夜晚思念自己的家乡〕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简介诗人。

〔1〕〔出示李白的图片〕师:你们知道图中画的是谁吗?
〔2〕师生互动,说说对李白的了解。

〔3〕师:你们看李白在干什么呢?〔抬着头看月亮〕
(4)师:对,他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家乡的亲人,于是写出了我们今日要学的这首诗。

〔5〕〔课件出示古诗〕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自主读文识字。

〔1〕自由读古诗。

〔2〕师:如今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精确读出这些生字。

〔3〕带拼音读生字,稳固汉语拼音。

①小老师领读。

②理解“家乡”,说说你的家乡在哪儿。

③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正音。

〔4〕请已经熟悉部分生字的小伴侣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并告知大家怎么熟悉的。

如,生活中识字:光——灯光月光举——举重举手
熟字加偏旁:田——思木——床古——故
形近字比较:忘——望底——低凝——疑
(5)老师检查认读状况。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开火车认读〕
〔6〕放生字在诗中,朗读古诗。

三、指导书写“床”“前”“光”
1.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同学观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口头组词,老师引导。

3.仔细书写,同桌沟通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试写一个。

4.老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笔顺规章。

〔“床”的广字头,横不宜过长,“前”的“月”的撇变成了竖〕
5.同学练习书写,老师巡察,对有困难的同学手把手辅导。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板书课题,设疑:
〔1〕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
〔2〕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

〔思〕
2.导入新课。

5.《静夜思》这首诗的题目交待了写作的时间,从“”可以看出。

二、理解诗意
1.引导同学自由读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并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

2.组织同学在小组内沟通,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月下美景图,感受“明月光”。

熟悉生字“望”。

〔边做动作边识记〕
〔2〕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同学说说什么时候见过霜,用上“什么似乎什么”的句式。

〔3〕简介古诗创作背景,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

〔4〕引导同学用动作来解释“举头”“低头”。

三、想象诵读,品悟诗情
1.课件出示李白月下吟诗图,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假如你是李白,你会有什么感受?
预设:〔1〕远离亲人会感到孤独。

〔2〕在这样的夜晚会感到冷清。

2.引导同学结合情境图诵读诗句,体会李白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四、教写生字“低”“故”“乡”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观看占格。

2.老师讲解、范写。

〔“乡”的两个撇折基本对齐〕
3.同学书空、描红练习。

4.老师巡察检查。

[教学板书]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家乡。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读,本节课通过反复朗读古诗,让同学在情境朗读中体会意境,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

如在同学朗读了古诗,对古诗的意境有了肯定理解之后,再让同学结合自身体验,体会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我再相机点拨引导,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静夜思》教案
学习目标:
1、熟悉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光、床”6个字。

熟悉偏旁“攵”。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
一、自我展现,激发学习爱好
请同学背诵自己已经学过的古诗,让同学在自我展现中产生学习古诗的爱好。

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1、自由读古诗,圈出不熟悉的生字。

2、请同学当小老师,带读生字的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沟通记字方法,说说怎样朗读古诗比较好。

三、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画面
1、相互沟通,可以让同学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见过“霜”;引导同学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2、朗读《静夜思》,想象诗歌画面。

四、朗读指导,熟读成诵
1、同学自由练习朗诵,老师随机指导。

2、朗读反馈,练习背诵。

五、复习生字
1、将生字与音节打乱,让同学以找伴侣的方式复习稳固要认的生字。

2、小组合作,认记生字。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字竞赛,并评出优胜者。

3、全班沟通认记生字的方法。

4、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同学在嬉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

六、书写指导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最新
1、观看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合体字“床”的组合要合理。

2、描红、临写,并提示坐姿与执笔姿态要正确。

3、展现同学作业,确定优点,指出缺乏。

七、实践活动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最新
观看夜晚的天空,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鼓舞同学发挥想象,还可用图画来展现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最新,31静夜思,盼望对你有关心!
《静夜思》教案
学习目标
1、熟悉本课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四个字,熟悉两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给同学听,培育观看与说话的力量。

课前预备
描绘安静月夜的图画,小黑板、头饰;布置同学观看晴朗的夜空。

一、导入激趣
1、沟通观看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同学们观看了晴朗的夜空,如今请你们在四人小组中说奇妙的夜空。

a.小组沟通。

b.推选代表或自荐上台说一说。

让大家也感受
c.出示课文插图“我会说”。

(播放插图中小女孩观看天空时的录音:在一个晴朗的夜空,我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观看那晴朗的夜空。

我抬头观察蓝蓝的天空中,有很多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还观察弯弯的月亮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跳出来。

真美!)
2、引入新课:静夜思。

(板书)
二、初读古诗(出示古诗)
1、看课文听录音或老师范读。

(感知课文)
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a.自读课文,让同学找出后鼻音的字,多读几遍。

b.指名读、评议。

三、认记生字
1、同学在文中找诞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a.出示。

an、ang,指同学认读,留意后鼻韵母的读音。

b.认读生字。

(自读,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准,留意“床、光、望、乡”及“静”的读音。

)
c.嬉戏:“运西瓜”。

(课件演示或把西瓜图贴在黑板上,每个西瓜反面都有一个生字)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助把西瓜搬上车,运到城里去吧!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要想方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方法。

四、精读古诗
1、自读古诗,小组商量、沟通自己的感受。

2、全班沟通。

3、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a.指名同学朗读,评议。

标出朗读节奏及重点词。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b.配乐朗读。

c.师生共同背诵。

师引读每句的前两个字,同学补充,齐背诵。

(背诵时也要留意节奏〕
过渡: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写的,如今谁想扮演李白做可以做做动作。

指名同学上台背诵。

(戴上头饰)其他同学评点。

全班齐背。

(配乐)
五、指导写字
1、观看田字格中的字。

a.观看“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留意这两个字的宽度。

b.指同学说一说再书空。

c.同学书写后展现、评议。

2、同学观看“头、来”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六、扩展活动
同学沟通各自会背的古诗。

教学小结:
《静夜思》这是一首大家都会背的古诗。

教学中我就留意引导同学朗读。

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妙的意境。

为了提高同学的朗读、主动性。

我做了李白的头饰让生扮演李白并配上动作读。

此时同学爱好很浓。

主动性很高。

在书写“目”有个别同学要把“目”写成“日”,对于个别同学课后还要再强调。

《静夜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悉10个生字, 会写4个字。

熟悉1个偏旁“攵”。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情感目标:使同学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美妙意境, 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认10个生字, 写好4个字。

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三、预习学案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留意读准字音。

2.认读本课的词语。

清静夜晚床前目光举手低头耳朵大米家乡望见
3.把古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并让家长赐予评价。

四、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学案。

2.朗读感悟
〔1〕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小组商量沟通, 圈出组内解决不了的词语。

老师相机理解词
语。

如“霜”:在哪儿见过霜。

(天冷的时候, 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 那就是霜。

) 并引导同学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3〕配乐朗读
同学们, 如今你就是思念家乡的诗人李白, 在这安静的夜晚, 单独一人, 对着月亮,, 带着你的心情, 你的表情, 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4〕背诵古诗。

3.拓展训练
一轮明月, 一段思乡情, 一首《静夜思》, 李白还有许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 我们一起来观赏他的另外一首古诗。

课件出示古诗《古朗月行》,同学配乐朗诵。

5.学习生字
〔1〕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

〔2〕同学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

五、课堂检测
1.我会读下面的字。

阳像金野面长更长早晨拉进也山出谁
2.看拼音写词语
ěr mù mù tou dà mǐ
( ) ( ) ( )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静夜思》教案
语言活动:《静夜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诗句,说出诗句的也许意思。

2.体会诗中思乡的感情。

3.喜爱学习古诗。

活动预备:
1.打印的古诗一首,《静夜思》图片两张
2.刚过了中秋节,幼儿知道中秋节有团聚的意思活动过程:
一:引出古诗
师;小伴侣们,谁会朗诵古诗,请你来为大家朗诵一首。

唐代的诗人李白写了许多首诗,其中有一首诗是他在外地做客时写的,流传了千百年,你们想不想听?
二.学习古诗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提问:古诗的名称叫什么?是谁?
2.理解古诗
〔1〕逐句观赏
一边看古诗,一边听老师逐句朗诵。

老师解释句中“疑”、“举”的意思。

〔2〕说说自己听了诗后有什么感觉?
〔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床前洒满了光明的月光,误以为是地球上铺了一层银白色的寒霜。

抬起头,遥望天涯的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离别的家乡。

〔4〕看图片,想象诗中的意境,并说一说使人会想到家乡的什么?
〔5〕迁移阅历,联想中秋节的含义。

师:中秋节有什么意义?中秋节家家都要团聚,可有许多人在外地工作或上学不能回家,他们都很思念自己的家乡。

图片中的月亮很光明,李白在外地做客的那一天正好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诗人观察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3。

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三.古诗朗诵表演
请幼儿大胆地上台朗诵古诗。

留意: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家乡。

《静夜思》教案
一、教材解读
《静夜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它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胜利地反映了外出游子在安静的夜晚望月思乡之情。

如霜的月光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拔动着的心弦,表现了诗人对家乡无尽的思念。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同学早已背会这首诗了。

但同学不肯定真正理解诗句的意思领悟诗句所表达的感情。

本节课要留意引导同学反复吟诵,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妙的意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

三、教学目标:
1、熟悉10个生字,会写4个字、熟悉1个偏旁“反文”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爱好
1、老师谜语导入:同学们喜爱猜谜语吗?如今老师出个谜语大家来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2、同学饶有爱好地听,边听边猜。

说出谜底月亮。

3、师,同学们真聪慧,一下子就猜对了,是月亮。

(师饱含深情地)晴朗的夜空,多么静谧,一轮明月高挂上天上。

看到这样的景象色你会有什么感受,又会想些什么呢?
4、引入新课,板书深题:
5、静夜思。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同学看课文,听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同学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古诗。

圈出不熟悉的生字,把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想方法记住它。

3、小组合作学习,沟通识字方法。

4、检查生字认读状况
老师出示卡片,各小组开火车读,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读得准。

5、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6、同学用这些生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7、借助生字“故”字,让同学熟悉反文旁。

三、入情入境,美读成诵。

1、同学自由读古诗,小组商量,沟通读后的感受。

2、全班沟通,说说自己读懂了哪句诗,或有什么感受。

3、引导同学理解“疑”的含义。

让同学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见过“霜”,引导同学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4、同学自由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5、配乐朗读《静夜思》,启发想象诗歌画面,创设一种意境,同学可以配上简洁的动作边做边读,熟读成诵。

6、师指导朗读,标出朗读节奏及重点词。

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7、师:我们都知道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如今谁想扮演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诗?也可以加上动作。

8、指名同学上台背诵,其他同学点评。

9、全班齐背。

四指导写字。

1、观看田字格中的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2、描红、临写,并提示坐姿与执笔姿态要正确。

3、展现同学的作业,同学评议。

五、实践活动
观看夜晚的天空,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鼓舞同学发挥想象,还可以用图画来展现。

五、教学资源
本节课虽然没有利用多媒体课件,但本节课留意开发了同学资源,引导他们或识字、或朗读或书写。

而且利用了卡片和录音机为教学服务。

《静夜思》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熟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生字,熟悉新偏旁“匕”。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过程与方法:由老师引导,通过商量、探究的学习方式,领悟诗人对家乡深切思念之情。

通过学习儿歌、做嬉戏把握字词。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感知诗中蕴含的思乡情感,培育同学珍爱亲情、珍爱生活的美妙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稳固,引出诗题
1、复习已学的李白的诗《古朗月行》。

2、引出诗题———静夜思
二、初读诗句,学习生字
1、引导同学读诗句,背诗句。

〔1〕请会读、会背的几个小伴侣读给大家听,其他小伴侣仔细倾听,正确评价。

〔2〕请会读、会背的小伴侣读给同桌听。

2、认读生字。

请已经熟悉生字的小伴侣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并告知大家怎么熟悉的。

采纳“生活中识字”“熟字加偏旁”等多种方法识字。

如:生活中识字:
夜——黑夜
光——灯光月光
举——举重举手
熟字加偏旁:
田——思
木——床
古——故
形近字比较:
忘——望
底——低
凝——疑
3、自主读读句子,认读生字。

〔1〕四人组成小组,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熟
悉的,不熟悉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沟通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2〕指名同学一句一句读诗文。

留意正音,指导读好“床、光、望、乡”的后鼻音。

三、想象画面,了解诗意
1、想象画面,说意思
同学先想象画面,自由说说诗的意思,老师相机指导。

2、沟通反馈。

老师准时出示同学难懂的几个这的解释。

如,疑:似乎,举:拾,思:思念。

3、请同桌相互说一说,只要意思大致对即可。

4、四人小组合作:说一说整首诗的大致意思。

5、鼓舞同学尝试背诵。

四、练习书写,语境填空
1、出示生字认读,引导同学自主发觉。

如“思”字书写时留意“田”字的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卧钩是关键笔画,三个点要留意位置。

“前”要写得上紧下松,下面部分的“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

2、指导同学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老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讲评。

3、填空,在语境中稳固生字。

〔课件出示古诗填空〕
五、板书设计
举头望明月
8、静夜思
低头思家乡
《静夜思》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舞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育他们用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预备
课件:《静夜思》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小伴侣看一看,图片中的诗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关心幼儿初步体验古诗的意境。

老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就特殊的想自己的家,想家里的亲人。

二、绽开
1、老师朗诵古诗,讲解古诗含义。

床前明月光:光明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视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家乡:不由得低头深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家乡!
2、理解字词。

疑:怀疑,误认为的意思。

举头:抬起头,举
是抬的意思。

思:思念,思念。

3、幼儿学习古诗,老师指导。

4、利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诵读。

5、为古诗创编动作,关心幼儿进一步的把握。

老师:谁能给古诗编上动作呢?我们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三、结束“我是小诗人”诵读竞赛,鼓舞幼儿主动上台表现。

老师讲评,为幼儿颁发奖品。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这个活动我主要还是让幼儿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气氛中读书古诗、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明显增添。

这个活动不仅增添了幼儿的爱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幼儿的交际力量和创新力量,思念家乡的情感看法得到了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