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事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
张全收,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8月出生,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张全收自幼家境贫寒,少年辍学,外出打工,先后卖过冰棍、爆过玉米花、进过砖瓦厂、干过建筑队、当过油漆工等,亲身经历了农民工打工难、维权难的遭遇。
在艰辛的打工生活中,他也多次受到好心人的帮助,使他萌生了朴素的感恩之心和助人为乐的情怀。
1997年,张全收来到深圳平湖租房开了一家小吃店,看到农民工打工难、维权难,就经常骑着摩托车帮助他们找工作。
1999年,有了一些资本的张全收,创办了深圳全顺玩具加工厂,专门招收河南农民工。
由于他重情重义,前来寻求帮助的老乡越来越多。
2002年,利用积蓄的资金,张全收成立了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并首创了包年薪、包月薪,大病和意外伤害实行全面负责的“全顺模式”,切实保障和维护了农民工兄弟的权益。
十多年来,他累计安排农民工就业200多万人次,为农民工创收100多亿元,帮助农民工义务维权300多次,资助困难农民工2400人次、720万元,为无良企业垫付农民工工资1000万元,被称为“农民工司令”。
自2002年成立公司起,张全收就把“守望相助,有难必帮”作为向农民工的坚定承诺。
除了帮助农民工群体,张全收还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家乡和社会,先后向深圳市平湖镇教育基金捐助50万元,向广东省河源市橙岭小学捐款20万元,向贵州困难山区建卫生室捐款10万元,汶川地震,他和员工第一时间捐了100万元;为家乡捐款183万元修通水泥路,捐款60万元修建敬老院,捐款80多万元建设希望小学……2008年至今,连续8年累计拿出100多万元为家乡60岁以上的困难老人发放慰问金,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十多年来,张全收把公司积累的大部分资金用于各项公益慈善事业,先后累计捐款2000多万元。
“帮一时不如帮一世。
”2008年1月,张全收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后,每年的议案全部围绕“三农”方面而写。
张全收先后被推选为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1年3月受到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2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4年12月荣登“中国好人榜”,2015年2月入选中央文明网“好人365”栏目封面人物。
孟瑞鹏,男,汉族,中共党员,1991年12月生,独子,生前系河南省清丰县韩村乡孟焦夫村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2级法语专业学生。
面对两名落水儿童,孟瑞鹏奋不顾身跳入冰冷的湖水中救人。
生死关头,他将生还的希望留给了孩子,而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4岁的生命。
2015年2月26日,随母亲到清丰县韩村乡西赵楼村走亲戚的两个小女孩,在该村人工湖“莲花池”玩耍时不慎落入水中,在一旁的孩子母亲大声呼叫“救命”。
听到传来的呼救声,正在附近的孟瑞鹏第一时间赶到出事地点。
眼看着两个女孩儿即将沉入水中,危急时刻,孟瑞鹏立即脱掉上衣,奋不顾身跳入水中实施营救。
在闻讯赶来的张龙和卢延章的合力施救下,两个落水儿童最终获救,而孟瑞鹏却再也没能上来,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4岁。
3月3日,孟瑞鹏的葬礼在韩村乡孟焦夫村中心小学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3000多人赶来送孟瑞鹏最后一程……
孟瑞鹏出生于一个重视教育和家风培育的普通农民家庭。
祖父克服困难让他的父亲弟兄中2人高中、2人初中毕业。
孟瑞鹏7个同辈兄弟姐妹中已有4人大学本科毕业。
孟瑞鹏不但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同时还接受了良好家风熏陶,他的父母亲孝敬父母、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在父母的影响下,孟瑞鹏养成了孝敬父母、乐于助人的优秀品格。
小学时坚持2年接送患小儿麻痹症的同学上下学、上大学假期打工挣600元买电动车无偿供同学使用等,留下他乐于助人的良好痕迹。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教育报》、河南电视台等各级各类媒体纷纷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
5月4日,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传播青春正能量”优秀青年座谈会讲话中,用500多字的篇幅高度评价孟瑞鹏舍己救人的先进事迹,并作出“孟瑞鹏的先进事迹应该广泛宣传,这种见义勇为的正能量应该大力传播”的指示。
5月7日,团中央书记秦宜智批示:“进一步挖掘整理好孟瑞鹏的事迹,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
孟瑞鹏被教育部追授“全国优秀大学生”、团中央追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标兵”、团省委追授“河南省见义勇为青年英雄”等称号。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追认孟瑞鹏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胡阳海,男,汉族,1978年10月出生,河南省潢川县小吕店村集南村民组村民,黄春刚,男,汉族,1978年1月出生,河南省潢川县谈店乡吴寨村菜园村民组村民,两人都在青岛从事装修工作。
面对劫匪刀尖凛然不惧,生死命悬一线无怨无悔。
当异乡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威胁时,胡阳海和黄春刚毅然挺身而出,连追4个路口将劫匪拦下。
搏斗中,胡阳海腹部、胸口连中两刀,肠子外露,黄春刚腋下中刀。
他们毫不退缩,带伤合力将劫匪制服。
2014年9月3日,胡阳海、黄春刚正在青岛市市北区黄台路一家店铺装修,突然听见女店主大喊:“抢劫了,快抓住他……”两人不约而同立即扔下手中活计追了上去。
追过4个路口后,胡阳海、黄春刚把躲藏在一个小花坛里的歹徒紧紧抓住,歹徒拼命挣扎,突然掏出一把带有倒钩的匕首朝着他们乱刺。
胡阳海胸腹中刀,血如泉涌,肠子被匕首倒钩刺破带出,黄春刚左腋下被刺伤,浑身沾满了血迹。
随后,三人从花坛扭打到街道中间,胡阳海强忍疼痛,左手捂住受伤的腹部,右手死死勒着歹徒脖子,黄春刚见机将歹徒扑倒在地,将匕首夺下,两人一起将行凶男子死死摁住。
几分钟后,闻讯赶来的市民和民警共同将歹徒制服。
被送往医院的胡阳海大量失血、呼吸微弱,生命岌岌可危。
经过抢救,胡阳海腹部缝了21针,因腹腔污染严重,缝合后的肠子在体外用肛袋覆盖,直到2015年1月,才实施二次手术放回。
生死之间,胡阳海和黄春刚没有丝毫犹豫,他们说:“再来一次,还会冲上去!”央视《道德观察》节目主持人评价:“这是对犯罪的震慑,是对人间正气的弘扬。
”
胡阳海和黄春刚舍命擒劫匪的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等近百家媒体予以报道,在河南、山东两省引起强烈反响。
家乡政府代表、青岛的河南老乡和当地市民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到医院看望两位英雄并送去爱心善款。
2014年9月,胡阳海、黄春刚分别被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见义勇为好青年”称号,被山东省和青岛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与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山东省见义勇为模范”、“青岛市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2014年10月,入选“中国好人榜”,2015年1月,被评为河南省“2014年度感动中原十大人物”。
李江福,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5月生,河南省林州市人,河南新城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30年来,李江福秉承“用良心做事,靠诚信盖楼”理念,先后建造1000多栋楼房,从未发生质量问题,从未延误工期,从未拖欠民工一分钱,创国家优质工程等奖160多项,构筑起了一座座“诚信大厦”。
他在每个工地建立了道德讲堂、职工之家,使工地成为一座座“诚信学校”,并与农民工签订诚信责任书。
他先后带出14万多人次农民工,培养出300多名建筑骨干遍布全国,个个都成了诚信理念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将工程质量视为生命。
李江福常讲:“盖楼是个良心活,我这辈子绝不建‘豆腐渣工程’!”施工过程中,他对工程每一个部位、每一道工序都要亲自查验把关,还在工地专门建有标准样板展示区,接受业主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把诚信守诺融入血脉。
“讲诚信、守信用”是李江福做人做事的原则。
李江福对农民工兄弟特别
好,而且从不欠工人一分钱。
2007年年底,因个别业主拖欠工程款,工资缺口100多万元。
李江福说:“兄弟们辛苦干了一年,挣的是血汗钱。
20多年咱没拖欠过一分钱,咱不能失信啊!”为此,他把家里的房产一处折价变卖、一处抵押贷款,硬是赶在春节前足额发放了工资。
当诚实守信的“种子”。
“我们不仅要盖‘诚信大厦’,还要当诚信‘种子’。
”李江福倡导每栋楼都是“诚信大厦”,每个工地就是一所“诚信学校”,在工地设立了道德讲堂、诚信课堂,利用业余时间,请人讲诚信课,邀请专家作报告,教民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他与每位民工签订诚信责任书,并约定:“我不欠你一分钱,你垒好每一块砖。
”30年来,他先后带出14万多人次农民工,其中300多人成为建筑界的骨干力量,遍布全国各地,人人成为诚信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2014年,李江福发起了“新乡市企业诚信联盟”,15家企业积极响应,他被推举为“诚信代言人”。
李江福先后荣获第二届、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入选“中国好人榜”,2012年当选河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段新宽,男,汉族,196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洛阳市栾川县三川镇三川村党支部书记。
15年来,段新宽始终心系群众、诚信为民,不花村集体一分钱,个人出资上亿元,凭借着一股子掷地有声山区汉子的拗劲儿,一步一个脚印,帮助家乡旧貌换新颜,带领群众快速走上了致富的路子,扎扎实实地兑现着当初对乡亲们许下的诺言。
1981年,因为家境贫穷仅初中毕业就离开校门的段新宽,走出家门到200公里外的灵宝市秦岭金矿打工,他下过矿井、凿过山洞、背过矿石、当过电工、承包过工程并成功创办企业,最终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他感到,一人富不算啥,大家富才是真正富。
为了回报乡亲,2000年,他毅然放弃原有的优异条件回到村里,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
上任前,他郑重承诺:1.发展村集体经济,让乡亲们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花,15年之内收入翻三番;2.硬化道路,翻修学校,建卫生室,盖村委办公楼,让村容村貌明显改观;3.个人不领一分钱工资,不花村集体一分钱,把省下的钱全部用到集体所需的刀刃上。
从此,他把承诺当成鞭策自己的压力和不断奋进的动力。
出资56万元为村里修了两条宽阔的水泥大道;带头捐资45万元,为村小学建起了3栋3层高的教学楼;捐资33万元对村里的老街进行了改造,增加了排水设施,硬化了路面,还把水泥路铺到家家户户的门口。
2010年,又出资800多万元,为村里建设了一座标准化卫生所,按照综合医院的标准,从诊室到病房,各类设施一次性配齐。
这期间,在争取上级资金的基础上,他又拿出8万元,建起了4层30间的村委办公楼,配齐了必须的办公家具和用品,使现在的三川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
为了引领群众共同致富,他先后6次同村干部一道到西峡县等地考察项目,出资50万元建起了袋料香菇基地,为村民自主发家致富打下坚实基础;2013年,他又拿出50万元启动资金,扶持村民郭建新开办了新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给村民提供了一条授人以渔的致富路子。
正是有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2007年2月,段新宽被省文明办授予“河南省十大农民标兵”称号;2014年12月,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河南省十大‘三农’新闻人物”;2015年1月,入选“中国好人榜”,同年4月,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他还光荣当选为河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洛阳市第十二届和十三届人大代表。
向晓丽,女,1963年4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西簧乡党委书记。
在服务南水北调集中大搬迁、保护中线工程源头水质的工作中,向晓丽恪守为民情怀、牢记服务宗旨,展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忠诚担当,为确保“南水”2014年“北调”,服务16.5万名移民大规模集中搬迁,做出了突出贡献。
她被乡亲们称为“南水北调的女汉子”。
向晓丽2002年调到淅川县大石桥乡,2003年3月任乡长。
2009年南水北调移民启动试点,2010年第一批大规模集中搬迁,2011年结束。
大石桥全乡有3.4万人,搬迁移民多达1.67万人,占河南
省南水北调移民总量的1/10。
3年间,向晓丽把百姓当父母、视移民为亲人,忍辱负重、创新方法,组织志愿服务队1.16万余人次,成功指挥61个批次、13000余台次车辆安全出境,成功破解搬迁难题,实现了“不伤、不亡、不漏、不掉一人”的目标,交出了和谐移民的精彩答卷。
2012年,淅川步入南水北调冲刺阶段,水质保护世界瞩目。
同年7月,向晓丽调任西簧乡党委书记,境内淇河、东簧河全部流入“北京人的大水缸”。
向晓丽遍走全乡25个村之后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关闭全乡唯一的工业企业:一家污染严重的铁厂,并筹措了2600万元开始河流治理,确保出境河流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2009年,农历正月初六夜,向晓丽到大石桥乡张湾村老党员张丰歧家拜年。
刚落座,就听到院墙外有人在喊,“乡里来抓人喽”。
不到几分钟,200多名老百姓拥了进来,屋内、院里、大门口密密麻麻站满了人。
原来,张湾村是省定移民试点村,乡亲们集体反对搬迁。
一口对百口,向晓丽以超越常人的镇定和女性特有的细腻,详细解答群众反映的问题,直至夜里12点。
第二天,她带着包村干部扎进村里,挨家挨户摸清情况、一家一户解决问题。
是年8月28日,张湾村1533名父老乡亲顺利搬迁。
3年间,她多次经历忠诚考验,被一时不解的乡亲用雨伞戳伤过,十几个小时被围不准吃饭、不准如厕,但她从未离开过移民一线。
面对大移民,向晓丽说得最多的是:“南水北调利国利民,参与南水北调是我们大爱报国的具体实践;让北京人喝上‘南水’,保水质、大搬迁是我们忠诚担当的具体体现。
为国为民,献出生命也无悔!”
向晓丽当选第十一届全国妇代会代表,先后获得国务院南水北调试点移民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移民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绿化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张伟,男,汉族,1972年9月生,生前系河南省郸城县秋渠乡秋渠一中校长。
2014年3月17日晚,张伟巡查过晚自习后,在办公室突发脑干出血,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2岁。
从教20年,张伟一直坚守在农村教育一线,大胆改革,锐意进取,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生存发展的新路子,把一所濒临关门的薄弱学校办成当地名校。
他视事业为生命,把教书育人当作毕生追求,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因劳累过度倒在工作岗位上。
张伟去世后,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纷纷作出批示,教育部、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厅、周口市委分别作出向张伟同志学习的决定。
2014年4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郑州亲切接见张伟同志家属,称赞张伟是新时期“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是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真抓实干,艰苦创业。
2004年张伟任校长之初,秋渠一中校园道路坑洼不平,校舍破烂不堪,尤其是教育质量连续3年位居全县后3名,生源流失严重,全校只有300余名学生。
面对濒临关门的学校,临危受命的张伟迎难而上、艰苦创业。
他带领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搬来砖瓦,铺路面建花园,改变校舍简陋、教学设施不齐全的状况。
他把家搬进了学校,办公室、住室两点一线是他生活的全部。
经过10年努力,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攀升,使这所濒临关门的学校发展为有1000多名学生的郸城名校。
对党忠诚,敬业奉献。
从教20年间,张伟始终牵挂的是师生的安全与冷暖、成长与进步,而唯独没有考虑自己。
面对民办高中年薪20万元的聘请,他算了一笔账:“一个秋渠乡的孩子到县城读私立学校,家里一年要支出两万块钱。
秋渠一中有1000多个孩子,如果把学校办好了、把学生留下来,一年能为老百姓省下来2000万元。
”经过短暂犹豫,他谢绝了对方的聘请。
2013年,他被检查出高血压,大家劝他:“都过40岁的人了,犯不着拼命干工作。
”张伟却说:“干教育是个良心活儿,群众把孩子交给咱,咱要对得起党,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孩子和家长!”
公而忘私,清正廉洁。
任校长10年,张伟每年经手的经费上百万元,但他从不为自己谋一分私利。
家里有4间破瓦房,却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妻子在学校后勤部门打零工,每年工资3000元,
干了15年,身为校长的张伟却没有为妻子涨一分钱工资。
直到去世,他留下的是1740元存款和3万多元外债。
许光,男,中共党员,河南省新县人,是一代名将许世友的长子,青年时期在北海舰队服役,曾任北海舰队舰艇长。
1965年回新县投身家乡建设,先后在县人武部、县人大工作,2013年1月病逝,享年84岁。
许光同志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主人公潘冬子的原型之一。
他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在各个时期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守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和崇高信念,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壮美的人生赞歌。
他甘于奉献。
作为名将之后,又是新中国首批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可谓前程似锦。
但为了解除父亲的后顾之忧,他毅然回到家乡新县照顾祖母,支援地方建设。
在这里,他先后送走多名亲人,并为9名老红军和遗孀养老送终。
作为将门之后,他一生中三次放弃改变人生的机会。
在他看来,共产党员不一定非要当将军、扛将星,才算有光明的前程,扎根农村,同样无上光荣。
他勇于担当。
选择留下就是誓愿为老区奉献与付出,在县人武部任职的20年间,他走村串户,密切联系群众,立下了下乡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肉的“三不”规定。
他主动请缨,与民兵一起肩挑背扛,奋战300多个昼夜,终于改变了新县无微波通讯的历史。
28年间,他在家乡平凡的岗位上总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他情怀为民。
他是将军的后代,更是老区人民的儿子。
在他看来,群众的事再小也比家里的事重要,他下乡支农,虽然离家很近,但经常一个多月不回家。
他没有利用父亲的影响为自己和家人谋取一丁点好处,两个儿子入伍从未找关系提干,全部复员回乡,目前都是普通干部、职员。
但为了家乡基础设施建设,他多方争取,解决钢筋、水泥等物资紧缺问题。
为了让老百姓住上楼房,他主动放弃自己的院落,直到去世还用着上世纪70年代的大立柜、80年代的沙发、90年代的老式电视。
他收入不高,却向亲友化缘,先后捐款捐物10多万元,资助130多名困难群众,自己生前却一直抽着廉价的“散花”烟,住着拥挤的小房子。
病重治疗期间,他还不忘对来探望的县领导说:“地方财政困难,用钱的地方很多,我的病情我知道,不要用进口药、不做过度治疗。
”
许光同志是河南省第六届人大代表,2014年获第四届河南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孙付阁,女,汉族,1929年8月生,河南省兰考县孟寨乡孙西村农民。
她年近九旬,本该在子孝媳贤、含饴弄孙的恬淡中安享晚年。
然而,86岁的孙付阁,却守在瘫痪儿媳的床前,每日起早贪黑、悉心照料。
整整30年,她用一个农村妇女博大的情怀和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了坚韧、勤劳、善良、博爱的传统美德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1985年,刘丽芝嫁给了孙付阁的儿子孙理信。
刚刚20岁的刘丽芝却因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后又因积水瘤导致高位瘫痪。
邻居曾悄悄跟孙付阁说:“刚过门儿的媳妇就生大病,你家条件又不好,赶紧送回去吧,信儿还这么年轻,可不敢耽误啊!”孙付阁却说:“芝儿这孩子命苦,来到俺家就病倒了,我咋能不管哩?进了这个门儿,就是俺家人,就是俺闺女。
”一句话,一辈子。
此时,已近花甲之年的孙付阁对儿媳的遭遇感同身受,不仅没有因为儿媳刚过门就卧病床而有半句怨言,她还带着这个新过门的儿媳到处求医,每天嘘寒问暖,夜勤病榻。
每天早晨5点,孙付阁就准时起床,给儿媳妇做饭,然后一口一口地喂她。
吃完饭,开始按摩腿和手,儿媳大小便也全是老人伺候着。
孙付阁怕儿媳想不开,常常藏起自己心中的忧愁,想方设法宽慰她、鼓励她,坚定她生活的信心。
经过几年的治疗,刘丽芝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还生下两个男孩,为家里带来了希望和欢乐。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2007年,孙付阁的儿子孙理信不幸患尿毒症遽然去世。
孙付阁悲痛欲绝。
经历了老年丧子的巨大痛苦,孙付阁更加觉得亲情、亲人的弥足珍贵,支撑她好好照顾刘丽芝和两个年幼的孙子。
家里家外全是孙付阁一个人,除了照顾儿媳和两个孙子的生活、起居,还要下地干农活。
毕竟是80多岁的老人,一天下来,常常累得直不起腰,但晚上还坚持几次
起来照看刘丽芝。
30年的岁月,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从花甲到古稀,再到耄耋。
即使面对老年丧子的打击和生活的种种苦难,孙付阁老人从未想过放弃。
她担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如果自己突然不在了,谁来照料儿媳和孙子?孙付阁的事迹感动了全村人,村民们感叹:“这样的婆婆实在难找。
”刘丽芝经常说:“我的婆婆是世界上最好的婆婆。
我希望有来生,能让我好好地孝敬她。
”
赵小参,女,汉族,1953年1月出生,河南省平舆县万金店镇王寨村人。
别看她身小力薄,却能负重挑担,含辛茹苦三十多年如一日,抚养婆家3个婆弟两个婆妹成家立业;别看她身患癌症,却能伸出援手,尽心竭力收养两个侄子,偿还因抚养弟妹欠下的全部债务而无怨无悔,被弟妹们发自内心地称为“嫂娘”。
1979年,青春正好的赵小参嫁给了王寨村油坊店的李雪太。
她抚育幼子孝敬公婆,小日子虽不富裕却很甜蜜。
但好景不长,磨难便接踵而来。
1983年,54天内,公公婆婆相继去世,撇下两个婆妹和3个婆弟,大的不足17岁,小的才6岁。
赵小参借了12家亲邻的钱,才将公婆安葬。
之后没几天,老屋突然坍塌,赵小参当即把弟妹们拉到自己家里住。
村干部建议她把生产队里三间仓库房买下来,让五姐弟住。
1100元的房款,在当时农村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可赵小参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拍板,3年内还清房款。
就这样给五姐弟置办了一个“新家”。
此后7年,赵小参辞去了自己心爱的民办教师工作,为这个家辛苦操劳没日没夜,用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让两个婆妹风光出嫁,帮二弟三弟盖了新房办了喜事,让他们各自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1999年,赵小参开始为四弟张罗亲事。
没有钱,她忙完“三夏”就独自南下广州,一边拾荒挣钱,一边求情借款,为他凑足了1.5万元的建房钱。
没有宅基地,她就把儿子的宅基地让给他,终于让四弟在这年冬天住进新房娶来媳妇。
而她的小儿子却因家无新房,和女朋友分了手。
30多年来,为抚养弟弟妹妹,加上自己看病,赵小参欠了5万多元的外债。
弟弟妹妹们多次提出要分摊偿还,都被她拒绝了。
赵小参说:“公婆面前我是大儿媳,弟弟妹妹面前我是大嫂,侄子面前我是大娘。
这三个‘大’字就是我的命,我应负的责任。
只要你们过得好,我就好了。
”
这就是赵小参,一个普通农家妇女,却有着不同凡响的至亲大爱情怀。
2014年9月,赵小参入选“中国好人榜”。
2015年5月,被评为第一届“驻马店市道德模范”,同年5月,被授予驻马店市“天中最美母亲”称号。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是道德内涵,而他们在用平凡的一桩桩、一幕幕义行善举,生动诠释着。
这些感人事迹更像是一把至真至善至美的道德标尺,一面可亲可敬可学的精神旗帜,他们的高尚品德,温暖了人心,感动了我们,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从那些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背后,大家深深地感受到那是不平凡的坚持,那不平凡的勇毅让无数人为之感动。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职业,但他们都有一颗充满勇敢又善良的心,并曾经用这颗心在道德----这本中华民族的巨著上重重刻下感人的一笔。
有人要说,道德模范,水准太高,我做不了,的确,像那些为祖国、为人民做出大贡献的科学家、企业家们,我们或许用尽全力也无法企及,但是,我们也有平凡的人,也能被评为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