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2 故都的秋课后练习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2 故都的秋课后练习三
第1题【单选题】
联想一般分为四种: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
下列各句联想类型和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字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
的全盛时期。
C、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
寺的钟声。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句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秋之于人,何偿有国别,更何偿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B、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C、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D、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
感触来的。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论谁没有不重视语言的锤炼
的。
B、金堂中学新校总投资近2亿多元,占地144亩,建筑面积近50000平方米,可容纳90个教学
班,4950人就读。
C、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并未写那满山红遍的“香山红叶”,也没写那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的
“故都的秋”是“清”、“静”、“悲凉”的。
D、长篇电视纪录片《追寻郁达夫》,跟踪记录了在郁达夫诞辰110周年之际,日本郁达夫研究学者
铃木正夫教授陪同郁达夫后人,追寻他的足迹、寻找他的遗骸。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对《故都的秋》一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表现“故都的秋”,作者重点抓住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进行细腻的描写,写出了
“清”、“静”、“悲凉”的特点。
B、文章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颂和内心淡淡的喜悦,所以他笔下的秋色、秋味便都呈现出清、
静、迷人的情调,散乱的秋景统一在这感情的基调之下。
C、“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
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这句话运用了“绘声绘色”和“以情取景”的描写方法。
D、作者不选择北平秋天的那些著名风景,如“陶然亭的芦花”之类,是因为这些著名风景是古往今来
骚人墨客吟咏北京秋天常用的题材,难以写出新意来。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
“秋”,这故都的秋味。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来,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C、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D、一个明智的人应当具有一叶知秋、举一反三的能力。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
这故都的秋味。
B、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
风。
C、“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D、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故都的秋》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
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B、中国历史上的科举时代,八十岁老童生和二十岁少状元是很常见的;有些人终老科场,有些人少
年时就金榜题名。
C、虽然王羲之出身高门,却淡薄宦情,好隐居,与清谈名士交游,以山水吟咏为乐。
D、演讲是传播知识、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心灵、争取同盟的有力桥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
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对《故都的秋》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北国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天的热爱之情。
B、“院落秋色” “槐树落蕊” “秋蝉残声”三节文字,一一对应地表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虽
然各自互有渗透,但还是各有侧重的。
C、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作者时不时地提及南方的秋天,每一节都将故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
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
D、“院落秋色” “槐树落蕊” “秋蝉残声”三节文字,每一节都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
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行文活泼不呆板。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下列语句表述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北京陶然亭的名字取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B、“见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的意思是看见落叶就知道天要到傍晚了。
C、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都是写秋的名篇。
D、“秋士”古时是专指那些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依托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两大“国家战略”举措为契机,浙江成为实施“海洋强国
战略”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的先行先试者。
B、日方所谓中国海军舰艇火控雷达瞄准日方舰机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日方舰机经常对中国海军舰机
长时间、近距离跟踪监视,是造成中日海空安全问题的根源。
C、在“新国标”中,某些污染元素的限量比国际标准更为严格,比如大米的镉限量,国际标准是0.2
毫克/千克,我国标准是0.4毫克/千克。
D、古龙写过,如果一个人走投无路,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
一进菜市场,定然死念全消,重
新萌发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解析】:
第12题【语言表达】
模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把描绘故都秋景的词语连缀起来,尽量表达出作者(郁达夫)的情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答案】:
【解析】:
第13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①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
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②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
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
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③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
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
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
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
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④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
⑤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杈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圏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⑥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⑦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
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有删改)
本文开篇写北方冬景有什么作用?
第⑤段作者描绘了一幅江南微雨图。
请仿照这种形式,概括第⑥段描绘了一幅什么图,并简要说说本段描写有怎样的特点。
第⑥段中画横线句子“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文章结尾“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一句中加粗的“无聊”一词原本是贬义词,用在这里有何含义?
【答案】:
【解析】:
第14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①……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③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④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⑤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⑥“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
⑦“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⑧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⑨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
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上面几段文字,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用四字短语概括)
②段中画线的句子是从哪些角度写景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文中第④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作答。
对文中细节描写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用“很高很高”和“碧绿”来修饰“天色”,能给人一种清远的感觉。
B、“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无色无味无声,“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渲染了那种寂静的氛围,突出了“静”。
C、“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中给人以清净悠闲,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又紧扣了“悲凉”。
D、“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及“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秋天静中的喧闹,都给人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感觉。
【答案】:
【解析】:
第15题【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姚合^①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注】①姚合是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孙。
历官武功主簿、富平尉、万年尉。
宝应中,除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
出为金州刺史,改杭州刺史。
后拜刑部郎中,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
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环境的清幽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解析】: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