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节“同课异构”复习课的比较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节“同课异构”复习课的比较与分析
我校化学教研组一直开展组内“同课异构”复习课
的教研活动。
课前,我们组内进行集体备课,首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达成共识。
然后,通过“同课异构”找出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亮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得出有效的复习策略。
本文拟以本化学组甲、乙两位教师的复习课――碳单质及其化学性质为例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教学目标展现的方式比较与分析
因为我们事先已对本复习课进行过集体备课,所以甲、乙两位教师在教学目标内容的陈述上均能
紧扣复习内容和教学要求,而且也能把三位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甲乙两位教师都把具体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及时知道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及掌握的深度。
但是,甲乙两位教师把教学目标呈现给学生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甲教师把教学目标有机地安排在教学内容中,适时逐步地呈现给学生,把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最后,甲教师再把整个教学目标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照教学目标检查自己尚有哪些薄弱点。
乙教师由于使用的是学案,所以一开始就把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全部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照具体的教学目标完成学案。
两位执教者对教学目标呈现方式的差异是由于二者所采取的教学策略
不同所致。
相对而言甲教师的做法针对性比较强,有利于学生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定位以及对教学目标的执行,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教学资源利用的比较与分析
甲教师利用学生对知识的回顾,构建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的回忆与巩固。
甲教师还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使课本上的实验在复习课上再现,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复习课枯燥乏味。
乙教师采用的是学案教学,教师已预先制定好学案,让学生根据教师的预设逐步回忆知识点并完成学案,通过完成学案加深巩固原有知识。
两位教师都编制了6道课堂诊断题,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
这6道题要求明确,重点突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而且都有一定的梯度。
不过乙教师出的题目不仅针对本节复习课的知识,还把本节课复习的知识和前面的知识巧妙地联系起来。
我觉得这样做比较好,在复习这个课题的同时把前面的知识也顺便复习,能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两位教师使用的课堂自主检测题是本组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晶,也是用来检验复习效果的手段之一。
三、教学环节的比较与分析
以下分别是两节“碳单质及其化学性质”复习课的简
略的教学环节:
两位教师教学环节设计均有一定的创意,且过渡自然。
甲教师前面两部分时间安排比较紧凑,节省了比较多的时间用于课堂诊断和自主检测。
乙教师在前两部分所花时间较多,以致后面的教学环节时间较紧,而且拖堂2分钟。
我认为,课堂时间的安排应在课前进行预设,否则容易导致前紧后松或者前松后紧,影响复习课的效率。
四、学生活动安排的比较与分析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这两节课中,甲教师先让各小组成员自己回顾知识要点,然后组与组之间再进行交流,通过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有效地完成了知识点的回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乙教师预先把各知识点进行了学案化,课内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乙教师在课堂诊断环节让组内基础较好的学生带基础较差的学生,最后对有疑惑的知识点,还是让学生当小老师到前面去讲解,整个课堂忙而不乱,乙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补充、点评和评价的作用。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参与面很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通过学生间的一帮、一带有效地提高了部分后进生的听课效率。
五、教学结果的简单比较与分析
最后,两位教师都进行了课堂检测,其自主检测题是由本组教师集体备课
编拟的。
本组自主检测题由三道选择题、一道填空题和一道实验题构成,覆盖了
本复习课所有的知识点。
选择题、填空题着重体现知识的双基,实验题则以知
识点的应用为主。
甲乙两位教师所教班级的自主检测情况如表1:
甲乙两位教师所教班级学生学习兴趣如表2:
A:上课觉得有意思; B:上课心情好; C:比较喜欢老师的教学风格;
D:觉得复习的效率比较高; E:每天盼着上课
由表1可以看出,两位教师由于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不同,导致学生最终对知识点掌握也有一定的差异。
我们应该通过比较来剖析其中的原因,分析其中的得失,从而掌握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
例如,碳还原氧化铜是本节复习课的重点,甲教师利用多媒体对该实验进行了重现,使自主检测第五题的正确率明显比乙高;乙教师采用的是学案教学,学生在学习主动性方面不如甲教师教的学生,但是学案在知识点的总结和加深记忆方面有一定的长处,从检测结果来看也确实如此。
由表2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过程还存在许多潜在的因素,而这些潜在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
往往同样一句话由不同的教师讲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不
能只顾及如何去教,而忽略一些潜在因素。
例如,甲教师是一位年轻教师,语言风趣幽默,和学生的亲和力比较强,很明显甲教师更受欢迎。
六、课后反思
通过对本复习课“同课异构”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全体教研组成员就如何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作了反思。
第一,教学目标在复习课中有着很重要作用。
教师备课时,应对如何把握教学目标,如何对教学目标进行表述,特别是怎样在课堂中渗透教学目标等内容进行认真思考。
第二,复习课也需要学生预习。
因为有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对原有知识遗忘,通过预习教师能较准确地发现学生有哪些内容容易遗忘,对哪些内容理解得不到位,以便教学时有的放矢,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第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处于紧张而又热烈的课堂氛围中。
同时教师也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对知识理解透彻。
第四,我认为复习课中课堂诊断题和自主检测题的设计不仅要注意题目的层次性,还应
考虑题目间的联系性,彼此不能孤立。
这样对所复习的内容才能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巩固,提高复习效率。
第五,教师备课时应该充分预设学生,即备学生,站在
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怎样教这部分内容才能较容易地让学生接受和理解。
教师在课堂中还应充分利用课堂中的另一些潜在因素,包括化学学科特点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