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贾宝雷;李虎城;顼倩茹
【期刊名称】《肝胆胰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4(026)004
【总页数】2页(P350-351)
【关键词】肝脏;肌纤维母细胞瘤
【作者】贾宝雷;李虎城;顼倩茹
【作者单位】解放军307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71;解放军307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71;解放军307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病例
患者,女,42岁,因“间断性发热伴头痛2周”收入我院呼吸科,初诊为“感染性发热”,给予抗感染、清热解毒等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但仍有间断性发热。
查头颅核磁:左侧额顶叶少许脑缺血灶;左侧筛窦良性改变,排除头部疾病。
腹部超声:肝内异常回声(肝右叶3.7 cm×4.0 cm低回声肿物),肝实性结节(血管瘤?),余未见异常。
遂转至普外科继续诊治。
查体腹部无明显阳性体征。
腹部CT增强扫描提示:肝右叶占位(直径约为4.5 cm),考虑肝癌可能性大;其前缘小圆形病灶,考虑为血管瘤或子灶?双肾片状低强化灶(图1)。
B超造影显示:
肝右前叶动脉富血供结节并坏死,造影符合恶性病变。
完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肝脏肿瘤切除术。
术中观察到肝脏色红,边缘锐利,无硬化表现,右前叶下段体积增大,脏面见肿物突出肝脏表面生长,颜色黄白,大小约6 cm×5 cm,与周围组织稍粘连。
胆囊大小约7 cm×4 cm×3 cm,无充血及水肿表现,
胆总管无增粗,胃、脾、结肠及小肠等其他脏器未见异常。
沿肿瘤边界1 cm行不规则肝切除,完整切除肿瘤。
解剖标本见肿瘤直径约6 cm,剖面呈黄白色鱼肉状。
术中冰冻切片提示:(肝)未见癌细胞,可见淋巴细胞增生及散在大细胞,待石蜡切片检查除外淋巴瘤及间叶来源的肿瘤。
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肝脏肿瘤大小为4.5 cm×4.3 cm×3.5 cm,多见增生的胶原纤维,致密的炎细胞浸润,以T淋巴
细胞为主,其中散在较多神经节样细胞(图2)。
免疫组化示:Actin(+)、NSE (+)、S-100(++),符合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图1 增强CT图片(箭头所指为肿瘤)
图2 病理组织图片(HE,×200)
讨论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类少见的独特的间叶性肿瘤,因病因不清,起初命名较混乱,国内外文献曾以多种命名报道,如炎性假瘤、浆细胞肉芽肿、肌纤维母细胞瘤、浆细胞假瘤、假肉瘤、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增生等。
现WHO将其定义为“由
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瘤梭形细胞组成,常伴大量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一种间叶性肿瘤”。
目前一般认为与感染、自身免疫、血管病变和过敏等有关[1]。
还有
学者认为可能是人体对损伤的一种异常或过度反应,最终激活有增殖潜能的肌纤维母细胞显著增生或失控性生长,形成肿瘤[2]。
其最常见于肺部,也可见于全身各
组织器官,但发生于肝脏者极为少见。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多发生于儿童及年轻人,患者大部分起病隐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首发症状多为间断低热、恶心、呕吐、贫血、不明原因的腹痛及体重减
轻等。
其影像学特征亦无特异性,与肝脏恶性肿瘤不易区别,极易造成误诊及漏诊,术前细针穿刺活检对明确肿瘤性质有一定帮助,但对穿刺肝脏组织及镜检要求较高,穿刺肝脏组织索条需大于9 mm,并且镜下需见到炎细胞,坏死的肝脏组织及增
生的胶原纤维,此时诊断基本可以确定[3],但诊断率并不能达到100%。
本例术
中冰冻未明确诊断,术后病理方明确诊断,可见此病的诊断难度。
综合文献分析,该病诊断要点如下:①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患者多无肝炎病史;②临床表现多为间断低热、恶心、呕吐、贫血、不明原因的腹痛及体重减轻等,大部分患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③实验室检查多无明显阳性指标,乙肝、丙肝抗体阴性,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及肝功能检查多正常;④B超示低回声肿块,多为不规则形,其边界多表现为清楚有规则;CT平扫示低密度,密度均匀
或不均匀,增强扫描示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可以出现轻度边缘强化,及中心或者偏心结节样强化[4],许多学者认为动脉期无明显强化为肝脏炎性肌纤
维母细胞瘤的特征之一,可作为与其他肿瘤的鉴别要点;MR示病灶多为类圆形,T2WI呈高、低信号,T1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时可以见到明显的强化。
对于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治疗目前尚存在争议,有文献报道主张积极手术,尤其在发病早期,选择手术方式切除肿瘤,术中病理既可以确诊,又可以明确下一步治疗[5],且预后也比较理想;也有学者反对手术治疗,他们认为该病对症治疗
后症状多可以缓解,只需要密切随访,而且手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尤其是对于正在发育时期的儿童[6];还有报道称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可演变为低度
恶性的肝肉瘤或非霍奇金淋巴瘤,需定期复查,以免延误治疗[7]。
本例在术后14 d出院,出院时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术后随访二年,未发现复发或转移。
笔者认为手术是治疗此病的积极、有效的手段,适用于发病的任何时期,尤其是早期,术后无需化疗和放疗。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肖文斌, 刘玉兰. 肝脏炎性假瘤 [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2,17(11): 703-704.
[2] 蒋昭实, 陈杰. 炎性假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及相关病变[J]. 诊断病理学杂志, 1999, 6(4): 255-256.
[3] 徐薪, 纪小龙, 尹彤. 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4, 10(1): 9-10.
[4] 何劲松. 肝脏炎性假瘤CT征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J]. 吉林医学, 2010, 31(15): 2243-2244.
[5] 夏峰, 曾永毅, 王曙光, 等.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J]. 消化外科, 2005, 4(6): 409-412.
[6] Andrade DM, Martins SJ, Paz O, et al.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A diagnostic dilemma [J]. Eur J Intern Med, 2006, 17(7): 514-516.
[7] Koea JB, Broadhurst GW, Rodgers MS, et al.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iver: demographics, diagnosis and the case for nonoperative management [J]. J Am Coll Surg, 2003, 196(2): 22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