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幽默的电车俚语到最昂贵的“烂铁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幽默的电车俚语到最昂贵的“烂铁皮”

自己用两只脚走回家,叫“11路”回去。

加班工作,叫“开夜车”。

额角头上有抬头纹路,叫“有轨电车”。

讲闲话讲得豁边了、离题了,叫“开无轨电车”了。不管是无轨电车也好,有轨电车也好,它们都是有辫子的,因为要通了电才能开。如果辫子一翘,电没了,车子也就开不动了,形容到一个人身上,就叫“翘辫子”——死人。

为什么老上海喜欢用的这些俚语,大都跟电车有关,而不是汽车呢?这是因为,虽然汽车比电车更早来到上海,但当时只是少数人的交通工具,而大多数上海老百姓,最早乘坐的却是电车——因为最亲切,所以,才有了许多和电车相关的上海闲话。

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投入营运。车从静安寺起点站出发,经南京路,到达延安东路外滩的终点站,全长6.04公里。尽管英商电车公司从同年2月6日起就大做广告,大街小巷贴满了新式电车的宣传画。但据说第一辆有轨电车上只乘了24个人,而且大多数是外国侨民,很多上海人只是在路边看着,而不敢上车。

为啥不敢上车?“要触电的,要死人的”!直到第一批乘客下车,大家才发现,原来电车不会“电死人”,不仅如此,电车速度很快,乘坐也适宜。

同时,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的开通,和南京路的繁华无疑有一种因果关系,四大公司相继汇聚到这里。南京路,成为了中华商业第一街;上海,也成为远东最热闹的城市。

就在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后两个月,法商电车公司也在法租界,开通了有轨电车线路。今天的淮海路当年叫“霞飞路”,便是法租界第一条有轨电车行驶的地方。但是,两家电车商互相不通,要跨一个租界,乘客只能上上下下,所以,当时上海人还有一句顺口溜:“大英法兰西,大家不来去”。

上海解放后,1路有轨电车仍然行驶在南京路上;直到1963年8

月,在南京路上行驶了整整55年的有轨电车,永远退出了南京路,取而代之的是国产的新型无轨电车。1975年,上海的有轨电车全部停驶;但是,当年的专家肯定没想到,到了二十一世纪,新型环保的有轨电车,又再张江得到了重现。

用“11路”来比喻走路回家,是上海人的幽默,因为人的两条腿站直了就像阿拉伯数字11,故上海人称走路为“11路”;而在上海公交的历史上,的确有11路无轨电车。由于上海的无轨电车线路,是从二位数开始排列的,11路便是无轨电车的第一顺序号。

但是,上海最早的,也是全世界最早的一条无轨电车线路,并不是11路,而是14路——1914年开通的这条线路,从今天的延安东路沿福建路到苏州河边,总长1.1公里。那时的无轨电车,在终点站还有一个钢铁大转盘,电车要开到转盘上,靠人力推转一百八十度调头,再开回去。

时至今日,这条14路电车线路,依然保留着。

无轨电车也有它的缺陷,一个就是“架空线”密布,从城市景观角度看,就像上海上空的一个个“蜘蛛网”。现在先进了,上海的马路上有了一种新型的电车,不仅不用轨道,也不用加空电线,只需到站点充充电,就能继续行驶。

另一个缺陷,就是容易“翘辫子”,尤其是转弯、调头的时候。小时候,马路上经常能看到司机下车,拉拽那两根“辫子”的场景,通常售票员不下去的。车厢里,乘客们只要听到“哔”的啸叫声,就会发出一阵“哦哟--”的叹息,晓得又“翘辫子”了!其中自然还夹杂着一些抱怨。

1922年,上海的公共交通已经开始使用大型汽车了;到了1934年,上海滩的马路上,都可以看见双层巴士在营运,这在远东地区也应该属于最早的几个城市——此时的上海大型机动公交车,已经和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但是,细心的老上海会发现,现在的电视剧、电影当拍到上海滩的那段岁月时,都有一个明显的错误:电视剧里的车辆,大都是靠右行驶的。

这就是现在的导演,不用心、想当然了。

事实上,从1904年,租界工部局颁布的马路章程开始,一直到1946年1月1日,上海行政部门出台新规定,上海的行车一率是靠左边的,超车则需从右边超越,就和今天的英国、日本、还有香港一样。很多上海老人还记得当年的交通规则、行车之道:“向我看齐,靠左走”。

有一部拍摄于1946年的影片,片名叫《行车之道》。当年的上海,是全世界交通最为拥挤和混乱的城市。

为提高市民的交通素质,改善上海交通状况,上海交通主管部门,委托电影公司专门拍摄了这部宣传交通法规的影片,在电影院里公映。如今我们再来看这部交通影片的片段,既为当年上海的交通混乱而感到吃惊,也对当年上海的交通繁忙而印象深刻。

上世纪50年代起,上海建起了很多大型工厂和工人新村,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很多新的公交线路开进了工人新村。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公交依然跟不上工厂发展和工人增加的速度。

著名纪录片编导安东尼奥尼,在1972年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中国》里,记录了当时的工厂用卡车接送工人上下班的镜头,公交运力不足,只好用货车来弥补的历史,是很多上海职工的记忆。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经进入改革开放了,但上海的公交仍然很困难。当时还有报纸记者测算过,上海的公共汽车车厢,每平方米要放下11双脚。

“上车请买票,月票请出示”,这句话以前听到老茧都出来,而如今却很怀念那个一张月票随便坐的日子,可是,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以前公交车上,最威武的就属售票员。当时每个售票员身上四件武器是不离身的:慢字旗、票袋、票板和票钳。

先说说“慢字旗”。

小时候,看见售票员将小红旗甩出窗外迎风飘扬的场景,会觉得特别威风。其实,这面迎风飘扬的“慢字旗”可有着重要的作用,车辆进站时伸出,是为了提醒候车乘客遵守秩序,车辆转弯或变道时,则用来提醒非机动车,或其他车辆注意避让,真是功不可没啊。

票袋可以说是售票员角色最直观的体现,值勤时都会将票袋斜背在肩上。票袋中分为多个夹层,可放置票款、票板和票钳等等,如今在部分有人售票的线路,售票员还会将便携式手持POS机放置于其中,可谓是售票员的“百宝箱”。

售票员在值勤时,会将车票夹在票板上,在售票时撕下车票。为了避免多出或少出票,很多售票员在出票前还会用手指蘸一下,置于票板上的湿海绵,保证出票数的正确无误。尤其是多级票价的线路,票板可以为售票员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提高工作效率。

四件武器中,最神奇的就是票钳。

别看它个子小,可有着大作用呢。售票员在出票前用票钳在车票上与乘客上车站点相对应的站级号上打洞,标示出乘客上车的站点。

在乘客下车前查票时,根据下车站点与车票上,打洞的站级号所对应的上车站点之差算出乘车距离,与车票面值核对,推算出乘距与票价是否吻合,如不吻合,乘客则需补票。别看只在车票上打了个小小的洞,可为保证企业利益免受损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啊。

“月票”对于很多老上海来说,是如此熟悉的字眼。以前的月票究竟长什么样,估计很多人都想不起来了,笔者从网上搜到了这两张,上世纪80年代的公交月票,或许能唤起各位老上海尘封的记忆。

当年的月票,正面左边贴着持票人的一寸黑白照,右边则整整齐齐贴着一张的缴款凭证。当年的月票只要6元,单位统一办理。学生月票还能半价。对乘客来说既方便,又省钱;对公交公司来说也有好处,省去了售票员找补和收取零钱的麻烦。

这种沿用了几十年的公交月票,在1996年1月1日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公交预售票也称“本票”,代替月票进入了上海市民的生活。

因为其整洁、方便找零而受到乘客的欢迎,很多单位把发公交预售票,作为职工车贴的主要形式。以前每个月固定的一天去财务处领本票,就跟发工资了一样兴奋。

可随着1999年底公共交通卡的问世,预售票的市场份额开始逐渐减少。随着上海公交卡普及率日益上升,大部分市民早已放弃使用公交预售票。从2010年1月1日起,停止发售公交预售车票。“本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