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派文学10大流派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派文学10大流派介绍
目前很流行的几种流派,也很适用于竞技文学啊什么的,熟悉了会很讨巧
~1、象征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1821~1867),他于1957年发表了第一部真正的象征主义诗集《恶之花》。
前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主
要有法国诗人兰波(1854~1891)、马拉美(1842~1898)等,20世纪20年代出现
后期象征主义,主要代表有法国的瓦莱里(1871~1945)、奥地利的里尔克
(1875~1926)、爱尔兰的叶芝(1865~1939)等。
象征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派生
出几个影响较大的流派,最主要的是以意大利诗人蒙塔莱(1896~1981)为代表的隐逸派和以庞德(1885~1972)为代表、兴盛于英美诗坛的意象派。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简称T.S.艾略特,1888~1965)是整个象征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
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其代表作长诗《荒原》堪称西方现代派诗歌的
奠基作,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发展影响极大,艾略特因此被公认为"现代诗派"的
领袖。
《荒原》包括"死者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五部分,涉及到5种语言和56部著作。
它以小型史诗式的规模和高度的浓缩,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社会混乱、腐朽、颓败、衰亡的景象展示给读者,那"没有太阳、水与生命的荒原",不仅是当时欧洲社会的象征,也是当时西方
人精神崩溃的象征。
2、表现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是继象征主义文学之后产生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
它最初源起于绘画艺术,后扩展至文学、音乐、电影
等其他领域。
20年代、30年代风靡西方,以戏剧、小说成就最大。
其中卡夫卡的小说与奥尼尔的戏剧,代表了表现主义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瑞典的斯特林
堡(1849~1912)是表现主义文学先驱,他的《去大马士革》三部曲和《梦的戏剧》是欧洲最早出现的表现主义戏剧,其代表作《鬼魂奏鸣曲》则成为久演不衰的
表现主义经典剧作之一。
尤金·奥尼尔(1888~1953)是美国现代戏剧奠基者,第一位获得世界声誉的美国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誉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
作为一位非凡的戏剧天才,奥尼尔在创作方法上表现出非凡的创造性:打破一切传统的教条陈规,致力于创造自我的艺术形式。
他将自己比喻成一个
大熔炉,博采众家之长而融合成自己的技巧。
因此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表现
主义对他而言都同样有益。
如他的《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悲悼》
三部曲等堪称现实主义不朽剧作,《琼斯王》、《毛猿》则属于表现主义最重
要的典范性剧作。
奥尼尔本人因此被推崇为表现主义戏剧最重要的代表作家。
3、
未来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文学产生于20世纪初的意大利,其冠名以"未来",意在表明与过去和传统彻底决裂,以创造一种全新的、未来的艺术。
该派主张未来
的艺术应反映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度的现代文明,在形式上运用"自由不羁的字句",甚至取消语言的规范,借助字形的变化,图案的拼贴与组合,数学符号与乐谱等的夹杂,来表达作家潜意识中那种朦胧、神秘的内心感受。
代表作家
是意大利的马里内蒂(1878~1944)、法国的阿波利奈尔(1880~1918)等。
4、超现实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其前身为达达主义。
该流派在哲学上相信通过自由使用文字和图画的联想,挖掘梦幻和潜意识
的瞬间感受,人类的想象可以达到一种超现实。
在艺术形式上则倡导非理性的
所谓"自动写作法"。
由于无视作品中的一定逻辑关系,自由随意地使用比喻和
象征,因此超现实主义作品往往晦涩难懂。
安德列·布勒东(1896~1966)为该派创始人、理论家与核心作家,其代表作诗体小说《娜嘉》是超现实主义文学的
典范之作。
5、意识流文学通常所谓的"意识流"有两种涵义;一是指20世纪上
半叶盛行于欧美各国的一个现代派文学重要小说流派,一是指现代派文学中一
种独特的叙事技巧。
我们这里提及的意识流文学属于前者,又称"意识流小说"。
该派作家根据弗洛伊德"浅意识"理论、詹姆斯的"意识流"概念和柏格森"心理时空"的见解,提出了新的艺术理论:反对传统小说家对人物、环境等作无微不至的忠实描摹,强调作家应深入开拓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是潜意识领域;反对
作家像一个无所不在、无所不晓的上帝那样,对作品不断地说明、解释和批判,而要求作家必须退出作品,将人物的内心打开,把人物的全部意识原原本本地
呈现给读者。
该派作家使用的最重要的写作技巧、手法是自由联想与内心独白。
其四大经典作家分别是法国的普鲁斯特、英国的沃尔夫、美国的福克纳与爱尔
兰的乔伊斯。
马赛尔·普鲁斯特(1871~1922)是意识流文学的先驱,其宏篇巨著《追忆逝水年华》乃是意识流文学的奠基作。
维吉尼亚·沃尔夫(1882~1941)是英国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其小说《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等,均属于
意识流小说的上乘佳作。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1897~1962)的代表作是其作品集《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的长篇小说《喧嚣与骚动》(或译为《喧哗与骚动》)。
该小说完全脱离了现实主义的传统表现手法,摒弃了完整连贯的外在故事情节,而以四个人物独立的意识流来结构全篇,因而被推崇为不可多得的意
识流小说典范之作。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是意识流文学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尤利西斯》,乃为最负盛名的意识流小说不朽之作。
6、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它以存在主
义哲学为其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艺术化图解。
因此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如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而人生是痛苦的,也便同时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最基本主题。
该流派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萨特和加缪。
让·保尔·萨特(1905~1980)将自己创作的存在主义戏剧称为"境遇剧",其中代表性剧作有《禁闭》、《死无葬身之地》等。
阿尔贝特·加缪(1913~1960)的代表作是中篇小说《局外人》。
这两位作家因其作品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及其内在的艺术魅力,先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7、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法国,很快流传到欧美各国,至60年代称霸西方剧坛的一个现代派文学重要戏剧流派。
该派起初并无统一的组织或共同的宣言,也未使用"荒诞派戏剧"这一名称,而是和20年代后出现的一系列实验性戏剧一起,称作"反戏剧派"或"先锋派戏剧"。
只是到了1961年,英国戏剧艺术家马丁·埃斯林在其论著《荒诞派戏剧》中,首次以"荒诞派戏剧"相称,这才算有了自己正式的流派名称。
1950年尤奈斯库的独幕话剧《秃头歌女》上演,标志着一种新的戏剧样式--荒诞派戏剧的诞生。
1952年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成功上演并轰动西方文坛,则标志着荒诞派戏剧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最终确立。
荒诞派戏剧的奠基者有四位:尤奈斯库、贝克特、冉奈和阿达莫夫。
尤金·尤奈斯库(1912~)最早写出荒诞派戏剧,享有"荒诞派的经典作家"之美誉,其代表作是《椅子》和《犀牛》。
萨缪尔·贝克特(1906~)是荒诞派戏剧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其成名作和代表作《等待戈多》,乃是荒诞派戏剧最负盛名的代表性剧作。
让·冉奈(1910~)和阿瑟·阿达莫夫(1908~1970)的代表作分别是《阳台》和《弹子球机器》。
哈罗尔德·品德(1930~)是英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一间屋》、《生日晚会》。
美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是爱德华·弗兰克林·阿尔比(1928~),其重要作品有《动物园的故事》、《美国之梦》等。
8、新小说派新小说派于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兴起,60年代盛行一时。
该流派的所谓"新",主要表现在反对以往各个时期的一切小说传统,追求形式技巧上的革新。
它不仅反对19世纪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小说传统,也反对萨特的明显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存在主义小说,甚至还摒弃带有某种现实主义成分和哲理性的意识流小说或者卡夫卡式的表现主义小说。
因此又被称作"反小说派"。
该派的主要作家有阿兰·罗伯·葛利叶、娜塔莉·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和克洛德·西蒙。
1985年西蒙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表明该流派虽自诞生之日起即颇遭争议,但时至今日仍不乏较旺盛的生命力。
新小说派最大的努力在于对小说形式的大胆探索。
比如摒弃小说精心塑造人物、虚构完整故事情节的传统模式,代之以
情节结构松散、故事事件琐碎、人物性格朦胧模糊的特征等等。
该派的领袖人
物与理论家是罗伯·葛利叶(1922~),其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推动了新小说派的兴盛,确立了"物本主义"(即以物为小说描写的中心对象)的风格,对西方现代
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窥视者》和《橡皮》,均属
于备受称道的新小说典范之作。
9、黑色幽默文学黑色幽默文学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于美国文坛的一个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因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选的作品集《黑色幽默》而得名。
幽默之前冠以"黑色",是别具韵味的。
与传
统的幽默能引发人们轻松、愉快、健康的情绪相比,黑色幽默最大的特点在于
它并非让读者能够"愉快地同自己的过去诀别",使读者对丑的、不合理的事物
的灭亡充满信心,而是表现出对不合理现实的一种既痛苦却又无可奈何、无能
为力的悲观绝望情绪。
虽然黑色幽默也能引发哄然大笑,但这种笑声以失望、
恐惧和绝望为底色,"最大的笑声是建筑在最大的失望与最大的恐惧之上的"。
该特点即如评论家奥尔德曼在《越过荒原·序言》中精辟指出的那样:"'黑色
幽默'是一种把痛苦和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黑色幽默作家对待意外、倒行逆施和暴行,只能像丑角那样
耸耸肩膀,一笑了之。
"该派的主要作家有冯尼格特、品钦和海勒等。
库尔特·冯尼格特(1922~)的小说《第五号屠宰场》颇负盛名。
托马斯·品钦(1957~)的《万有引力之虹》亦不失为黑色幽默文学的一部杰作。
约瑟夫·海勒(1923~)则为黑色幽默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乃黑色幽默文学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
在地中海皮亚诺扎岛上的美国某空军中队的活动,借助主人公尤索林对军队混乱、腐败内幕的真切体验,暴露了战争机器与官僚主义的反动与荒谬,揭示出
超乎现实之上的某种深刻哲理内涵。
10、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丁美洲文坛、富有撼动世界的轰动效应的现代
派文学重要流派。
魔幻现实主义植根于拉美寡头黑暗统治的现实生活中,融汇、吸纳古印第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有益经验,将幻象与现实、神话与现实水乳交融,大胆借鉴象征、寓意、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派文学各
种表现技巧、手法,以鲜明独异的拉美地域色彩为特征,构成了世界文坛上独
具一格、五光十色的文学景观。
魔幻现实主义一词最早出自于1925年德国文艺评论家弗郎茨·罗研究德国及欧洲后期表现主义绘画的论著《魔幻现实主
义·后期表现主义·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中。
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率先
将此术语运用于拉美文学。
其短篇小说《雨》采用融现实、梦境、幻觉为一体
的写法,描述了小孩与雨之间的神秘关系,具有较浓郁的魔幻色彩,开魔幻现
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因此他被视为魔幻现实主义先驱。
危地马拉的盖尔·阿斯
图里亚斯(1899~1974)是最早创造出实绩的作家,其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总统先生》、《玉米人》具有世界性影响,使他得以成为拉美土生土长作家中第一位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墨西哥的鲁尔弗(1918~)在1955年发表了长篇小说《佩
德罗·帕拉莫》,轰动西方文坛,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该作品被推崇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旗帜与经典,鲁尔弗本人则被盛誉为"魔幻现实主义大师"。
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出现,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发展至完善境地,成为该派最杰出的代表。
其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成为魔幻现实主义
文学最具世界性影响的代表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