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2、14.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
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1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11、12、13.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阶段:
1)初创:20世纪20年代以前
2)发展: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验
动物、人学习研究
学科心理学
儿童个性、社会适应、生理卫生
程序教学、教学机器
3)成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4)完善
11、12、13、14.美桑代克190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之父
14.自然实验法:在日常生活背景下,对人活动中某些条件、活动程序加以控制
或改变,研究人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14.行动研究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
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11.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4.心理发展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4)差异性
11、14.人心理发展阶段:8个
乳儿期0-1 婴儿期1-3 幼儿期3-6、7 童年期6、7-11、12
少年期11、12-14、15 青年早期14、15-25 成年期老年期
13.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
条件下才会出现。
若错过这个时期或缺乏必要恰当条
件,这种行为或技能就难以产生。
12、13.图式:个体对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
结构。
13、14.同化:根据已有图式理解新事物的过程。
11、12、14.具体运算阶段:思维多向、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守恒
13.形式运算阶段:具有抽象逻辑思维,能够认识命题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11、12、14.最近发展区:苏维果斯基
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儿童现有发展水平
在有指导情况下借别人帮助所
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之间的差异
实际: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
展区。
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11、13、14.人格:又称个性。
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
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4.弗洛伊德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
11、12、13、1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个人、环境相互作用结果
1)婴儿期1-1.5 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
2)儿童早期:1.5-3 自主感对羞耻感、怀疑感
3)学前期:3-6、7主动感对内疚感
4)学龄期:6、7-12 勤奋感对自卑感
5)青年期:12-18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自我同一性: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包括有关自我的动
机、能力、信念和性格等一贯经验和概念。
6)成年早期:亲密感对孤独感
7)成年中期:繁殖感对停滞感
8)成年晚期: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11、14.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关系的意识。
包括:自我认
识、体验、监控。
12、13.自我意识发展: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12.认知方式:又叫认知风格。
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个体在对外界信息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
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的独特而稳定的方式。
11、14.性格的四个特征:态度、理智、情绪、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个体自我调节、自我控制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2、14.学习:人、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
对持久的变化。
12.刺激泛化:在条件反应建立初期,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能诱发条件
反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1.桑代克尝试错误说基本规律:
1)效果律: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减弱)受反应之后效果支配。
2)练习律:反复练习次数越多,反复重复次数越多,刺激反应之间联结就越牢固。
分为:使用律、失用律
3)准备律:个体是否对刺激作出反应,或是否会发生刺激反应联结,与个体事先是否处于准备状态有关。
是尝试错误说的动机原则。
13.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取消某种影响,使机体先前不愉快情绪体验降
低,从而使机体反应频率增加。
12.学习实质:个体自发产生的结果使反应发生的频率增加的结果。
14.强化:凡能够提高反应概率或反应可能性的手段。
11.完形心理学: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
12、14.格式塔学派:学习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11.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1)学习观
1)个体认知生长过程:动作、映像、符号表征阶段
2)学习实质: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3)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
(2)教学观
1)教学目的:理解学科基本结构
2)提倡发现学习
12 3)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三种基本动机
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欲望)、互惠
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
2))结构原则:教学应明确学科基本机构及内部关系,按教材基本结构
组织、实施结构化教学。
3))程序原则:根据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安排教学结构(最佳教学程序),
有利于引导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能力。
4))强化原则:教学应按学科知识基本结构特点,按步强化,适时强化。
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关键环节。
12.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学习内容性质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联系:
1)意义学习
实质: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
非人为:新知识与已有观点的联系是合理的、有逻辑基础的
实质性:新知识与已有观点之间联系是在理解后建立的,而
不是字面上的联系
条件:客观(外部):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主观(内部):1)学习者有学习心向;
2)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备恰当的知识;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和已有知识
发生相互作用
2)机械学习:没有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死记硬背
(2)学生获得知识方式:
1)接受学习: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形式传授给学生
2)发现学习:学生先从事某项心理活动,发现学习内容
(3)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同倾向:
(1)个体建构主义:与认知学习理论有很大连续性。
认为学习是一个意义建
构的过程,学习者从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形成、
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
(2)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参与某个
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建构有关的知识。
1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1)知识观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应;
2)知识不是概括世界的法则;
3)知识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
4)知识不可能以实体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
(2)学习观
1)学习是由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
2)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处理
(3)学生观
1)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
2)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
3)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探索、互相交流。
1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支架式教学、情景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第四章学习动机
13.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发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
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11.成就动机:在人成就需要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有
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12.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提出人们对自己是否能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
断。
12、13、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型曲线)
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
而不同。
学习任务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
学习任务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13.能力:稳定、内部、不可控
14.艾里斯的ABC理论: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13.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3.逆向负迁移:先学汉语拼音,后学26个英文字母,再念汉语拼音出错。
14.相同要素说/共同成分说:桑代克知觉实验
14.概括说/类化说:贾德水下击靶实验
14.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14.认知结构的主要变量: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包括清晰性)
1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2)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策略、技能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对迁移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12.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
3)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第六章知识学习
13.知识是对信息的表征,分为:陈述性知识(描述、识别客体、事件、观念)
程序性知识(执行某些身体、心理活动)
13.程序性知识:指导个体如何执行动作技能、心智技能的知识
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特点:自动化
基本单位:产生式(条件“如果”、行动“那么”)
13.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复杂程度: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14.相关类属学习:反击外来侵略(爱国)→保护历史文物(爱国)
11.上位学习:苹果、梨、桃→水果
12、13、14.工作记忆,又叫“短时记忆”,其容量为7±2个组块
14.遗忘的理论解释:1)痕迹衰退说;2)干扰说;3)同化说;4)动机说
12.奥苏伯尔遗忘过程实质:知识组织、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积极遗忘:当我们学习较高级概念、规则后,用其代替低级观念,
使低级观念遗忘,从而简化认识并减轻记忆负担。
消极遗忘:由于原有知识结构不稳定,或由于新旧知识辨析不清楚,
有可能用原有观念来代替表面上相同但实质不同的新观
念,从而出现记忆错误。
教学中应予以避免。
第七章技能学习
13、14.心智技能:又叫认知、智力技能。
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
动方式。
特点:对象观念性(在人脑中体现)、进行内隐性(在头脑内部)、
结构简缩性(不必说出,可以省略)
12、13、14.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操作定向、模仿、整合、熟练阶段
13.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和讲解;2)必要适当的练习;
3)充分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运动感知
12、14.高原现象:练习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
11.我国心理学家提出心智技能学习的三阶段论:原型定向、操作、内化
第八章学习策略
14.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效率而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复杂方案。
12.学习策略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11.精加工策略:把新信息与旧信息建立联系,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学习策
略,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
12.元认知:对自身认知的认知。
14.元认知监控:个体能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评价,
适时调整,以保证任务的有效完成。
三个过程:认知活动开始前,制定计划
认知活动过程中,调整策略/修正目标
认知活动结束后,评价结果
11.学习策略的训练模式:
(1)程序化训练模式
1)将某一活动技能分解成小步骤;
2)通过活动实例示范各个步骤;
3)要求学生坚持练习。
(2)完形训练模式
1)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某一个成分或步骤;
2)逐步降低材料完整性程度;
3)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3)交互训练模式
教师与学生轮流承担教的角色。
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预测
(4)合作学习模式
1)学习者互相配对,确定学习任务;
2)每对合作学习者选择学习的具体内容;
3)操作者进行口头报告;
4)检查者进行检查、评价;
5)交换角色,继续学习。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2.问题: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12.问题解决的过程:
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分析问题、抓住问题关键、找出主要矛盾)
12、14.影响解决问题的主要因素:
1)问题的呈现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反应定势;4)功能固着;
5)智力水平;6)动机强度;
除上述因素外,个体气质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因素也制约问题解决的方向、效果。
11、13.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质量;
2)教授、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14.创造性/发散思维基本特征: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
13.高智商的人未必有高创造性。
第十章品德的发展
13.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
个体根据一定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行为时所表现出
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3.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对儿童道德认知进行研究。
12.皮亚杰道德发展两大阶段:他律道德、自律道德
11、12、13、14.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
道德两难问题“海因茨难题”
(1)前习俗道德水平9岁以下
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认
为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决定于外在要求。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去向阶段
(2)习俗道德水平10-20岁
个体着眼于家庭、社会对其的期望和要求考虑问题,认为
道德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能够从社会成员角度
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
会的准则。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道德水平20岁以上
个体超越对社会秩序、权威的服从,开始在人类正义、公
正、个人尊严等层面反思这些规则的合理性,建立一个超
越个人或集团利益的普遍原则。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14.良好品德的培养
(1)提高学生道德认识能力
1)促进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
2)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信念;
3)发展学生道德评价能力。
(2)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体验
1)知情结合,激起学生道德情感体验;
2)以美育情,丰富学生道德情感内容;
3)真情感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感发展。
(3)注重学生道德行为训练
1)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
2)创设重复良好的行为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
3)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
4)让学生学会对自己道德行为进行反思、评价;
5)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第十一章学校群体心理
14.印象形成中的若干效应:
1)首因效应、近因效应;2)晕轮效应;3)刻板印象;4)投射效应
12、13.有效促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1)真诚自由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诚实
(2)尊重与接纳但不对学生进行无理性的溺爱、迁就
(3)同理心——换位思考
1)站在对方立场去理解对方;
2)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
3)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
第十二章学生与教师心理健康
11、14.心理健康: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
适应、能够有效发挥个人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
的积极社会功能。
12、14.心理健康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13.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措施:
1)增强自我保健意识;2)应付压力;3)社会支持;4)专家处理;
5)教师休闲
第十三章教学的目标与评价
12.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结果进行有系统地收集、综合和解释
并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12.形成性评价:单元考试
11、14.总结性评价:期末考试
11、14.常模参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所在团队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
13.根据教学评价功能分:配置性评价、诊断性评价
12、13.信度:测验的可靠性,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11.效度:正确性,一个测验能测量其所要测量东西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