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西南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西南大学
第一次作业(名词解释)
论述题
题目说明:
(10.0 分)1.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辩证矛盾:辩证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既相互对立、排斥、反对,又相互联结、统一、贯通的趋势与属性。
3、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维持一个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所有物质资料的总和,包括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
4、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们不断发展创新而形成思想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
5、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6、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并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7、哲学基本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8、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矛盾,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9、认识运动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较之以往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
10、民主: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11、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12、资本:资本就是能够产生价值增殖的价值。
13、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
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
14、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15、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决定价值构成的变化,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就会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的并且反映着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用c/v表示。
第二次作业(简答问题)
论述题
题目说明:
(10.0 分)1.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们不断发展创新而形成思想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
其主要特征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2、辨证法的否定和形而上学否定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答:(1)是否承认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的自我否定.
(2)是否承认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3)是否承认否定是对事物的扬弃.
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什么?
答: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4、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答: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追逐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是把所得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或者贮存起来,而是将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即扩大再生产。
这种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这样在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形成深刻的矛盾。
5、什么是度?掌握事物的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它体现了质与量的对立统一.掌握事物的度对于认识和实践具
有重要的意义.
(1)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
(2)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坚持适度原则.
6、什么是货币?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答:货币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7、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答: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因此,任何政党、政治集团和政治人物的任何决策、管理行为都必须真正体现人民的利益。
凡是违背人民利益,必然会被人民所反对和抛弃。
"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9、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答: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基本面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主要性质,生产方式推动社会的变革发展。
10、机械反映论与能动反映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尽管它们都坚持反映论,但机械反映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简单的复制和机械地模写过程,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则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既从根本上否定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又克服了形而上学反映论的机械性、直观性、狭隘性,克服了人们在认识上的直观化、凝固化、片面化;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内在本质,实现了认识论的伟大变革。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方式有哪些?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形式:第一,国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
第二,国家与私人共同投资的共有或合营企业。
第三,国家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
第四,国家运用宏观和微观的手段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发展。
12、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经验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经验: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坚持以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不动摇。
13、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和运行机制是什么?
答: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调整社会关系的活动,科学文化的创造活动。
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选择实践的方案,作用实践的对象,评价实践的结果,反馈实践的过程。
14、承认相对静止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答: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平稳安定;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是渐
进道路;社会矛盾的有效解决途径是妥协意识。
15、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应该坚持什么标准?
答: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应该坚持的标准是:辩证分析法,必然趋势与偶然机遇相统一,历史分析法,社会发展与历史环境相统一,阶级分析法,时代潮流与阶级立场相统一。
16、“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三次作业(判断正误)
判断题
题目说明:
(10.0 分)1.
3、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真实的规律与本质。
错误
(10.0 分)2. 7、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错误
(10.0 分)3.
6、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的矛盾。
错误
(10.0 分)4.
5、事物的假象就是人对事物产生的错觉。
错误
(10.0 分)5.
4、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然地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
错误
(10.0 分)6.
2、剩余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错误
(10.0 分)7.
1、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正确
第四次作业(论述问题)
论述题
题目说明:
(10.0 分)1.
1、结合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阐述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答: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的工作路线.它的理论基础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原理的唯物史观和坚持实践第一观点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明确提出并科学慨括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毛泽东的重要理论贡献.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一)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任务不是充当“救世主”,而是发动和领导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因此,要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尊重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革命首创精神.(二)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代表者和执行者.一切共产党员,包括党的领袖在内,都是社会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决不能凌驾于群众之上,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三)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一切共产党员都要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是否向人民负责作为自己的一切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准则,把向党负责和向人民负责统一起来.(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确信人民群众是真
正的英雄.要领导群众,首先要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有事和群众商量,向群众学习,善于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以上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形成群众观点的有机整体.
群众路线是建立在群众观点基础之上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切工作
中的根本路线,它包括两个方面:(1)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首先要在政治上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制定符合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加以实现.
(2)党的基本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决策.这两方面的内容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坚持群众路线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实行正确的领导方法的前提,而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又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保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其重要意义是:
第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第二,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加强廉政建设,克服各种腐败现象,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群众观点,是否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第三,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
2、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无产阶级政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有哪些基本经验和主要教训?
答: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经验: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坚持以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不动摇。
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教训:第一,新生事物的成长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长期、艰巨的过程。
切忌犯盲目冒进的"左”倾错误。
第二,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
切忌简单、机械地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要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第三,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不的单一的纯粹的过程,它会受到国际关系格局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
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对外,充分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去,自我封闭与保守地搞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3、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
互关系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答: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
首先,两者是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的。
其次,两者是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的。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而个性只能与共性相联结而存在,相比较而显现。
脱离共性的个性是不存在的,反之亦然。
第二,两者是相互贯通的。
共性与个性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关系,即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它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这不仅是认识和解决矛盾的出发点,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第三,它具有正确地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实际意义。
4、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对推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何重要的指导意义?
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核心与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也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以及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随着历史的推进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纵深发展,马克思在阐述劳动价值理论时所考察和分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依据实际情况,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学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5、怎样正确地区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波动?二者有哪些相同和差异之处?
答:社会主义经济波动,主要源自内在传导和外部冲击。
内在传导主要是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变
化对经济发展造成的波动影响。
外部冲击是指外贸和国际环境恶化对经济发展造成的波动影响。
因此,社会主义经济波动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本质区别。
前者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克服。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认识、再实践”思想,对于实际工作有何重要的指导意义?
7、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科学的反映论,是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根本特征。
它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党的群众路线是建立在群众观点的基础上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群众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主要表现是: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同党的群众路线的群众观是一致的。
第二,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是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
"从群众中来",就是深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智慧和经验集中起来,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形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三,坚持不断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是认识无限曲折上升发展的过程。
总之,"实践--认识--实践"和"群众--领导--群众"在根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它是唯一科学的认识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唯一科学的工作路线。
8、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的基本原则,对于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有什么重要的理论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科学的反映论,是以科学的社会
实践为根本特征。
它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共同的理论基础。
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即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因此实事求是也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为了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
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创造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
两者的着眼点有所不同:解放思想着眼于从主体方面,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着眼于从客体方面,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和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要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长期执政条件下始终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五次作业(材料分析)
论述题
题目说明:
(10.0 分)1.
1、案例二十四节气与生产实践: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1)这些谚语的形成从人的认识的角度说明了什么?
答:这些谚语的形成从人的认识的角度说明了实践是认识产生的基本来源。
正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生产过程的相互关系的长期实践与观察,日积月累才逐渐形成了这些谚语。
2)你认为这些谚语符合科学规律吗?为什么?
答:谚语通常是通过感性认识的方式积累形成的,虽然有其实践的客观依据,但毕竟是直观的、表面的、生动的认识,它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对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认识才能是真正的科学。
因此,这些谚语作为经验的积累,还不能称之为科学规律。
2、案例一个巴掌扇出了“阿拉伯之春”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一市民布瓦吉吉到集市卖菜。
女城管法蒂娅以无经营许可为由罚款10第纳尔(约45元人民币)。
没收磅秤,掀翻菜车,并扇了一巴掌。
布瓦吉吉愤然到市政大楼陈情,被禁止进入。
于1月4日自焚身亡。
2011年1月13日,同情布瓦吉吉的抗议者涌上街头,要求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下台。
14日晚上,本·阿里逃离突尼斯,终结23年的统治……
1)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阿拉伯之春”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因此,任何政党、政治集团和政治人物的任何决策、管理行为都必须真正体现人民的利益。
凡是违背人民利益,必然会被人民所反对和抛弃。
"阿拉伯之春"在突尼斯因为一个小贩的自杀而引发民众的抗议,事件爆发的真正原因就是当地政府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置百姓的利益于不顾,从而引起民众的不满和反对。
2)通过这个事件,说明当前我们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答:这个事件的教训是深刻的,这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
大国,拥有几千万党员的政党是一个警示,那就是必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增进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真正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真正开展持续有效的群众路线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3、苏联解体已经15年了,在这期间很少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让俄罗斯老百姓感到自豪,倒是苏联的一些成就至今在俄罗斯人心中仍引以为荣。
近日,《消息报》刊登了全俄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列举了苏联时期俄罗斯人引以为豪的十件大事。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最终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
第三,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开始了人类开发宇宙和太空的新时代。
第四,1936年,苏联时期传奇试飞驾驶员瓦列里·契卡洛夫完成了从莫斯科到远东的不着陆飞行。
第五,1949年8月苏联成功研制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1953年8月成功试爆了第一颗氢弹。
从此,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第六,1934年及时营救在楚科齐海遇到冰块沉没的“切柳斯金”
号轮船,船上的100多人全部被救出,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个奇迹。
第七,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第聂伯河水电站。
第八,1954年到1960年,苏联政府在西伯利亚等地的大规模开荒,使农业耕作面积大幅增加。
第九,第二条西伯利亚大铁路建设。
第十,斯达汉诺夫引领了苏联工业化进程中轰轰烈烈的生产技术革新运动。
前苏联从“十月革命”前的“帝国主义链条上对薄弱的环节”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
苏联的解体已经过去20多年了。
一个大国的悲剧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反思的空间。
从苏联取得的成就中,我们能够看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从苏联的解体中,我们也能看到实践社会主义的艰巨。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是我们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分。
1、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说明了什么?
答:第一,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增强了综合国力;(2)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