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6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6篇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篇1
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时,为了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我制作了一些图片,还利用钉子板让学生围自己喜爱的图形。
从现场来看,学生特别喜爱,积极性很高。
并能正确说出图形的名称,在围图形时,孩子们都乐于参与,有的围长方形正方形时,学生消失了争辩,由于围得太标准。
这时,我指出:接近正方形,由于正方形是一种特别的图形,想随便围成是不简单的。
假如让学生自己说可能更好。
学生活动时,消失把长方形误认为是正方形的现象,比方:一边围10钉子,另一个围11个钉子。
学生只从视觉上推断是不是正方形,而没有从特征上推断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当时,我只是以一个学生围的正方形为例,进展简洁的说明,现在回想起来,围一个正方形对刚接触图形的学生而言,是有肯定难度的。
当时应让全班同学绽开争论,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并尝试去解决,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会更好,而且会让学生印象更深刻。
总之,我感到这堂课,学生真正动了起来,不仅动手,而且动了脑,动了口,让学生在动的过程中思维得到进展,力量得到提高。
根本到达预期效果。
但是,我发觉有局部学生的参加程度不高,只能跟着教师及同学
完成一些活动特别缺乏制造性。
另外局部学生的操作速度特别慢,所以最终任务就没完成,假如加强学生的操作训练,,把本节课前的节奏加快一点,学生的收获肯定会更大,教学效果会更好。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篇2
教学内容:
长方形面积、周长的比拟。
课本8990页
教学目标:
在实际情景中,学习周长与面积的比拟。
进一步稳固长方形周长与面积。
重点难点:
面积、周长的区分及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周长。
检查、订正上节课的作业。
师:引导学生观看画面,理解图意。
让学生说说石膏线的意思。
问:依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可解决的数学问题?
生:房间要用多长的石膏线?房间要浦多少平方米的地板?
师:求石膏线有多长是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生:求长方形周长=长2+宽2
师:求铺多少木地板是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生:求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你自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好吗?
合作沟通:石膏线=(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对于有错误的同学,共同找出它们的错误。
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三方面进展区分。
课堂练习
自主练习2两个问题分别求什么?第2问要引导学生,先求什么?(面积)
自主练习3是一道实际应用题,首先让学生明确动物的围墙指的哪些边?两个问号分别求的是什么?
自主练习4是几个外形各异的长方形面积一样,比拟周长是否相等。
先让学生猜测,再计算验证。
通过沟通,让学生初步体会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肯定相等。
进展扩展练习:画周长相等的长方形,算算它们的面积是否相等。
作业:自主练习1
板书设计:
石膏线=(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教后反思:
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了周长与面积的比拟,进一步稳固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对面积和周长大局部同学能够区分开,并能正确计算,对学习较差的同学,课后多赐予辅导。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篇3
美国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知我,我会遗忘;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假如让我参加,我就会真正理解。
”然而,真理都是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诞生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课本第63页的例题及第64—65页的练习。
这局部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根底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含义的根底上,引导学生探究并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材的例题的安排是测量学校篮球场的周长。
依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又紧贴教材,对教材内容进展了有选择的使用,做了整合处理。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忙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理解和把握根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
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依据以往的教学要求理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总结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公式。
依据新课程目标及大纲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及根底,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沟通获得解题方法上。
在我的第一次试教的时候,长方形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
我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准备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这样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赐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然而,在比拟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的感知哪种方法比拟简便时,大局部学生认为长加宽的和乘2,这种计算方法很费事。
做了一次调查,发觉原来在于计算28+15是进位加法,没有乘法来的快,所以大局部学生认为28×2,15×2这种方法比拟简便。
针对我们班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的新理念,对教学内容做了重新的修改,则,长方形的长是30米,宽是10米。
在教学时,由于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十数,学生口算速度比拟快,想到的方法也许多。
然而在学生汇报的时候,我不止是引导他说自己的方法,还要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让其他的学生也能熟悉并理解这种计算方法。
学生一:30+30+10+10=80米
想法:求长方形的周长就是求它的四边的长。
学生二:30×2=60米 10×2=20米 60+20=80米
想法:长方形有两条相等的长,两条相等的宽。
学生三:30+10=40米 40×2=80米
想法:长方形有两个这样的长加宽。
学生四:20×4=80米
想法:长比宽多20米,假如给宽10米,那它每边就都是20米。
……
在学生沟通自己的想法后,我并没有急于对算法进展优化,而是引导他们理解不同的算法。
谁的想法和他一样呢?那你也来说说你的想法吧!通过这样的提问,让每个学生在说与倾听的过程中感受并理解每一种算法。
那你喜爱哪一种算法呢?并说说你的理由。
其实,在学生说为什么喜爱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就已经在对每一种算法进展优化了。
当第三种方法被喜爱的理由让大家信服时,则已经到达算法的优化了。
这样设计,在没有提醒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前提下,已经把握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这样既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又能使相关的探究活动具有肯定的挑战性,有利于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探究活动,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有共性的过程。
同时,能够让每个学生在欢乐、自主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气氛中,实现解决问题方法上的优化。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篇4
此课之前,学生们已经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根底特征,并初步理解了周长的含义,目的是让学生们探究并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课上我主要分以下几步骤进展教学:
一、让学生通过猜测激发学习兴趣。
我首先出示两个长方形的图形,让学生们观看哪个周长短一些,为了
验证学生们的猜想,引出学生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究。
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导入的两个长方形周长大小差异明显,没有很好的到达激发兴趣的效果。
二、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
周长的计算方法,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沟通获得解题方法上,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为主,由于有了前面周长的熟悉,学生自主探究并不困难,关键是对各种算法的沟通、比拟和理解。
在学生沟通算法时,我一方面让学生适当解释自己的思索过程,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始终抓住问题的本质——不管怎样列式,都是求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的总和。
几种方法中,长加宽的和乘2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利用区分两组长和宽的颜色来帮忙学生理解。
由长方形的长渐渐变短,变到正方形。
自然的引导学生们探究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组织性语言过多,总结性的语言不精准,学问性的总结没有做到最贴切,而且过于重复学生们的答复,导致用时较长,延误了后面的教学设计。
学生们自主沟通时间还不够充分,沟通不彻底。
三、练习的设计
我设计了四种题型。
抢答、口算、选择、解决问题。
但由于时间关系只完成了两道题。
这是教师教学时间把握的失控,还有习题不符合学生们
的认知规律,没有循序渐进。
整节课上下来,我熟悉到自己还存在许多缺乏:一是对于教材的钻研不够透彻,二是教学用语不标准,三是教学组织方法不当,四是练习没有到达稳固的实处,只注意了结果没有问过程。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留意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修炼自己的语言,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多动脑思索。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篇5
1、抓住学生的兴趣教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课堂上,教师将制作的两张卡片出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留意力。
接下来,提出问题:为了使卡片变得更美丽,把卡片四周镶上彩带,猜一猜哪张卡片需要的彩带更长一些?这时,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证明自己的见解是对的,学生都能主动的去探究,去学习,去解决问题,为学生供应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而且,整节课始终围围着这两张卡片绽开教学,学生以这条主线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的力量。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如何得到,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肯定的认知根底,在这节课里教师能把握这个契机,让学生进展独立探究,鼓舞学生动手量一量每条边的长,再动笔算一算,求出卡片的周长这样的活动,既培育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又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过程中,学生利用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充分发挥自主性,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它们的周长。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不是包办代替,恰到好处的进展引导。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很多缺乏,值得自己进展深刻的反思:首先,师生互动不够。
虽然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有相互沟通的过程,但是在学生汇报时使沟通争论更充分,更深入。
再次,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到位。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加自信,并且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而在学习活动中的评价、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课堂总结时总的评价都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肯定要提起留意。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篇6
学生喜爱教学形式敏捷动多样的,特殊是生动好玩的课堂教学和动手操作。
学生通过自己讨论得出的结论,再得到教师的确定的和评价,心里自然是特别的快乐。
学习积极性也就更高了,有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自身的潜能。
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育了学生多方面的力量。
这也恰好是素养教育的详细表达和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要求。
布鲁姆说过: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学问。
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熟悉了长方形和正方形。
这样的导入设计既稳固旧知,找准教学的起点,又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设计留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用素材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例如:通过小精灵游校园的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熟识的学习环境中找出身边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
这样的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兴趣动身,把数学学问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育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熟悉事物,突出了小学数学学问的根底性与应用性,同时也留意了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力量的培育。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发觉、去沟通,从而得出结论。
这节课我很好地表达了这一点,整个课堂中,动手操作贯穿始终,注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体验、感悟,发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并在动手实践前,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再进展探究验证,在此根底上进展沟通。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新知。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动身,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看、操作、猜测、验证、沟通等活动,通过数学活动,把握根本的数学学问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
这节课,我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把学问点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
如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这些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发觉了两者的异同;通过“变魔术”的活动,让学生在推一推、
拉一拉、折一折的过程中,发觉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通过“猜一猜”,让学生敏捷运用所学学问,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熟悉。
整节课创设了大量的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看、动口表达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
学生自然的成了学习的仆人,有效地提高了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力量。
学生的探究必需有肯定的时间,本节课一系列活动的设计给了学生充分的用眼看、用手做、用嘴说、用耳听、用脑想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独立思索、动手操作、合作沟通,也提高了自主探究的时效性。
每项活动的过程,我把活动要求交待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这样就为学生制造了最大限度地活动余地,使学生能尽情地呈现自己,每一位学生都在亲自实践中熟悉理解了新知。
当学生思路停滞时,通过问题促使其再前进一步,当学生有了肯定的感性熟悉时,教师准时总结、升华,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