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线虫病发病症状与防治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材线虫、该线虫属蠕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总科、伞刃属。
线虫成虫虫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
它是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病害。
一、发病症状
病原线虫侵入树体后,松树的外部症状表现为针叶陆续色,流动,萎蔫,而后整株干枯死亡,枯死的针叶红褐色,当年不脱落。
松脂停止松材线虫病症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外观正常,但树脂分泌量减少或停止,蒸腾作用下降;接着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通常能够观察到天牛或其它甲虫为害和产卵的痕迹;再就是大部分针叶变为淡褐色,萎蔫,可见到甲虫蛀屑;最后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病树整株枯死,此时树体一般有多种次生性的害虫栖居。
二、发生规律
松材线虫病多发生在每年7-9月份。
高温干旱气候适合病害发生和蔓延,低温则能限制病害的发展;土壤含水量低,病害发生严重。
在我国,传播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是松墨天牛。
病原线虫近距离由天牛携带传播,远距离则随调运带有松材线虫的苗木、枝丫、木材及松木制品等传播。
松树线虫雌雄虫交尾后产卵,每雌虫产卵约100粒。
虫卵在温度25℃下30小时孵化。
幼虫共4龄。
在温度30℃时,线虫3天即可完成一个世代。
松材线虫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0℃,低于10℃时不能发育,28℃以上繁殖会受到抑制,在33℃以上则不能繁殖。
三、防治要点
1.检疫检验方
1.1直观检验:此种方法主要在产地调查时使用。
在调查时仔细观察树木发育是否正常,注意察看有无树脂分泌减少、停止,针叶变褐、萎蔫,枝干及整株枯死的现象,同时观察树干上有无天牛蛀食的痕迹、产卵孔、羽化孔等,如有再行解剖检查。
1.2解剖检验:用工具将可疑感病的树木锯断劈开,看材质重量是否明显减轻;木质部有无蓝变现象;树干内有无松褐天牛栖居的痕迹。
1.3漏斗分离检验:从罹病木发病部位或天牛栖居处钻取木材组织并粉碎,用双层纱布包好,置于下方带有胶管和截流夹的玻璃漏斗上,加水浸泡12小时,取下部浸泡液离心,取其沉淀液15ml,置于解剖镜下,对照松材线虫的形态特征进行检查鉴定。
1.4检疫处理:木材及其产品在使用前或出境、进境前用60℃热处理或杀线虫剂处理。
检疫中发现有携带松材线虫的松木及包装箱等制品,应立即用溴甲烷熏蒸处理;或浸泡于水中5个月以上;或立即送工厂果,实施清理病死树和病区皆伐时,所有伐桩高度低于5厘米,病区除治迹地清理干净,所有松树枝桠全部烧作。
伐桩处理。
2.农业防治
2.1林地清理,砍除和烧毁病树和垂死树,清除病株残体,这是一种较可靠的对策。
特别是在危害区采用此法抑制病原的扩散是切实可行的。
伐除后必须烧毁和或进行处理,否则将成为新的感染源。
设立隔离带,以切断松材线虫的传播途径,如此,可切断天牛的食物补给,可有效地控制天牛虫媒的扩散,以达到防治松材线虫的目的。
2.2清理病死树,危害较轻,病死树数量少且分散,病死株率在10%以下,采用全面清理病死树的措施。
发生危害时间较长,发生面积大,病死树数量大,病死株率在10%以上的病区,组织专业队,采用一次性皆伐,彻底伐除发病山头或地块的感病寄主植物。
为保证除治效%杀螟松乳剂(每株2-3kg)防治天牛,保护健树树冠防治松材线虫:在线虫侵染前数星期,用丰索磷、乙伴磷、治线磷等内吸性杀虫和杀线剂施于松树根部土壤中,或有丰索磷注射树干,预防线虫侵入和繁殖。
采用内吸性杀线剂注射树干,能有效地预防线虫地侵入。
2.化学防治
清除传媒松墨天牛:在晚夏和秋季(10月份以前)喷洒杀螟松乳剂(或油剂)于被害木表面(每平方米树表用药400-600ml),可以完全杀死树皮下的天牛幼虫;在冬季和早春,天牛幼虫或蛹处于病树木质部内,喷洒药剂防治效果差,也不稳定。
伐除和处理被害木,残留伐跟要低,同时对伐根进行剥皮处理,伐木枝梢集中烧毁。
原木处理可用溴甲烷熏蒸或加工成薄板(2cm以下)。
原木在水中浸泡100天,也有80%以上底杀虫效果。
这些措施都必须在天牛羽化前完成。
在天牛羽化后补充营养期间,可喷洒0.5切片后用作纤维板、刨花板或纸浆等工业原料以及作为燃料及时烧毁。
对利用价值不大的小径木、枝桠等课集中烧毁,严防遗漏。
(作者单位:161400黑龙江省嫩江县四十里河林场)
Z i x u n t a i
松树线虫病发病症状与防治要点
齐贵臣
7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