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群体性的孤独和浅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时代群体性的孤独和浅薄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我明明就站在你面前,你却在一旁玩手机。
不可否认,手机等互联网高科技电子设备,无形之中确实拉近了人们空间上的距离,可是,我们却也明显的感受到,空间距离上的弥合,却并不能消除心灵上距离的疏远。
联接,有时并不必然导致关系的亲近,它有时反而造成了关系的疏离。
以微信为例,作为一个由熟人关系构成的社群,它本质上是为了方便朋友更加顺畅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感情,但现实却是,人们在微信朋友圈里即时互动,大家在组建的微信群里天南海北、不亦乐乎的聊天,其实并不是为了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朋友,而是为了让别人认可自己,想要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认同。
说得更赤裸一点,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
因此朋友圈里更多的是点赞之交,但能够为之两肋插刀的刎颈之交却少之又少。
而且朋友之间,通过电子设备发送的信息和语音,大都是碎片化的形式存在,并且都是事先被编辑和设计过的,万一哪句话打错或表达意思有误,还可以及时撤回,这就更加掩盖和隐藏了真实的自我,从而更加深了人们之间看似打成一片,实则更加寂寞和空虚的群体性的孤独。
为什么以前经常刷朋友圈的人,过了一段时间后,却不再或极少更新自己的状态,甚至连为朋友点赞都懒得搭理。
更有甚者,我们朋友圈里成百上千个好友,但当我们心情郁闷很想找人聊天时,却很难找个一个合适的倾述对象。
似乎还真的应了那句话:朋友遍微信,知心无一人。
难道我们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不成?非也,因为我们发现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的聊天,内容和话题虽则广泛,但却只是流于形式,只是一种肤浅的聊天。
因为真正深层次的交流还是需要两个人面对面的进行,你的语音、语调、甚至是不经意间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肢体语言,在聊天对象看来,都能带来一种有效的沟通,更有甚者,两人之
间一个默契的眼神的交流,有时都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心有灵犀的效果,而这却是互联网和科技很难体察和实现的。
此外,互联网时代,亦是信息爆炸时代。
过量的碎片化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再用各种花招和手段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面对海量的眼花缭乱的信息,连走马观花都应接不暇,显得时间不够,哪有时间进行深入的思考,更不用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了。
长此以往,浅薄,也就成了互联网时代,每个人身上的最明显的标签。
人类,作为一种非常脆弱和敏感的物种,时常感到孤独,于是渴望亲密关系,但让人纠结的是,我们又特别害怕被亲密关系所束缚。
数字化的社交媒体为我们提供了这种联接,但我们在网络上与他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同时,却也变得越来越孤独和浅薄,这是一个历史的悖论?还是技术进步的副产品?不得而知,也许是人类本性使然。
人的一生,要学会处理三种关系,和世界,和他人,和自己。
其中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才是最主要也最有必要的。
有人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但其实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学会享受孤独,享受自己和自己独处的时光,才能使我们不至于变得盲从和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