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社会管理创新格局,建设有中山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共7页word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入社会管理创新格局,建设有中山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中山市志愿服务起源于1987年的“敬老万人行活动”,特别是1996年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后,我市志愿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保持着平稳前进的势头,展现出勃勃的生机。

截至目前,协会下辖服务总队50余支,278个志愿者(义工)服务站覆盖了全市所有的社区(农村),全市注册志愿者约14万人,并实现“五个率先”:全省率先推动镇(区)服务总队落实专职人员、专用场地、专项经费等“三专”问题;全省率先成立中山市社区(农村)志愿事业发展基金;全省率先实现志愿者服务站在农村和社区的全覆盖;全省率先在小学建立亲子义工队;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办开放式运作的中山市慈善爱心店。

我们不仅服务本地群众,还主动承接任务,服务国家大型活动和援外服务。

如组织志愿者参加2019年北京奥运会、2019年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选派12名优秀青年志愿者赴非洲塞舌尔进行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让中山成为全国首个单独承办援外志愿服务的地级市,有力地宣传了城市形象。

十多年来,中山志愿服务向社会化、事业化、专业化发展,形成了“党政重视、团青推动、社团管理、公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志愿服务体系格局。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日益迫切。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的因素。

”明确指出了社会管
理的目的是要调动社会不同主体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合力。

团市委、市青志协(市义工联)主要进行了一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夯实组织基础,完善公众参与的志愿服务网络。

志愿服务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市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载体。

完善志愿者协会的组织机制是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多年来,协会不断完善组织架构,目前,形成会长、副会长把握发展脉络,秘书处协调工作排布,基层总队负责项目开展,特色总队提供专业服务的整体运作模式。

(一)推进镇(区)服务总队建设。

团市委利用团组织架构完善、覆盖面广的特点,依托基层团委成立志愿者组织。

通过抓“三专”(专职人员、专项经费、专用场地),重点推动镇(区)建设志愿者(义工)服务总队的工作。

协会一方面在行政经费中划拨经费为服务总队专职秘书解决部分工资,另一方面通过项目承办的方式为总队提供资源支撑。

(二)推进社区(农村)志愿服务站建设。

近年来,协会结合建设“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的契机,大力推动志愿服务工作。

2019年11月,市委、市政府批准在协会成立中山市社区(农村)志愿事业发展基金,由市财政每年向基金注资30万。

目前,志愿服务站实现了对我市社区(农村)的全面覆盖;举办了10期社区(农村)志愿者骨干培训班和分期分批组织到香港进行志愿服务的学习和实习;同时,举行了19期社区(农村)基金竞标会,共有252个社区(农村)参与过竞标,向近381个中标项目投放超过85万元,拉动社会资源近210万元,服务群
众达24万人次。

(三)推进特色志愿服务队建设。

以亲子义工队伍建设为尝试,取得成功经验后,应用到其他队伍的建设。

2019年9月,东区雍景园小学成立了首支亲子志愿者(义工)服务队。

亲子志愿者(义工)服务队以“以爱育爱,让孩子们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下,学会关爱,学会感恩,学会奉献”为宗旨,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志愿活动的亲子理念,结合中山实际,成效显著。

目前,全市建立亲子义工队的学校180余间,实现对公立小学的全覆盖,亲子义工总人数逾2万人,开展了敬老、助学、环保等一系列志愿活动。

二、推动社会运作,引导志愿者骨干参与协会管理。

中山志愿服务事业十余年的发展,培养和凝聚了大批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志愿者骨干。

团市委、市青志协(市义工联)通过摸索和实践,不仅充分发挥志愿者骨干在项目策划运作方面的能力,还挖掘菁英份子,参与协会管理。

(一)形成“实验——推广——总结——普及”的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机制。

协会充分发挥资深志愿者的经验与带动作用,对新的志愿服务项目由直属总队进行探索试验,逐渐成熟之后向镇(区)、社区(农村)推广。

同时,志愿者骨干前往社区(农村)总结分析服务项目实施的经验教训,调整完善之后进行普及,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十多年来,中山志愿服务的项目从单一到丰富、从传统到新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涌现出十大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如励志会、心声热线、晨曦行动、绿色中秋、同一蓝天、爱心出动、亲子义工、慈善爱心店、社会探热针、应
急救援志愿者服务队。

(二)不断探索志愿者的参与机制。

早期的志愿服务从项目策划、到工作实施,从一线服务到后勤保障,都是以团干参与为主。

经过多年的发展,社会化的志愿者在整个志愿服务环节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中山志愿服务发展的龙头部队,市青志协(市义工联)直属总队除了总队长由协会专职人员担任,副总队长、秘书长、部门负责人等均由社会志愿者担任。

这种模式也推广到各基层总队,6月18日,协会提拔两名优秀的社会志愿者担任市青志协(市义工联)的副秘书长,更标志着我市志愿服务社会化发展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

市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广大志愿者的智慧聚集,推动着我市志愿服务工作膨胀式、跨越式的发展。

三、丰富服务项目,全力协助好政府开展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团市委、市青志协(市义工联)把握党政中心,结合志愿者的兴趣,探索志愿服务的新路径。

(一)帮助困难群体
志愿者针对由于各种原因陷入生活困难的群体,进行调查与分析,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给予帮助,逐渐改善这些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志愿者帮助困难群体的做法,从1996年创办“心声咨询服务中心”的时候就坚持下来。

志愿者在接听热线,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就建立助残、助学、助老等专门服务队伍,从资助生
活物资到开展心理辅导,取得很好的成效,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据不完全统计,协会十余年共筹集社会资金近1200万,支持了1.2万名大、中、小学生。

市慈善爱心店、协会直属总队长期跟进重度贫困家庭、残疾人等个案200余户。

随着镇(区)、社区(农村)志愿者(义工)服务站的建立和发展,这些帮扶项目下放到社区,志愿者就近为困难居民提供服务,效果更加明显。

(二)传播精神文明
团市委。

市青志协(市义工联)始终牢牢地将志愿工作与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让市民通过亲身参与志愿服务或者接受志愿者的帮助,切实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通过“同一蓝天”比赛,公开选拨、吸纳社会上的文艺人才参与志愿服务,深入学校、社区、厂企开展“爱心出动”等志愿服务,通过文艺表演、电影播放、知识传授等形式弘扬博爱精神和推广“快乐义工,快乐奉献”、“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做一辈子的义工”等具有特色的志愿文化理念。

开展“新马路天使”流动人员交通文明志愿服务、文明行为督导志愿服务等,组织志愿者在交通路口、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劝阻不文明行为,维持城市秩序、派放文明宣传单等,为提升群众的文明素质,为中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贡献。

(三)探索社会企业
2019年6月,协会发展社会企业——中山市慈善爱心店,是在市民政局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它集货品销售、接受捐赠、志愿服务等多元化公益服务于一身,是志愿服务深入社区、深入群众的前沿阵地,
为广大群众尤其社会弱势群体开通了一个亲切温馨的服务窗口。

2019年12月,慈善爱心店荣获“广东志愿服务20周年最具影响十大事件”。

目前,全市共开设12家慈善爱心店,并根据自身场地、资源等实际情况,走特色化、本土化经营道路,进一步的传播志愿文化,帮助弱势群体。

(四)倡导环境保护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为此,市青志协(市义工联)直属总队就成立了环保环保部,并组建几个环保项目的服务分队,开展的服务活动富有影响力。

随着市、镇、社区的环保志愿服务力量联动,各种活动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例如,从2019年开始每年举办的“绿色中秋——月饼盒回收活动”,就是在志愿者“回收月饼盒”行动的基础上,各社区联合行动、各自创新,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模式。

仅仅2019年,就有240多所学校和130多个社区(农村)参与活动参与活动,志愿者超7600043人次,回收月饼盒28万多个,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和社会效益。

(五)协助应急救援
中山市应急救援志愿服务起步较早,在团市委、市青志协(市义工联)的领导推动以及香港拯溺总会等友好团体的热心支持下,隶属于市青志协(市义工联)直属总队的拯溺团于2019年孕育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服务涵盖了急救医疗、拯溺救生、防震减灾(自然灾害)、日常安全等四大类别知识的推广。

2019年1月,急救医疗辅助队正式成立,该队由经专业培训、资格考核、掌握一定急救医疗常识及救护技能
的志愿者组成。

同年4月,防震减灾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在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地震前兆观测、地震应急救援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广泛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更好地指导群众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

(六)调查社情民意
从2019年开始,市青志协(市义工联)“心声咨询服务中心”成为市委市政府“社情民意采集点”。

志愿者从大量热线电话中了解的社会热点问题,包括员工权益问题、家庭纠纷问题、贫困学生问题等等,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为党政部门开展民生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联合市政府投诉中心筹划“社会探热针”志愿服务项目,深入各镇、社区(农村)了解真实情况与群众需求。

志愿者根据市政府投诉中心接触的各种热点话题,选择重点问题进行调查,收集资料提供党和政府决策时参考。

如志愿者调查队围绕“小区物业管理”、“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等热点问题开展的调查,了解实情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减少和化解了不少矛盾冲突,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