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化学实验教学过程和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化学实验教学过程和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阶段成果报告
四川省苍溪中学校化学课题组
2008年12月30日
当前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教学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使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标已明确将化学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基本理念摆上议事日程。就此我们提出了优化化学实验教学过程和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一、研究意义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适应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是对传统化学教学的发展和充实,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
对教师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
抽象的化学内容能够训练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又会令他们望而生畏,兴味索然,实验教学能使枯燥的化学课变得生动活泼,实验教学一是可以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一种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好的教育模式。三是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强化学生科学研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体系,进一步抓住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是通过优化化学实验的教与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研究内容
1、对高中探讨性实验学习的研究
2、微型化实验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3、探究演示性实验的教与学
4、利用开放性实验提高学生的能力的研究
5、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环保教育
6、研究撰写小论文
三、研究概况
1.加强理论学习,确保课题的研究质量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总会遇到问题和困惑。有时真会感到一筹莫展。查阅资料,去阅读一些相关文章和书籍,对我们的帮助很大。通过在每周四下午的教研活动中不断的理论学习,加强我们对理论内涵的理解,以减少我们在探索中对其中一些作法的误解,同时也使我们能学习并了解这一理论的发展进程。因此我们每周坚持学习一篇与课题相关的文章或专著,并写出读书笔记,通过学习与反思,我们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在课题组内重点学习的文章有《化学教学中的创新心理教育》、《化学课堂“三线”教学模式的够建》、《新课程理念下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思考》等文章。同时,我组全体成员抓住教科室组织的专家讲座和青年教师培训的机会,虚心听取专家的讲座,并在与专家们面对面时向他们请教了问题和困惑,收获很大。
2、积极参加其他子课题的研究活动,扎实开展课题研究课
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在研究课上,这一点我们已达成共识。该学年起始我们均定好自己的研究课时间。开课前一周先由任课老师还提出自己的开课方案,随后由各个成员提出意见,针对意见提出修改方案,随后去上课,上课后认真评课,填写评课意见表,再提出优化方案写出反思。本学年中,郑俊邦老师和宋海德老师分别上了一堂8班次课题研究课《喷泉实验的研究》和《氯气性质实验的研究》。这8班次课不仅在活动中取得了成功,也在同行的帮助下把课题研究作了
进一步的推进。
老师们在积极进行《优化化学实验教学过程和手段的研究与实践》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借鉴学习同行兄弟学校的教研成果,并将他们中的适应我们的优点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对子课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环保教育》、《微型化实验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等也起到了积极研究作用。
3、坚持开展研究活动,保证研究进度和质量
该学年中,我们遵照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计划,坚持每周四下午为化学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学年起始,宋海德组长首先组织课题组主研人员召开了会议,协商制定出年度课题组的研究计划,落实研究任务;每周教研活动中确保一个半小时至二小时为该课题内容的讨论,由主研人员组织论题,要求人人发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方案,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期末召开课题研究总结,发杨成绩,查找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做到有计划推进研究任务,确保该课题的研究时间与质量。为此,该学年中,课题组共计召开课题工作会4次、专题研讨会6次、专题调研4次、专题实验课8
班次、设计创新实验8个、指导学生设计创新实验参赛一个、撰写课题相关论文11篇。通过以上活动,顺利完成了相关研究任务,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
四、阶段研究成果
1.丰富了教师理论知识,同时提高了学生能力
课题组成员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对新课程下的研究性学习和新
课程下对化学教学的评价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老师代表外出听了专家的专题讲座,回校后汇报给了全体教师,对大家如何更有效地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开展课题研究,有了理论上的支持。
2.补充诱导激疑实验,培养了学习化学兴趣
通过补充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实验,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学“同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时,为说明硅的非金属性比磷弱,先引导学生利用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来说明,再补充实验:在Na2Si03溶液中逐渐滴入一定量的H3P04溶液,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当反应物呈胶状时,突然将试管倒置,胶状物仍凝结在试管底部,并未落下。对此学生往往会感到无比惊讶,从而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自然也就理解了所要解决的问题。
3.大胆实施探索性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照方抓药”式的实验如同绘画中的临摹,固然能够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其局限性。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化学实验的功能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获得所谓的‘正确’结果,更重要的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不重视过程的实验等于把生动活泼的化学现象变成了静止的某个预期的‘结论’”。因此,教师要统筹兼顾,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倡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
探索性实验是指由教师给出或学生自定的探索性课题,让学生自己拟订实验方案,制订实验步骤,独立地运用实验手段,探索未知的现象或数据,并在获得的现象或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总结出结论的一种实验形式,其教学模式可概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