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固相变的热力学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固相变的热力学基础- -
金属有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由于凝固后的固态金属通常是晶体,所以讲这一转变过程称之为结晶。

一般的金属制品都要经过熔炼和铸造,也就是说都要经历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相变过程。

1.1 凝固过程的宏观现象
1.1.1 过冷现象
金属在凝固之前,温度连续下降,当液态金属冷却到理论凝固温度Tm时,并未开始凝固,而是需要继续冷却到Tm之下的某一温度Tn,液态金属才开始凝固。

金属的实际温度Tn与理论凝固温度Tm之差,称为过冷度,以ΔT表示,ΔT=Tm-Tn。

过冷度越大,则实际凝固温度越低。

过冷度随金属的本性和纯度的不同,以及冷却速度的差异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

今属不同,过冷度的大小也不同;金属的纯度越高,则过冷度越大。

当以上两因素确定之后,过冷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越大,即实际凝固温度越低。

反之,冷却速度越慢则过冷度越小,实际凝固温度越接近理论凝固温度。

但是,不管冷却速度多么缓慢,也不可能在理论凝固温度进行凝固。

对于一定的金属来说,过冷度有一最小值,若过冷度小于此值,凝固过程就不能进行。

1.1.2 凝固潜热
一摩尔物质从一个相转变为另一个相时,伴随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相变潜热。

金属熔化时从固相转变为液相是要吸收热量,而凝固时从液相转变为固相则放出热量,前者称为熔化潜热,后者称为凝固潜热。

当液态金属的温度到达凝固温度Tn时,由于凝固潜热的释放,补偿了散失到周围环境的热量,所以冷却过程中出现了温度恒定的现象,温度恒定的这段时间就是凝固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凝固过程结束,凝固潜热释放完毕,温度才开始继续下降。

另外,在凝固过程中,如果释放的凝固潜热大于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温度将会上升,甚至发生已凝固的局部区域的重熔现象。

因此,凝固潜热的石方和散失,是影响凝固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1.2 金属凝固的微观过程
凝固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它的微观过程怎样?多年来,人们致力于研究解决这些疑问,关于凝固过程的研究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结果。

上个世纪20年代,有人研究了透明的易于观察的有机物的接近过程,结果发现,无论是非金属还是金属,在凝固时均遵循着相同的规律:凝固过程从其发生到结束是由两个过程构成,即起始晶核的形成和这些核心的长大。

凝固时首先在液体中形成具有某一临界尺寸的晶核,然后这些晶核再不断凝聚液体中的原子而长大。

形核过程与长大过程及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

然而,凝固过程不仅仅是晶体长大过程,晶核是如何形成的?晶核在形成前是如何演变的等问题也是凝固过程研究的重要问题。

M.Volmer、R.Becker等人建立的经典凝固形核理论,经过近八十年众多研究者的补充、完善已形成了定性解释凝固形核(尤其是均质形核)的经典教义。

2 金属液固相转变的热力学条件
凝固是由液态向固态转变的一级相变过程,这种相变过程为何发生,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液态金属在理论结晶温度不能结晶,而必须在一定的过冷度条件下才能进行呢?这是很早以前就受到人们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

理论物理学家J.W.Gzbbs在1878年发表的《论复相物质的平衡》专著中对液固相变为何发生,从热力学角度给出了精辟的论述。

人们发现这一切都是由热力学条件决定的。

由热力学可以知道,物质的稳定状态一定时期自由能最低的状态。

在某种条件下,物质自动
地从甲状态转变至乙状态,一定是在这种条件下:甲状态的自由能较高而不稳定,乙状态的自由能较低而更稳定。

物质总是力求处于自由能最低的状态,所以才发生由甲状态转变至乙状态的自动转变过程,而促使这种转变发生的驱动力,就是这两种状态的自由能之差值。

金属各相的状态都有其相应的自由能。

状态的自由能(G)可表示如下:
G = H - TS
式中,H为焓,T为热力学温度,S时熵。

无论金属是液态氦是固态,其自由能均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即:
dG = Vdp - SdT
式中,V为体积,p为压力。

在冶金系统中,一般处理液态和固态金属时,压力可视为常数,即dp=0,所以上式可写为:
dG / dT = -S
熵的物理意义是表征系统中原子排列混乱程度的参数。

温度升高,原子的活动能力提高,因而原子排列的混乱程度增加,即熵值增加,系统的自由能也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图1是J.W.Gibbs关于液固相变发生的热力学定性描述,由图可知,设Ga为固态金属自由能随温度变化曲线,Gb为液态金属自由能随温度变化曲线。

当T<Tm时,ΔG=Ga-Gb <0,则,固相为稳定存在相;同样,T>Tm时,ΔG=Ga-Gb>0,此时液相为稳定存在相。

当T=Tm时,ΔG=0,液固两相处于平衡状态。

当温度改变时,体系随温度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液固或固液相变。

图1 液固相变热力学关系
图2 晶核半径与ΔG的关系
J.W.Gibh对液固相变的热力学描述,从宏观热力学理论上正确说明了液固相变为何进行。

同时也开创了相变热力学研究的先河。

作为凝固过程发生的热力学定性描述,J.w.Gbbs 的阐述无疑是正确的,然而面对众多的凝固现象,详细的、更为理性化的诠释则明显不足。

比如凝固过冷现象等。

为了对凝固过程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理性解释,M.Volmer、R.BxkeI 等人在J.W.Gibbs工作的基础上对凝固过程的进行,从热力学方面做厂进一步的理论解释。

如图2所示。

固2的热力学解释为:液态金属体系中,由液态向固态转变时体系的自由能主要由两项组成,一是体积自由能ΔGv,二是表面自由能ΔGs,当体系温度T≤Tm时,ΔGv随晶胚尺寸r的增大而减小,ΔGs则随r的增大而增大,总自由能变化ΔG=ΔGv十ΔGs。

随r的增大呈现近抛构线型的规律变化。

当r<r*时,r增加,AG增大;当r>r*时,r增加,ΔG减小,r*为临界形核核心。

运用该理论,可以很好的对凝固过程-形核和生长作热力学的定性解释。

3 凝固热力学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理论的深入技术不断更新,快速凝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快速凝固是指由液相到固相过程进行得非常快,从而获得普通铸件和铸锭无法获得的成分、相结构和显微结构的过程。

Duwez及其同事于1959-1960年首次采用溅射法获得快速凝固组织,开始了快速凝固研究的历史。

此后,国内外研究人员对过冷的金属熔体的凝固规律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5]。

金属及合金在快速凝固时, 往往得到非晶、准晶及其它亚稳相, 而不再是平衡组织,对这些现象, 人们已经难以运用平衡热力学的理论来作出完善的处理。

事实上, 金属及合金的快速凝固是一种非线性非平衡现象, 当冷却速度达到一定程度后, 凝固的热力学行为可能发生改变。

文献[6]对此做出了探讨。

凝固热力学仍然在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Trivedi R , Magnin P , Kurz W. Theory of eutectic growth under rapid solidification conditions.
Acta Metall , 1987 , 35 :971
[2] Mueller B A , Perepzro J H. The undercooling of aluminum. Metall Trans , 1987 ,18A :1143
[3] Chattopadhyay K, Swarnamba P R , Srivastava J P N. The evolution of microstructure in the undercooled Zn2Sn entrained droplets. Metall Trans ,1989 , 20A :2109
[4] Levi C G, Mehrabian R. Heat flow during rapid solidification of undercooled metal droplets. Metall Trans ,1982 ,13A :221
[5]曹标,陈振华,高英俊.金属及合金非平衡凝固的热力学行为分析.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8,8(1):15-19
[6]于溪凤,刘祥,肖汉杰.零维液态金属快速凝固.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98,19(5):472-474 1 金属凝固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