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倾向问题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择业倾向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择业取向以工资待遇为首要因素,就业模式多样化的特点。
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着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和更注重个人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为此,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科学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调适择业心态。
标签:大学生;择业观;职业规划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0.052
当前大学毕业生有这样一种情况:有大量的工作岗位需求,也有合适的大学毕业生,但却没人愿意就职于这些职位。
不管是从高等教育质量方面还是从经济方面都很难回答这种奇怪的现象,因此研究大学生以何种心理心态选择职业是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大学生择业观的一般特征
1.1工资待遇是择业首要因素
据统计,大学生在选择职场时候需要思考诸多条件和方面,其中大部分都是考虑职业前景个工资待遇的,而他们期望的工资待遇有75%选择了2500以上。
大学毕业生更加在意经济利益和物质需求,认为金钱是至上的,有了物质,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才会上升,功利心比较明显。
很多大学生已经将高工资、高福利,良好的工作环境等这些物质条件放在了就业择业的首要地位。
1.2就业模式多样化
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对工作目标有着多样化要求。
比如择业方向上,主要考虑从事的是否属热门行业,是否以收入高低为主要考虑因素,分布在各个领域的岗位上。
传统择业观念是希望以自己所学专业为基础,认为自己学校里面学了什么以后就做什么,将工作和主修专业绑定,而当代大学生有60%认为获得的职位与所学专业可以视情况而定,甚至无所谓,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对专业出身、专业对口意识弱化。
在地域选择上,传统观念告诉我们要毕业之后回归自己的家乡,为家乡做出一份贡献,而当代大学生有65%选择留在大城市或中等城市,他们更愿意留在大中城市和中东部地区。
2转型时期大学生择业观主要存在的问题
转型时期大学生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自我,就业观念慢慢成熟,向好的方向
在发展。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由于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社会转型时期,毕业生将居住条件、高工资、高收入、高福利、高奖金成为择业时的必要条件。
部分大学毕业生面试或者与用人单位交流时,不把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放在首位,更想知道的是待遇、福利等一些物质要求。
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位与专业对不对口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大约只有10%的同学选择了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还有那90%的同学选择了其他行业,原因可能是他们觉得其他行业挣的钱更多,自己本专业的岗位辛苦且工资待遇不好。
部分毕业生是以当前利益为择业标准,而不怎么考虑发展前景。
2.2更注重个人发展
很多毕业生将个人的喜好和能否发挥个人擅长作为工作评价标准的关键考虑因素,他们忽略社会的需要更强调主观个人的发展。
但在社会需求方面,毕业生更愿意去一些工作环境好,生活便利,待遇相对较高的中东部发达地区,而相对于不发达地区或者偏远地区较少毕业生愿意去,这样导致在发达地区人才相对集中,而偏远不发达地区人才很少,不能均衡发展。
实际上,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和地区特别是农村对大学生的需求量远远大于大城市或发达地区的需求量。
3大学生择业问题对策
3.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教育越来越普遍化,在这种新的形势之下,我们要让广大大学生看清楚严峻的就业形势,务必要脚踏实地,不仅考虑自己的职业理想,更要注重集体利益,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要认识到即使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也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
让大学生认清楚就业顺序,按照就业-择业-创业顺序。
先就业,不要挑三拣四,到需要你的岗位去,根据社会实际和需求理性选择自己的方向,提高创新创业意识,遇到合适机会可以自主创业。
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寻找机会并积极准备,不断提高创业能力和信心。
再次,让毕业生树立远大就业志向。
“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东北振兴计划”这些项目有需要有理想有志向的大学毕业生去发挥他们的才能和专长。
大学毕业生有必要在选择工作时保持较高的觉悟和远大的理想,先考虑国家利益和需要,服从整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不应为了小我的发展而不顾国家的发展,不应将名利和金钱看得太重。
3.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大学生在漫长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个人与众不同的品质和爱好,每个人的专业素养和做事能力也不尽相同,个人对以后工作的期待和计划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所以要制定出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样会帮助大学生更加合理的安排
自己的提升训练,更好的走向职业生涯。
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培养,在学校就打好基础,训练一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基本技,以便在以后工作过程中拥有坚实的基础和必要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文霞.黄均雄.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与成目[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6).
[2]中国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N].中国青年报,200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