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1气压带和风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 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 大气环流是怎么形成的呢?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01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赤道低压带
30°S
水平气压 梯度力
三圈环流
盛行西风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压带向 北流出的气流,逐渐向右偏转
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
60°N
90°N
30°N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压带
水平气压 梯度力
30°N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压带
水平气压 梯度力
0°
东北信风
赤道低压带
30°S
水平气压 梯度力
三圈环流
极地东风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从极地高压带向南流的气流, 逐渐向右偏转成东北风,称为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90°N
0°
东北信风
赤道低压带
30°S水平气压 Fra bibliotek度力三圈环流
极地高压带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北极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 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少, 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形
成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90°N
60°N
• 麦哲伦船队哪段航程是逆风航行? • 哪段航程最为轻松?为什么船队在经过30° s附近海域时十分艰难?
CONTENTS
0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Formation of barometric zone and wind zone. ……
02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land sea distribution on the pressure zone and wind zone. ……
•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 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 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 带的位置大致是
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活动: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06 Seasonal movement of wind belt in barometric zone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Formation of barometric zone and wind zone.
大气运动与大气环流 Atmospheric motion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 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
• 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 区输送到a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
的形成 受热膨 胀上升
Formation of wind belt
重力堆 积下沉
30°N
东北信风带
0°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压带
盛行西风带 90°S
30°S
副热带高气压带
60°S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 这样赤道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 压带——赤道低压带
60°N
90°N
30°N
0°
赤道低压带
30°S
三圈环流
与气压带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北流的 一支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到 达 北 纬 30° 附 近 高 空 时 偏 转 成了西风
② 航行至30°S附近海域时,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平静无风,加之 天气炎热,航行十分艰难
③ 船队航行至东南信风带时,顺风航行,这段航程最为轻松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Atmospheric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05 Seasonal movement of wind belt in barometric zone
水平气压 梯度力
三圈环流
低纬度环流圈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 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
• 这样,便在赤道与北纬30°之 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
60°N
90°N
30°N
副热带高压带
0°
东北信风
——The influence of land sea distribution on the pressure zone and wind zone.
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 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
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 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ifferences of thermal properties between land and sea
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 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气压带风带的气候特征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a-thermal circulation
-04
• 气流垂直运动与天 气状况
气压带和风带
麦哲伦 (1480-1521年) 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
麦哲伦环球航行
——Magellan's global voyage
• 麦哲伦带领的帆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 航行
• 船队经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时,风大浪高。 船队进入30°S附近海域时,平静无风,炎热 少雨。离开该海域后,沿途一直吹着东南风。 后来,东南风渐渐减弱,进入赤道附近海域 时,风平浪静
寒冷堆 积下沉
酷寒少雨 温和多雨 高温少雨 高温多雨
极地东风由高纬度流 向低纬度 (气流遇热) 盛行西风由低纬度流 向高纬度 (气流遇冷)
东北信风由高纬度流 向低纬度 (气流遇热)
气压带和风带 对气候的影响
I-of barometric zone and wind belt on climate
Atmospheric
相互碰 撞抬升
寒冷堆 积下沉
极地高气压带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03
• 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 高纬三个环流圈
• 这样,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即
赤道低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 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南北 半球的极地高压带
60极°N地东风
30°N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压带
水平气压 梯度力
0°
东北信风
赤道低压带
30°S
水平气压 梯度力
三圈环流
副极地低压带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极地东风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北 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盛行 西风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 风气流之上,形成一个相对的低
中纬度与高纬度环流圈
极地高压带
90°N
60°N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30°N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压带
0°
东北信风
赤道低压带
极锋
水平气压 梯度力
水平气压 梯度力
30°S
相互碰 撞抬升
重力堆 积下沉
极锋
气压带 的形成 受热膨
胀上升
Formation of pressure band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01
陆地比热容小 升温降温快
• 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海陆的气压分布 ①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 ② 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
海洋比热容大 升温降温慢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Atmospheric
南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The d-of thermal PB-the north and the SH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03
• 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 高纬三个环流圈
• 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即
① 上升气流容易形成 降水
② 下沉气流往往天气 晴朗
……
……
素材来源:星球研究所
相互碰 撞抬升
重力堆 积下沉
气压带和风带 对气候的影响
I-of barometric zone and wind belt on climate
受热膨 胀上升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寒冷少雨 温和多雨 高温少雨
麦哲伦全球航行在不同气压带风带
Magellan sails around the world in different pressure zones
① 由此可以知道,麦哲伦船队航行至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时受盛行西风影响,船 队逆风航行
60°N
90°N
30°N
0°
赤道低压带
30°S
三圈环流
副热带高压带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来自赤道高空的气流在这里不 断堆积下沉,使地面气压升高, 形成副热带高压带
60°N
90°N
30°N
副热带高压带
0°
赤道低压带
-02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三圈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赤道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多, 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
30°S
三圈环流
东北信风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压带流 出的气流,一部分向南流向赤 道低压带,逐渐向右偏转成东 北风,称为东北信风
60°N
90°N
30°N
副热带高压带
0°
东北信风
赤道低压带
30°S
-02
0°
•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对气压的
影响尤为显著,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Atmospheric
北半球1月份高低气压中心 The center of high and low p-in January in-NH
• 材料: • 地球仪、透明胶布、不同颜色的纸条 • 要求: ① 把纸条剪成箭头形状,箭头指向表示
气流的运动方向 ② 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纸条表示上升气流、
下沉气流、高空气流和近地面气流 ③ 制作南半球的三个环流圈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压带,称为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90°N
60°N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30°N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压带
0°
东北信风
赤道低压带
极锋
水平气压 梯度力
水平气压 梯度力
30°S
三圈环流
中高纬度环流圈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从副极地低压带上升的气流在高 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极地上空, 从而形成了
寒冷堆 积下沉
90°N
极地高气压带
60°N
副极地低气压带
3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0°
赤道低压带
90°S
30°S 60°S
重力堆 积下沉
相互碰 撞抬升
极锋
气压带 的形成 受热膨
胀上升
Formation of pressure band
重力堆 积下沉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相互碰 撞抬升
寒冷堆 积下沉
90°N
极地高气压带
60°N
副极地低气压带
3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0°
赤道低压带
90°S
寒冷堆 积下沉
30°S
副热带高气压带
60°S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相互碰 撞抬升
寒冷堆 积下沉
极地高气压带
重力堆 积下沉
极锋
90°N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60°N
副极地低气压带
风带
• 大气环流是怎么形成的呢?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01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赤道低压带
30°S
水平气压 梯度力
三圈环流
盛行西风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压带向 北流出的气流,逐渐向右偏转
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
60°N
90°N
30°N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压带
水平气压 梯度力
30°N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压带
水平气压 梯度力
0°
东北信风
赤道低压带
30°S
水平气压 梯度力
三圈环流
极地东风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从极地高压带向南流的气流, 逐渐向右偏转成东北风,称为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90°N
0°
东北信风
赤道低压带
30°S水平气压 Fra bibliotek度力三圈环流
极地高压带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北极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 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少, 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形
成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90°N
60°N
• 麦哲伦船队哪段航程是逆风航行? • 哪段航程最为轻松?为什么船队在经过30° s附近海域时十分艰难?
CONTENTS
0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Formation of barometric zone and wind zone. ……
02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land sea distribution on the pressure zone and wind zone. ……
•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 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 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 带的位置大致是
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活动: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06 Seasonal movement of wind belt in barometric zone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Formation of barometric zone and wind zone.
大气运动与大气环流 Atmospheric motion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 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
• 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 区输送到a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
的形成 受热膨 胀上升
Formation of wind belt
重力堆 积下沉
30°N
东北信风带
0°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压带
盛行西风带 90°S
30°S
副热带高气压带
60°S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 这样赤道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 压带——赤道低压带
60°N
90°N
30°N
0°
赤道低压带
30°S
三圈环流
与气压带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北流的 一支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到 达 北 纬 30° 附 近 高 空 时 偏 转 成了西风
② 航行至30°S附近海域时,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平静无风,加之 天气炎热,航行十分艰难
③ 船队航行至东南信风带时,顺风航行,这段航程最为轻松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Atmospheric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05 Seasonal movement of wind belt in barometric zone
水平气压 梯度力
三圈环流
低纬度环流圈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 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
• 这样,便在赤道与北纬30°之 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
60°N
90°N
30°N
副热带高压带
0°
东北信风
——The influence of land sea distribution on the pressure zone and wind zone.
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 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
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 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ifferences of thermal properties between land and sea
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 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气压带风带的气候特征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a-thermal circulation
-04
• 气流垂直运动与天 气状况
气压带和风带
麦哲伦 (1480-1521年) 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
麦哲伦环球航行
——Magellan's global voyage
• 麦哲伦带领的帆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 航行
• 船队经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时,风大浪高。 船队进入30°S附近海域时,平静无风,炎热 少雨。离开该海域后,沿途一直吹着东南风。 后来,东南风渐渐减弱,进入赤道附近海域 时,风平浪静
寒冷堆 积下沉
酷寒少雨 温和多雨 高温少雨 高温多雨
极地东风由高纬度流 向低纬度 (气流遇热) 盛行西风由低纬度流 向高纬度 (气流遇冷)
东北信风由高纬度流 向低纬度 (气流遇热)
气压带和风带 对气候的影响
I-of barometric zone and wind belt on climate
Atmospheric
相互碰 撞抬升
寒冷堆 积下沉
极地高气压带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03
• 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 高纬三个环流圈
• 这样,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即
赤道低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 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南北 半球的极地高压带
60极°N地东风
30°N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压带
水平气压 梯度力
0°
东北信风
赤道低压带
30°S
水平气压 梯度力
三圈环流
副极地低压带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极地东风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北 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盛行 西风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 风气流之上,形成一个相对的低
中纬度与高纬度环流圈
极地高压带
90°N
60°N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30°N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压带
0°
东北信风
赤道低压带
极锋
水平气压 梯度力
水平气压 梯度力
30°S
相互碰 撞抬升
重力堆 积下沉
极锋
气压带 的形成 受热膨
胀上升
Formation of pressure band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01
陆地比热容小 升温降温快
• 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海陆的气压分布 ①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 ② 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
海洋比热容大 升温降温慢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Atmospheric
南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The d-of thermal PB-the north and the SH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03
• 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 高纬三个环流圈
• 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即
① 上升气流容易形成 降水
② 下沉气流往往天气 晴朗
……
……
素材来源:星球研究所
相互碰 撞抬升
重力堆 积下沉
气压带和风带 对气候的影响
I-of barometric zone and wind belt on climate
受热膨 胀上升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寒冷少雨 温和多雨 高温少雨
麦哲伦全球航行在不同气压带风带
Magellan sails around the world in different pressure zones
① 由此可以知道,麦哲伦船队航行至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时受盛行西风影响,船 队逆风航行
60°N
90°N
30°N
0°
赤道低压带
30°S
三圈环流
副热带高压带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来自赤道高空的气流在这里不 断堆积下沉,使地面气压升高, 形成副热带高压带
60°N
90°N
30°N
副热带高压带
0°
赤道低压带
-02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三圈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赤道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多, 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
30°S
三圈环流
东北信风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压带流 出的气流,一部分向南流向赤 道低压带,逐渐向右偏转成东 北风,称为东北信风
60°N
90°N
30°N
副热带高压带
0°
东北信风
赤道低压带
30°S
-02
0°
•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对气压的
影响尤为显著,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Atmospheric
北半球1月份高低气压中心 The center of high and low p-in January in-NH
• 材料: • 地球仪、透明胶布、不同颜色的纸条 • 要求: ① 把纸条剪成箭头形状,箭头指向表示
气流的运动方向 ② 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纸条表示上升气流、
下沉气流、高空气流和近地面气流 ③ 制作南半球的三个环流圈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压带,称为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90°N
60°N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30°N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压带
0°
东北信风
赤道低压带
极锋
水平气压 梯度力
水平气压 梯度力
30°S
三圈环流
中高纬度环流圈的形成
Three circle circulation and the f-of pressure zone
• 从副极地低压带上升的气流在高 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极地上空, 从而形成了
寒冷堆 积下沉
90°N
极地高气压带
60°N
副极地低气压带
3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0°
赤道低压带
90°S
30°S 60°S
重力堆 积下沉
相互碰 撞抬升
极锋
气压带 的形成 受热膨
胀上升
Formation of pressure band
重力堆 积下沉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belt and wind belt……
相互碰 撞抬升
寒冷堆 积下沉
90°N
极地高气压带
60°N
副极地低气压带
3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0°
赤道低压带
90°S
寒冷堆 积下沉
30°S
副热带高气压带
60°S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相互碰 撞抬升
寒冷堆 积下沉
极地高气压带
重力堆 积下沉
极锋
90°N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60°N
副极地低气压带
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