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第一节环境概述
一、环境的概念:环境即是以人为中心事物而存在于周围的一切事物。

(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环境的分类:
(1)按照环境的属性,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

(2)按照人类生存环境的空间范围,可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地分为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等层次结构,而每一层次均包含各种不同的环境性质和要素,并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

三、自然环境按环境要素,又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和生物环境等,主要就是指地球的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四、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城市环境等。

五、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①城市改变了下垫面的组成和性质。

城市用砖瓦、水泥以及玻璃和金属等人工表面代替了土壤、草地和森林等自然地面,改变了反射和辐射面的性质以及近地面层的热交换和地面粗糙度,从而影响大气的物理性状。

②城市化改变了大气的热量状况。

城市化消耗大量能源,并释放出大量热能。

大气环境所接受的这种人工热能接近甚至超过它所接受的太阳和天空辐射能,使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和农村。

③城市大量排放各种气体和颗粒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改变城市大气环境的组成。

城市燃煤及汽车尾气释放出大量的烟尘、SO2、CO2、NO2、光化学烟雾污染大气环境,使大气环境质量恶化。

(2)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①对水量的影响。

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积和排水工程,特别是暴雨排水工程,从而减少渗透,增加流速,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足够的补给,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分循环,致使地表总径流量和峰值流量增加,滞后时间(径流量落后于降雨量的时间)缩短。

城市化将增加耗水量,往往导致水源枯竭,供水紧张。

地下水过度开采,常导致地下水面下降和地面下沉。

②对水质的影响。

这主要是指生活、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其他行业对水环境的污染。

(3)城市化对于生物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使生产者有机体与消费者有机体的比例不协调,特别是近代工商业大城市的发展,往往不是受计划的调节,而是受经济规律的控制,许多城市房屋密集、街道交错,到处是水泥建筑和柏油路面,森林和草地几乎完全消失了,除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几乎看不到其他的生命,被称为“城市荒漠”。

(4)城市化对环境的其他影响。

城市化过程还造成振动、噪音、微波污染以及交通紊乱、住房拥挤、供应紧张等一系列威胁人民安全宁静地工作和生活的环境问题。

城市规模越大,环境问题就越严重。

六、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

第二节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分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三、环境问题的产生
(1)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50--80年代以前)
1952年12月的伦敦烟雾事件;
1953~1956年日本的水俣病事件;
1955~1972年日本的骨痛病事件;
1961年日本的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造成的因素:①人口迅猛增长,都市化的速度加快。

②工业不断集中和扩大,能源消耗大增。

(2)第二次高潮(20世纪80年代后)
①造成的因素:伴随着环境污染和大范围生态破坏。

②人们共同关心的影响范围大和危害严重的环境问题有三类:一是全球性的大气污染,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

二是大面积生态破坏,如大面积森林被毁、草场退化、土壤侵蚀和荒漠化。

三是突发性的污染事件叠起,如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莱茵河污染事件等。

(3)两次高潮的不同
①影响范围不同。

第一次高潮→工业发达国家,局部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城市、河流、农田等;
第二次高潮→大范围,乃至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经济发达的国家+ 众多发展中国家。

②危害后果不同。

第一次高潮人们关心的是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环境污染虽也对经济造成损害,但问题还不突出;
第二次高潮不但明显损害人类健康,每分钟因水污染和环境污染而死亡的人数全世界平均达到28人,而且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且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③污染源复杂程度不同。

第一次高潮的污染来源尚不太复杂,通过污染源调查就可以弄清产生环境问题的来龙去脉。

第二次高潮的污染源和破坏源非常之多,不但分布广,而且来源杂,既来自人类的经济再生产活动,也来自人类的日常生活活动;既来自发达国家,也来自发展中国家。

④一潮的“公害事件”与二潮的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也不相同。

第二次高潮一是带有突发性,二是事故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例如: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受害面积达40平方公里。

据估计,死亡人数在6千~1万人,受害人数为10~20万人之间,其中有许多人双目失明或终生残废,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美元。

四、当代环境问题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臭
氧层耗竭、酸雨、淡水资源危机、大气污染、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垃圾围城、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危险废弃物的越境转移等众多方面。

五、《京都议定书》的目标:是在2008——2012年间,将发达国家CO2等6种温室气体(CO2、甲烷、一氧化二氮、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和全氟化碳)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

六、酸雨是PH值<5.6的雨。

我国西南、华南和东南地区的酸雨危害也相当严重。

七、海洋污染主要有原油泄漏污染、漂浮物污染、有机化学物污染及赤潮、黑潮等。

第三节国内外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综合防治阶段: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本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要素:就是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岩石、生物和阳光等。

环境质量:一般是指一定范围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适宜程度。

全球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是指超权主义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公害病:指由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引起公害所发生的地区性疾病。

温室效应:地球大气中存在一些微量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甲烷、氟利昂等,它们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通过,同时吸收地面和空气放出的长波辐射(红外线),从而造成近地层增温。

我们称这些微量气体为温室气体,它们的增温作用为温室效应。

二、简答题
1.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2.中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污染治理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三、判断是非题
(1)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的原因是由于汽车废气所进行的光化学反应所致。

(√)
(2)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发生于环境问题的第二次高潮阶段。

(√)
(3)“三同时”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战略方针。

它是指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
效益的统一。

(×)
(4)pH值小于7.0的降水称为酸雨。

(×)
四、选择题
1.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A)。

A.人口激增
B.城市化进程
C.工业发展
D.资源消耗
2. 第一届“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A)
A. 1972年6月5日
B. 1974年6月5日
C.1975年6月5日
D.1973年6月5日
3、第一届“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哪一天?(D)
A. 1995年5月22日
B.1997年12月29日
C.2001年5月22日
D.1995年12月29日
4、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什么?(C)
A. 烟尘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C.烟尘和二氧化硫
D.烟尘和氮氧化物
5、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在哪一年?(B)
A.1942年
B.1943年
C.1944年
D.1945年
6、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在当时的哪个国家?(B)
A. 前苏联白俄罗斯
B.前苏联乌克兰
C.前苏联俄罗斯
D.前苏联乌兹克斯坦
7、印度“博帕尔农药泄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C)
A. 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8、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哪一年的什么地方召开?(A)
A.1972年,斯德哥尔摩
B.1973年,巴黎
C.1972年,巴黎
D.1973年,斯德哥尔摩
五、填空题
1.环境问题主要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这两种类型。

2.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3.在第2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应(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

4.符合我国国情的三大环境政策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谁污染谁治理)、(强调环境管理)。

第二章
第二节生态平衡及其意义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
1.定义: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

二、生态平衡破坏的标志
(1)结构的改变
表现在缺损一个或几个组分成分,使平衡失调,系统奔溃,如:毁林、开荒等,也表现在某一组成成分发生变化,如: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非生物成分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等。

(2)功能的衰退
主要表现在能量流动受阻,如:生产者数量减少;也表现在物质循环的中断等。

三、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
(1)自然原因
首先是灾难性的自然原因,如火山、地震和水旱灾害等,它们会急剧破坏生态平衡。

其次是自然界本来存在的有害因素,例如母岩风化放出有害元素,或者土壤缺乏必要的元素。

(2)人为因素
主要是指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系统不平衡,如工业排放“三废”、滥砍滥伐、围湖造田、过度放牧等。

综上所述,人类既可破坏生态平衡,又可以改造环境,为使生态系统在良性循环下达到稳定平衡,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三、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1)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规律
(2)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的规律
(3)物质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规律
(4)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
(5)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
四、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树立生态学观点,管理环境和保护环境
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学问题。

对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或若干个生态系统的组合。

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必须在注意遵循经济规律的同时,也注意遵循生态规律。

运用生态学观点管理和保护环境,必须把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渗透到工农业生产之中。

在现代化的工业建设中,为了高效率地利用资源与能源,有效地保护环境质量,人们提出了要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

生态工艺是指无废料生产工艺。

无废料是相对而言,指不向环境排放对生物有毒有害的物质。

这是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模拟。

2、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

所谓的生物监测就是利用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下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断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

它们不仅可以反映出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综合影响,而且也能反映出环境污染的历史状况,这种反映可以弥补化学与仪器监测的不足。

利用生物对大气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价,比较普遍的是利用植物叶片受污染后的伤害症状。

水体污染可利用水生生物进行监测和评价。

采用的方法也很多,污水生物体系法就是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

由于各种生物对污染的忍耐力是不同的,在污染程度不同的水体中,就会出现某些不同的生物种群,构成不同的生物体系,根据各个水域中生物体系的组成,就可以判断水体的污染程度。

3、为环境容量和环境标准的制度提供依据
要切实有效地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对已经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就必须制定出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法规。

环境标准的制定又必须以环境容量为主要依据。

为了确定允许的污染物浓度,要求得综合研究污染物浓度与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关系的资料,并进行定量的相关分析。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三次重要国际会议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这三次联合国会议一般被认为是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会议。

(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来自世界11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讨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问题。

这是人类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的事务议程。

(1)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2)大会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的意义在于唤起了各国政府共同对环境问题,特别是对环境污染的觉醒和关注。

(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这次会议是根据当时的环境与发展形势需要,同时为了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20周年而召开的,会议取得了如下成果:
1. 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

2. 会议将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3. 各国政府代表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文件及有关国际公约。

(三)《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时间:2002年8月26日~9月4日
地点:南非约翰内斯堡
目标:全面审议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和主要环境公约的执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今后行动的战略与措施
同时也是为了纪念《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10周年。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谈判,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这一重要文件。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三份重要报告
(一)《增长的极限》
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的1972年
(二)《世界自然保护策略》
在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策略》
*该报告的主要目的有三个:①解释生命资源保护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②确定优先保护的问题及处理这些问题的要求;③提出达到这些目标的有效方式。

虽然《世界保护策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保护与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且反复用到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但它并没有明确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三)《我们共同的未来》
1987年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
该报告提出了“从一个地球走向一个世界”的总观点,并在这样的一个总观点下,从人口、资源、环境、食品安全、生态系统、物种、能源、工业、城市化、机制、法律、和平、安全与发展等方面比较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各个
方面。

该报告第一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概念
①《我们共同的未来》是这样定义可持续发展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需求
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应当特别优先考虑世界上穷人的需求;
2、限制
发展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其思想实质是尽快发展经济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基本需求,但经济发展不应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保证经济、社会能够持续发展;
3、平等
指各代之间的平等以及当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平等。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可简单地归纳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

(一)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它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必须通过经济增长提高当代人福利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

但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

这就是说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部分。

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和质量,采取科学的经济增长方式才是可持续的。

(二)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相协调。

它要求在保护环境和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使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使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能够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

(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危机问题,单纯追求产值的经济增长不能体现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可以不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当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这就是说,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发展是基础,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是条件,社会进步才是目的。

而这三者又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只要社会在每一个时间段内都能保持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发展,这个社会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显然,在新的世纪里,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书30页
1)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的公平。

代与代之间人的公平—代际公平。

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2)持续性原则
社会和经济发展不超过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
3)共同性原则
由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标体系
一、生态足迹的概念
生态足迹就是指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其生产活动及消费对地球形成的压力,每一个人都需要一定的地球表面来支持自身的生存,这就是人类的生态足迹。

二、生态承载力的含义
生态承载力(ecological capacity)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资源持续供给能力,环境容纳废物能力)及其可维持养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第四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第一节清洁生产
第二节
一、清洁生产的定义
2002年我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将清洁生产定义为: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二、清洁生产的内容
清洁生产包括3方面的内容。

(1)清洁的能源。

包括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各种节能技术等。

(2)清洁的生产过程包括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保证中间产品的无毒、无害;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噪音、强振动等;采用少废、无废的工艺和高效的设备、进行物料再循环(厂内、厂外);使用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完善管理等。

(3)清洁的产品清洁产品指节约原料和能源,少用昂贵的和稀缺的原料的产品;利用二次资源作原料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致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产品,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的产品,合理包装的产品,具有合理使用功能(以及具有节能、节水、降低噪音的功能)和合理使用寿命的产品,报废后易处置、易降解等产品。

第二节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给出的定义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二、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
循环经济的三原则(3R):减量化原则(reduce)、再利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或资源化
三、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产生,而废物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最终处置量的方式之一。

第五章资源环境保护
一、水资源的含义
水资源为“可以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被利用”。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论述)*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给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一切,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只有注意保护它,才能使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①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生活资料(食物、烧柴、建筑材料、渔业)和生产资料(木材、纤维、造纸原料、橡胶、树脂、松香、木柴和木炭等燃料、食品、布料和医疗等)。

维持生物多样性,会不断丰富我们的食物品种,也会提供各种工业生产中的必要原材料和新型能源。

②生物多样性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中维系能量的流动、净化环境、控制生物灾害、改良土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丰富多彩的生物与它们的物理环境共同构成了人类所赖以生存的优良环境。

③生物多样性保存了物种的遗传基因,为繁殖良种提供了遗传材料,以其作为外源基因,可培养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生物新物种。

④生物多样性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具有特殊的贡献。

有许多发明创造就是来自生物的启示,如仿生学,即源于一些鸟、兽、昆虫等。

一些物种引发了人们的灵感,或成为人工智能的仿制原型。

此外,动物作为医学等科学研究的实验模型,也对科学技术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⑤千姿百态的生物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是艺术创造的源泉。

生物多样性还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生态旅游、可更新能源、环境监测和预警等生态服务功能。

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

总之,生物多样性既是过去、现在,又是将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是当代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自然保护区的定义及意义
(1)自然保护区的定义自然保护区是将具有典型特征的自然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如珍稀动植物的集中栖息或分布区、重要的自然景观区、水源涵养区、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地质建造和重要的自然遗产和人文古迹等)以及其他为了科研、监测、教育、文化娱乐目的而划分出的保护地域的总称。

(2)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1993年国际自然和自然保护联盟形成了一个“保护区管理类型指南”。

指南中将保护区类型按保护目标确定为6种:自然保护区/荒野区,国家公园,自然纪念地,生境/物种管理区,受保护的陆地景观/海洋景观,受管理的资源保护区。

根据我国的国家标准《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的规定,我国自然保护区共分三个类别九个类型。

(3)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