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规划-文化基因重塑语境下上海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以三林筠溪小镇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基因重塑语境下上海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
——以三林筠溪小镇为例
瞿奇,沈璐
摘要:在快速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当今中国,传承城市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成为每座城镇定位自身身份、体现地方特色、凝聚城市精神的必备条件。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每座城镇都拥有其自身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

本研究基于上海三林筠溪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实践,尝试建立由“时代背景基因链-地理空间基因链-产业功能基因链”有机组合而成的城市文化基因模型,利用该模型深剖基地历史文脉,广察基地现状问题,进而规划这片土地的未来。

通过这一过程,探索立足城市文脉建设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方法,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探索研究添砖加瓦。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基因,历史文脉,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1 研究背景
1.1 研究缘起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应有的自觉。

世界级社会和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时,回溯百年中国社会变迁,放眼21世纪快速全球化进程,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1],提倡应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将其中的资源作为新文化的发展基础,并通过“文化自觉”融入世界,为人类文明共存和文化自觉的发展开辟新思路[2]。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在“全球化、人文化、生态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简称“上海2040”)确立了“卓越全球城市——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目标愿景[3],将“人文”作为了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重要内涵,将海派文化视作跻身全球城市的重要身份识别特征。

文化讲述一座小镇的特色故事。

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特色小镇建设要“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得到充分的挖掘、整理、记录,历史文化遗存得到良好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筠溪小镇1,作为上海市首先开展特色小镇专项规划的项目,在全球联系不断强化、国家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上海编制2040总体规划的大背景下,借由生态廊道建设和城市更新
1据清代张端木《西林杂记》记载,“筠溪,在塘(三林塘,笔者注)之北,塘水支流,由西太平桥下直流,陂塘遢迤,两岸多竹,故名。

”本项目位于筠溪原址,“筠溪小镇”据此命名。

契机,紧抓本土历史遗存和文脉线索,深入挖掘其地质地理、河流水系、聚居空间以及文化民俗的历史变迁,经历了富有挑战又引人深思的规划设计过程。

项目组以保障生态环境和传承地方文脉为基本原则,先行探索了相关经验。

笔者作为项目组一员,借由多专业联合团队的共同研究成果,进一步归纳和探索,抛砖引玉,以飨同仁。

1.2 基地概况
1.2.1 区位与规模
筠溪小镇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图1),处于南外环与黄浦江东岸的东南夹角内,地跨外环生态廊道和上南路生态间隔带,是上海中心城的南部门户,也是上海市生态网络的重要节点。

随着远景交通条件的改善,其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将逐步成为浦东中部崛起的起点。

小镇规划范围西至黄浦江,北至环南二大道,东抵浦星公路,南至浦东区界(老三林塘),总规划面积317.36公顷(图2)。

图1 基地所在三林地区的交通区位图
图2 筠溪小镇规划范围图
1.2.2 现状问题与诉求
长期以来,多种原因导致三林镇沿江和外环外地区的发展“备受冷落”,城市风貌和环境、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经济社会发展与三林镇其他区域差距较大,掣肘区域整体发展。

伴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和外来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大量的城市疑难杂症在这里滋生。

外来人口剧增,人员构成复杂,人口密度高。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水系阻塞、水质污染。

村庄与工业仓储设施混杂居住环境差,社会治安问题突出。

农村宅基地建设年代早,建筑结构及外观较差,配套设施匮乏等等。

因此,基地对亟待转型和更新。

1.2.3 发展机遇
近年来,在国家和上海市有关“严守生态红线”、“城市双修”和“推进建设特色小镇”等宏观政策背景下,伴随黄浦江沿岸发展逐步向南展开和“两岸贯通”的契机,基地北部的前滩、三林滨江南片等地区逐步为区域发展带来新机遇,此外,外环外地区也加快推进生态间隔带规划建设,这些机遇都给三林筠溪小镇这片土地描绘了充满想象力的未来。

2 研究思路
2.1 技术路线
本文以筠溪小镇规划设计实践为研究对象。

首先建立小镇文化基因的剖析模型;既而利
用这一模型解析历史上的筠溪小镇,从中发现曾经使这一片土地文化繁荣的特定基因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利用该模型诊断基地现状文化淡薄的原因;最后,基于前两步分析,结合新条件和新诉求以及对未来时代的预判和愿景,修复和重组筠溪小镇的文化基因,以期延续小镇的文脉、复兴筠溪小镇的文化(图3)。

图3 技术路线图
2.2 文化基因模型
本研究认为,文化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和地理空间上,基于符合当时当地的产业功能,通过人类活动而自然孕育、生长和传承的一种综合形态[4]。

因此,时代背景、地理空间、产业功能是本文建立城市文化分析模型的三条基本基因链,也可理解为文化基因三要素。

时代背景基因链,涵盖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经济水平、生产力水平、人口特征等内涵。

地理空间基因链,包括地形地貌、生态格局、河流水系、聚居空间、建筑空间等物理空间实体。

产业功能基因链主要指当时当地的产业类型、产业间的关系以及主要的城市功能。

上述三要素的特定组合孕育一方特色文化,呈现为诸多形态,包括地方风物、民俗活动、文学艺术、文人名士、人文景观等等(图4)。

上述的文化基因结构要素,基于较全面的普适意义来建立,涵盖了广阔的学科领域,具体到本研究,将主要聚焦于基地的突出特征以及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的关键因子来进行研究,而不会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依据此模型,本研究将对基地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此重构筠溪小镇的未来。

图4 文化基因模型图
2.3 规划原则与方法
筠溪小镇的规划秉承“扎根本土尊重历史、基于现状因地制宜、对接诉求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

针对这片拥有深厚历史积淀和复杂现实挑战的土地,利用文化基因修复和重建的方法,尊重历史,梳理地理空间;与时俱进,培育产业功能。

最终自然孕育生长属于这片土地的文化。

3 寻根溯源——历史文化基因剖解
3.1 农耕文明的时代基因
基地所在三林塘地区历史源远流长。

东汉三国前还是一片汪洋,两晋期间渐成陆地,唐代出现田宅。

据民国《三林乡志残稿》,“向传宋季元初,有大姓林氏,分居东中西三处,故名其地曰三林庄,其水曰三林塘,东曰东林,西曰西林”[5],可见,三林发祥兴盛于宋代。

宋代宗教儒佛道并存,三林地区记载较早的宗教建筑包括崇福道院(宋宣和元年)、积善教寺(宋绍兴二十七年)、西林禅院及文星阁(宋淳熙年间)等。

元、明、清历朝,又陆续建设观音堂、海会寺、水月庵、三林庙、岳王庙、城隍庙等数十座各类宗教建筑。

农耕时代的劳动力和生产力所限,加之宗教积淀深厚,奠定了当时依赖自然、敬畏自然的自然观和淳朴向善、俭勤知命的民风性格。

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当时三林地区人民与自然相处的模式,及产业经济发展以及文化风俗。

3.2 水乡特征的空间基因
3.2.1 高乡和横塘纵浦
在上海地质变迁史上,三林地区是浦东成陆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冈身2东侧具有典型“高乡”特征的地区[6]。

其次,“横塘纵浦”是这一地区最突出的水系特征(图5)。

汉唐时,三林一带的港浦高达二三百条[7],有“五里一横塘、七里一纵浦”之说,“塘浦”分支为“泾浜”和“溇港”,形成多层级鱼骨状的河网体系。

在众多的河流中,老三林塘不仅是重要的生产灌溉主脉,同时也是当时最重要的生活岸线和运输路线。

高乡以及横塘纵浦的特征。

对当时的自然景观、交通贸易、农业种植以致手工业发展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图5 三林地区“横塘纵浦”水系变迁图
3.2.2 枕河而居的聚居空间
丰富的水系更使三林地区成为便利的水上交通和贸易中心,繁荣的交易逐渐形成了沿水发展的水街和市集。

从1948年的遥感影像来看(当时工业化、和城市化尚未蔓延至此,聚落格局延续农耕时代特征),三林塘水街的布局与《西林杂记》对历史上三林镇的描述一致——“镇在塘水之北。

依塘建屋,东西长约三里,形如船式。

”[8](图6)。

而本地农民的聚居点主要分布在支流两侧或者水系末梢,不仅为了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种植的需求,更可以方便出行和货物交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藤叶式布局(图7)。

整体上形成了“人家尽枕河,往来皆舟楫”的水乡空间景观[9]。

2据宋代绍熙《云间志》(1193年)记载:“古冈身在县东七十里,入土数尺,皆螺蚌壳,其地高阜,宜种菽麦。

”冈身是古海岸线长期停驻所形成的贝壳沙堤地带,也是上海滩逐渐成陆的佐证。

后来长江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海岸线从冈身向东推进,冈身两侧形成了高低相异的地貌,冈身以外地势略高,称作“高乡”,土壤沙质,适合种植棉花,但成陆年代晚。

冈身之内,为古陆地,是为“低乡”,土壤黏性重,适合种植水稻。

图6 三林塘水街“依塘建屋,形如船式”(1948年)
图7 三林塘村落藤叶式布局(1948年)
3.2.3 本土建筑绞圈房子
历史上的三林地区遍布绞圈房子(图8),形成极具本土特色的建筑样式和空间肌理。

“绞圈”为建筑木工术语,意指将四面建筑的屋脊屋顶无缝衔接,绞合成圈,便于汇集雨水、防渗防漏,以适应上海地区多雨的气候特征,区别于北方的四合院的屋顶样式。

绞圈房子是上海地区比石库门更古老、更有特色的住宅建筑,一定意义上还是石库门建筑的原型。

它既有江南庭院的特色,又有濒海城镇的建筑特点,是很有美感的建筑式样。

其骨架结构系全木衔接,且都使用榫卯。

这种结构使梁、柱之间互相牵制,抗风、抗震性能极强,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上海本土传统住宅建筑(图9)。

图8 基地历史上的绞圈房子(1948年遥感影像)
图9 绞圈房子形制(左为“绞圈房子”农宅;右为五开间三埭两绞圈房)
3.3 相辅相成的产业基因
依托独特的高乡地理特征和丰富的水系,历史上的三林成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水上贸易中心。

高乡地区土壤沙质,宜植棉花。

据《西林杂记》记载:“西林户口无多,无山林之胜、物产之奇,与余居新场等耳,惟植贝花(棉花)早,孟秋即枯吐,一邑之价,必先由此定。

”可见,三林的棉花在当时的农产品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其次,蔬菜瓜果、豆类以及鱼蟹水产也是当时重要的农产品类型。

此外,由于棉花的繁盛,又催生出棉纺织业。

丰富的农产品和便利的水上交通发展出水上贸易和交通运输行业。

据考证,现位于三林
镇临江村庞家宅的筠溪老街,依托老三林塘港,在当时是方圆三公里的商贸中心,热闹繁华。

自然也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交流中心。

3.4 繁荣兴盛的地方文化
文学艺术方面,以形成于明清时期的“西林八景”为代表,自然景观和诗词画作相得益彰,其中“海会晓钟”、“南园夕照”、“文阁晴雪”与宗教文化建筑息息相关,而“土冈春眺” 、“芋泾秋棹” 、“筠溪烟雨”,更是对当时的地貌、水系和景观特征的细致描述,而“三梁夜月”、“桐桥晚风”则是人类建筑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的最佳画面。

这些景致佳话成就了三林的文化传统积淀,也成为下一步雕琢筠溪小镇的基础史料。

民风民俗方面,三林三特——圣堂庙会、舞龙舞狮、城隍出巡,是经久不衰的传统民俗活动,三林舞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已经走向国际舞台。

三林三绝——三林刺绣、三林瓷刻、三林本帮菜,也是三林地区独特的民间手工艺遗产和本帮饮食典范。

此外,三林地区自古地灵人杰,自明初就有储氏、赵氏等望族读书仕宦、入朝为官,明代在筠溪河畔水月庵修建的储氏义塾是当地最早的教育机构,孕育了一方文人名士[9]。

三林筠溪地区的文化和活力来源于其独特的场域空间特征和与之相宜的产业功能活动,是扎根于本土自然生成和发展的。

这是后续规划中最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规律。

4 发现问题——现状文化基因诊断
4.1 现代发展的时代基因
近现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生产力得到升级,人类活动开始凌驾于自然之上,人地矛盾频繁爆发。

但三林筠溪地区在上海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自开埠到改革开放以前,这片“边缘之地”几乎未受到近代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影响,仍保持着农耕时代的特征。

直至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外来人口暴涨,城市化速度加快,零星工业遍地开花,城市快速扩张的溢出效应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显现。

数倍于本地人口的外来务工人员,使基地内人员结构发生严重变化,这就稀释了本土本就开始式微的文化氛围,同时基地现状也缺失提供文化教育、艺术欣赏和宗教活动的空间设施。

4.2 破碎残缺的空间基因
整体来讲,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威胁原生空间,基地现状空间品质的下降和景观风貌的破坏使文化成长的环境条件不复存在(图10)。

原始的大地肌理和水系特征被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破坏,河道渠化硬
化,支流阻塞,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受到威胁。

原生聚落的空间特征被见缝插针的零星工业侵蚀破坏,工业的蔓延生长还侵蚀农用地和自然环境,造成基地内的土地破碎化,用地性质混杂。

滨江空间被船厂、混凝土厂等大型工业厂房和设施占据。

绞圈房子迅速被混凝土建筑替代,外来人口的剧增使建筑密度增加,私搭乱建现象突出,建筑质量下降,居住空间品质低下。

万幸的是,老三林塘、筠溪老街建制规模、零星的村落和绞圈房子等空间要素得以幸存,而滨江工业遗产和基地中部的现代苗圃林地,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在未来的文化复兴中发挥作用。

图10 基地现状遥感影像
4.3 混乱脱节的产业基因
基地现状产业以一、二产为主,三产为辅,一产多为苗圃种植业和农业,二产以建材、船厂、工贸、五金、装饰材料、家具、服饰加工、物流等行业为主,三产包括餐饮、酒店、会所等商业服务业。

其中,农业和苗圃为本地的经济贡献价值很低,滨江大型工业也已经空置,大量的零星工业和低端餐饮酒店为基地带来的更多是环境污染和空间破坏。

在城市功能上,基地几乎已变为一片工业遗址、城中村、低端工业和苗圃林地掺杂的混乱之地。

缺失为公众服务的交往活动、生态景观休闲、文化艺术教育等公共功能空间。

4.4 稀释惨淡的地方文化
在快速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的大背景下,基地更新发展滞后,现状的空间品质和功能内涵相互制约,形成不良循环,逐步造成现状混乱萧条的整体氛围。

丧失了独特的地理景观风貌,没有了扎根本土的特色产业,缺乏丰富的公共活动功能空间,则难以产生促进人群聚集和交往的活动,地方文化自然走向衰落和惨淡。

所幸三林三宝、三林三特等文化形态在大三林区域仍然得以延续,拥有复兴和弘扬的基础。

5 规划蓝图——未来文化基因重建
5.1 对接面向未来的时代基因
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生活方式丰富多元的今天,人类将迎来一个互联共享、开放包容、快速更迭的时代。

届时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将异彩纷呈,正是文化复兴并更加繁荣的最佳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作为向着全球卓越城市迈进的城市,已然提出“生态、人文和创新”的发展目标。

在未来的城市中,人与自然将和谐相处,人们将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体验,更希望尝试创意无限的新生活方式。

而筠溪小镇将紧密对接这些诉求,在空间布局和功能配置着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传承和发扬特色文化、培育和创新功能内涵。

图11 筠溪小镇规划总平面图
5.2 修复水乡特征的空间基因
地理空间上遵循历史基因,从水系、地形、聚落、建筑等方面修复空间特征,作为传承
和培育特色文化的本底环境(图11)。

5.2.1 修复水系特征
水构成了三林最重要的因素,以水为街,因水兴市,由水成镇,理水得景,历史上三林的繁盛得益于三林得天独厚的“水文化”的滋润。

规划恢复“横塘纵浦,港汊泾浜”的水网特征,回归水系本底。

塑造“林枕花溪、鹭回江南“的空间意境,这是修复筠溪文化基因,延续筠溪历史文脉的空间基础。

5.2.2 塑造微地形
数百年的地质变迁和农业耕作,使筠溪地区地势变得极为平坦,不再拥有历史上“土岗春眺”的特殊微型地貌。

规划利用水网修复和疏浚产生的土方在基地北部塑造微地形,一方面产生地形变化提高景观多样性,另一方面削减基地北侧徐浦大桥的视线干扰和噪音污染,保护基地内规划的鸟类栖息湿地。

5.2.3 复原聚落形态
规划保留筠溪老街空间和整体风貌,追溯筠溪老街和村庄聚落的历史肌理及公共空间布局特征。

依塘建屋,再现商业水街胜景;枕水而居,复原藤叶式聚落布局,重塑“新江南水乡”的聚落空间风貌(图12)。

图12 筠溪老街规划平面及空间肌理
5.2.4 重现绞圈房子
“修旧如故、与古为新”,通过对本土民居“绞圈房子”的建筑结构特点和建造工艺进行分析,提取关键要素,结合新型业态,复兴属于本土的绞圈房子。

不仅适应本土气候特征,更能彰显地方特色风貌。

5.3 重组匹配时空的功能基因
筠溪小镇产业功能配置在时间上对接时代诉求,在空间上注重符合水乡特征。

将重点布
局文化传承教育、生态保护与休闲和多元创意办公等功能(图13)。

5.3.1文化教育与研究传承
小镇中部结合微地形塑造布局黛山林村功能区,再现历史上“土冈春眺”胜景。

内部设置佛学院和栖旅慢活村落。

传承和发扬宗教文化,引导禅意生活方式。

南部重点打造筠溪老街,传承本土文化、体现聚落空间特色和培育新兴创意产业。

引入国学堂、刺绣园、瓷刻园等具有三林传统文化特色的功能,并与“慢旅生活”功能相衔接形成具有三林特色的老街。

5.3.2生态保护与运动休闲
在筠溪小镇核心区规划建设世界级湿地公园,营造鸟类栖息地,形成区域生态涵养核心,对接市级生态网络建设要求。

内部设置生态教育中心,进行科普教育,培养生态文化。

小镇东部依托现有林地规划森林沼泽区,净化区域水质,内部配置水上运动和休闲设施,满足人们生态体验和郊野探索需求。

5.3.3多元创意办公
西部沿黄浦江规划江湾景观带,将滨江潮汐湿地与工业遗存相结合,利用工业遗存留住场地记忆,同时更新改造为创意办公园区,吸引生态、文化、创意、时尚、教育等功能入驻。

打造滨江休闲活力区,为人们交流活动提供开放空间。

图13 筠溪小镇功能布局图
5.4 繁荣复兴的文化愿景
筠溪小镇规划设计旨在打造一个具有生态湿地景观、三林水乡风貌和历史工业遗存为特色的综合性小镇,融合三林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合技术
创新体验和栖旅慢活方式。

期望在未来营造诗情画意的“筠溪胜景”,熏陶培养兼具传统文化素养和现代科学文明的人才,自成一方独特风情,引导一股新潮风尚。

形成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现代创意共融的多元文化景象。

使其再次成为海派文化中一颗闪耀的明珠。

6 结论与展望
筠溪小镇规划始于对历史的尊重,相信扎根于大地脉络和特定的时代背景的城市空间塑造才是最合适的规划设计。

规划立足于上海,基于三林塘自身的水乡文化基因,扎根历史进行地脉、水脉的空间梳理,继而赋予与时代相匹配的功能属性,最终蕴养面向未来的文化风尚。

是一次“中发心源,外师造化”,由内而外、精致巧妙的空间与文化复兴。

筠溪小镇只是泱泱中华大地上的一片微小土地,但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注脚。

在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时代的当下,很多的城镇与村落由于贪图快速发展而肆意挥霍、暴力摧残自己所在的土地,最终丧失了特质。

在如今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找回自己的身份?城市主导者和规划师应回溯历史,静心寻找和剖解城市的独特文化基因,并进行精心修复和培育,特色和文化就会落地生根,自然成长,万古流芳。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在“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国际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5-11.
[2]费孝通著,方李莉编.全球化与文化自觉——费孝通晚年文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
[3]庄少勤.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创新探索[J].上海城市规划,2016,(4):1-8.
[4]苗阳.我国传统城市文脉构成要素的价值评判及传承方法框架的建立[J].城市规划学刊,2005,(4):40-44.
[5]佚名纂修,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编.(民国)三林乡志残稿[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6]谢湜.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江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7]柯俊改编,姚人雄,罗希贤绘.画说三林塘[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
[8]张端木钞,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编.(清)西林杂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9]杨知洁.上海乡村聚落景观的调查分析与评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作者简介
瞿奇,规划师,硕士,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沈璐,规划总监,博士,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