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 供应室严格划分污染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
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无菌观念。
各个区域有专用抹布和拖把,不得交叉使用。
2.工作人员操作之前认真洗手,必须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的消毒、洗刷、清洁和灭菌的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以及各类物品的性能、保养方法和使用范围。
出入各工作区域时要换鞋更衣后方可进入。
3.供应室内保持清洁、整齐,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各个工作室内物体
表面一次,地面用消毒液拖地,每周一次大扫除,每天紫外线照射1小时.在回收处理污物对应做好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特殊污染物品、器械应有标志并做特殊处理。
4.各种包布一用一洗一更换,保证无破损。
5.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室。
6.无菌物品按灭菌有效期先后分类放置。
7.配备下收下送设备工具,车辆洁与污分区存放,下送完毕后,运送车送至处理间用消毒液擦拭,干燥存放。
8.严格掌握消毒隔离规程及监测制度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合格后方可使用。
9.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
10.消毒员持证上岗。
医院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医院供应室是医院重要的管理部门之一,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医院各科室的物资供应,确保医务人员能够随时获得所需要的医疗用品和药品。
为了保障医院供应室的清洁与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等问题,制定一套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一、常规消毒措施1.日常清洁:每日对供应室进行定时清洁,清除地面积尘,定期更换垃圾袋并及时清理垃圾,保持供应室整洁。
2.物品摆放整齐:确保医疗用品和药品有序摆放,不同种类的物品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感染。
3.定期消毒:每周对供应室进行全面消毒,包括桌面、货架、橱柜等地方,使用消毒液擦拭,确保供应室环境清洁卫生。
4.消毒用具管理:定期更换消毒用具如洗涤布、拖把等,保证其消毒效果,并做好记录。
5.员工卫生管理:供应室工作人员每天上岗前需进行手部消毒,并定期接受卫生常识的培训,提高卫生意识。
6.防止污染: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用品和药品时应穿戴好手套,避免污染。
7.定期健康检查:供应室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不携带传染病。
二、感染病例应急处置1.隔离患者:一旦发现供应室工作人员感染传染病,需立即隔离患者,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
2.消毒隔离:对供应室进行全面消毒,包括空气消毒和物品消毒,确保供应室环境无菌。
3.通知上级:及时上报感染病例情况,与医院感染管理科协作,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4.人员调配:根据感染病例情况,调整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确保大家的健康安全。
5.环境监测:做好供应室环境监测工作,定期对空气和物品进行检测,确保安全卫生。
三、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1.全员教育:定期开展消毒隔离制度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执行力。
2.记录规范: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记录,确保工作的可追溯性。
3.检查考核:定期进行消毒隔离制度的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范风险。
4.客户满意度调查: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医疗用品和药品的使用情况,及时改进工作。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范文(四篇)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范文1、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无菌观念。
(二)、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明确,不交叉、不逆行,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行。
(三)、灭菌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后重新灭菌。
(四)、特殊污染的物品、器械应有标志,并做特殊处理。
(五)、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洁消毒,分区存放。
(六)、室内每日湿式清扫,紫外线照射____小时,每月做空气培养。
(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保存在无菌橱内。
(八)、工作人员手及物体表面每月做一次细菌培养。
(九)、严格掌握消毒规程及监测制度。
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
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并做好纪录;生物监测每季度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十)、工作人员每年查体一次。
(十一)、消毒员持证上岗。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范文(二)一、工作目的和背景消毒供应室是医疗机构中的重要环节,负责提供消毒和清洁用品,保证医疗设施的卫生和安全。
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操作流程、确保供应物品的质量和数量。
二、工作职责和要求1. 统筹安排:负责协调和安排消毒供应室的日常工作,包括物品采购、库存管理、出库发放等。
2. 物品采购:根据需求及时采购消毒和清洁用品,保证库存充足。
要求了解市场价格、质量标准,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合作,确保采购物品的质量和价格合理。
3. 库存管理: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做好物品入库、出库、盘点等工作,并及时更新库存记录。
要求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及时处理过期或损坏物品,并进行记录和报废处理。
4. 出库发放:根据科室和个人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物品发放计划,确保按时、按需发放消毒和清洁用品。
要求做好登记记录,追踪物品使用情况,及时处理库存不足或超过需求的物品。
5. 储存管理:负责储存及保管消毒和清洁用品,确保储存环境整洁、干燥、通风,防止污染和损坏。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一、背景介绍供应室是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负责医疗物资的储存、管理和供应工作。
为了确保医疗物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制定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是必要的。
二、消毒隔离制度1. 消毒环境要求供应室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定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消毒过程中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2. 消毒频率供应室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消毒:- 每日清晨开门前,对供应室进行表面消毒;- 每日下班前,对供应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每周对供应室进行深度清洁和消毒。
3. 消毒程序消毒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清洁:使用洁净布或者纸巾清洁供应室表面的尘土和污渍。
- 消毒:将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浓度稀释后,使用喷雾器或者拖把等工具对供应室表面进行喷洒或者拖拭,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被充分覆盖。
- 清洗:使用清水对供应室表面进行冲洗,确保消毒剂残留物被彻底清除。
- 干燥:使用吸湿纸巾或者风扇等工具将供应室表面彻底擦干。
4. 消毒记录供应室应建立消毒记录,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消毒剂的种类和浓度、消毒人员的姓名等信息。
消毒记录应保存至少半年,并定期进行审核和归档。
三、工作制度1. 岗位职责- 供应室管理员:负责医疗物资的储存、管理和供应工作,包括采购、入库、出库、库存管理等。
- 消毒人员:负责供应室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供应室的环境卫生和物资的安全性。
2. 入库管理- 供应室管理员应按照医疗物资管理的相关规定,对进货物资进行验收、登记和入库。
- 入库时应检查物资的包装完好性和有效期,并按照规定分类、编号和储存。
- 入库后应及时更新库存信息,确保库存数量和质量的准确性。
3. 出库管理- 供应室管理员应按照医疗物资管理的相关规定,对出库物资进行登记和发放。
- 出库时应核对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和有效期,并记录领用人员的姓名和用途。
- 出库后应及时更新库存信息,确保库存数量和质量的准确性。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第一部分:总则为了保障供应室内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确保供应室内环境的清洁整洁,避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传播,特制定本消毒隔离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供应室,所有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不得有任何违规行为。
第二部分:消毒管理1. 消毒制度:供应室每天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包括地面、墙壁、货架等所有物品表面。
消毒液应选择有效杀菌的消毒剂,确保杀灭细菌和病毒。
2. 消毒操作:消毒操作由专人负责,操作前需穿戴工作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
消毒时注意细节,确保所有角落都得到充分消毒。
3. 消毒设备:消毒设备包括消毒液、喷雾器、拖把等工具。
设备使用完毕后要经常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第三部分:隔离管理1. 隔离制度:供应室内应建立隔离区域,将进货、存储、发货等作业区域分隔开来,避免交叉污染。
隔离区域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2. 隔离措施:隔离区域应张贴明显的隔离标识,严格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进入隔离区域的人员需进行手部消毒,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
3. 隔离设备:隔离设备包括隔离柜、标识标牌、洗手液等。
隔离柜内存放易污染的物品,定期清洁和消毒。
第四部分:应急管理1. 应急预案:供应室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处理、污染物清理等内容,确保随时能够迅速应对。
2. 应急演练:供应室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员工对应急情况的处理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3. 应急设备:应急设备包括灭火器、急救箱等工具,必须经常检查和维护,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第五部分:监督检查1. 监督机制:供应室应建立监督检查制度,每周进行一次内部检查,定期请相关部门进行外部检查。
对违规行为及时处理。
2. 监督人员:监督人员由专人担任,负责监督检查供应室的消毒隔离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第六部分: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由相关部门商议决定。
2. 供应室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一、背景介绍供应室是医疗机构中重要的部门之一,负责管理和供应医疗用品、药品、器械等物资。
为了确保供应室的物资安全和卫生质量,制定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是必要的。
二、消毒隔离制度1. 消毒要求供应室应每天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地面、货架、柜子、工作台等物体表面的消毒。
消毒使用消毒液,可选择含氯消毒剂或酒精等合适的消毒剂,消毒液的配制比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消毒频率供应室应每天至少消毒一次,特殊时期或特定区域可根据需要增加消毒频率。
消毒时间应安排在非工作时间,以充分保证消毒效果。
3. 消毒程序(1)清洁物体表面:使用清洁剂清洁物体表面,去除污垢和油脂。
(2)消毒液准备:按照消毒液的配制比例准备消毒液。
(3)消毒操作:使用喷雾器或拖把等工具将消毒液均匀地喷洒或擦拭在物体表面,确保消毒液覆盖全面。
(4)消毒时间:根据消毒液的说明书,保持一定的接触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
(5)清洗物体表面:使用清水将物体表面清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6)通风干燥:打开门窗进行通风,让物体表面自然干燥。
三、工作制度1. 物资管理(1)采购计划:根据医疗机构的需要,制定物资采购计划,确保物资的及时供应。
(2)物资验收:对采购的物资进行验收,核对数量和质量,确保物资符合要求。
(3)物资分类存放:根据物资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存放,避免混淆和污染。
(4)库存管理:定期盘点库存,确保库存数量准确,并及时补充不足的物资。
2. 卫生管理(1)个人卫生:供应室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穿戴工作服等。
(2)环境卫生:供应室应保持整洁干净的工作环境,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3)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并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3. 安全管理(1)物资安全:供应室应加强对物资的保管,防止盗窃和损坏。
(2)用电安全:使用电器设备时,应注意用电安全,避免电器故障引发火灾等事故。
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医院供应室工作的安全性,提高医疗质量,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供应室的所有工作人员。
三、制度内容1. 消毒隔离基本原则(1)供应室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确保供应室内部环境整洁、无菌。
(2)供应室工作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无菌观念,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操作规程。
(3)供应室应合理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各区域之间界限清晰,防止交叉感染。
2. 环境与布局(1)供应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保持室内干燥、清洁。
(2)供应室内部布局应合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划分明确,设置专用通道,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行。
(3)供应室应配备符合要求的消毒设备,如高压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灯等。
3. 物品管理(1)物品分类存放,标识清晰,防止混淆。
(2)无菌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过期后重新灭菌。
(3)特殊污染的物品、器械应有标志,并做特殊处理。
4. 人员管理(1)供应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和培训经历,熟悉消毒隔离知识。
(2)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相关疫苗接种。
(3)工作人员进入供应室时,应穿戴整齐,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5. 操作规程(1)工作人员在操作前后应认真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避免空气污染和交叉感染。
(3)对各类物品进行消毒、洗刷、清洁和灭菌时,应遵循相关方法和质量要求。
6. 监测与记录(1)供应室应定期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包括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等。
(2)监测结果应有详细记录,不合格者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改进。
7. 设备与器械管理(1)供应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医疗器械应经过严格清洗、消毒、灭菌后方可使用。
(3)外来医疗器械应严格执行准入制度,进行专用管理。
8. 职业安全防护(1)供应室工作人员应掌握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一、背景介绍供应室是医疗机构中重要的环节,负责管理和供应医疗物资,为医疗工作提供保障。
为了确保供应室的卫生与安全,制定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消毒隔离制度1. 消毒标准(1)供应室应按照相关卫生标准进行定期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2)消毒方法可采用物理消毒(如紫外线照射)或化学消毒(如喷洒消毒液)。
(3)消毒频率: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消毒,重点消毒区域每班次消毒一次。
(4)消毒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消毒时间、消毒人员和消毒方法。
2. 隔离制度(1)供应室应设置明确的隔离区域,用于存放有感染性的物品或有疑似感染的物品。
(2)隔离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禁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
(3)隔离区域内的物品应进行专门处理,包括正确包装、密封和标识。
3. 个人防护(1)供应室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
(2)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前应进行正确的手卫生,洗手或使用洗手液消毒。
(3)使用完毕的个人防护用品应正确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三、工作制度1. 供应室管理(1)供应室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和监督。
(2)供应室应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物资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供应室应建立合理的物资管理流程,包括采购、验收、入库和出库等环节。
2. 物资管理(1)供应室应建立物资分类管理制度,确保不同类型的物资存放有序。
(2)物资应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进行摆放,如按照有效期进行排序。
(3)物资的出库应有相应的手续和记录,确保物资使用的合理性和追溯性。
3. 卫生管理(1)供应室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2)供应室内的垃圾应及时清理,不得堆放或滞留。
(3)供应室应定期检查物资的质量和有效期,及时淘汰过期或损坏的物资。
4. 人员培训(1)供应室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消毒隔离制度和工作制度。
(2)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3)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岗位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熟悉工作流程和规范。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引言概述:供应室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医疗质量。
为了确保供应室的卫生安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的内容。
一、消毒隔离制度1.1 消毒区域划分:根据供应室的功能和物品的危害程度,将供应室划分为不同的消毒区域,如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
高危区应设立专门的消毒室,中危区和低危区应设立相应的消毒设备。
1.2 消毒程序:明确不同物品的消毒程序,包括清洗、消毒、干燥等环节。
根据物品的特性和使用频率,制定相应的消毒频率和方法,确保消毒的彻底和有效。
1.3 消毒监测:建立消毒监测制度,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采取抽样检测和定期培训等方式,提高操作人员的消毒技能和意识。
二、工作制度2.1 人员管理:明确供应室的人员岗位职责和权限,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
同时,加强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2.2 物品管理:建立物品管理制度,对供应室的物品进行分类、编码和标识,确保物品的追溯和管理。
同时,制定物品的采购、入库、出库和报废等流程,确保物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2.3 环境管理:制定供应室的环境管理制度,包括清洁、通风、温湿度控制等方面。
定期对供应室进行环境检测,确保环境符合卫生标准,为物品的存储和操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的重要性3.1 预防交叉感染:供应室是医疗机构中物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如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易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医疗质量。
3.2 保障医疗安全:供应室涉及的物品包括药品、器械等,如不进行科学合理的消毒隔离,可能导致物品受污染,从而影响医疗安全。
3.3 提高工作效率:建立规范的消毒隔离制度,能够提高供应室的工作效率,减少因物品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浪费和延误。
四、供应室工作制度的重要性4.1 提高工作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能够规范供应室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5篇)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1.消毒供应室周围环境清洁,室内严格划分工作区域(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和辅助区域(更衣室、办公室等)。
各区域间有实际屏障。
人流由洁到污,物流由污到洁,不能逆行。
2.消毒供应室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应接受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培训。
3.工作人员进入消毒供应室应更换工作衣、帽、裤、鞋,着装符合要求。
患有传染病期间不得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
外来人员(包括参观者)须按要求着装入内。
4.工作人员上岗时按照工作区域的不同防护要求,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回收人员应戴圆帽、手套;去污区工作人员应戴圆帽、手套、防渗隔离衣或围裙、专用鞋,手工清洗时应戴护目镜或面罩;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工作人员应戴圆帽、穿专用鞋。
5.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与洗手操作流程,即进入工作间之前和离开工作间之后应洗手;戴手套之前、脱手套后应洗手;进行各种包装操作前后应洗手;工作中被污染或疑似污染应随时洗手或手消毒。
6.医院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外来医疗器械一律由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7.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处置流程为: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
8.被朊毒休、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根据病原体的特性,先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再按常规流程处置。
9.清洗消毒后的器械应无血迹、污迹、锈迹;包装材料清洁无破损;棉质包布一用一清洗不得缝补。
10.使用清洁剂、润滑剂、消毒剂、包装材料、监测材料应符合国际及____部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11.灭菌包的体积和重量应符合:脉动压力蒸汽灭菌:器械包重量不超过____公斤,敷料包重量不超过____公斤;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cm乘以30cm乘以50cm。
12.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灭菌物品与未灭菌物品分开放置。
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医疗机构供应室的安全和消毒工作的有效进行,制定本制度。
依据:1.《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2.《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3.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指导文件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供应室。
三、要求1.供应室应设专人负责卫生消毒工作。
2.供应室应定期消毒,并建立相应的消毒记录。
3.供应室的物品和设备应保持干燥清洁,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洁。
4.供应室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储物管理制度,分类储存物品,保持整洁。
5.供应室应做好防虫、防鼠工作,加强室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四、消毒操作流程1.选择消毒剂:根据不同的物品和设备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准备消毒剂:按照使用说明配制消毒剂,并根据需要调整浓度。
3.清洗物品:先用清水清洗物品,去掉表面的污垢。
4.浸泡消毒:将物品置于消毒剂中浸泡一段时间,时间根据不同的消毒剂和物品的要求而定。
5.清洗冲洗:将物品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去除消毒剂的残留。
6.晾干除菌:将物品晾干,使其在干燥环境中彻底除菌。
7.包装存放:将物品包装储存,保持干燥和卫生。
五、消毒记录1.消毒剂的配制、使用日期、消毒剂名称和浓度等要记录下来。
2.对每次消毒的物品进行记录,包括物品名称、消毒日期和消毒人员的签名。
3.将记录保存一段时间,以备查证。
六、应急措施1.一旦发现供应室中有疑似感染的物品,应立即进行隔离,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一旦发生感染事故,供应室应有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进行处理,确保没有传染风险。
七、宣传教育1.周期性组织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卫生消毒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消毒操作技能。
2.定期向供应室工作人员宣传有关感染预防的知识和经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供应室是医疗机构中负责物品储存和发放的重要部门,其卫生和消毒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制定和执行本制度,能够确保供应室的物品和设备的安全和卫生,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建筑布局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工作区域明确分为三区:去污区、检查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区,有独立的敷料包装间,各区设有实际屏障及进出缓冲间,缓冲间设洗手设施。
三区设洁污专用传递通道,无菌物品及消毒物品专用发放通道,物品由洁到污,不交叉、不逆流,空气流向由洁到污。
二、工作人员上岗衣帽整齐,按各区域要求着装,进入无菌室和监测室要更换拖鞋,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周围环境无污染源。
三、各种敷料制成后,须经高压灭菌后方可使用。
消毒后的物品要有标志,并注明消毒日期,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间内。
一次性无菌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10cm。
无菌包卸载查看灭菌监测结果合格,无菌包标识清楚,无湿包和二次污染的包方可进入无菌存放室储存或发放使用。
四、严格执行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采用封闭式回收,清点检查应在去污区进行。
五、高压消毒锅要定期检查,鉴定消毒效果,发现故障或未达到效果时,应及时维修找出原因,对维修工作要有记录。
六、每日消毒工作要有记录,已经消毒的物品,必须有消毒人员签字后方可领用。
七、洁、污车分开使用,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八、消毒液现配现用,使用中的消毒液、清洗剂及润滑剂保证有效的浓度。
九、每月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监测,无菌物品微生物培养,监测结果必须达到规定标准。
十、有传染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消毒供应室工作。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1、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采用由“污”到“净”的流水作业方式布局,清洁区与污染区采取单线行走,不可逆行。
应做到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污染物品与清洁物品分开,初洗与精洗分开,未灭菌物品与已灭菌物品分开。
2、工作人员上岗时要求着装整齐,戴好帽子,不能佩戴戒指和耳环等饰物,不能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
出入各工作区时必须要洗手换鞋方可进入。
3、供应室内清洁区的台面和地面每日清洁擦拭,污染区的台面和地面每日清洁消毒。
各工作区的墩布应注明区域标记,分开使用。
4、回收污染物品与发放无菌物品应分车、分人进行。
下送完毕后,回收污物车送处理间用消毒液擦拭,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后备用。
5、凡有脓血的器械物品须由科室清洗后方可与供应室交换。
6、凡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必须先经高效消毒剂消毒后,方可与供应室进行交换。
7、消毒液需每日更换,现用现配,并对消毒剂浓度进行检测。
所消毒的物品必须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
8、对高压灭菌器进行效果监测,每日晨起第一锅做B-D 试验;每锅次进行监测并存档;每个灭菌包应采用化学指示卡、化学指示胶带进行灭菌效果监测;每月用生物指示剂“嗜热肪杆菌芽孢”监测灭菌器效果,结果存档。
9、严格执行无菌物品发放制度,认真检查无菌包的质量及名称、灭菌日期、灭菌标记及工号。
发放中如有散包、湿包、落地包均不得发出,须重新进行灭菌。
10、严格遵守无菌物品有效期:所有灭菌物品必须每日检查一次,按日期先后排序依次使用。
灭菌敷料包有效期受包装材料、封口的严密性、灭菌条件、储存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
棉布包装材料和开启式容器: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为40-60%时,有效期为七天;其它材料,如一次性无纺布、一次性纸塑包装材料:证实该包装材料能阻挡微生物渗入,有效期可相应延长,至半年或以上。
11、每月对空气、无菌物品、一次性无菌物品、消毒液、台面及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存档。
12、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正确地“手卫生”制度与操作流程。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一、背景介绍为了确保供应室的卫生环境和食品安全,保障员工和消费者的健康,制定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供应室的消毒和隔离工作,确保供应室的卫生状况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二、供应室消毒制度1. 消毒频率:每日开业前、营业期间和营业结束后进行消毒,保持供应室的卫生环境清洁和无菌状态。
2. 消毒方法:(1) 使用消毒液对供应室的工作台面、器具、设备进行擦拭消毒,确保消毒液浓度符合标准要求。
(2) 使用紫外线灯对供应室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次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 使用蒸汽消毒器对供应室的器具和设备进行蒸汽消毒,确保达到有效杀菌效果。
3. 消毒记录:每次消毒操作完成后,供应室负责人应填写消毒记录表,记录消毒时间、方法和消毒液浓度等详细信息。
记录表应保存至少一年。
三、供应室隔离制度1. 原材料隔离:(1) 将原材料按照不同种类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 在供应室内设置专门的储存区域,确保原材料与成品分开存放,防止污染。
2. 人员隔离:(1) 供应室工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和帽子,戴口罩和手套,保持个人卫生。
(2) 供应室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无传染性疾病。
3. 设备隔离:(1) 设立专门的工作区域,将与供应室无关的设备隔离开来,避免交叉污染。
(2) 定期对供应室内的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卫生状况。
四、供应室工作制度1. 工作时间:供应室的工作时间为每天8:00至18:00,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延长或者缩短工作时间。
2. 工作任务:(1) 确保供应室的原材料和产品库存充足,及时补充和调整库存。
(2) 监控供应室的温湿度和卫生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3) 负责供应室的消毒和隔离工作,确保供应室的卫生环境符合标准要求。
(4) 协助采购部门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和供应室内物品的管理。
3. 工作纪律:(1) 供应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公司的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随着全球疫情的严重影响,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和工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1.1 定期消毒:供应室应设定定期消毒计划,对供应室内的所有物品、设备进行定期消毒,确保供应室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1.2 消毒措施:应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如使用84消毒液、紫外线消毒等,确保对各类细菌、病毒进行有效杀灭。
1.3 消毒记录:对每次消毒进行记录,包括消毒时间、消毒剂种类、消毒范围等,以备查证和监督。
二、供应室隔离制度2.1 区域划分:供应室应划分不同的区域,如原料区、成品区、包装区等,确保不同区域的物品不混杂,避免交叉感染。
2.2 人员隔离:对供应室内人员进行隔离管理,如穿戴防护服、戴口罩等,避免人员直接接触物品,减少感染风险。
2.3 物品隔离:对供应室内的物品进行分类、分区存放,避免不同种类物品接触交叉,减少污染风险。
三、供应室工作制度3.1 岗位责任:明确供应室内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清晰明确,避免工作交叉和责任模糊。
3.2 工作流程:建立供应室的工作流程图,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时间节点,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3.3 应急预案:制定供应室的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处理、物资紧缺情况等,确保供应室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四、供应室人员培训4.1 消毒培训:对供应室人员进行消毒知识的培训,包括消毒剂选择、消毒方法等,提高人员对消毒工作的认识和技能。
4.2 防护培训:对供应室人员进行防护知识的培训,包括穿戴防护服、正确佩戴口罩等,提高人员对防护工作的重视和实施。
4.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供应室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模拟各类突发事件,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五、供应室监督检查5.1 定期检查:建立供应室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引言概述: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的目的是保障医疗用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的内容。
一、消毒隔离制度1.1 消毒流程:详细介绍供应室消毒流程,包括消毒前的准备工作、消毒方式和消毒后的处理。
1.2 消毒剂选择:介绍不同消毒剂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1.3 消毒频率:根据医疗用品的种类和使用频率,确定不同物品的消毒频率,确保消毒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隔离制度2.1 隔离区域规划:根据供应室的实际情况,规划隔离区域的位置和面积,确保物品的隔离和分类存放。
2.2 隔离标识:制定统一的标识标志,明确标示隔离区域和物品的种类,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2.3 隔离物品处理:详细介绍隔离物品的处理方法,包括隔离物品的存放、清洗和消毒,以及隔离物品的出库和报废。
三、工作制度3.1 岗位职责:明确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确保消毒隔离工作的责任到位。
3.2 培训与考核: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评价。
3.3 紧急处理措施: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四、监督与评估4.1 监督机制:建立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督机制,包括定期检查和抽查,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4.2 评估标准:制定评估标准,对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3 经验总结与分享:建立经验总结和分享机制,鼓励供应室工作人员分享好的实践经验,促进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通过以上四个部分的详细阐述,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工作制度的内容得以清晰地呈现。
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工作,不断完善制度和流程,确保医疗用品的质量和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内负责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清洗、消毒、灭菌的重要部门,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
为了确保消毒供应室的消毒隔离质量,特制定以下消毒隔离制度:一、人员管理1.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消毒、灭菌、清洗等操作规程,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2. 工作人员进入消毒供应室前,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帽、口罩、鞋,并进行手卫生消毒。
3. 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4. 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生皮肤破损或感染,应及时告知上级领导,并采取相应措施。
5. 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室内卫生,定期进行室内消毒。
二、物品管理1. 消毒供应室应将物品分为清洁区、污染区和灭菌区,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2. 清洁区:用于存放待清洗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
3. 污染区:用于存放已使用或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
4. 灭菌区:用于存放已灭菌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
5. 物品在传递过程中,应遵循洁污分开、固定摆放的原则,避免交叉污染。
6. 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灭菌效果。
三、设备管理1. 消毒供应室应配备完善的消毒、灭菌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2. 灭菌设备应定期进行监测,确保灭菌效果。
3. 清洗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避免污染。
4. 设备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并归位存放。
四、环境管理1. 消毒供应室应保持室内整洁、卫生,定期进行大扫除。
2. 地面应保持干燥,避免积水。
3. 室内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保持空气清新。
4. 室内应设置洗手装置,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
五、质量管理1. 消毒供应室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质量考核。
2. 建立健全消毒、灭菌、清洗等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3. 建立健全物品追溯制度,确保物品来源可追溯。
4. 定期进行内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六、应急预案1. 消毒供应室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消毒供应室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供应室中心消毒隔离制度•相关推荐九、消毒供应中心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一、消毒供应室中心消毒隔离制度1、供应室周围环境整洁,无污染源。
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
行走路线采用强制通过方式,不能逆行。
严格区分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流水操作,不逆行,消毒与未消毒物品要严格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2、工作人员操作前后认真洗手,必须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的消毒,洗刷、清洁和无菌的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以及各类物品的性质保养方法和使用范围。
3、供应室2人必须经培训后方可上岗,消毒员应持证上岗。
4、供应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墙上无灰尘,霉点,裂缝,无蜘蛛网,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整个工作室内物体表面一次,地面用消毒液拖地,每周一次大扫除。
5、无菌物品发放、污染物品的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和专职人员。
6、送回供应室的医疗器械,必须先用多酶液浸泡后再洗净擦干,经高压灭菌后备用。
7、下收下送配有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发送,污染物品的接收,下送车要有明显标志,每次收发回来应用消毒液擦拭下送车,每周用消毒液彻底擦拭。
8、压力锅操作程序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执行,使用时必须进行工艺检测,化学检测、生物检测。
工艺检测必须每锅进行,预真空压力锅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排气系统正常方可使用,生物检测每周进行一次,所有的温度必须做好详细记录,资料保存3年。
9、已灭菌物品立即存放于无菌间。
10、进入无菌间前要洗手,戴口罩、更衣换鞋。
11、无菌物品接收时,应检查无菌包的标识是否完整,包布是否清洁、干净。
12、无菌合格物品必须有明确的灭菌标识和有效期,专厨专柜存放,并且有效期不超过7天,过期或有污染可疑的,必须重新灭菌。
13、无菌室每天空气消毒一次,每次60分钟,并有记录。
14、供应室内组装间、无菌间必须每月做空气检测一次,各区域的物表、工作人员的手和无菌包,必须每月进行一次微生物检测,所有的检测必须做好详细记录,记录保存3年备用。
15、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间单独存放,并严格按照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办法设施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采用由“污”到净”的流水作业方式布局,清洁区与污染区采取单线行走,不可逆行。
应做到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污染物品与清洁物品分开,初洗与精洗分开,未灭菌物品与已灭菌物品分开
2、工作人员上岗时要求着装整齐,戴好帽子,不能佩戴戒指和耳环等饰物,不能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
出入各工作区时必须要洗手换鞋方可进入
3、供应室内清洁区的台面和地面每日清洁擦拭,污染区的台面和地面每日清洁消毒。
各工作区的抹布应注明区域标记,分开使用。
4、回收污染物品与发放无菌物品应分车、分人进行。
5、凡有脓血的器械物品须由科室清洗后方可送与供应室。
6、凡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必须先经高效消毒剂消毒后,方可送与供应室进
7、消毒液需每日更换,现用现配,并对消毒剂浓度进行检测。
所消毒的物品必须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
8、对高压灭菌器进行效果监测,每个灭菌包应采用化学指示卡、化学指示胶带进行灭菌效果监测;每锅灭菌必须放化学指示卡过行灭菌效果监测。
9、严格执行无菌物品发放制度,认真检查无菌包的质量及名称、灭菌日期。
发放中如有散包、湿包、落地包均不得发出,须重新进行灭菌。
10、严格遵守无菌物品有效期:所有灭菌物品必须每日检查一次,按日
期先后排序依次使用。
灭菌敷料包有效期受包装材料、封口的严密性、灭菌条件、储存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
棉布包装材料和开启式容器: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为40-60%时,有效期为七天。
11、定期对空气、无菌物品、一次性无菌物品、消毒液、台面及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存档。
12、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正确地“手卫生”制度与操作流程。
包括:进入工作区之前和离开工作区之后,必须洗手;接触清洁物品和无菌物品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必须洗手;离开供应室污染区时,进入清洁区、无菌区之前必须洗手;戴手套之前、脱手套之后必须洗手;进行物品下收下送前后均要洗手;进行各种包装操作前后均要洗手;如工作时被污染或疑似污染时,随时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