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和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和环节
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和环节
教学设计涉及的知识方方面面,我们有时候可能很难全都顾及到。
以下是店铺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大家可以对照着检查一下!
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
1、分析教学内容。
2、学习者分析(学员)。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4、教师分析。
5、教学策略的分析。
6、教学评价的设计。
各环节的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包括教的目标,也包括学的目标。
它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最后达到的一种目标。
它是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般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
(2)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用的方法很多。
教师在备课时要对选用教学方法进行精心设计。
教学方法的设计实际上就是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
选用的依据包括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参照第二讲中的相关内容。
注意一个课时的教学往往不止一种方法,在设计方法时最好具体到每个子目或每个知识点上。
(如洋务运动一课中,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可以用辩论法,也可用图表对比呈现观点;洋务企业可用图表法;洋务企业的特点可用讲解法或讨论法;评价可用讨论法)(3)教具的设计
历史教具是历史教学必要的辅助手段,包括实物类教具、图示教
具、多媒体教具等。
实物教具如小黑板、某种历史物件的模型或样品、有利于教学的其他具体物品;图片教具主要是一些历史图片、地图;多媒体类教具就是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的设施。
备课时要精心考虑可以选用的教具以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效果。
怎样进行板书设计,将在后一节讲述。
(5)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设计是教师对已确定的教学内容怎样教及推进程序的一个总体思考,其中重点是教学过程的推进顺序。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的时间和学生活动的时间。
教师活动主要包括:讲解、提问、教具演示、板书等;学生活动主要包括:学生读书、回答问题(时间可灵活)、讨论、练习等。
对于这些活动什么时候做、用多少时间做都要有计划性。
②分配好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
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安排一般是这样的:组织教学1分钟、导入新课3分钟左右、讲授新课30——35分钟、小结3—5分钟;布置作业灵活处理。
教学中应按这个时间安排进行。
③设计每个知识点的用时;
④设计好子目间的过渡。
对教学思路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使整个课堂节奏紧凑,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的一个总体规划,是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推进的前提。
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予以重视。
教学设计有哪几个环节?各环节的内容如何?
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其主要环节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
境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和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自主性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资源链接等。
1、评估需求确定教学目的:测量学习差距、确定完成教学后能够做什么?
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学习之前的知识技能分析?
3、学习者分析: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环境分析?
4、编写教学目标:具体陈述学习后能够做什么?
5、开发评价方案:你准备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
6、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你设计各种教学资源和材料为教学做准备?
7、实施与评价:实施你的设计并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8、修改:整理反馈资料和数据,进行修改教学设计。
9、总结性评价:对学习者使用效果进行最终评价。
设计有哪几个环节?各环节的内容如何?
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1、导入
一节课的导入,不仅作为教师讲授新课的铺垫,即为进入新课学习提供背景,还应具有引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功能和作用。
设计导入时,可以采用具有形象直观、典型特征鲜明、外观奇特的形象资料,或学生熟悉的事物,创设情境。
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迁延已有的知识储备,活跃思维。
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力。
2、内容讲解
教材内容的讲授,是课堂教学的主干部分,也是一节课的核心。
于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力求将知识“讲活”,还要借助于直观、想象的教学手段及教具,呈现具体、形象的知识本体,记述清晰的第一手材料,向学生展现一个可以感知的知识。
3、换位思考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训练。
在学生对一个新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思维和认识时,方法和技能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根据让学生自己思考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或几种方法,如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综合、演绎等。
告诉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具体指导学生在运用这些方法后,产生自己的结论和认识。
4、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总结。
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的能力,学习的水平,通过积极的引导,将教学的这个环节交由学生完成。
使他们既重现和复习了刚刚学过的知识,又在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一次训练的机会。
也是是对一节课所授知识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进行线条式的梳理。
以使学生在已经学习和认知的基础上,理清头绪,把握重点。
5、课堂练习或作业
课堂练习或作业,既是教师随堂或课后检测、评估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实践学习技能和方法的重要途径。
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教学目的.,教学分析,分析学习着和环境,绩效目标,评价工具,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教材,形成性评价,修改教学,总结性评价。
1、评价需求以确定教学目的
第一步要确定在学生学完教学内容后,你希望他们能够做什么。
教学目的有多个来源,如教学目的清单、需求评估结果、对学习困难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对实际做这项工作的人员的分析以及对新教学的其他需求等。
2、进行教学分析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你还要确定为了实现目的人们需要按部就班做什么。
教学分析过程的最后一步是确定在开始教学之前学生应该具备的技巧、知识和态度,这些被称为入门技能。
把这些确定的技能用一张图表来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学习者和环境
除了分析教学目的之外,还要同时分析学习者,分析他们学习的环境和应用技能的环境。
学生现有的技能、偏好、态度以及教学环境和应用环境的特点等这些重要信息,会影响后续步骤,特别是教学策略的选择。
4、编写绩效目标
在教学分析和明确入门技能的基础上,你要具体写出学生在完成学习后能够做什么。
这些描述来源于教学分析中技能的确定,这些描述决定了要学习的技能、技能形成的条件和成功完成的标准。
5、开发评价工具
根据你刚才描写的目标,开发相应的评价方案,衡量学生完成你描述的目标的能力。
重点在于把目标中描述的行为类型和评级需求相关联。
6、开发教学策略
根据前五步中获得的信息,确定你在教学中为了实现最终的目标所要使用的教学策略。
这个策略包括教学前的活动、信息的呈现、练习与反馈、测试和后续活动等几个部分。
教学策略的确定以现在的学习理论和学习研究成果、媒体传递教学内容时的特点、教授的内容和接受教学的学习者的特点为基础。
这些特征被用来开发或选择材料以及开发课堂交互式教学的策略。
7、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
在这一步你将使用你的教学策略产生教学。
典型材料包含学生手册、教学材料和测试。
(这里的教学材料泛指各种类型的教学,包括教师指导手册、学生模块、投影胶片、录像带、计算机支持的多媒体和远距离教学的网页。
我们试图使材料这个词具有更广泛的涵义)。
是否决定开发原始材料取决于被教授的学习类型、现有材料的可用性
和可开发的资源。
还要提供在已有的资源中进行选择的标准。
8、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完成教学草案后,要开展一系列测试评价,目的是收集数据、提高教学。
形成性评价的三种类型是: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和现场评价。
每种评价都为设计者提供了不同类型的信息用来改进教学。
同样的技术可以被用来对已有的材料和课堂教学做形成性评价。
9、修改教学
最后一步(也是下一次循环的第一步)是修改教学。
整理和分析形成性评价所收集的数据,确定学习者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依据这些困难找出教学方面的不足。
10、设计和实施总结性评价
尽管总结性评价是教学有效性的最终评价,但它通常不是设计过程中的一部分,它是用来评估教学的价值的,必须在完成了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已经进行了充分的修改,满足了设计者的标准之后才进行。
因为总结性评价通常不是由教学的设计者,而是由独立的评估员完成的,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个过程也不应该算做教学设计过程的一部分。
上述九个基本步骤描述了一个使用系统化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
这个过程之所以被称为系统方法,是因为它由相互关联的元素组成,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输入和输出,这些元素结合到一起产生出预期的产品。
关于系统有效性的数据同样被收集,因此,最后的产品可以被修改直到达到预期的水平。
当开发教学材料时,数据被收集,并且材料被修改,这一切将使最终的教学更加有效率和效果。
《化石吟》六环节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3、培养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点:
1、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美。
2、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三、课前准备:
1、歌曲《木鱼石的传说》
2、网上收集有关化石的资料。
3、编排小话剧:《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环节《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导入: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
科学家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
请欣赏小话剧。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投影关于古生物的图片,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1、学生甲:
大家好,我是无颌鱼类化石。
我主要沉积在寒武纪和奥陶纪的岩石里,距今已有大约五亿年的历史了。
那时我生活在咸水环境里,由于我没有颌,科学家称我为无颌类。
我的身体外面披有铠甲一样坚硬的外骨骼,所以我不能游泳,只能生活在水底沉积物中。
应该说,我是一不会游泳的鱼类,我是最古老的鱼类化石了。
2、学生乙:
大家好,我是“始祖鸟”化石。
我残留有翅膀,嘴里有牙齿,翅膀前端有爪,并有着像蜥蜴一样的由多节尾椎骨组成的长尾,我的出土使许多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振奋不已。
不少人坚持的“鸟类是由蜥蜴进化而来的”的观点,就在我身上找到了依据。
3、学生丙:
大家好,我是总鳍鱼化石。
我原是两栖类的祖先。
话说1938年12月的一天,印度洋里有条渔船,在靠近非洲东海岸的较深的海里,捕到一条奇怪的鱼。
渔人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鱼,它大约1.5米长,长得倒不难看,全身钢青色,眼睛深蓝色,最特别的是它身子下
面的鳍很大,有点像腿,这条新奇的鱼,实际上是一种很古老的鱼,人们叫它矛尾鱼,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几乎和3亿年以前生活的我一模一样,也长着独特的胸鳍和腹鳍,这些鳍的内部骨骼,跟青蛙等两栖动物的四肢骨骼很相似。
此外,还有能呼吸的鳔。
其实,我的家族在发展中分为两支:一支登陆生活,演变成两栖类,例如青蛙;一支留在海洋,也逐渐演变,大部分种类绝灭了,矛尾鱼就是这一支的一个代表。
4、学生丁:
大家好,我是大象的祖先猛犸化石,我原是大象的祖先是地球上早已灭绝的哺乳动物,作为大象的祖先,我的体形比象要大,嘴里伸出的獠牙比当代的象牙要长得多。
因而,从外形上看,我的确给人一种青面獠牙的凶猛感觉,而不像今天的大象那样温驯谦和。
我的尸骨残骸最早是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的。
1901年,一位猎鹿人发现了我的完整尸体,在发掘现场,人们发现我是保持一种“坐姿”死在一个坚硬的大土块上,头骨有损伤,肌肉中有明显的充血现象,胃中尚有没消化的食物——树枝和青草,甚至嘴里还有一束没来得及咽下去的青草。
那么我是怎么死的呢?那是在远古时代的某一秋日,我漫步在别廖佐夫卡河的河岸边,不时用长鼻子将青草和树枝卷进嘴里,突然,河岸边的土层因河水的长期浸润,承受不了我这庞然大物的体重而发生坍塌,我束手无策地陷了下去,当我奋力挣扎总算支撑着站立起来的时候,又有大批沉重而坚硬的岩块砸在我的背上,我就这样遭遇了灭顶之灾,陷入深渊中最终是窒息身亡而变成化石的。
第二环节诗歌朗读比赛
导入:有一首抒情诗,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这些会讲话的奇异化石,这就是张锋写的《化石吟》,下面我们分组美读这首诗,请同学们合作交流设计最佳美读方案。
请各小组推荐代表到讲台前朗读诗歌,其他小组同学注意领会并给予点评,多提优点给予鼓励。
第三环节品味鉴赏诗歌的美
导入:《化石吟》既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更是一首科学诗,
请同学们思考交流以下问题:(屏幕显示问题)
1、诗文题中“吟”含有什么意味?诗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吟”本是古曲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本诗通过对化石的赞美来赞美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2、诗歌运用什么手法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全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亲切自然。
3、诗歌结构有何特点?哪两节结构相近?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共7节,可分3层。
1、2节是第1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
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
最后一节回应1、2节结构相近,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4、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
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
好在使诗歌的节奏美以及前后照应。
第四环节我想象中的远古世界
导入: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诗中提到的古生物,可以说包括了海、陆、空全方位立体的古代生物世界,假如我们通过时光机器,分成几个探险小组,漫游到了那个世界,你看到的应该会是一幅怎样奇丽的画面,下面我们分组讨论,看哪一组想象合理,奇异,描绘的优美动人。
第五环节欣赏歌曲结束全文
总结: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
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感情的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了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的世界。
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地
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吧!
【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和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