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1—2002年
近几年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中国近几年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1997~2004 积极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调整收入分配,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
在需求不振、经济增长乏力阶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需要中间传导过程,时滞短,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作用是:——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到2001 年,共安排国债项目8600 项,国债资金的投入有效带动其他配套资金的投入,使国债项目投资总规模达到近3 万亿元。
建成了一批重要工程,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使我国连续几年保持了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
——提高了居民收入,刺激了消费增长。
1999 年以来,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建立了艰苦边远津贴制度。
1999 年至2001 年,居民消费分别增长6.54%、9.1%和10.1%。
——保持了进出口稳定增长。
1998 年以来,分三次提高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使出口货物平均退税率达到15%。
同时,完善了加工贸易管理,扩大了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有效地刺激了对外出口。
——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
一是通过税收减免及财政贴息等政策,支持符合产业政策方向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二是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
2000 年,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分别增长13.8%、14.4%,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5、6.1 个百分点。
——建成和开工兴建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过去4 年中,共加固大江大湖堤防3 万多公里,长江沿岸移民建镇200 多万人,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55 万公里,增加铁路新线4000 公里、复线1988 公里;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已经开工;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等生态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但它有一些局限性:国家宏观调控过分,挤兑了民间投资。
2004 至今稳健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31 / 5 / 2008
史福厚
(一)固定资产投资额继续保持 较高水平
1、从投资增长的绝对数和相对数 来看: 从上面的两个图可知,自2001年 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 扩大,从2001年的37213.49亿元达 到2007年的137239亿元,2007年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是2001年的 3.69倍。
印度 俄罗斯 其他
(三) 出口增速提高,顺差继续扩大
第三,以欧盟为主要市场的机 电产品的外贸出口仍有可能稳定增 长。同时,人民币对欧元存在贬值 趋势,一季度贬值为3.74%,这使得 中国商品在欧盟市场仍有很强的竞 争优势。
史福厚
31 / 5 / 2008
(三) 出口增速提高,顺差继续扩大
第四,境外资金仍会通过贸 易渠道流入境内。在人民币持续 升值、利率水平较高的情况下, 境外资金仍会通过各种手段强化 我国外贸企业高报出口、低报进 口等做法,将资金转移到境内。
1999.06.10
2007.03.18
2007.07.21
说明:上图1992、1994、1995、2000、2001、2003、2005年份CPI为各 年平均数据,其余年份为利率调整日所在月份CPI的数据,便于对应比较。
31 / 5 / 2008 史福厚
2007.09.15
2008.03
(三) 出口增速提高,顺 差继续扩大
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31 / 5 / 2008 史福厚
(二)消费增势不改,增速温和放大
首先,居民收入将持续 增长,消费预期和信心仍 然良好。
31 / 5 / 2008
史福厚
(二)消费增势不改,增速温和放大
其次,国家将不断加强社 会保障,公共财政将进一步 惠及民生领域。
90年代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1990 103.1 1998 99.2 2006 101.5
1991 103.4 1999 98.6 2007 104.8
1992 106.4 2000 100.4 2008 105.9
1993 114.7 2001 100.7 2009 99.3
1994 124.1 2002 99.2 2010 103.3
90年代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一、90年代至今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
1. 90年代至今的中国GDP(单位:万亿元)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GDP 1.87 2.18 2.69 3.52 4.81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GDP 8.30 8.84 9.80 10.80 11.90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失业率
3.1 3.1 3.1 3.6 4.0 4.3 4.2 4.2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失业率
4.1 4.0 4.2 14.2 4.1 4.1 4.1
1990至今中国经济形势数据说明
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过热与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 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次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为了 给经济过热降温,受当时宏观调控经验不足的局限,国家相 关部门往往采取“紧缩到底”的政策手段,使经济由过热一 下子陷入过冷。这种热与冷的转换,好像是快速行驶中的急 刹车,经济过热是消除了,但又面临着如何启动经济的问题。 热与冷的骤然交替,造成剧烈的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运行 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1992-1994年经济发展速度飞快,通货膨胀率很高。 1998-1999年经济发展速度减缓,通货紧缩现象出现。 2004年出现通货膨胀,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提高。 2007年通货膨胀率继续上扬,经济发展速度也加快。 2008年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通
投资学案例作业
投资学案例作业(济宁MBA班刘现桥)一、企业要运做上市,都要考虑那些因素,结合本案例进行分析,并谈谈你的体会。
答:企业要运作上市,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相关政策、证券管理部门关于对上市企业的硬性规定及习惯性思维、行业发展前景、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资金、人才、管理以及投资者对行业和企业的态度认识等许多综合性的因素。
结合本案例,在这里进行一个具体的分析:1、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上实际90年代,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1996年秋天,沉寂了三年之久的中国股市开始复苏,全国新股上市工作开始明显加快了节奏,大、中型国有企业纷纷加入了申报上市的行列;江泽民总书记在9月份的讲话及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相关决议对于组建传媒类上市公司提供了可能性。
国家政治经济大环境为为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龙秋云的电广传媒企业进军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契机。
2、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在西方发达国家,传媒业早已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在为人们提供精神产品和信息传播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和高额的投资回报,属于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
1990年-2000年,中国传媒业实现了年平均超过30%的高速增长,作为一新兴产业,中国传媒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会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盈利,满足了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需求,这是电广传媒进入资本市场的一坚实后盾。
3、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在中国,每一个企业上面都有很多主管部门,这些主管部门有直属性的、有分管性的、有行政上的、有经济上的,每个部门都在行使一定的权力,与上级主管部门搞好关系,得到它们的支持,许多工作才能去开展,上市工作更是如此,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支持,电广传媒上市更会举步为艰。
本案例中,龙秋云上市想法首先得到湖南省广电厅厅长魏文彬的全力支持,然后又在湖南省广电系统得到共识。
为此,湖南省广播电视厅正式发文,成立股份制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和上市筹备办,由此拉开了电广传媒上市的序幕。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2001年回顾与2002年展望
W O为契机推进各项改革 ,我 国经 济就 1 1 月 份 出 口增 长 为 6 3 ,比 同 年 同 上升 到 20 T - 1 % 00年时 97 。 民消费信心逐 % 居 仍 可以保持稳定 增长 的态势 ,预 计 20 期太 幅下降 2 . 02 3 8个百分点 ,预计全年出 渐增 强 , 消费点开始出现。 去年 以来 , 消费 年的增长率将和 20 年基本持 平。 01
所 面临的外部 环 境 将 进 一 步 恶 化 只要 起迅速 下降到一 位数 的增长 ,直至 1 步回升的趋势 。 但 0月 社会消 费品零售 总额增长
继续 坚持扩 太 内需 的 政 策 .并 以加 ^ 份接 近零增长 ,1 月出 口才有所反 弹。 1
率从盒融危机发生后的 19 年的 6 8 , 98 %
征
1 内需为 主 的 经 济增 长 强劲
明显放 慢趋 势。 出口的减缓使我 国经济增 出上年同期 02个百分点 。 在内需强 劲增长 的拉动下 ,20 0 1年
据 刚刷进入新 世纪 的第一年 , 世界经济 长 失去 了一 个重 要 动 力 . 测算 出 口增 速
增 长就田第 四季度 美国经济 的急速 下挫 的下降将向下拉动 2 0 年 G P增长 12 工业生产虽有 波 动但增 加值 增长率 始终 01 D .
自 20 0 1年 由于 中 国 人世 、申奥 等利 形势 , 要继续保持 国民经济 良好的运行态 年同期分别下降 了 5 . 16元和 194元。 7.
好 消息的刺激 , 也由于世界经济普遍 不景 势 , 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或缓解这些 农 民收入不仅增长慢 , 而且绝对水平也还 气 国外投资机会减 少的影响 , 跨国公司加 远 忧 近 患 。 快 了进人 中国市场 的步伐 ,由此带 动了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取向分析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取向分析【摘要】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较为稳定,经济增长保持在较高水平,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相对较低。
财政政策取向主要是稳健性和适度扩张性。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显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消费需求增长稳定,外部环境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有限。
我国财政政策取向主要是以扩大内需,增加投资为主要目标。
宏观经济形势对财政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需求拉动和投资增长方面。
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调节经济波动和促进结构性改革方面。
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性需要继续加强,确保宏观政策的稳健性和灵活性。
未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发展趋势将会继续保持稳定,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和国内结构性问题。
为此,建议在未来加强政策的协调性,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财政政策、分析、影响、协调性、发展趋势、挑战、策略、建议1. 引言1.1 宏观经济形势概述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较为稳定。
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的依靠投资和出口转向以消费和创新驱动。
国内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
我国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
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去库存工作稳步推进,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强,国际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加,我国外贸形势面临一定压力。
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挑战。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稳中有进,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及时调整和优化财政政策,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 财政政策取向简述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收入来影响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取向主要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如何点亮中国经济十二年来最严峻的岁月——2001年宏观经济运行总结和2002年度预测
浓 。宏 观经 济 随时 面 I 重 新跌 落 捌 通 货紧 卣
比较 ,大 家 就 发现 实际 上 只 有用 “ 枝 独 一 秀” 来描 述 , 显得 非 常 贴 切 。 才 但 是 , 开 放 的经 济环 境 下 , 国经 济 在 中 不 可 能 长 时 间 独善 其 身 。估 计 全 年GD 增 P 幅约 为 7 %, 于 2 0 年06 百 分 点 。 . 低 4 0 0 个 1 所谓 “ 、 一枝 独 秀 ”是 不 幸 中 的万 幸 , , 我 国经 济 增 长 在 20 年 前 3 季 度 分 别 为 01 个
蓄太幅度增 加 , 全年新增储蓄接近万亿元 , 没有收^增 长支撑和储 蓄重受青睬只能促 使 消费回落 ,0 1 20 年全年 消费品零售总 额
增 长 大 致 在 1%左 右 .居 民 消 费价 格 指 数 0 涨 幅 可 能仅 在 0 蛳 消费 难 觅 热点 , 紧缩 阴
影 驱 之 不散 :
之 大确 实 是 近 年 来所 少 见 的。 面对 如此 现 状 , 国 际 权威 机 构 哀 叹 : 某 目前 世界 经济 已 经 陷人 了近 三 十 年来 最 严 重 的 困境 !在 这 样恶 劣 的世 界经 济大 背 景 下 .我 国经 济 却 始 终 保 持 了 较 高 速 度 的发 展 ,这 如 果 与 20 年 同期 进 行 纵 向 比较 ,应 该 说 还 有 所 00 不如 ,但 如 果与 世 界 上 其 它 国 家进 行 横 向
20 - 的世界经『 02 -  ̄ 济
将是3年来最灰 暗的 日 O 子
看 风 雨 飘 摇 中 的2 0 年 世 界 经 济 , 02 大
致 可 以归 纳 为 以下 特 点 : 一 是 美 国经 济
中国2001-2002年宏观经济政策回顾
2001/08 3日财政部通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债券发行系统,以招标方式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2001年记帐式(八期)国债。本期国债为2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国债,发行总额200亿元。经招标确定的本期国债票面利率为2.46%,利息按年支付。——中国财政年鉴2002年(733页)
2001/03 29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调整美元等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由年利率3.8125%下调到3.4375%。——中国金融年鉴2002年(760页)
2001/02 27日财政部发布第2号公告,就发行2001年凭证式(一期)国债600亿元的有关事宜作出通知。本期国债发行总额600亿元,其中三年期480亿元,票面年利率2.89%;五年期120亿元,票面年利率3.14%。——中国财政年鉴2002年(729页)
2001/06 6日财政部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001年记帐式(四期)国债。本期国债为15年期固定利率国债,发行总额120亿元。本次发行采取票面利率招标方式,经招标确定的本期国债票面年利率为4.69%,利息每半年支付一次。本期发行的国债是财政部首次在国内发行15年期长期固定利率国债,对国债市场建设和资本市场发展将会起到积极作用。——中国财政年鉴2002年(732页)
2001/05 17日中国政府15亿美元等值欧洲债券发行签字仪式在伦敦举行。这是时隔两年半以后中国政府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又一次成功发行,也是迄今为止发行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发行的欧洲债券由欧洲美元债券和欧元债券组成,其中欧洲美元债券的发行额为10亿美元,期限为10年期,票面利率为6.8%;欧元债券的发行额为5.5亿欧元,期限为5年期,票面利率为5.25%。——中国财政年鉴2002年(731页)
【最新】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定位二、自 1998年起,中国政府实行了持续五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GDP年增幅在7%~8%之间的高速平台上运行。
但是,从1998年4月以来长达24个月的消费价格持续负增长,到2000年5月由负转正并实现16个月的正增长后,从2001年9月开始又重新陷入了负增长状态,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也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
面对这种情形,众多的专家提出了“过剩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等概念来定位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并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就我国目前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定位来说,笔者主张将其定位为“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相交织的状况,同时还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这个定位包含以下四层涵义。
(一)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的国家我国的劳动力首先滞留在农业部门。
按照王诚1996年估算,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38亿人。
此外,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600万人,国企下岗职工 1500万人。
当前,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都是围绕着如何创造更多的二、三产业就业岗位来容纳农业和其它部门剩余劳动力的工作进行的。
(二)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正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致了我国生产能力过剩、失业增加、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及国民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
然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一般是与发达国家相联的。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最大不同之处恐怕是劳动力过剩非常严重。
”(王俭贵,2002)。
因此,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是“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三)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相交织2002年我国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GDP增长率达7.9%。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下滑态势。
历届经济政策总结汇报
历届经济政策总结汇报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以下是对历届经济政策的总结汇报,分析它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978年至1984年:实行农村经济改革和城镇企业改革。
这个时期的经济政策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城镇企业的发展。
政府采取了取消农村公粮制、引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实行了“包产到户”,农业产量大幅提高,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同时,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引入了股份制、合资企业等方式,城镇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85年至1992年:实行价格改革和市场化改革。
这个时期的经济政策重点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市场的发展。
政府取消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一大批价格管制,并引入了市场机制,建立了商品流通体系和价格调节机制。
这些政策推动了企业效率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也引发了通货膨胀和一些经济波动。
1993年至2001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思想和新的宏观调控政策。
这个时期的经济政策旨在稳定宏观经济环境,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了金融、税收、外汇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致力于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推动了外贸的增长。
2002年至2012年:实行可持续发展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
这个时期的经济政策注重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科技水平。
政府推动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调整了产业结构,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
同时,政府也鼓励科技创新,加大对科技领域的投入,提高了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2013年至今: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个时期的经济政策着力推动城镇化进程和优化供给结构。
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支持,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同时,政府通过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了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的增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不确定因素: 发达国家贸易赤字和财政失衡可能导 致金融市场动荡,股市和房地产业可能 出现泡沫,贸易保护有增无减,针对中 国外贸外汇政策的外部压力较大,我国 的外贸环境趋于严峻。但是总体上看, 外部经济环境仍将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 上升势头。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恩格尔系数在0.49-0.40之间为小康)
%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由67.7%降为45.6%
元/人
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 由57.5%降为37.1%
人均GDP由190美元 上升为1090美元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商品房销售面积迅速扩大
单位:万平方米
( 2003年比1991年增长近10倍 )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我国人均资源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重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 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2003年, 我国实现的GDP仅占世界的4%,但消 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铁、水泥、 氧化铝分别占世界消耗量的7.4%、31%、 30%、27%、40%和25%。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信贷增幅较高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人均纯收入,以后者为1) 单位:倍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中各来源渠道所占比重
200%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纯收入 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
150%
100%
50%
0% 1996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Hale Waihona Puke 四、2004年宏观经济 趋势预测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
加大了我国控制货币的难度。
3、南方雪灾和地震对经济增长影响不大,主要表现在物 价上
➢ 地震财政支出中部分政府消费和政府预算投资转化 为重建投资,实际拉动投资增长1.4个点。拉动经济 增长0.3个点
➢ 经济增长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长、稳定性之高在中 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1992-1996年,五年经济增长 12.4%,物价12.1%,速度最高为14.2%,最低为10%, cpi 最 高 为 94 年 24.1% 。 2003-2007 年 , 物 价 上 涨 2.4%。
➢ 原因:世界经济同步增长、全球化带来的资源配置效 率、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化程度提高、以住房、汽车 为支柱的消费结构迅速升级、城市化快速发展、农村 二元结构存在带来的劳动力剩余(刘易斯拐点)等。
上涨预期与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相互推动。
➢ 金融风险在不断积累 热钱流入,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进一步加剧。也存在大
出的可能性 2004年,顺差321亿美元, 外资640亿,热钱1106亿 2005年,顺差1020亿美元,外资638亿,热钱431亿 2006年,顺差1775亿美元,外资735亿,热钱-35亿 2007年,顺差2662亿美元,外资870亿,热钱1087亿。 2008年1-6月,外汇储备18088亿美元,热钱1293亿。 股市不稳定:降至3000点。 房 地 产 市 场 面 临 下 行 危 险 : 房 地 产 投 资 额 1-5 月 增 长
7、资产价格:住房价格、股市价格
8、总结:分析短期宏观经济,主要看:GDP、 工业、能源(电力)、投资、零售额、出口、 进口、企业利润、CPI、PPI、M1、M2、新增 贷款。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一共经历了8次宏观调控实践,其中7次是反通胀的紧缩性调控、1次是反通缩的扩张性调控。
按时间顺序排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时期:时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1978-1981 行政和计划手段对经济进行整顿1985-1986 紧的紧的1989-1990 紧缩紧缩1993-1997 适度从紧适度从紧1998-2003 积极稳健2004-2007 稳健稳健2008 稳健→积极从紧→适度宽松2009—扩张适度宽松1、1979-1981年的宏观调控:刹住“一拥而上”1978 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社会迸发出极大的建设热情,各地出现一拥而上和宏观经济的过热情况,1978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7%,产品供不应求,投资出现过热现象,消费品价格上涨。
当时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宏观经济运行增速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地接近于零。
1979 年、1980 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 年通胀达到6%,这就是第一轮的经济过热。
1979年3月,李先念、陈云就财经工作写信给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现在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相当严重,要有两三年的调整时期。
同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用3年时间进行国民经济调整。
4月,召开了专门讨论经济问题的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用3年时间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实行新八字方针,即“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然而,在1979年、1980年两年中,从中央到地方对调整的认识并不统一,贯彻执行不力,基建总规模并没有降下来,地方和企业财权扩大后盲目上项目,财政大量赤字,货币发行过多。
为此,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再次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在经过1979年和1980年两年调整之后,1981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进一步的大调整。
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分析
恶性通胀总体而言对股市是非常不利的。一方面 ,货币加速贬值,人们将囤积商品、购买房屋等 进行保值,资金流出证券市场。另一方面经济将 被严重扭曲和失去效率,企业经营受挫,盈利水 平下降。
在1993年-1995年连续三年 两位数的恶性通胀形势下 ,股市表现非常疲弱,尤 其是1993年到1994年通胀 持续攀升的阶段,股市下 跌态势更为明显。
积极
稳健
积 极
当然,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 ,总体看应重点关注年度财政预算、财政收支结 构与重点,把握财政收支总量变化趋势的同时, 了解政府财政投资的重点和倾斜政策,再结合行 业与公司分析做出投资选择。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所制定 的关于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 本准则,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债是国家按照有偿信用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也是实现 政府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具体产业结构,用于国民经济 的薄弱部门和瓶颈产业的发展,通过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调整,促 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二是可以通过发行国债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 流通量。
2003年到2007年上半 年,法定存款准备金 率经历了不断上调的 过程。
我国经济运行特点正在发生积极变化——2001—2002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维普资讯
在 提 高 城 市 基 础 设 施 水 平 、 扩 大 其 规 模 的 同 时 , 对 城 市 化 形 成 了 积 极 的 推 动 。城 市 化 的加 快 为 房 地 产 开 发 投 资 提 供 了广 阔 的领 域 。 综 合 起 来 ,城 镇 居 民 消 费 结 构 的 升 级 和 城
城 镇 住 房 制 度 改革 、消 费 信 贷 措 施 等 为 这 一消 费热 点 的扩
大 提 供 了有 力 的 支 持 。 另 一 方 面 , 加 快 城 市 化 的迫 切 性 在 9 0年 代 中 期 以 后 日益 突 出 , 而 政 府 的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投 资 ,
一
2 一
新 兴 产 业 迅 速 发 展 ,成 为 推 动 新 经 济 发展 的重 要 力 量 ,对
我 国 经 济 也 形 成 了 多 方 面 影 响 。 电 子 和 通 讯 产 品制 造 业 等
① 据 l l — 1月 数 据 推 算 。
一
0
一
维普资讯
新 兴 产 业 成 为 新 的 经 济 增 长 点 。1 9 9 8年 以来 ,该 行 业 ( 不
含 日用 电 子 产 品)产 值 和 销 售 收 入 增 速 一 直 保 持 在 3 以 0
上 的 水 平 。其 中 占全 行 业 产 值 和 销 售 收 入 4 以上 的 通 讯 0
进入 20 0 1年 后 , 要 指 标 增 速 超 过 3 , 为 第 三 产 业 增 主 O 成
速 最 快 的行 业 。
表 1 19 ~2 0 8 9 D 1年 房 地 产 投 资 增 长 情 况
年 份 l 9 98 19 99 2 0 00 2 0 l l 01 ~ 1月
分析2001年经济展望2002年形势
回顾 2 0 年经 济 01
在这样 的 背景下 ,中国 2 01 年 0 GB 的 量完全可 超过9 亿 . P 万 同时 按 照 目前 的发展 速度 ,中国的增 长率
一
这 5 0 亿不窑小看 这 4 10 年期间我 们国家的交通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 的建设可 说是 一个任伺 国家都
翟 z 形展 眦年势望
消费都 得 以加 大 。而 从产 业结 构来 国 内现在 有两种 意见 ,一种 是悲 观的 , 认为眼下 出现的 3 大经济体的不 景气在 2 0 年看不到希望 . 02 还将维持, 而 另一种 是相 对 而言 的谨慎 的 乐观 , 是我国眼下经济的大环境 比较 宽松 低通 涨 、国际收支仍 继续保持 着经 常性项 目、资本项 目双顺 差的局面, 还有 信贷方 面 ,存款 的数量 明显大 于贷 款数量 ,可 动用 的信贷 资金还 比较 宽裕 。第 四是几 年来累 积的物 资基 础 比较 坚 固。一 大批工 程的建 成 、各种设 施地完善 等必然 会对整 个经济提供支持和保 障。第五 , 各项 改 革进一步 完善 ,比如社会 保障体 制 、 、融资体制的完善 、 投 政府职能 的进 一步转 变到位等 等都是 有利的 因素。还有 我们 国家现有 的资源条 件也 不错 ,比如资金方面 :7 0 0 2 0 多 亿 的储蓄 、8 I 1 亿美元的 外汇 储蓄、 还 有 1万多 亿 的现金 ,还有 各种股 票、债券等等 , 加在一起 ,老百姓 的
起就 出现 了增 长回调 的趋势 ,主要
是因为其前一时 期的投资过度 .尤 其是 I 丁产业投资的过度引发 了股 市 大幅度缩水 ,造成 企业投资 信心 大
幅度下降。
不可能有 的速度在进行 , 现在我们 高速公路长度 已经仅次于美国。 积 极的财政政策对于解决投资领域方
2001年宏观经济回顾
2001年宏观经济回顾
牛犁
【期刊名称】《中国市场》
【年(卷),期】2002(000)002
【摘要】@@ 2001年以来受世界经济普遍减速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但与国际经济对照来看,我国经济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增长格局,初步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5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0.7%.
【总页数】1页(P122)
【作者】牛犁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预测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我国宏观经济运行:2001年回顾与2002年展望 [J],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课题组
2.2001年宏观经济回顾 [J], 牛犁
3.积极宏观经济政策能够保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吗--对1998~2001年扩大内需政策的回顾及评价 [J], 董藩
4.2000至2001年宏观经济景气的回顾与分析 [J], 程Xi
5.2001年宏观经济运行回顾与2002年展望 [J],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亿元)
社会 消 费 品零 售 总额 ( 元 ) 亿 3 出 口( 美 元 ) 、 亿 进口( 美元) 亿 4 挟 义 货 币供应 ( ) 长率 ( 、 M1 增 %) 广义 货 币 供应 ( ) 长率 ( ) M2 增 %
84 4
35 . 1 02 81 .
交点右侧 ,总需求 依据短 边 规则 决 定而 由 I S—L M 模 型配额 均衡 位置 E 表 示 ,Y=ri } I ( r a n YIs R: R) M ( ,Y L R:R ) =YI M ( L R=R ) =K一 [ P—L ( ] 因此 , 中 国 总 需 求 函 数 采取 货 M/ R )。 币主 义形式 Y=D ( P ) M/ ,R 。蕴涵 货 币政策 有效
中国经 济 经 历 了 19 9 1年 至 19 9 4年 强 劲 扩 张 后 .从 19 95年起 连续收 缩 ,并且从 19 年 起呈 现 98 经 济 萧条 态势 。从 19 9 8年 开始 实 施 的扩 张性 财政 政策 ,其 累积 效应 在 2 0 00年 凸显, 不 仅 有效 逆 转
的扩张作用,然而未能同时启动国有投资需求与非 国有投资需求、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国内需求与 国外需求,从而未能产生对经济增长的 自主拉动过
[ 收稿 日期 ] 2 0 一n 一2 01 0 [ 基金项 目] 中国人 民大 学 中国宏 观 经济分 析与预测 中心研 究项 目
[ 作者简介 】 本文为中国人 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集体 成果。讨论 :胡乃武、橱治、黄泰岩、杨瑞
、
中国宏观 经济形 势 分 析与 预 测
程,财政预算支出保持快速增长,广义与狭义货币 供应增 长率 却 逐 步 回落 。 至 20 0 1年 8月份 ,虽 然
固定 资产投 资 与消费 品销售平 稳增长 ,居 民消 费价 格 有所上扬 ,但 是受 世界经济 低迷 的 负面 影响 ,出 口需 求 萎 缩 ,工 业 生 产增 长速 度 相 应 减缓 。2 0 01
2 0 —20 0 1 0 2年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预 测
预 测 指 标 2 O 正 Ol 2o 0 2年
1 国内生产 总值 ( D ) 、 G P 增长率( %)
其 中 : 一 产业 增 加值 第 第 二 产业 增 加值 第三 产业 增 加值
76 8
22 95 . 75 .
期效 应应该 是相 互包客 和 内在 一致 的,短期 的反周 期 需求管理 在长 期均衡 的宏观 经 济政策框 架 下
实现。中国经济需求营理 的财政政策、货 币政策、汇率政策长期组台应该是平衡财政预算、稳定
货 币供 应 与均衡 汇率机 制。
[ 关键词】 宏观经济;经济增长 ;政策 规且 4 [ 中围分类号 】F 2 .6 [ 献 标识 码 】A 【 章 编 号 ] 10- 56 (02 1 05 0 131 文 文 00 9 X 20 )0—0 0— 6
3 9 56 0
3 4 76 0 26 0 5 24 0 6 1 . 52 1 . 45
3 O 8 O 9
4 5 210 3O O 1 27 0 8 1 87 1 64
中 国总需 求 函数 Y=D ( P M/ ,R)不 包 含财 政政策 参数 G,即 O d  ̄/G=0 。如 图 2所 示 ,政 府 支出 G增加推动 I s曲线向 右移 动至 I s位置 , 实际 配额均衡 位置 E 并未 相 应 移动 财 政 政 策 无 能是 T
济 政策 假设 包 括 : ( )2 0 继 续 实 施积 极财 政 1 0 2年 政策 , 中央财政 赤字 为290 元 ; ( )2 0 8 亿 2 0 2年货 币政 策 充分 适应 财政 政策的扩 张性 操 作 ;( )2 0 3 02 年 人 民币与 美元的平均 兑换 率为 83 1 .:。
年中国经济复苏相对乏力,难以延续 20 年扩张 00 趋向而实现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循环形态 转换 ,全年 G P增长速度 将 略低于 20 而 预计 D 00年 增 长 7 6 %,在增 长 型 经济 周 期的 位 势上 与 20 .8 00
年基 本持平 。 对 于 20 —20 0 1 02年 中 国宏 观 经 济形 势 的预 测
维普资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 年第 1 02 期
中 国宏 观经 济形 势 与 政 策 :2 0 -2 0 0 1 0 2年
中 国人 民大 学经 济 学研 究所
( 中国人 民大 学,北京 1 07 ) 0 8 2
[ 摘
要 ] 中 国宏观 经 济政策应 该遵循 竞争性 市场 经 济 妁均衡 原 则, 并且 其 短期 效 应 与长
结 果如 表 1 示 ,其 中 2 0 所 0 2年 预测 的 主要 宏观 经
通货紧缩惯性,而且最终推动经济景气回升。中国 经济从 20 年 起重新进入经济周期 的扩张阶段 , 00
而波 谷年 度 19 99年构成 本次 经济 周期 的起 点 。 20 年 中 国宏 观 经 济 政 策 仍 然 是 扩 张 性 的 , 01 在继 续 实施积极 财政政 策 的同时强 化稳 健货 币政 策
由于 正 统 传 导 机 制 “ 十一 K 十一 R 十一 L 0一 G ( P L 十 K十 Y 十” 因 R M/ ) 三 而 中断,特
龙、椽 忠、沈 葳 ;执笔 :郑超 愚。
5
维普资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表 1
2 0 年第 1 02 期
于低于均 衡利 率 的管 制 利 率 . I s曲线 与 利率 政
策线 R=R 交 电位于 I 曲线与利 率政策 线 R=R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