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学院基础兽医学教研室自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科学学院基础兽医学教研室自评
动物科学学院基础兽医学教研室自评报告
一、教研室概况
基础兽医学教研室是2000年在三理教研室和解剖组织教研室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建立设置的,下设有动物解剖组织胚胎学课程组、动物生理学课程组、兽医药理及毒理学课程组、兽医病理学课程组。
主要承担动物科学学院的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卫生检验专科专业和生科院的中药本科专业的各项教学以及教研、科研工作等任务。
师资力量: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平均年龄45.58岁。
学历结构:博士2人,硕士1人,学士9人,硕士和博士占专职教师的25%,学士占75%;45岁以下的教师4人,硕士和博士占45岁以下教师的75%。
实验技术人员1人,实验工人1人。
教学工作:教研室下设有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课程组、动物生理学课程组、兽医药理与毒理学课程组、兽医病理学课程组。
教研室目前建设有2门安徽省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其中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课程组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主要承担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药理学、食品毒理学、食品毒物检验与分析、动物医学基础、兽医公共卫生学、家禽解剖学、细胞生物学、兽医法规等17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每年的学生课程教学实习、教育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答辩等工作。
教研、科研工作:近3年来,本教研室教师主编或参编全国统编、规划教材等6部,其中有金光明教授主编的《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宁康健教授副主编的《兽医药理学实验教程》;王珏教授参编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等;主编1人次,副主编4人次,参编5人次。
教师自编本校使用的实验指导教材或讲义9部。
承担各级科研项目共16项,其中省科技厅重点课题3项,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1项,教育厅一般课题4项,安徽省高校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项,校稳定人才基金3项,校级重点学科课题4项。
承担各级教研项目共5项,其中省教育厅重点教研课题1项,教育厅一般教研课题1项,校级重点教研课题2项,校级一般教研课题1项。
取得省级科研成果2项,蚌埠市科技成果1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蚌埠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取得各级教研成果7项,其中省级教研成果4项,校级3项。
各级教研获奖共10项,省级6项,校级4项(见年度统计表)。
发表论文:SCI收录2篇,各类公开刊物发
表科研学术论文共85篇,其中国家重点28篇,国家级27篇,省级刊物30篇。
发表教研论文3篇,待发表发表1篇(见年度统计表)。
实验室条件:基础医学实验室设有标准学生实验室、预备室、仪器设备室、生物机能实验室、组织切片制作室、解剖标本室等。
总面积,600M2,固定资产,179万元左右;万元以上仪器,20台件,价值43万元,占24.02 %。
二、教研室人员
1教研室主任
1.1政治思想表现
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能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做好教研室各成员的思想教育工作。
1.2基本素质
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具有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熟悉教学规律,治学严谨,业务娴熟。
1.3组织管理能力
善于团结同志,凝聚力强,有较高的组织管理水平,任职期间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及建设性任务。
教研室主任
宁康健男,1959年生,本科,教授。
动物医学系主任兼基础兽医学教研室主任,校级精品课程《兽医药理学》建设负责人。
1983年7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兽医专业。
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
1979年9月~1983年7月安徽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学习,1983年7月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任教,1989年12月晋升讲师,1995年11月晋升副教授,2006年8月晋升教授。
任职期间承担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中药学等专业的《兽医药理学》、《动物医学基础》、《药理学》和《动物生理学》课程,以及本科生及专科生的毕业实习、教育实习、课程实习的指导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动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研究与应用。
主持省科技厅、教育厅及校级等科研课题7项,参加科研及教研课题10多项,其中“高锌蛋的研究与生产”课题获农牧渔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国家重点期刊发表15篇。
主编全国统编教材《动物医学基础》,副主编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兽医药理学实验教程》。
教研室副主任
李升和男,1974年9月生,博士,副教授,基础兽医学教研室副主任。
安徽省高校教坛新秀,安徽科技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
1998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兽医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6年1月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2008年6月于华中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3年11月晋升为讲师,2007年10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物学及微量元素营养与健康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连续8年教学质量考核优秀,先后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师和教学优秀奖等奖励10余项,获省级科技成果1项。
主持安徽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项、校级科研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厅级和校级教研、科研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在《营养学报》、《畜牧兽医学报》、《中国兽医学报》等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以第二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参加编写“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
2教研室成员
2.1职称结构
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83.33%,中级职称比例达到16.6%,超过A级标准。
2.2学历结构
专职教师12人,其中45岁以下教师4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占45岁以下教师的75%,满足A级标准。
2.3年龄结构
专职教师12人,30—40岁的教师3人,占教师的25.0%;40岁以上的教师9人,占75%;教师平均年龄45.6岁。
两个条件均未满足A级标准。
2.4学科梯队
现有师资队伍中有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安徽省高校教坛新秀,已经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科梯队,满足A级标准。
2.5团队协助精神
各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充满生机活力,每个成员都能以教研室大局为重。
2008年教研室下设的动物解剖组织胚胎学课程组获得校极优秀教学团队奖。
3教师培养与考核
3.1工作量
教研室全体教师不仅承担课堂教学,而且指导课程教学实习、教育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教学工作做的有效率和有质量。
2006年度教研室教师平均工作量为398.5 ,动物科学学院平均工作量为358.5,教研室平均工作量占学院平均工作量的111.2%;2007年度教研室教师平均工作量为377.1,动物科学学院平均工作量为307.3,教研室平均工作量占学院平均工作量的122.7%;2008-2009学年(一)教研室教师平均工作量为236.9,动物科学学院平均工作量为196.1,教研室平均工作量占学院平均工作量的120.8%。
以上数据可见教研室年均工作量超过动科院教师年均工作量,且每年度在学院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都有3人以上被评为优秀等次,被授予校级教学名师1人。
3.2青年教师培养
教研室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根据学科建设规划,建立了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的结对帮扶制度,青年教师的导师制度。
近几年来,师资队伍中3位青年教师中硕士1名,博士2名,以及讲师级教师都明确了指导教师,并明确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做到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有协议、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取得了明显成效。
教学方面:每人承担2门以上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为优秀或合格(见年度统计表)。
参加教育厅及校级教研项目共5项。
分别获得校级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2项,讲课竞赛优秀奖1项,院课件制作三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年度教学优秀奖1项等。
获得校极优秀教学团队奖1项。
科研方面:承担6项科研项目,其中省、厅级3项,校级3项。
3.3考核
近3年来,教研室12位教师中5人次被评为年度考核优秀,其他教师年度考核均为合格。
教研室教师年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均在87分以上(见统计表)。
三、教学文件
1教学计划
1.1组织学习、理解情况
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专业教学计划实行年度修订制,教研室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学计划修订的指导思想,使得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训练更加科学、合理教研室根据动科院专业教学计划年度修订要求,分别于2006年5月、2007年5月、2008年5月对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开设的必修课、选修课情况进行修订讨论,具有修订说明、修订讨论记录和总结。
1.2贯彻执行情况
能够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无违规操作现象,个别课程确需调整内容的,均履行了报批手续,并记录存档。
近3年教研室12位教师承担的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中药学、食品卫生检验等专业的17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课程实习任务,均认真执行教学计划的内容、额定学时、进度,并加强教学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2教学大纲
2.1编制和修订情况
所开课程均制定教学大纲,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以及教学内容体系和学分制的改革等,及时进行必要的修订,见汇编。
2006年修订理论大纲15门,实验大纲12门。
2006-2008年教研室课程教学大纲配套使用的均为面向21世纪教材、“十一五”规划或全国统编的优秀教材;部分实验教材由教研室组织编写。
此外,教研室对近3年使用的教材进行师生双重评价,一是学生各使用班级抽样参评,搜集学生对教材质量的看法;二是任课教师对使用进行评价,并对教材使用情况认真分析,提出具体意见与建议,然后教研室对师生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总结情况通报给授课教师,给征订教材提供参考。
2.2执行情况
教研室每学期开学初均制定教研室本学期工作计划;期中教学检查根据教务处、动科院的检查要求均制定检查计划,实施检查工作内容,并撰写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总结。
学期之末,根据教研室学期教学任务执行和管理情况进行期终工作总结。
各课程组均能按大纲要求严格组织实施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成绩考核等。
课程考核后规范阅卷、进行试卷成绩的统计分析,撰写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教研室组织人员进行相互查阅,并进行考核相关资料的登记与归档。
3教学日历
3.1编写情况
根据教务处关于教学管理规定,每学期初教研室均督促授课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课程教学日历,编制课程教学日历占所开设课程的100%,课程组及教研室均有存档。
3.2阅审、上报、执行情况
每学期编制课程教学日历,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认真审阅并签名,开课前及时报送动物科院和教务处。
教研室每位教师都能按课程教学日历严格组织教学,填写教学日志,教学日志完整。
教研室分别在学期初和期中检查期间、同行相互听课等对授课教师教学日志的填写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学期结束时授课教师将填写完整规范的教学日志上交教研室进行归档。
4 教案
4.1编写情况
教研室于学期初检查授课教师的教案、课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与建议。
授课教师都能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认真编写教案,做到每门课都有完整的教案,教案格式规范,每章均有总结。
此外,大多数课程都具备有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4.2备课进度
根据教学进度,每位教师均有不少于2周的备课提前量。
4.3评优情况
绝大多数课程都具备有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近3年来,教研室有3位教师的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校极评比中获奖(见统计表)。
因2门省精品课程申报评比受限缘故,《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和《动物生理学》课程组的教师自制精良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不能参加评比。
四、教学活动
1教师任课
1.1高职称教师任课情况
2006-2007学年,高职称8人;2007-2008学年和2008-2009学年,高职称均为10人;教研室教授、副教授近3年内为本科生授课率均为100%。
1.2教师任课落实情况
每学期末接教务处任课执行计划后,由教研室在一周内通知相关授课教师,落实教学任务,并由授课教师填写教学进程安排表,报送学院及教务处审批。
近3年内落实教师授课任务100%,从未有教师发生异议。
2课程建设
2.1课程建设规划
教研室各课程组均制定各课程组均制定了2006-2010年五年一期的课程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规划;部分教师根据个人教学、科研等情况制定了工作计划。
在师资建设方面,个人进修有短期培训、读学位、高访学者等,通过不同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
对于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到岗后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制定有具体的培养方案。
教研室在职教师中有6位教师曾制定有培养计划和工作总结。
近年来,2位教师做访问学者,2位教师攻读在职博士(1人毕业调岗,1人2008.8毕业),引进博士副教授1人,使得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2.2课程建设的实施与效果
各课程组均能够认真执行2006-2010年课程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规划,具有较为完善的课程建设档案,教学及建设资料齐全,每年末教研室督促各课程组负责人撰写本年度课程建设总结,使课程建设按照年度规划如期实施、逐步提高。
目前各课程组都制作了课程教学网页,除精品课程外,因校园网受限未能成功上挂。
教研室目前建设有2门安徽省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其中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课程组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教研室的教研和科研等方面的成果和获奖主要产生于精品课程,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教研室课程建设主要历程如下:
1999年6月,家畜生理学和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课程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2001年12月,基础兽医学教研室被评为校级先进教研室。
2002年12月,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被评为安徽省级重点建设课程。
2003年9月,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2005年8月,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被评为安徽省精品课程。
2007年4月,动物生理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2007年7月,动物生理学课程被评为安徽省精品课程。
2007年4月,兽医药理学课程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2008年4月,兽医药理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3 教学评价
认真执行学校制定的学期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包含领导评价、教研室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
并且每学期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全面监测和评估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教学效果,以促进和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根据教学评价工作的安排,教研室全体教师都能够认真对待并积极参与。
2006年度,10位任课教师,综合评价有4位教师达到优秀,占40%,6位教师合格;2007年度,12位任课教师中综合评价有8位教师达到优秀,占66.7%,4位教师合格。
4 教学法研讨
4.1听课、评议
教研室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的治质量情况。
每学期由教研室根据教师开课的情况,制定教师相互听课的计划,听课教师填写听课记录,并开展说课评教研讨和总结。
近3年相互听课工作情况如下:2006-2007(一)听课计划8门,听课16人次,听课结果均为优秀;2006-2007(二)听课计划8门,听课18人次,听课结果均为优秀;2007-2008(一)听课计划9门,听课35人次,听课结果
均为优秀;2007-2008(二)听课计划9门,听课39人次,听课结果均为优秀;2008-2009(一)听课计划5门,听课28人次,听课结果均为优秀。
4.2教学法活动
教研室长期坚持教学法活动,每次活动有中心议题及主持人,独具特色。
教学法活动以适应落实等同管理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在近几年的教学法活动中已经纳入研讨的内容有课程建设规划、教学大纲的修订、课程体系内容整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用和效果,教材使用专题、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解决了很多在教学改革中不断产生的新问题,使教师能够在新的教学形式下不断统一认识,特别是年轻教师受益非浅,推动教学工作不断得到改进。
5 教风建设
5.1教研例会制度
教研室例会是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度和部署、总结、检查教研室教学、科研和其他日常工作的集体会议。
是调整教研室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会议。
因此,制订制度如下:由教研室主任负责主持,定期召开,原则上每两周一次。
每次例会召开时,本教研室教师都按时参加,教研室主任指定专人记录。
内容如下:
⑴教研室主任及时向教师贯彻传达上级主管部门的近期工作精神、内容,部署工作任务与要求。
⑵教研室主任结合本室实际情况对前段工作进行简要检查与通报。
⑶针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学期考核、毕业论文、课程实习以及学风建设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交流经验,提出改革措施。
⑷各位教师均可向例会提交一些有利于教研室发展、教学建设及日常工作的一些合理化建议。
同时认真落实完成教学、科研、以及与实验室协调工作等。
一些非计划性临时工作安排,一旦形成决定,各位教师要认真执行。
⑸相互听课活动的落实,定期在教研例会上专门安排说课讨论,听课教师结合听课情况谈自己的看法,并给授课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教研例会制度实施,促进了教学的建设与改革。
使得教学工作开展有序,成效显著。
5.2其它规章制度的执行
以学院管理制度为指导,根据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结合专业教学工作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与制度化建设。
先后认真
学习动物科学学院的相关管理制度,并以此为指导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严格管理。
这些制度主要有《动物科学学院考试工作规范》、《动物科学学院课堂教学规范》、《动物科学学院实践教学规范》、《动物科学学院行政管理暂行规定》、《动物科学学院教育实习管理规定》等,使得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得到规范。
执行的教学管理规定主要有:教师填报教学日历要求;教师填写教学日志要求;考试管理工作要求;评阅试卷及分析要求;课程组年度工作总结,教研室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制度;同行教师听课制度等,认真实施教案检查、教学进度监督、期中教学检查、教学方法研究等,进行试卷及教学日志、日历登记、分类保管。
五、教研与科研
1教研立项与成果
1.1教研立项情况
近3年来积极申报教研项目,教研室各课程组承担各级教研项目共5项,其中省教育厅重点教研课题1项,教育厅一般教研课题1项,校级重点教研课题2项,校级一般教研课题1项。
1.2教研论文和成果
近3年来,教研室公开发表教研论文3篇。
取得各级教研成果7项,其中省级教研成果4项,校级3项。
各级教研获奖共10项,省级6项,校级4项(见年度统计表)。
发表教研论文3篇,待发表发表1篇(见年度统计表)。
教研室教师主编或参编全国统编、规划教材等6部,其中有金光明教授主编的《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宁康健教授副主编的《兽医药理学实验教程》;王珏教授参编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等;主编1人次,副主编4人次,参编5人次。
教师自编本校使用的实验指导教材或讲义9部。
2 科研学术活动
2.1参加科研情况
教研室全体教师利用学校和本实验室一切可利用条件,团结协作,积极申报各方面的科研项目,成绩显著。
近3年来,承担各级科研项目共16项,其中省科技厅重点课题3项,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1项,教育厅一般课题4项,安徽省高校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项,校稳定人才基金3项,校级重点学科课题4项。
随着学校的发展,动物医学实验室在设备、人员、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和科研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特别是还参与申报兽医学学科突破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建设工作。
2.2科研成果
近3年来,取得省级科研成果2项,蚌埠市科技成果1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蚌埠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发表论文:SCI收录2篇,各类公开刊物发表科研学术论文共85篇,其中国家重点28篇,国家级27余篇,省级刊物30篇。
2.3 学术报告
教研室能够正常开展由学科带头人、负责人以及学术骨干为主的学术交流活动,近3年来开展面向专业的专业教育或全校范围的学术报告共16次,年平均超过5次,主要内容涉及学术研究前沿、主讲教师的科研、教学以及师德教育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效果较好。
六、自评结果
根据教研室工作情况及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综合评估成绩99.55分,总评优秀。
其中,二级指标内涵37项中, A = 36 ,B = 0 ,C = 1 ,见下表。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