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之七夕节(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格统一
在选择饰品时,要注意与服装的风格统一。如果服装是甜美浪漫的风格,那么可以选择一 些同样具有甜美浪漫风格的饰品来搭配;如果服装是个性独特的风格,那么可以选择一些 独特、夸张的饰品来搭配。
适量点缀
在搭配饰品时,要注意适量点缀。不要过多地佩戴饰品,否则会显得过于繁琐和累赘。可 以选择一两件精美的饰品来点缀整体造型,增加亮点和美感。
福建
七夕节时会吃糖粿,一种用糯 米制成的甜品,寓意着团圆和 美满。
台湾
七夕节时会吃麻糬,一种由糯 米制成的传统小吃,口感软糯 香甜。
当代创新菜品展示
七夕定制蛋糕
星空主题饮品
以巧果、花瓜等传统元素为灵感,设 计出独具特色的七夕定制蛋糕,既美 味又富有创意。
以星空为灵感,设计出独具特色的饮 品,如星空奶茶、银河鸡尾酒等,让 人们在品味中感受浪漫与神秘。
个性独特
现代女性注重个性表达,因此在七夕节时也可以选择一些个性独特的服饰和配饰来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比如选择一些具有民族风情的服饰或者搭配一些独特的饰品等。
饰品搭配技巧分享
色彩搭配
在选择饰品时,要注意与服装的色彩搭配。可以选择与服装同色系的饰品来增加整体造型 的层次感,也可以选择与服装对比强烈的饰品来突出重点。
平海七巧贡案的手工艺品有花灯、宫灯、花果、 仕女、器物、宫廷、塔楼、插花、图案、刺绣、 糖艺、文房四宝以及成套的历史故事人物。七 巧贡案从农历七月初六日晚摆设至初八日晚, 一般都在家中的前院摆设,便于供人欣赏、点 评。
寓意
惠州惠东县平海古城过去盛行“七巧贡案”。 到了七夕前后,平海城内多个家族中的小女孩、 大姑娘、新媳妇和老太太们,她们通过亲手制 作的各式各样“贡品”,拜祭“七姐”,相互 赛巧,展示心灵手巧、蕙质兰心,祈求家庭幸 福,祝愿国泰民安。
近现代七夕节的传承与变革
传承
近现代以来,尽管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但七夕节作为中国 的传统节日仍然得以传承。许多地方仍然保持着穿针乞巧、 喜蛛应巧等传统风俗。
变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七夕节的庆祝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例 如,现代的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送礼物、约会等方式来庆祝 七夕节。同时,七夕节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 义,如被视为“中国情人节”。
传统美食介绍
巧果
一种油炸小点心,用面粉、芝麻 等原料制成,形状各异,寓意着 “乞巧”。
花瓜
将瓜果雕刻成奇花异鸟,或在瓜 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是七夕节常见的食品之一。
五子
指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 子五种食物,象征着“五子登科 ”,寓意着祈求子女聪明伶俐、 学业有成。
巧果制作方法及食用风俗
3
生育信仰
在部分地区,七夕节还与生育信仰有关 。人们会在这一天祈求神灵保佑自己能 够生育健康的孩子,或者祈求孩子能够 平安成长。这种信仰体现了人们对生命 的敬畏和尊重。
古代七夕节风俗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 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 ,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广东地区
在七夕节有吃七娘饭的 风 俗 ,七 娘饭是用七种不同颜色的蔬菜或 水果拌在一起的饭食,寓意着吉 祥如意和五谷丰登。
台湾地区
七夕节时会吃麻糬,这是一种以 糯米和芝麻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小 吃,口感软糯香甜,象征着团圆 和美满。
地方特色小吃推荐
01
02
03
广东
七娘会品尝瓜果,其中以菱角 最为著名,象征勤劳和朴实。
中西合璧晚餐
将中式传统美食与西式料理相结合, 打造出别具一格的七夕节晚餐,让人 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中西方文化 的碰撞与融合。
04
七夕节服饰与配饰
古代女子服饰特点
色彩鲜艳
古代女子在七夕节时,喜欢穿着 色彩鲜艳的衣服,如红色、粉色 、绿色等,以展现自己的青春活
力。
款式多样
古代女子的服饰款式多样,包括襦 裙、曲裾、深衣等。同时,她们还 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身份地位选择 不同的服饰。
诗词歌赋中的七夕节
1
歌谣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
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 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中盖。 七月七日摘下来,姐姐妹妹照影来。 又像花,又像菜,看谁心灵手儿快。
3
诗歌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05
七夕节传统风俗与活动
拜七姐
七月七的七娘会,广东多称“拜七姐”,闽台 即称为“拜七娘妈”。广东旧时过七巧节是非 常热闹的。 宋代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 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
乞求姻缘
按照民间传说,“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 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一种情感,恪守 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在 中国家喻户晓,他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信守令人感 动,所以七夕节充满了浪漫的气息。相传每逢七 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 郎织女搭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 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女子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 求得到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此外还祈求赐 给自己美满的姻缘。
七夕节在艺术领域的影响
绘画艺术
音乐舞蹈
七夕节在绘画艺术中也有所体现,如古代画 家常将牛郎织女作为绘画题材,通过细腻的 笔触和色彩运用来展现爱情的深沉和执着。
在音乐舞蹈领域,七夕节也被广泛运用。许 多音乐家和舞蹈家以七夕为题材创作歌曲和 舞蹈作品,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来表达对 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03
七夕节在唐宋时期的发展
唐朝
唐朝是七夕节发展的重要时期,宫廷中开始有专门的七夕庆祝活动。同时,唐朝诗人如杜牧、李商隐等都有描 写七夕的诗作,使得七夕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宋朝
宋朝时期,七夕节的庆祝活动更加民间化,出现了许多与七夕相关的民间风俗和文艺作品。如《东京梦华录》 中就有对当时汴京七夕节盛况的详细记载。
民间艺术与手工技艺
剪纸
在七夕节期间,民间艺人会创作以牛郎织女 为主题的剪纸作品,这些作品构图巧妙、线 条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刺绣
古代女子在七夕节时会展示自己的刺绣技艺 ,绣制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纹样,以此祈求 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
泥塑
在七夕节期间,民间艺人会用泥土塑造出各 种形态各异的牛郎织女泥塑作品,这些作品 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是民间艺术的重要代 表。
中国传统节日之七夕节
目录
CONTENTS
1.七夕节概述 2.七夕节历史与文化 3.七夕节饮食文化 4.七夕节服饰与配饰 5.七夕节传统风俗与活动 6.七夕节娱乐活动安排 7.七夕节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8.总结与展望
01
七夕节概述
节日起源与传说
七夕节的起源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起源于汉代,最初是女子祈求心灵手巧、获得美满 姻缘的节日。人称“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称 “夕”),故称为“七夕”。
穿针乞巧
风俗来源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 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 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寓意
展现女子手工技能,祈求心灵手巧。
喜蛛应巧
风俗来源
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七夕夜,陈列瓜 果于庭院中,有蜘蛛结网则得巧,网 密得巧多。
七夕节饮食文化
七夕节食俗文化内涵
祈求智慧和巧艺
七夕节的美食和食俗中蕴含着祈求智慧和巧艺的文化内涵 。人们通过制作和分享巧果等美食,表达对智慧和巧艺的 渴望和追求。
家庭团圆和美满
七夕节是一个象征爱情和团圆的节日,人们通过聚餐和分 食美食来表达对家庭团圆和美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七夕节的美食和食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 们通过制作和品尝传统美食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寓意
旧时风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 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 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 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 、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 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 ,又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
七巧贡案
风俗来源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 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 《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 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 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 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 “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 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 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 水茄影者,谓妇女巧”。
巧果制作材料及方法
以油、面、糖、蜜等为主要原料。发面后,将面团放入 特制的模具中,制作出各种形状的面点,然后放入烤箱 或油锅中烤制或炸制而成。
巧果食用风俗
在七夕节当晚,人们会将巧果供奉给织女,祈求智慧 和巧艺,然后分食巧果,寓意着分享智慧和幸福。
其他地区特色小吃介绍
福建地区
七夕节时会吃七娘妈糕,这是一 种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糕点 ,口感软糯香甜。
饰品丰富
古代女子在七夕节时,会佩戴各种 精美的饰品,如发簪、耳环、手镯 等。这些饰品不仅美观大方,还寓 意着吉祥如意。
现代女性穿搭指南
简约大方
现代女性在七夕节时,可以选择简约大方的服饰,如连衣裙、T恤+牛仔裤等。这样的穿搭既符合节日氛围,又能展 现自己的时尚品味。
甜美浪漫
七夕节是充满浪漫气息的节日,因此女性可以选择一些甜美浪漫的服饰,如蕾丝裙、雪纺衫等。同时,还可以通过搭 配一些甜美的配饰来增加整体造型的浪漫感。
寓意
以蜘蛛结网的形状、数量等来判断女 子是否得巧。
投针验巧
风俗来源
明清时期流行的七夕节风俗。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 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妇女之巧。
寓意
通过投针于水面观察针影,判断女子是否得巧。
种生求子
风俗来源
旧时风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 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 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 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 、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 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 ,又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
节日日期
农历七月初七,通常公历7月至8 月之间。
节日意义与影响
七夕节的意义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它不 仅是女子祈求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也是表达爱情、追求幸 福的重要时刻。
七夕节的影响
七夕节在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七夕节 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了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节日。人们通过送礼物 、表白爱意等方式庆祝七夕节,表达对爱情的珍视和追求。同时,七夕 节也成为了商家促销的重要时机,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02
七夕节历史与文化
七夕与民间信仰
1
牛郎织女传说
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紧密相连。传 说中,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两颗星星, 因相爱而被王母娘娘罚在银河两岸,每 年只能在七夕这一天相会一次。这个传 说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
乞巧信仰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子在这一天 会祈求自己能够变得心灵手巧、技艺高 超。这种信仰源于古代女子对技艺的追 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歌赋中的七夕节
1 2 3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这是最早描写七夕节的诗歌之一,诗中描绘了牛 郎织女隔河相望的场景,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 的愿景。
《秋夕》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 和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爱情的怀 念之情。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 说为背景,歌颂了纯洁而坚贞的爱情。
七夕节的传说
七夕节的传说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紧密相连。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隔开 ,每年七夕之夜,喜鹊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得以相会。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 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美好愿望。
节日名称及日期
节日名称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 鼎盛于宋代。在七夕的众多民俗 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 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七 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 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 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 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 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 的文化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