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阅读方法
第一篇范文
《草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渲染”“明朗”造句。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原的美景。
2.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学会品味语言,以读促悟,体会草原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草原风光之美,体会蒙汉两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文章的思想性。
第二篇范文
《草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草原吗?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吗?(学生充分发言)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草原的图片,一起来欣赏吧!(出示课件)
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2.简介课文:
其实,不仅仅我国的草原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著名作家
老舍先生就曾经到内蒙古大草原去过,他写的《草原》描绘了那里的美丽风光,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深情厚谊,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多读几遍。
2.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齐读,指名读,并组词。
3.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明确:草原风光美;草原人情更美。
三、品读课文,感受“美”:
1.品读“草原风光美”:
(1)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你认为美的句子。
要求:把画出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2)出示句子: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学生交流后,重点理解“渲染”一词,并让学生用“渲染”一词造句。
②引导学生理解“翠色欲流”这一句,并想象小丘像绿色渲染的中国画一样,翠绿的颜色慢慢渗透到小丘的线条中,流入云际。
(3)品读“美”:
a.小结:草原风光美。
b.引读:让我们一起欣赏草原的美景吧!
2.品读“草原人情更美”:
(1)默读2-4自然段,画出你认为美的句子。
要求:把画出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2)出示句子:
“蒙汉人民依依话别。”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学生交流后,重点理解“依依话别”和“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话。
②引导学生理解草原上蒙汉人民依依不舍的情景以及蒙汉人民之间团结友爱的深情厚谊。
(3)品读“美”:
引导学生发现,草原风光美,草原人情更美。
引读:让我们一起欣赏草原的美景吧!
本文描写了草原风光美和草原人情更美,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五、作业设计:
1.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说话练习。
2.熟读课文,并背诵第1自然段。
第二篇范文:示范课课程设计
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草原》这一课文的深入学习,让学生领略草原的美景,体会蒙汉两族之间的深厚友谊,并从中感受到祖国的博大精深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描述出草原的美景。
–学会运用文中词语进行语言表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合作精神。
–学会通过文中细节,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草原风光之美,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体会蒙汉两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深情厚谊,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内容
课文导入(10分钟)
•通过展示草原的图片,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草原的认知和感受。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兴趣。
课文学习(40分钟)
1.初读课文(10分钟)
–学生自读课文,标记出生字词。
–教师巡视课堂,辅导学生读音和字词理解。
2.品读课文(2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选出认为最美的句子,并在小组内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描绘草原美景和民族友谊的句子,深入理解。
3.朗读训练(10分钟)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朗读传达情感。
课堂活动(30分钟)
1.情景模拟(15分钟)
–学生分小组,模拟课文中的场景,如蒙汉人民话别的情景。
–教师观察学生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2.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探讨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联系实际生活,谈谈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3.创意表达(5分钟)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创作一个小段落,描述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总结与作业(10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并选择一个生字词进行造句。
教学评价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感表达。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见解。
•学生创意表达中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增强他们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三篇范文: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学情分析
在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注意到学生们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文化素养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于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较强,但在写作和语法运用上还有待提高。此外,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本学期,我们以《草原》一文为例,对学生进行了阅读理解、情感态度和民族团结的教育。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学生们对草原的美景和蒙汉两族的友谊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在写作训练中,学生们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学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情
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
达能力。
3.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课下多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朗读水平和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