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细胞损伤(汇总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细胞损伤
名词解释
1.西米脾
2. 火腿脾
3.脂肪变性
4.玻璃样物质
5.槟榔肝
6.纤维素样变性
7.脂肪变性8.西米脾9.脂质小体10.类黏液11.玻璃样变性12.淀粉样变性13.变性14.细胞肿胀15.蛋白性尿管型16.染色质溶解17.浊肿18.染色质溶解19.机化20.核碎裂21.凋亡小体22.机化:23.细胞死亡24.液化性坏死25.凝固型坏死26.脑软化27.细胞死亡28.细胞凋亡29.核溶解30.坏疽31.淀粉样变性32.黏液水肿33.细胞凋亡34.坏死
答案:
1. 西米脾:沉着在淋巴滤泡部位时,呈透明灰白色颗粒状,外观如煮熟的西米。
2. 火腿脾:弥漫地沉积于红髓部分,呈不规则的灰白色区,未沉着区呈蓝色,互相交织呈火腿样花纹。
3. 脂肪变性
变性细胞的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游离脂肪滴蓄积。
4. 玻璃样物质
透明蛋白(瘢痕组织和肿瘤中的胶原蛋白,硬化器官的上皮组织下的基膜增厚,肾小管中血浆蛋白凝结的透明管型)和透明素,可以被伊红然成鲜红色。
5. 槟榔肝:肝脂变的同时伴有肝淤血,则切面部分呈现淤血的红色与脂变的黄色相间的花纹,类似槟榔切面。
6. 纤维素样变性:发生于间质胶原纤维和小血管壁,由胶原纤维变性膨化、血浆蛋白渗出引起,变形部位结构消失为条索状强嗜酸性类似纤维素物质的一种病理变化。
7. 脂肪变性:指变性脂肪的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游离脂肪滴蓄积,简称脂变。
8. 西米脾:当淀粉样物沉着于脾淋巴滤泡时呈透明灰白色颗粒状,外观如煮熟的西米,故称西米脾
9. 脂质小体:电镜下观察脂肪变性细胞时可见脂滴形成于内质网中。
为有界膜包绕的圆形均质小体,称为脂质小体。
10. 类黏液:是体内的一种黏液物质,由结缔组织细胞产生,为蛋白质和黏多糖的复合物,呈弱酸性。
11. 玻璃样变性: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或透明化,是指在细胞间质或细胞内出现一种光镜下呈均质、无结构、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的现象。
12. 淀粉样变性:淀粉样变性也称为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物质在某些器官的网状纤维、血管壁或组织间沉着的一种病理过程。
常发生于体内存在慢性抗原刺激和异常的浆细胞增多症时。
13. 变性
答案: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在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出现某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蓄积过多的病理现象。
14. 细胞肿胀
答案: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增大,胞浆内出现细微的嗜伊红蛋白颗粒或大小不等的水泡,多发生于代谢旺盛的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也可见于皮肤和黏膜的被覆上皮细胞
15. 蛋白性尿管型
答:当肾小管上皮变性严重时,肿胀的上皮细胞可破裂,胞浆内颗粒释放至肾小管腔内,形成圆柱形的凝结物,随尿排出。
16. 染色质溶解
神经节细胞水泡变性时,由于充满水分而扩张肿大,胞浆中的嗜碱性尼氏小体(大块致密的粗面内质网)消失。
这种变化是神经元轴突断裂的特征,也见于许多病毒性传染病。
17. 浊肿
即颗粒变性,是组织细胞最轻微的最易发生的一种细胞病变,主要特征是変性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内出现微细的蛋白质颗粒,HE染色呈淡红色,胞核一般无明显变化,或稍显淡染。
由于变性器官肿胀混浊,失去原有光泽,呈土黄色,故称浊肿。
18. 染色质溶解
神经节细胞水泡变性的同时伴有胞浆粗面内质网(即尼氏小体或虎斑)溶解,称为染色质溶解。
19. 机化
坏死组织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腐离脱落,由坏死组织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肉芽组织逐渐取代,最后形成瘢痕。
20. 核碎裂
核染色质崩解味小块,先堆积于核膜下,以后核膜破裂,核染色质呈许多大小不等、深蓝染碎片散于胞浆中。
21. 凋亡小体:
答案:具有完整的细胞膜包裹的大小不等的胞体片块,内含浓缩的胞浆、完整的细胞器或胞核碎块。
22. 机化:
答案:当坏死组织范围较大,不能完全吸收、再生或腐离脱落时,可以由坏死灶周围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形成的肉芽组织逐渐生长进去,把坏死组织溶解和替代,最后形成瘢痕,这个过程叫机化。
23. 细胞死亡: 细胞因受严重损伤而累及胞核时,呈现代谢停止、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等不可逆性变化。
24. 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因受蛋白分解酶作用,迅速溶解成液体状。
主要发生于富含水分和脂质的组织,如脑和脊髓;或蛋白分解酶丰富的组织,如胰腺。
25. 凝固型坏死:以坏死组织发生凝固为特征,指坏死组织由于水分减少和蛋白质凝固而发生灰白或黄白,干燥无光泽的凝固物质。
26 .脑软化:脑组织蛋白含量较少,水分和磷酯类物质含量高,磷脂对凝固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脑组织坏死之后很快液化,呈半流体状,称脑软化。
27. 细胞死亡:细胞因受严重损伤而累及胞核时,呈现代谢停止、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等不可逆性变化。
28. 细胞凋亡:在体内外因素诱导下,由基因严格调控而发生的一种细胞自杀过程,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29. 核溶解:在脱氧核糖核酸酶作用下,染色质的DNA分解,核失去对碱性染料的亲和力,染色变淡,以致仅能见到核的轮廓或残存的核影,残余的蛋白质也被
蛋白酶分解,核便完全消失。
30. 坏疽:组织发生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和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而形成的特殊的病理学变化,成为坏疽。
31. 淀粉样变性:也称为淀粉样变,在某些器官的网状纤维、血管壁或组织间沉着的一种病理过程。
常发生的体内存在慢性抗原性刺激和异常的浆细胞增多症。
32. 黏液水肿:全身皮肤的真皮及皮下组织的基质中有多量的类粘液及水分潴留。
33. 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多细胞生物为确保正常的生长发育,维持自身组织稳定以及发挥自身的防御功能,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性死亡过程。
34. 坏死
坏死指活体机体局部组织细胞的病理性死亡,本质上细胞生命活动的完全停止,功能完全丧失,并出现一系列的形态学变化,是不可逆的变化。
单选题
与变态反应有关的变性是()
A.脂肪变性
B.纤维素样变性
C.黏液样变性
D.淀粉样变性
2. 对肝脏造成的直接影响较小变性是()
A.淀粉样变性
B.细胞肿胀
C.玻璃样变性
D.脂肪变性
3. 肝脏病变严重时,体积肿大,质地松软易碎,呈灰白色或土黄色,切面上肝小叶结构模糊,有油腻感,有的甚至质脆如泥,请问具有这种病理变化特征的属于以下哪种变性?()
细胞肿胀 B、脂肪变性 C、黏液样变性 D、淀粉样变性
答案:B。
根据其病理描述,很明显,应该选B。
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脂肪变性的发生机理?()
结构脂肪破坏 B、脂肪酸氧化障碍 C、脂蛋白合成过多 D、中性脂肪合成过多
答案:C。
C选项应该改为脂蛋白合成障碍,由于脂蛋白合成障碍,使肝细胞无法将脂肪输出,从而导致脂肪变性。
5. 下列不属于细胞变性的是()
A.水泡变性
B.颗粒变性
C.玻璃样变性
D.淀粉样变性
E.脂肪变性
6. 下列对脂肪变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严重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可发生破裂,细胞内的脂滴溢出并相互融合,形成微细的脂肪滴,肝细胞发生坏死。
B. 长期重度脂肪变性的肝脏可发生纤维组织增生,继而发展为肝硬化。
C. 脂肪变性是一种可复性病理过程,损伤比细胞颗粒变性重。
D. 病因消除后,细胞的功能和结构可恢复正常。
E. 变性的器官肿胀浑浊,失去原有光泽,呈土黄色,似沸水烫过一样,所以又有浑浊肿胀或“浊肿”之称。
7. 以下关于细胞肿胀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增大
B胞浆内出现微细颗粒或大小不等的水泡
C变形的细胞HE染色呈淡红色
D是一种不可复性病变,能引起细胞坏死
8. 属于细胞内透明蛋白的是()
A瘢痕组织和肿瘤中的胶原
B动脉硬化、肾小球硬化和许多上皮组织下方的寂寞增厚
C肾小管中的血浆蛋白凝结物
D浆细胞内的复红小体
9. 脂肪变性的发病机理不包括下列哪个选项?()
中性脂肪合成过多 B、脂蛋白合成障碍 C、脂肪酸氧化障碍 D、结构脂肪破坏 E、线粒体酶系统代谢障碍
10. 常见的细胞变性不包括()
A、淀粉样变性
B、细胞肿胀
C、脂肪变性
D、玻璃样变性
11. 下列病变与“虎斑心”属于同种变性类型的是()
A.西米脾 B.槟榔肝 C.颗粒变性 D.透明变性
12. 下列变性不属于可复性病理过程的是()
A.黏液样变性 B.细胞肿胀 C.脂肪变性 D.淀粉样变性
13. 以下的那个不是细胞变形?
A.细胞肿胀
B.脂肪变形
C.颗粒变形
D.玻璃样变形
14.淀粉样变常发生于?
A.肝
B.脾
C.肾
D.淋巴结
E.心脏
15.下列有关细胞损伤说法错误的是()
线粒体肥大时体积增大,基质被稀释。
线粒体损伤会导致ATP合成减少,如果损伤不能阻止,细胞将死亡。
线粒体的增生是对慢性非特异性细胞损伤的适应性反应或细胞功能升高的表现。
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微绒毛及纤毛可发生倒伏、粘连、断裂及缺失等变化。
16. 细胞核的超微病变中,不属于核被膜的变化的是()
核纤维板层形成
核凸和核袋形成
形成板层、小管和液泡
裂核
17. 细胞坏死的类型中不包含下列哪一种()
A. 凝固性坏死
B. 蜡样坏死
C. 脂肪坏死
D. 脓肿坏死
18. 细胞凋亡时,细胞质的变化,下列何者描述正确? ()
A. 胞质脱水导致细胞皱缩、致密、固缩。
B. 粒线体变小,并停止增殖
C. 内质网腔变小,充满脂肪油滴
D. 胞质有许多水泡出现,形成蜂窝状空泡。
19. 结核病时的干酪样坏死属于()
A.凝固性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湿性坏疽
D.气性坏疽
20. 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其表现形式为()
A.核浓缩
B.核碎裂
C.核溶解
D.以上全对
21. 判定细胞死亡的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过活体染色的方法判断
B. 中性红染色时,细胞着色为死亡细胞
C. 台酚蓝染色时,细胞着色为活细胞
D. 用核染料染色,细胞核着色为活细胞
22.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死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人的胚胎时期细胞分裂和生长旺盛,没有细胞的死亡
B.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不正常的生命现象
C. 个体的衰老过程是组成机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D. 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23. 以下哪项不是细胞坏死时细胞核的变化()
A.核破裂
B.核浓缩
C.核溶解
D.核固缩
24.以下哪项不是气性坏疽的特点()
A.主要见于严重的深部刺创和厌气性细菌感染
B.组织分解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C.呈污秽的暗棕黑色
D.蛋白质分解产生吲哚、粪臭素等
25. 关于坏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组织坏死后,受周围环境影响和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形成的特殊病理学变化,称为坏疽。
坏疽部位眼观呈黑褐色或黑色,是腐败菌分解坏死组织产生的硫化氢,与血红蛋白中分解出来的铁结合生成硫化铁的缘故。
湿性坏疽常见于与外界想通的内脏或皮肤。
气性坏疽是湿性坏疽的一种特殊类型,常见于浅表伤害和需氧菌感染。
26. 以下哪一项是细胞凋亡的过程的正确排序()
凋亡的执行
凋亡基因激活
凋亡细胞的清除
凋亡信号转导
27. 下列关于细胞坏死发生机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微生物、寄生虫的毒素会破坏细胞膜机构,导致细胞坏死
血栓和栓塞导致局部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细胞缺氧、坏死
局部组织细胞因受到过多神经的兴奋性冲动而坏死
机体免疫机制紊乱,过敏反应引起组织、细胞坏死
28. 镜下观察坏死细胞,其胞核不会发生那种变化()
核浓缩 B、核破裂 C、核溶解 D、可观察到染色体
29. 下列不属于凝固性坏死的是()
A. 贫血性坏死
B.干酪样坏死
C. 蜡样坏死
D. 坏疽
30. 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的是()
A.有炎症反应
B. 核染色质浓缩
C. 胞质碎裂
D. 单个细胞皱缩
31. 以下哪项不属于凝固性坏死()
贫血性坏死
坏疽
脂肪坏死
蜡样坏死
32. 在细胞坏死发生的原因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血管源性因素()
动脉受压
长时间痉挛
变态反应
血栓形成和栓塞
33. 以下哪种因素不是导致细胞坏死的生物性因素?()
A微生物毒素 B动脉受压 C寄生虫毒素 D菌体蛋白引起的变态反应
34. 以下那种症状不是气性坏疽的症状?()
A不同部位皮肤和肌肉肿形成黑褐色肿胀,周围组织中有气泡
B组织分解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坏死组织成蜂窝样
C组织柔软、崩解,呈乌灰色、绿色或黑色糊粥样
D切回会流出具酸臭气味并含有气泡的浑浊液体
1-5 BCBCD
6-10 EDDEA
11-15 BDCEA
16-20 DDAAD
21-25 AADDD
26-30 BCDDA
31-34 BCBC
判断题
第一节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理
()缺氧不是引起细胞损伤和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引起细胞损伤的物理因素包括创伤、电击、毒素和辐射。
()遗传变异会引起细胞损伤。
()部分组织器官供氧不足称为缺氧症。
5.()凡引起细胞疾病的原因也能引起细胞损伤。
6.()动物不能通过分解代谢肌蛋白以维持其短期内生存需求。
7.()在一些情况下,缺血后血流的恢复会引起活组织的过氧化,反而更加剧
组织损伤,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8.()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往往与细胞结构特别是线粒体的功能损伤程度呈负相关。
9、()间质变性包括细胞肿胀、粘液样变性、玻璃样变性和淀粉样变性
10、()心肌在发生脂肪变性时,在心外膜下可见灰白色的条纹或者斑点分布在褐色的心肌之间,外观上呈黄红相间的虎斑状斑纹,固有虎斑心之称。
11、()脂肪坏死包括胰性脂肪坏死和营养性脂肪坏死。
12、()颗粒变性可以出现于肝、肾、心等实质器官与多发于烧伤、冻伤、口蹄疫。
13.()引起细胞损伤的生物学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和霉菌感染。
14.()细胞损伤主要体现为细胞膜破坏,缺氧,化学毒作用和遗传变异等单独作用导致细胞损伤的。
15.()血友病、镰刀细胞贫血等疾病的细胞损伤原因是营养物质缺乏。
16.()化学性损伤包括化学物质和药物的毒性作用,日益成为导致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
答案:1.错2.错3.对4.错5.对6.错7.对8.错9、错10、对11、对12、错13、对14、错15、错16、对
第二节:变性
1.肝细胞脂肪变性的脂滴主要成分是中性脂肪。
2.缺氧引起的脂肪变性主要发生于肝小叶边缘区,称为周边脂肪化。
3.细胞缺氧,细胞膜受损时,细胞内Na+、K+和水分都多。
4.甲状腺功能增强,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则可能引起黏液样变性。
5.无论病因是否消除,发生变性的细胞或组织都无法恢复
6.辨别病变细胞是水泡变性还是脂肪变性,可以通过制备冰冻切片进行脂肪染色
7.尿毒症是肾脏淀粉样变性造成的;蛋白尿是肾脏玻璃样变性造成的
8.肝脏是最容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
9.脂肪变性属于细胞外变性。
10.肥胖者心外膜下脂肪增多,心肌间质也出现大量脂肪组织不是脂肪变性的表现。
11.玻璃样变性是指在细胞间质和细胞内出现半透明、均匀红染的物质。
12.淀粉样变性是由于组织内有淀粉物沉积。
13.颗粒变性又称浑浊肿胀,是一种最常见和最轻微的一种细胞变性。
14. 水泡变性时被覆上皮HE染色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空泡,内有红染的絮状物,整个胞浆呈空网状结构。
15.脂肪滴主要成分为胆固醇,也可能有磷脂和中性脂肪(甘油三酯)。
16. 脂肪变性的细胞,冰冻切片,脂滴苏丹Ⅲ染色呈桔黄色,苏丹Ⅳ染成红色,锇酸染色呈黑色。
17.淀粉样变性多发生于长期伴有组织破坏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和慢性抗原刺激的病过程
18.目前已知淀粉样物质主要有三类,淀粉样蛋白A,淀粉样重链蛋白,内分泌源性淀粉样物质
19.一般认为淀粉样变性的发生机理与全身免疫反应有关
20.淀粉样变不可能与某些内分泌腺的异常产物有关
21.纤维素样变性是发生于间质胶原纤维及小血管壁的一种病理变化。
其病变特点是变性部位组织结构逐渐消失,变为一堆周界不清晰的无结构物质,呈强嗜碱性蓝染。
22.纤维素样变性主要发生于血管壁,胶原纤维的变性,膨化是纤维素样变性的主体,加上血浆蛋白的渗出就形成了纤维素样变性。
23.肾小球淀粉样变性时,可使血浆蛋白大量外漏,造成肾小球闭塞,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尿毒症。
肝脏淀粉样变性时,可引起肝功能下降,严重可造成肝破裂。
24.轻度透明变性不可以恢复,透明变性严重的组织容易发生钙盐沉着,导致组织硬化。
小动脉壁透明变性可导致小动脉硬化症。
25.玻璃样变性是一种光镜下呈均质、结构清晰、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的现象。
26.透明蛋白只是多种蛋白质变性的一种物理性状,并不是某一蛋白的专有名词。
27.细胞内的透明蛋白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肝细胞内的复红小体及浆细胞胞浆内的透明蛋白小滴。
28.细胞内透明滴样变,指在变性的细胞内(胞浆中)出现大小均一、均质红染的玻璃样圆形小滴。
29.黏液和类黏液在HE染色下为淡蓝色。
30.黏液和类黏液在过碘酸雪夫氏(PAS)染色反应中变化相同,都是阳性呈紫红色
31.黏液样变性是不可复性过程,病因消除后粘液样变性无法恢复。
32.黏液水肿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所导致的。
答案:对错对错错对对对错对对错对对错对对错对错错对对错错对错错对错错错
第三节:细胞死亡
细胞死亡可分为两类:坏死和细胞凋亡
能诱导凋亡的主要因素有:糖皮质、射线、自由基、细菌、病毒、抗癌药等
蜡样坏死是脂肪组织发生的一种凝固性坏死。
坏疽常发生在容易受腐败菌感染的部位,如四肢、尾根及内脏器官等。
5.坏死的本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完全停止,功能完全丧失,并出现一系列形态学变化,是可逆的变化。
6.成纤维细胞因溶酶体含量少,水解酶的含量也少,自溶很慢。
7.用银染法可以发现网状纤维坏死初期膨胀变粗,以后断裂溶解而消失。
8.细胞凋亡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仍在进行,整个过程常需ATP供能。
9.细胞坏死初期时,其形态结构与死亡前相似,细胞核也没有变化。
10.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自主性死亡,是可逆的。
11.组织贫血性梗死初期,组织的结构轮廓保留,但实质细胞的正常结构已破坏消失。
12.细胞凋亡同坏死一样,是由非生理性致病因素造成的被动性死亡。
13.感染结核分支杆菌易引起肺组织干酪样坏死。
14.胰腺炎导致的脂肪坏死主要与胰岛素释放有关。
15.脑组织易发生液化性坏死的原因是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质含量低。
16.细胞凋亡不诱发炎性反应。
17.坏死过程都是由变性发展过来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8.脂肪坏死的两种形式,胰性脂肪坏死和营养性脂肪坏死都会产生钙皂。
19.贫血性坏死和干酪样坏死的镜检区别是,后者的组织固有结构仍有保留。
20.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都会产生毒性产物,从而会导致机体因吸收毒性产物而中毒甚至死亡。
21.细胞凋亡仅见于老化组织中。
()
22.细胞坏死的核变化为:核浓缩、核碎裂和核溶解三种形式。
()
23.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于富含水分和脂质的组织。
()
24.坏死的组织被溶解吸收时,都由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
()
25、细胞因受严重损伤而累及细胞核时,呈现代谢停止、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等可逆性改变。
()
26、坏死是指活体机体局部组织细胞的非病理性死亡。
()
27、坏死发生的原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血管源性及神经营养因素。
()
28、一般而言,细胞死亡后,细胞膜首先发生改变。
()
29、贫血性梗死的坏死区灰白色、干燥,早期肿胀,稍突出于脏器的表面,切面坏死区呈楔形,周界模糊。
30、气性坏疽是湿性坏疽的一种特殊类型。
31、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32、整个凋亡过程没有细胞内容物的外漏,因而不伴有局部的炎症反应,也无纤维化现象。
33、细胞的坏死不需要耗能,细胞的凋亡需要耗能。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12.× 13.√ 14×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29×30√31√32√33√
多选题
脂肪变性时,器官实质细胞胞浆内蓄积的组织是?
A 中性脂肪 B磷脂 C胆固醇 D上述都有
脂肪变性多见于?
A 肝
B 肾
C 心
D 子宫
3.玻璃样物质包括()
A.透明蛋白b.透明素c.白蛋白d.复红小体e.纤维蛋白
4.肝脏淀粉样变性的特征()
A.外观呈暗红色
B.有时夹杂黑红色出血斑点
C.切面结构模糊,类似于脂肪变性的肝脏
D.干细胞受压萎缩
E.窦状隙充血扩张
5. 透明变性包括以下哪几种类型()
A细胞内透明滴样变 B血管壁玻璃样变 C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 D肝脏淀粉样变性
6.下面属于淀粉样物质的有()
A 淀粉样蛋白 A
B 淀粉样轻链蛋白
C 内分泌源性淀粉样物质
D 外分泌源淀粉样物质
7. 以下关于黏液样变性说法正确的是()
粘液样变性是不可复性过程,会引起组织的硬化。
黏液和类黏液呈弱碱性或中性,HE染色为淡红色。
类黏液由上皮细胞分泌
黏液由结缔组织细胞产生,正常见于关节囊、腱鞘的滑囊和胎儿的脐带。
过碘酸雪夫氏(PAS)染色反应不同,黏液染色为阳性呈紫红色,类黏液为阴性。
8. 以下关于纤维素样变性说法正确的是()
变性部位的组织结构依然存在,呈颗粒状、小条或团块状。
主要发生于急性风湿病,与变态反应有关。
纤维素样变性主要发生于血管壁,血浆蛋白的渗出是纤维素样变性的主体,加上胶原纤维的变性、膨化就形成了纤维素样变性。
D蓝染,类似纤维素。
E病毒不能引起纤维素样坏死。
9. 以下组织的坏死一般不属于液化性坏死的是()
肝脏 B.肺脏 C.脑组织 D.脂肪组织
10.细胞坏死在镜下的变化下列正确的是()
细胞核浓缩,嗜酸性增加
细胞间质出现纤维素样变
细胞核破裂、溶解
胞浆浓缩、均质化或空泡化
11.凝固性坏死不包括()
a贫血性梗死
b干酪样坏死
c蜡样坏死
d脂肪坏死
e坏疽
f液化性坏死
12.细胞坏死细胞浆的变化()
a胞浆呈颗粒状
b胞浆红染
c胞浆溶解液化
d胞浆出现嗜碱性小体
13 下列哪项有关细胞凋亡的叙述是正确的?
A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性死亡的过程,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B 乳腺癌、淋巴癌、红斑狼疮、帕金森病等是由于细胞凋亡不足引起的疾病。
C 细胞凋亡确保了正常生长发育、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发挥防御功能。
D 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其中一个差别为后者会因溶酶体破裂而引起局部炎症反应。
E 凋亡的过程为凋亡信号转导、凋亡基因激活、凋亡的执行及凋亡细胞的清除。
14 下列哪项有关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描述是正确的?
A 内质网不断扩张并与细胞膜融合,形成膜表面的芽状突起,称为出芽。
B 溶酶体相对完整,无外漏,通常没有炎症反应和损伤的修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