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下广告费及研发费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准则下广告费及研发费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广告费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为扩大其产品或劳务的影响而在各种媒体上作广告宣传所发生的广告费,应于相关广告见诸媒体时,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营业费用,不得预提和待摊。
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企业实际支付的广告费的有关广告服务将在未来几个会计年度内获得,则本期实际支付的广告费应作为预付账款,在接受广告服务的各会计年度内,按照双方合同或协议约定的各期接受广告服务的比例分期计入损益。
税法规定,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支出不得超过销售(营业)收入2%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
另外,税法还对特殊产品或行业的广告费扣除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
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人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广告是通过经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
2.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应发票;
3.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符合上述条件的广告费支出在限额内可以在当期申报扣除,超过部分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
由于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不同产生的差异,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按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为了便于管理,企业应当设置“广告费税前扣除台账”,为各年度申报企业所得税
做好基础工作。
例如:某企业(假设适用2%的广告费扣除比例)2007年、2008年、2009年度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800万、2000万、2300万,各年度广告费实际支出额分别为40万元、42万元、43万元,各年度的税前会计利润分别为78万元、82万元、90万元。
假设该企业所得税率为33%,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假设不考虑其他费用的纳税调整因素)。
会计处理:广告费支出于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营业费用中。
以2007年为例:
借:营业费用400000
贷:银行存款400000
所得税会计处理:
2007年:
借:所得税257400
递延税款132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70600
2008年:借:所得税270600
递延税款6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77200
2009年:借:所得税297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87100
递延税款9900。
各年度广告费纳税调整情况:
2007年度实际发生广告费40万元,但本年度只允许税前扣除36万元,尚未扣除的4万元,结转以后年度扣除,财务上不做调整,只做纳税调整。
2008年度实际发生广告费42万元,但本年度只允许税前扣除40万元,尚未扣除的2万元,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2007~2008年度累计结转以后年度广告费扣除额为6万元。
2009年度实际发生广告费43万元,但本年度只允许税前扣除46万元,其中包括本年度实际支付广告费43万元,以及以前年度结转的广告费扣除额3万元,即46万元。
本年度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
累计到2009年结转以后年度的广告费扣除额为3万元。
研究开发费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指出,将研究开发项目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企业应当根据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处理是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
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5项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支出应当单独核算,比如直接发生的研发人员工资、材料费,以及相关设备折旧费等。
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所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配,无法合理分配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予资本化的支出,在费用发生时,借记“研发支出”,贷记“银行存
款”等。
形成资产时,借记“无形资产”,贷记“研发支出”。
税法规定:对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税的内外资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以下统称企业),其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
企业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当年不足抵扣的部分,可在以后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结转抵扣,抵扣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由于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技术开发费,除据实在税前扣除外,还可以按实际发生额的50%在税前扣除,企业实际进行账务处理时,按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年末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再做纳税调减。
为了便于管理,企业应当设置“技术开发费抵扣台账”,以保证申报税前扣除的正确性。
例如:某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底接到一个订单,为国内某企业开发一种管理软件。
为此,2007年初企业成立研发部门,招聘研发人员,开始该软件的研发工作,预计2009年能完成该软件的研发任务。
假设2007年、2008年、2009年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17万元、10万元、12万元,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分别为10万元、38万元、18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因素)。
会计处理:以2007年为例,2007年为研究阶段,实际发生研发费时,
借:管理费用1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
按照财税〔2006〕88号文件规定,该企业可以采用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
各年度技术开发费的抵扣情况是:2007年度实际发生技术开发费10万元,本年度允许加计抵扣5万元,抵扣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2万元。
2008年度实际发生技术开发费38万元,但本年度只允许加计抵扣10万元,尚未抵扣的9万元,结转以后年度抵扣,财务上不做调整,只做纳税调整。
2009年度实际发生技术开发费18万元,但本年度可以抵扣12万元,其中包括本年度可以抵扣的技术开发费9万元,以及2008年度结转的技术开发费抵扣额3万元,截止到2009年度,2008年度未抵扣的技术开发费,尚有6万元仍要结转到以后年度抵扣。
但是如果到2013年仍未抵扣完,就不能够再结转抵扣了。
鉴于企业会计制度和税法的目的、基本前提和遵守的原则有所不同,两者之间产生差异是必然的。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因会计和税法在收益实现、费用确认及资产、负债的确认上产生的各种差异,均应按如下两个基本原则处理:
1.进行会计核算时,所有企业应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记录,不得违反会计制度。
2.在完成纳税义务时,必须按照税法的要求进行,如会计账务处
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应按照税法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方法调整,完成纳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