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共4页word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解决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实验是生物学科的灵魂,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目标之一。
但笔者调查发现,用“纸笔式”、“动画模拟式”实验代替真实实验的现象广泛存在于中学生物教学,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尴尬。
鉴于此,笔者就“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创设情境、注重细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操作技能,提高问题的探究能力,并最终提升生物学素养”,谈以下观点,与各位专家、同行探讨。
一、选一选,让实验器材更科学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选择合适的器材(仪器、药品和生物材料)是做好一个实验的基础。
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未从真实实验角度出发去关注实验器材的选择,而是根据主观经验判断:“应使用什么器材,或者不能使用什么器材。
”容易导致科学性错误产生,下面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材料的选择为例,列表分析。
生物实验的效果受环境、材料本身等因素的影响很大,而许多实验材料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如经过实验发现,以鱼白(雄鱼的精巢)作为DNA粗提取的材料,效果优于鸡血、菜花等材料。
但鱼白这种材料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价格偏贵,不适宜作为中学实验中DNA粗提取的材料大面积推广。
所以实验材料的选择,应充分遵循“依据原理、服务主题、经济易得、现象明显、安全简便”的原则,务必在“可以选择哪些材料做该实验?哪种是该实验的最适宜材料?从何处可以得到该种材料?以该材
料进行实验时,需进行怎样的处理?”等细节方面作深入思考,让学生理解生物实验的科学内涵,以切实提高实验材料的选择能力。
二、做一做,让实验操作更规范
实验操作技能是学生实验能力的第一层面,而科学探究能力是实验能力的最高层面。
从动手实验操作技能的熟练到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而依据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所制定的设计方案来指导具体的实验操作,则是一个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
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体验真实实验的过程,一方面可以在尝试运用实验器具完成实验过程中熟悉包括显微镜、烧杯、解剖工具等在内的各种实验器具的使用方法、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实验材料的处理细节、实验变量的控制技术,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实验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和操作规范;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经历真实的做科学的过程,掌握包括观察、测量、调查、数据处理和探究等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实验构建生物核心概念体系,进一步提高探究的水平和能力。
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实验操作训练和真实实验的洗礼,目前中学生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的发展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
以实验中的观察技能为例分析:首先,学生对观察对象的确定非常盲从,教师要求观察什么就观察什么,却并不理解选择某种对象作为观察指标的原因。
其次,不知道观察对象与方法应根据实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另外,生物实验中许多细微的结构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来观察,如借助放大镜、显微镜和照相机等工具来观察一些细微结构,但有相当部分的高中学生却还不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新课程倡导开放性的探究实验,但并不意味着实验操作的随意性。
恰恰相反,生物实验的操作过程应该科学、严谨、规范、准确。
规范地使用各种仪器设备,遵循科学的实验思想各方法处理实验材料,严格控制各种变量,才能获得科学的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形成严谨、细致、求真的态度和情感,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议一议,让实验现象更真实
实验方案是需要精心设计的,但实验结果更多是动态生成的。
以不同材料来做同一实验,实验现象可能不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做同一实验,实验现象也可能不同;不同学生做同一个实验,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现象。
而通过对多种实验现象的交流、讨论与质疑,不仅可以甄别正误,找出错误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还可以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如笔者在执教“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于插条生根作用的
影响”实验中,发现部分同学的插条因没有保留侧芽而不能正常生根。
学生查阅了某些参考资料后认为:“侧芽提供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有利于生根。
因此,插条不生根与未保留侧芽无关。
”
此时教师指出:“若侧芽的主要作用仅仅是提供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话,直接配制更高一些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插条不是可以正常生根了吗?”显然理论解释与实验结果是相互矛盾的。
经过与学生共同查阅资料、分析讨论和重复实验,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侧芽不仅提供生长素,还可以提供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促进插条的生根。
插条生根是受到包括生长素等激素在内的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不保留侧芽,是非常不利于插条生根的。
”实验教学中,教师对于实验现象一定要细致观察,对
不符合预期的异常现象不应立即否定,而应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分析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可避免学生产生相同错误,亦可以发现新知识。
总之,新课程倡导真实实验,强调以实验来解决问题,并倡导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获取对终身发展有用知识、习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技能,并形成“做真事、做真人”的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要能正确处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放手做实验与放任做实验、科学实验中的新发现和错误实验中的伪发现、科学质疑和钻牛角尖、教学的短期行为与教育的长期影响”等问题间的关系。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2、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
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3、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
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