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原因与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原因与对策分析作者:高强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第12期

高强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虽然河南省经济增长创造了高速度,但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却越来越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及各个地级市实际情况,详细阐述河南省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区位因素、资源禀赋、政府效率和政策倾向等几个方面,最后针对所提出的问题,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提出了大郑州、分区发展等对策。

关键词:河南省;经济增长;差异性;对策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河南省作为中部的重要省份,也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经济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中部崛起战略,而且也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由于河南省区域间自然条件、区位因素、经济基础和制度环境等差异的影响,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客观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很快,各项经济指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伴随着整体经济水平的上升,河南省的区域经济差异有日趋扩大的趋势。

一、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现状

(一)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城镇化水平差异分析

河南省下辖18个地级市,分为四个经济区,分别是:中原城市群(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济源、新乡、焦作、许昌、漯河)、豫北经济区(安阳、鹤壁、濮阳)、豫西豫西南经济区(三门峡、南阳)和黄淮经济区(商丘、周口、信阳、驻马店)。

由表1我们可以得出,在人口总量方面,中原城市群总人口数达到了4009万人,居四大经济区之首,豫北经济区和豫西豫西南经济区人口总量较小。2009年中国整体的城镇化率为45.7%,2009年河南省整体的城镇化率为37.7%。从表中可以看到,中原城市群整体上的城镇化率较为接近全国水平,黄淮经济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周口市、驻马店市城市化水平甚至不足30%。中原城市群的郑州市、济源市、焦作市和豫北经济区的鹤壁市,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郑州市的城镇化率最高,达到了63.4%。总体来看,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平均城镇化率差距较大。

(二)河南省四大经济区总量GDP差异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总量GDP占全省GDP的比率一半以上,其他三大经济区所占

比率较低。从2005年到2009年五年间,各个经济区所占GDP比率稳定在一个较小的区域范围内,波动不大。

(三)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固定资产投资、外商和港澳台商直接投资差异分析

由表3可知,从2005年到2009年,中原城市群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外商和港澳台商直接

投资额增长迅速,而豫北经济区的濮阳市、黄淮经济区的驻马店市等地区,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二、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

(一)区位因素及资源禀赋的差异

任何一个国家的首都都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国如此,省亦如此。这就是区位优势,是别的

地方无法替代的。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是河南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郑州市的第三

产业比重全省最高、基础设施建设最为健全,就体现了省会这样独特的区位优势。

相对禀赋差异方面,河南的地势西高东低,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河南省的西部地区,河南

省西部也就成为了全省资源禀赋较高的地区。三门峡市是随着三门峡水库的开发而兴起的,济

源市是随着黄河小浪底工程的建设而兴起的。平顶山市和鹤壁市煤炭储量丰富。充足的资源可

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和后劲。豫西豫西南地区山大沟深,沟壑纵横交错,由此造成了土地

的分散,给集约农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黄淮地区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自古以来农业

展条件优越。但是,也正因为如此,黄淮地区与河南省的经济中心区联系不密切,工业化发展

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虽然为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本身逐渐阻断了与外部经

济的联系,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滞后地区。

(二)政策与政府效率影响

政策和政府效率的问题,主要就是指政府的投资倾向和政府投资效率以及政府间的合作。政府的经济效率尤其表现在政府的融资能力和吸引外资的规模。郑州市自不用说,是河南省投资重点地区,也是河南省吸引外资的窗口,2009年郑州市获得外商和港澳台商直接投资为161795万美元,高居全省首位。洛阳市则是国家级的重工业基地,自从建国以来就有许多国家级的大型项目在此立项开发。焦作、济源是河南省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基地,因此配套的投资建设发展迅速。济源作为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沁北电厂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的相继开工,进一步加快了济源经济的发展,多项人均指标均居河南省前列。2009年,中原城市群的外商和港澳台商直接投资为369938万美元,比其他三个经济区的总和还要多,突显出该区政府效率的高效和活跃的经济活力。

(三)区域发展战略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差异,无论是从绝对差异来说还是从相对差异来说,都呈现出逐步扩大的态势。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从国家来说,国家实行的是由东向西的梯度开发战略,东部沿海地区是改革的窗口,是国家大举投资之地。而中西部地区的国家投资总是捉襟见肘。

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多是出于国家的综合战略安全考虑的。因而有幸被国家选中的城市,其经济发展都要快于本地区的其他城市。就河南省本身的发展战略而言,出于省情的考虑,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也采用了非均衡的发展战略。中原城市群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无论从增速还是总量来看,都远远优于其他三个经济区。

三、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的带动辐射作用

根据不平衡增长理论,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着重建设经济发展的引擎,为此,应大力发展大郑州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整个省的发展。以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布局,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逐步形成多层次的现代都市格局;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信息港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建设,推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发展和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努力建设生态郑州、数字郑州,进一步提高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在全省的首位度,使其成为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发展的龙头,全省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及经济社会的核心增长极。

(二)提高豫北、豫西和豫西南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

根据自然资源禀赋理论,地区间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区。豫北地区的安阳、鹤壁、濮阳三市要充分发挥工农业基础较好,油气、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应逐步建成我省重要的钢铁、煤化工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豫西地区的三门峡市要发挥矿产、林果等资源丰富的优势,搞好精深加工,建成全省重要的煤化工、黄金生产加工、铝工业和林果业生产加工基地。豫西南地区的南阳市要加快发展,形成中药生产、纺织基地和以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带,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

(三)加快黄淮地区的经济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