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化学总复习复习氧化还原反应(ppt文件)(29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X>Z>M>Y
第二十四页,共29页。
5、根据周期表判断
非金属性逐渐(zhújiàn)
增强


强金










(zhújiàn)

金属性逐渐(zhújiàn) 增强
第二十五页,共29页。
6:根据金属活动(huó dòng)顺序表判断
金属(jīnshǔ)单质还原性强,相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弱
2、实质 电子的转移 (shízhì):
第三页,共29页。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关系
分解 化合反应(huà hé fǎn y(īfnēnɡj)iě)反
氧化还原(h应uán yuán)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第四页,共29页。
4、化合价与氧化(yǎnghuà)性还原性的关系 最高价只有(zhǐyǒu)氧化性
A、6:1 B、1:5 C、5:1 D、6:1
第二十八页,共29页。
3、在氧化还原(huán yuán)反应中,氧化性强的先被还原 (huán yuán)、还原(huán yuán)性强的先被氧化 例12、写出下列反应(fǎnyìng)的离子方程式 (1)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l2 (2)向FeI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 (3)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l2 (4)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 (5)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
第十八页,共29页。
3、依据相同条件或相似条件在被氧化(yǎnghuà)或被还原的 程度 (1)不同(bù tónɡ)的氧化剂氧化同一种还原剂
加热
2Fe + 3Cl2 = 2FeCl3
加热
Fe + S = FeS
氧化
Cl2 >S
(yǎnghuà)
性:
第十九页,共29页。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第十五页,共29页。
1、根据(gēnjù)氧化还原方程式判断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chǎnwù)+还原产物(chǎnwù)
氧化 氧化剂>氧化产物
(yǎngh u还à原)性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7:H2S +Cl2==2HCl +S↓
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S
第十六页,共29页。
例8、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 2A- + B2 = 2B-+ A2; 2C- + A2 = 2A- + C2 2B- + D2 = 2D- + B2 由此判断(Bpànduàn): () A、氧化性:A2 >B2 >C2 > D2 B、还原性:C- > A- > B- > D- C:2A— + D2 = 2D— + A2 该反应不能进行 D、2C— + B2 = 2B— + C2 该反应不能进行
非金属既有正价又有负价,最高正价一般(yībān)等于最外层电 子数,最低价=最外层电子数—8。
第七页,共29页。
5、常见(chánɡ jiàn)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chánɡ jiàn)的氧化剂
非金属单质 F2、O2、Cl2、Br2、I2
高(d价ān金zh属ì):阳离子 : Fe3+ 、Ag+
第二十九页,共29页。
第二十七页,共29页。
2:同种(tónɡ zhǒnɡ)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
(1)岐化规律(guīlǜ):中间价→高价 + 低价 (2)归中规律(guīlǜ):高价 + 低价→中间价 例11:在KClO3+6 HCl(浓)=KCl+3Cl2↑+3H2O的反应
(fǎnyìng)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B为( )
高价态或较高价态化合物:
KMnO4、K2Cr2O7
过氧化物及其他: H2O2、Na2O2、NaClO、HClO
第八页,共29页。
(2)常见(chánɡ jiàn)的还原剂
活泼(huó po)金 K、Ca、Na、Mg
属单质 活泼(huó po)非金 C、H2
低属价单态质金属离子 Fe2+、Cu+
低价态的氧化物 CO、NO、SO2
(2)浓硫酸氧化性很强,SO2还原性很强,能否 (nénɡ fǒu)用浓硫酸干燥SO2? (3)NO2能和NH3反应(fǎnyìng)吗?
第六页,共29页。
金属只有(zhǐyǒu)正价,没有负价。 金属(jīnshǔ)单质只有还原性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金属性减弱就是还原性减弱
第二十三页,共29页。
例9、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
用导线连接(liánjiē)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
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
时,Y先析出;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Y2+。则这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A为 (

A X>Z>Y>M B X>Y>Z>M
C M>Z>X>Y
7:根据金属活动顺序(shùnxù)表判断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弱
第二十六页,共29页。
四、氧化还原反应(fǎnyìng)的规律
1、得失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huán yuán)反应中, 还原(huán yuán)剂失去的电子等于氧化剂得到的电 子 例10:48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qiàhǎo) 与40mL浓度为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 Cr在被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 ( ) B A +6 B +3 C +2 D 0
氧化还原 (huán yuán)反 应
第一页,共29页。
例1: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D
A.金属冶炼
B.燃放鞭炮
C. 食物(shíwù)腐败
D.点制豆腐
第二页,共29页。
一、基本概念 1、特征 元素化合价是否(shì fǒu) (tèzhēng): 有升降
第十四页,共29页。
提问(tíwèn): Cu+4HNO3(浓)=Cu(NO3)2+NO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mol浓硝酸得1mol电子, 1mol稀硝酸得3mol电子,浓硝 酸和稀硝酸,那种酸氧化性强?
结论氧化性的强弱,与得到(dé dào)电子的多少没有关 系,看难易程度。
第十一页,共29页。
常见的氧化剂及还原(huán yuán)产物
氧化剂
KMnO4 K2Cr2O7 H2O2 HNO3(浓) HNO3 (稀) NaClO 、Cl2 H2SO4(浓) Fe3+
还原产物
Mn2+ Cr3+
碱性(jiǎn xìnɡ)环 境 MnO2
H2O
NO2
NO
Cl-SO2 Fe2+
第十二页,共29页。
加热
MnO2 +4 HCl(浓)= MnCl2 + Cl2↑ + 2 H2O
催化剂
4HCl(浓)+O2 == Cl2↑ + 2 H2O
加热
说明:氧化(yǎnghuà)性顺序是:KMnO4>MnO2 >O2
第二十页,共29页。
(2)不同还原剂作用(zuòyòng)与同种氧化剂
Cu+2Fe3+=Cu2++2Fe2+ 3Zn+2Fe3+=3Zn2++2Fe
例4:将H2O2滴入到酸性高锰酸钾(ɡāo měnɡ suān jiǎ)溶液中,高锰酸钾(ɡāo měnɡ suān jiǎ)溶液 褪色并有气体产生.
例5:将H2O2滴入到氯化亚铁溶液(róngyè)中, 溶液(róngyè)颜色变成棕黄色.
例6:向硝酸亚铁溶液(róngyè)中稀硫酸溶液 (róngyè)变黄且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在空气中 变成红棕色。
最低价只有(zhǐyǒu)还原性 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例2: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 (1)H2O2的化学性质怎样?氧化产物是什么主?
第五页,共29页。
思考: (1)Fe3+氧化性很强,Fe2+还原性很强,Fe3+和 Fe2+在溶液中能否(nénɡ fǒu)共存?
第十七页,共29页。
2、根据反应的剧烈(jùliè)程度判断
2Na+2H2O = 2NaOH+H2 冷水剧烈反应(fǎnyìng) Mg+2H2O = Mg(OH)2+H2 与热水反应(fǎnyìng) Al和水基本不反应(fǎnyìng)
说明(shuōmíng)金属性(还原性)Na>Mg >Al
说明(shuōmíng):还原性Zn大于Cu
第二十一页,共29页。
4:根据(gēnjù)电化学原理判断
(1)原电池
一般情况,两种金属单质构成的电极(diànjí), 还原强的在负极。
第二十二页,共29页。
(2)电解池 阳极发生氧化(yǎnghuà)反应,还原性强的先反应
活性电极(diànjí)> S2— > I— > Fe2+ > Br— > Cl— > OH— > 含氧酸根 > F— 阴极发生(fāshēng)还原反应,氧化 性强的先反应 Ag+> Fe3+>Cu2+ > H+(酸)> Pb2+ >Fe2+ > Zn2+> H+(水) > Al3+> Mg2+> Na+> Ca2+> K+
非金属的阴离子及化合物:
S2—、I—、H2S
非金属氢化物: H2S、HI
第九页,共29页。
6、氧化(yǎnghuà)还原离子方程式的配平
得失电子(diànzǐ)守恒(配化合价) 电荷守恒(配离子) 质量守恒(配原子)
例3:将SO2通入到酸性(suān xìnɡ)高锰酸钾溶液中,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第十页,共29页。
还原剂及氧化(yǎnghuà)产物
还原剂
SO2、SO32—、HSO3—
Fe2+
H2O2 H2C2O4 NH3 Cl—
H2S S
氧化产物
SO42— Fe3+
O2
CO2
N2 Cl2 S
SO2
第十三页,共29页。
氧化(yǎnghuà)性还原性的比较
氧化
得电子(diànzǐ)的能力
(性还yǎ原:n性gh:uà)失电子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