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公共交通发展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市公共交通发展历史
沈阳市公共交通发展历史
城市交通⼯具的发展史是与城市发展史密切相关的,从1908年沈阳城内出现的“马拉铁道”到有轨电车,再到⽆轨电车,以及1999年⽆轨电车全部退役,⾄2004年的119条公交线路4357辆公交车。
伴随着沈阳这座历史⽂化名城前进的脚步,沈阳交通已经⾛过近百年的历史。
⑴马拉铁道时期
⽤两匹马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跑,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然⽽,这种交通⼯具却在沈阳实实在在地运⾏了18年。
马车铁道是以马匹为动⼒,牵引在铁轨上⾏驶的车辆,是沈阳市区公共交通客运的先驱。
马拉铁道是19世纪的1825年美国博览会期间开始使⽤的,1886年输⼊东京,1907年⽇本财团⼤仓祖把它引⾄沈阳。
1907年10⽉,当时的奉天商务总会与⽇本⼤仓祖等8个财团合资创办了“中⽇商办沈阳马车铁道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合资企业的出现,标志着沈阳近代意义上公共交通事业的开始。
1908年1⽉通车。
1908年1⽉4⽇(清光绪三⼗三年⼗⼆⽉⼀⽇)。
马车铁道经过⼀年的筹建、施⼯,由⽕车站(今⽼道⼝南侧)⾄⼩西边门的第⼀区⾸先建成通车。
不久,由⼩西边门⾄⼩西城门的第⼆区相继建成通车。
全程营业线路4.03公⾥,当时有马车27辆,马73匹。
1910年(清宣统⼆年)10⽉3⽇,南满铁路奉天新站(今沈阳站)建成,⽕车停车站由旧站迁往新站,马车铁道随之延长1.2公⾥到新站。
当时有马车29辆,马200匹(同年由两匹马拉⼀辆车改为由四匹马拉⼀辆车),每⽇往返160次;⽇平均运客量七千多⼈次。
马车铁道投⼊运营之后,经营效益较好,据1908年⾄1916年九年资料统计,⽀出总额利润率为32.1%。
这条充满殖民⾊彩的马拉铁道让⽇本商⼈捞⾜了油⽔,它可算做沈阳电车的前⾝。
1922年(民国11年)10⽉14⽇,“中⽇商办沈阳马车铁道股份有限公司”经营15年期满按约解散。
马车铁道经营业务,以“南满”铁路附属地界限(今西塔附近)为界,以东由奉天马车铁道公司善后事务所经营,以西由⽇商⼤仓祖继续
经营。
1924年,奉天市政公所修建有轨电车线路,奉天马车铁道公司善后事务所经营的由⼩西边门⾄⼩西城门段马车铁道停运拆除。
由⼩西边门⾄西塔段,于1925年8⽉末,因修建有轨电车线路停运拆除。
⾄此,奉天市经营了近⼗⼋年的马车铁道,由有轨电车所代替。
1924年9⽉,⼤仓祖经营的由西塔⾄奉天站的马车铁道拆除改建有轨电车线路。
⑵有轨电车时期
我市最早的有轨电车⾪属于1923年8⽉成⽴的奉天市政公所,公所成⽴的第⼆年便开始着⼿修筑有轨电车。
尽管那8辆有轨电车是花费144万美⾦从德国购进的,但整个⼯程的筹划、施⼯和管理都是由沈阳⼈⾃⼰完成的,沈阳有了真正的“电⽓铁道”。
1925年10⽉正式
通车。
有轨电车第⼀期⼯程由⼤西门
经太清宫⾄⼩西边门。
通车之⽇举⾏
了盛⼤⽽隆重的通车仪式,市民们坐
上叮咚作响的有轨电车,充满了兴奋
和⾃豪。
1925年,奉天市政公所创办公共
汽车运营。
当时有汽车10辆,线路4
条。
1931年“九⼀⼋”事变前,有轨电车营业路线三条,总长度7公⾥,其中电车⼚经营部分为2条,计3.1公⾥,中⽇联运部分为1条,计3.9公⾥。
共有有轨电车14辆,⽇客运量1.65万⼈次,电车职⼯总数219⼈。
“九·⼀⼋”事变后,⽇本为其统治的需要,相继修建、延长了6条电车线路。
电车成为⽇本帝国主义掠夺我财富、奴役我⼈民的⼯具。
国民党接管沈阳时,交通混乱,物价暴涨。
电车职⼯⽣活⾮常凄惨。
解放初期,沈阳市的客运⼗分落后,市内仅存6条有轨电车线路和30台有轨电车。
建国初期使⽤的车票,分别为300元、500元、800元等⾯值,当时使⽤的是我国的第⼀套⼈民币的⾯额,当时的300元相当于
现在的3分。
这些车票各具特点,建国初期使⽤的车票⼤都带有沈阳有轨电车线路图。
建国初期,有轨电车发⾏有乘车回数票,车票上标有只限电车使⽤的字样,⾯值为1万元(第⼀套⼈民币⾯额),这种车票可以说是现在使⽤的⽉票的前⾝。
沈阳解放后,⼤⼒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到1957年,电车线路达到7条,总长度57.6公⾥,营运车辆183台,其中有轨电车143辆,⽆轨电车40辆;公共
汽车线路发展到14条,总⾥程104.9公⾥,拥有汽车100台,辐射型公交线⽹初步形成。
⾄1958年,沈阳已有国产有轨电车170辆,居全国前列。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有轨电车⽇益显得步履蹒跚,从1956年起,沈阳开始逐年淘汰年久失修、钢轨枕⽊磨损腐烂的有轨电车,更换为⽆轨电车。
1974年8⽉,沈阳最后⼀条有轨电车线被拆除。
从此,运⾏了半个世纪的有轨电车在沈城消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轨电车开始在沈阳公交事业中扮演重要⾓⾊。
⑶⽆轨电车时期
从有轨电车到⽆轨电车,是沈阳公交事业史的⼀次质的飞跃,这样既保留了电车耗费能源低、污染⼩等长处,同时还具有不破坏路⾯、噪⾳⼩等优点。
1951年,沈阳开始创办⽆轨电车运输,架设⽆轨营业线路8.5公⾥,由天津购⼊单机⽆轨电车20辆,开辟了⽆轨电车⼀线(由沈阳站经中⼭⼴场、⼩西门、钟楼⾄⼤南门共6公⾥),⼆线(由和平⼴场⾄新华社,共2.5公⾥)两条线路,分别于10⽉1⽇和12⽉15⽇通车。
⽆轨电车的建成通车,为沈阳公共交通谱写了新的篇章。
从此,沈阳⽆轨电车事业发展较
快,到1975年,⽆轨电车达到264辆;
到1985年,全市⽆轨电车线路已经发
展到15条,营业线路长度147.7公⾥,
营运车辆458辆,⽆轨电车客运总数占
市区电、汽车总数的53.6%,⽆轨电车
已成为沈阳公共交通事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
⑷发展中的沈阳公交
1983年,电汽车客运量达到63334万⼈次,⽐1949年增长16.7倍。
1984年,全市公共交通共有线路48条,电汽车1042辆。
1980年-1985年,五年内新辟公共交通线路37条,公共电、汽车1036台,⽐1980年增加164台。
198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有关全民、集体、个⼈办公交的政策,市内⼩公共汽车开始发展起来。
到1989年底,沈阳市⼩公共汽车已发展了27条线路922台车。
1990年10⽉,沈阳市公共交通联营公司成⽴,在国营公交空⽩区陆续开辟公交联营线路12条,参营车辆达到320台,线路总长
达160余公⾥,线⽹覆盖7
个区,既缓解了市民乘车难问题,⼜有效地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1995年,我市拥有公交汽车771台,公交联营汽车263台,中巴客运778台,电车558台,沈阳公交事业初具规模。
⾃1995年第⼀条⽆⼈售票线路221路开通以来,相继开通了2环、11路、203路、207路、214路、216路、217路、220路、604路等10条⽆⼈售票线路,新型中⾼档⽆⼈售票车和双层客车的⼤量投⼊使⽤,改善了公交车辆结构,为乘客提供了较为舒适的乘车环境。
公交线⽹⽇趋完善,市民出⾏较便利。
90年代末期,全市拥有公交线路111条(含⼩公汽),客运车辆2464台;中巴线路36条,中巴车辆467台。
⑸“电改汽”——沈阳公交事业发展出现历史性变化
⽆轨电车陪伴沈阳⼈⾛过48个春秋后,当局者称⽆轨电车有受线路严格局限,织⽹密布会影响城市⾯貌,以及⾼投⼊、低运⾏等缺点,决定取消⽆轨电车。
我市投资 1.7亿元,将⽆轨电车由“福莱西宝、黄海、沈飞、华龙”四种车型545台汽车所取代。
于1999年7⽉,⽆轨电车全部退役,代之以所谓的“环保汽车”。
“电改汽”使沈阳公交事业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时⾄今⽇,我们不好说当年取消电车究竟是否正确,但是当我们把满城的电车线⽹拆除后,天空中是否就豁然开朗了呢?我们的环境污染是否减少了呢?我们是否看到了有些城市在保留和发展电车?
⑹飞速发展的公共交通
2000年⾄今,⾯对⽇趋恶化的交通环境,沈阳市开始⼤⼒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新增公交车2250台。
使全市⼤公交车辆达到4357台,⼤公交线路达到119条,使每万⼈拥有公交车由12.84台增加到15台,线⽹密度由2.7公⾥/平⽅公⾥增加到3公⾥/平⽅公⾥,进⼀步⽅便市民出⾏。
2004年,沈阳实⾏公交IC卡乘车,并新开通16条公交线路。
公交公司达到六家,分别是沈阳客运集团、沈阳丰城巴⼠有限公司、沈阳丰城公交有限公司、沈鑫巴⼠有限公司、沈阳康福德⾼安运有限公司、沈阳康龙城市巴⼠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