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高考历史长效热点详解高考制度改革与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全国高考历史长效热点详解
热点07高考制度改革与教育
2020届全国高考历史复习备考建议
一、阐释教材,着重加强揭示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的教学。

为适应高考历史以考查历史思维能力为主的要求,注重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知识的同时,着重应帮助学生认识和揭示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构建知识的有序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历史知识体系。

二、紧密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认真领会新考纲中“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关注普通高等院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求,注重知识与能力全面协调发展。

三、用多元史观指导复习。

运用正确的历史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事实上,历年的《考试大纲》都明确规定,应“注重考查学生在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不同的史观切入,理解、评价同一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注重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与学科方法,冲破传统历史思维的定式,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备考效率。

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

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因此复习的过程中要适当关注现实世界,具体包括:能体现国家意志,被人民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如民生问题;带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的事件,如“一带一路”;既能从现实热点问题取材,又能充分联系本学科知识的现实热点,如“英国脱欧”;学生能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而不是纯理论的新提法和新理论等等。

【热点新闻】教育部2019年2月26日在官网发布《高考改革正平稳有序推进》的消息。

教育部表示,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各项重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取
得了积极成效2017 年,上海、浙江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平稳落地,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二批
改革试点顺利启动。

两批试点省份在完善高中育人方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优化高校选才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有益经验。

中国教育报在2月26日发布的报道中透露,在试点省份有益探索的基础上,8个省市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高中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迈出了关键步伐。

同时,8个省市密集开展调研,多方听取意见,结合省情市情,
积极研究制订本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此前《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高考改革的总体目标是,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热点解读】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2017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

同时近几年适逢高考改革之年,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社会极其关注,尤其与每一位考生切身相关。

十九大上也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专题在高考复习中就显得犹为重要。

【史实链接】
1.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1)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有教无类”。

突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2)西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还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3)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备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学校体制。

(4)宋代:学校制度更为完备,在中央有太学、国子学等,宋代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

书院注重依照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在学习方法上也鼓励讨论、辩难和让学生自讲心得,风气比较活跃。

(5)明朝:强化了前代的科举制度。

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这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

明代中期以来,书院比较兴盛,明朝后期东林书院以其评识朝政的活动而著名。

(6)清朝:前期的科举和学校,基本承袭明代的制度,在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

2 .近代教育的发展
(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京师同文馆,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2)维新变法时期: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创办,说明建立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这一教育近代化的重大课题已引起清廷朝野的广泛重视。

京师大学堂统辖各省学堂,是全国最高学府和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师法日本。

(3)民初
采取紧急措施,稳定全国教育秩序;颁布民国教育宗旨,培养共和国新国民;归国留学生成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核心力量。

3.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新中国建立初期: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造成新中国人民的教育。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3)“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出现断层。

(4)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无穷活力。

【对点训练】
一、单选题
1.宋代科举考试不断完善,竞争日趋激烈。

据《哈佛中国史一一宋的转型》统计 1106年州试录取率为3%, 1190年下降为1. 3 %,到13世纪仅为1%。

这一现象说明()
A.考试人数逐年下降
B.统治基础日益受到削弱
C.精英教育不断强化
D.社会矛盾必将日趋尖锐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科举考试州的录取率不断下降,这说明了宋代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愈加严格,这体现了精英教育的特征,故选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录取率的降低并不意味着考试人数下降,排除A项;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是普通百姓,而百姓对科举和政府的态度并未体现,所以不能得出统治基础日益受到削弱,排除B项;“必将”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

2.阅读黄埔军校课程设置表:
材料反映了黄埔军校()
A.注意武力与民众的结合
B.严格的校规校纪管理学生
C.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
D.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军事学和军事训练占18,政治党务占13,由此可知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故选D项;材料没涉及民众,排除A项;校规校纪只是材料的一小方面,重点强调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的结合,排解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而不是黄埔军校,排除C项。

3.某学者在研究“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与婚姻发展史”时,发现了“五四”后十年间女性逃婚与婚姻自主权的争取、1920年的征婚广告、上海“摩登女郎”出现等史实。

这些史实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
B.人民民主制度确立发展
C.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国传播
D.新式教育推动思想解放
【答案】B
【解析】“人民民主制度确立发展”是新中国成立后,故选B项;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符合五四前后社会变迁的原因,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思想传入冲击传统思想,排除C项;洋务运动中创办了新式教育有利于思想解放,排除D项。

4. 1917年,高一涵先生认为“往岁之革命为形式,今岁之革命在精神。

政治制度之革命,国人已明知而实行之矣;惟政治精神与教育主义之革命,国人犹未能实行。

”他的认识() A.揭示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B.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C.成为知识分子的思想共识
D.探索了新民主主义道路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辛亥革命是形式,而新文化运动是精神,认为政治革命问题要诉诸精神层面才能得以根本解决,他们认为政治革命是不彻底的,原因就在于“政治精神”的保守化,要推进政治革命,必须发起“政治精神之革命”,故高一涵的认识揭示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故选A项;高一涵坚持西方传统民主主义理念,后期才慢慢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排除B项;当时新文化运动中高一涵坚持西方传统民主主义理念,另一派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时间不符,排除D项。

5. 1970年6月,中央提出恢复“文化大革命”后业已停止的高等学校招生,招生对象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招生办法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

”这种做法()A.实际上恢复了高考制度 B.导致教育质量大幅下降
C.贯彻了新中国教育方针
D.体现了拨乱反正的要求
【答案】B
【解析】1977年恢复高考,故A项错误;文革期间高校招生对象素质不高,故B项正确;文革教育体现了阶级斗争的特点,故C项错误;材料中教育执行“左”倾思想,故D项错误。

6. 1914年,教育部发文要求京内外中小学校修身及国文教科书采取经训,“务以孔子之言为指归。

”这一现象()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反映了民国时期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C.说明了儒学独尊才能实现富国强兵
D.导致了中国文化如何转型的激烈争论
【答案】D
【解析】抓住时间一一1914年及题干中“教育部发文要求京内外中小学校修身及国文教科书采取经训”并结合所学一一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儒家思想,故选D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排除A项;结合所学袁世凯政府尊孔复古是为了复辟帝制,排除B项;近代以来,儒家思想日益阻碍中国进步,排除C项。

7.邓小平1975年9月26日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

……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为此,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①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②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
③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④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1965年,新中国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75年",故①错误;1977年,在邓小平的倡议下,全国高考制度恢复,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来,在邓小平的倡议和影响下,我国先后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和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故②③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8. 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备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

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的需要
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
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1977年12月10日前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A项错误;十年“文化大革命”导致人才极为短缺,一次高考的举行,并不能完全保障新时期建设人才的需要,
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安排知识青年就业的信息,而是恢复高考,故C项错误;恢复高考有利于促进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9.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邓嗣禹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中论及科举制:“(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 1910年梁启超说“科举非恶制也”,“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

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政府公报》第24号中提及考试的重要意义:”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

”孙中山的观点导致了后来民国考试院的建立,实际上是科举制的复活。

材料二高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其基本立场应立足于服务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

……1997年,为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句评价: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

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考的社会作用远远超出了考试、招生、教育;1977年高考恢复的不仅仅是一项考试,更是知识的价值、知识分子的地位,是社会流动的渠道、社会的公平。

——于涵: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内容改革评述(《中国考试》2017年第3
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并指出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制度的根本原因。

(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科举制和当代高考制度的主要异同点。

谈谈你对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看法。

(15分)
【答案】(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影响深远。

(6分)
原因:科举制度不能适应近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4分)
(2)异:前者是为国家选拔官吏,后者是为高校选拔新生。

(4分)
同:都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具有多方面社会功能;都坚持择优录取,成绩面前人人平等;都有利于弘扬知识价值,提高知识分子地位,推动文化教育普及;都促进了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公平。

(8分)看法:利用考试选拔人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高考改革应合理扬弃传统,实事求是,改革创新。

(3 分,一点两分,两点3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以迄于明清”得出延续时间长; 根据材料一“时加修正”得出不断发展完善;根据材料一“防闲之法益密”得出选拔方式规范;根据材料一“取人之道益公”、“孙中山的观点导致了后来民国考试院的建立,实际上是科举制的复活”
得出公平公正,影响深远。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科举制度不能适应近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2)第一小问异同点,异:根据材料一“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得出前者是为国家选拔官吏,根据材料二中“高考的全称是……其基本立场应立足于服务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得出后者是为高校选拔新生;同:根据前面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都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具有多方面社会功能;都坚持择优录取,成绩面前人人平等;都有利于弘扬知识价值,提高知识分子地位,推动文化教育普及;都促进了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公平。

第二小问看法,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利用考试选拔人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高考改革应合理扬弃传统,实事求是,改革创新。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中世纪的英国,教育机构几乎全部掌控在基督教会的手中,教会将教育看成是其传播宗教思想和培养信使的重要手段。

15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半个世纪的办学热,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

这些学校除了培养神职人员、高官等社会精英外,还增加了培养自由职业者、工匠等大众教育。

1546年,亨利八世在剑桥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除神学以外,都是直接与社会事务相关的科目,如医学、民法等。

1575年到1663年间,英国大学中新增的教授席位绝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

18世纪初,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

——摘编自FH.欣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1977年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

同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

到2000年基本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 年的4. 5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韩梦洁、宋伟《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的制度安排与反思》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15〜1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1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

(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教育和15〜1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影响的共同点。

(8分)【答案】(1)原因:①基督教会掌控减弱;②私人捐赠办学;③国王重视助推。

(6分,每点2分)问题:
①主要依靠私人捐赠办学;②培养社会精英为主;③不注重社会科学的教育
成果:①建成一批重点大学;②形成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③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力(或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6分)
(3)共同影响:①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科学的发展③推动了生产技术的
革新,推动经济的发展④推动社会进步。

(8分)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的时间可知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基督教会掌受到一定冲击,根据材料一“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得出私人捐赠办学,根据材料一中亨利八世的行为得出国王重视助推。

第二小问问题,根据材料一中办学的主要力量是私人办学,根据材料一“这些学校除了培养神职人员、高官等社会精英外”得出主要是培养神职人员和社会精英,根据材料一“英国大学中新增的教授席位绝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得出是忽视社会科学的教育。

(2)根据材料二“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得出建成一批重点大学,根据材料二“2000 年基本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得出形成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根据材料二“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年的4. 5倍,
是 1949年的172倍多,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得出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3)从对人才的培养、教育发展推动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