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道救援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撑
横撑
支护系统的组成
跨桥
卷结固定
爬梯
跨桥
跨桥由跨过坑道顶部的木板组成,主要是为爬 梯提供支撑,同时为救援人员跨越坑道提供通 道。跨桥的横截面一般为 50×300 毫米,通常 将跨桥固定在边板上。
爬梯
爬梯常用作救援人员进出坑道实施作业的通道, 在放置爬梯的过程中,应避免对被困人员造成 二次伤害,爬梯设置完毕后,利用卷结固定在 跨桥上
1、支护系统搭建
在被困者受困位置附近搭建支护系统,确保被困人员、救援人员安全。 不同类别支护系统的搭建步骤相同。
救援实施
原则:“支护系统为主、遮护系统为辅、放坡降险系统为备用手段”。
2、遮护系统搭建
当坑道深度大于2.2m或坑道有坍塌时,可设置遮护系统,对被困人员进 行保护。需要挖掘机或吊杆起重机安装。
救援实施
(2)坑道内角支护:搭建支护系统时,在距内角 1米范围内不要设置壁板;当必需对T型或X形坑 道内角进行支护时,所有内角的壁板需同时安装 、顶部支杆需同时加压,避免向任一方向推挤造 成内角坍塌。
①在坑道周边,特别是在几个 内角处铺设边缘防护;
④每组壁板间同时安装支杆,并同时 ③在与内角边相对的坑道壁 对支杆加压,保证内角两边受力平衡; 上架设护桥和固定爬梯;
就地安装壁板
安装预制壁板
安装悬挂式壁板
(2)安装跨桥爬梯
救援实施
(3)安装支杆
木支杆和液压支杆
机械支杆
气动支杆
四、坑道救援实战处置规程
(4)安装横撑
单横撑
(5)回填
双横撑
垫布回填
气垫回填
沙袋回填
楔回填
(6)增补支护系统
救援实施
增补辅助挡土板和立杆
4、坑道特殊部位的支护
增补支杆
(1)坑道端部支护:端部支护系统所有支杆必须为木支杆, 用切割装配式或使用螺杆式千斤顶安装。
支护系统的定义
支护系统是对坑道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撑、加固与保护措施,从 而保证坑道周边环境的安全。 适用于1.5m-5m深度的坑道,动用资源较少,机动性强,适应性好, 是坑道事故救援现场采用最多的一类防护系统
支护系统的组成
壁板
挡土板与立杆的组合构成壁板,可在坑道外预制或就地安装
挡土板
支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辅助构件搭配 使用,直接作用于坑道壁,防止坑道壁坍塌。
②在坑道几个内角边同时安 装壁板;
救援实施
(3)坑道单壁支护:对宽度比深度大或另外一面坑 道壁为斜坡的坑道,可采用斜撑的方式对有坍塌可 能的单个坑道壁进行支护。
5、被困人员救助
排土
伤员治疗
伤员转移
救援实施
(七)现场照明
坑道救援时间长、跨度大,需做好现场照明准备。
(八)战勤保障
照明、送风、排水、充气、通信、发电 油料及支护所需的板材保障 生活物资保障
救援准备
侦察检测
询问知情人:内部及周边有无市政施工管线 及类别、其它毒、电、气、水等危险;坑道 开挖的时间、坍塌时间、坍塌方位、坍塌形 式,坑道坍塌前深度,人员被困数量、位置
接近坑道:在坑道边铺设边板,进行坑道边 缘防护。侦查人员原则上必须从坑道顶接近 坑道。如不能从坑道顶接近坑道,要从侧面 接近时,要与坑道边保持0.8~1米的距离。
被困人员保护
对已发现的被困人员,可以用木板斜靠坑道壁,对被困者 进行简易保护,防止二次坍塌造成伤害。
救援准备
制定方案
根据侦察检测情况和坑道结构,合理选择遮护 、支护系统(木质、气动、液压、机械等)或 组合使用,明确搭建方法,制定救援方案。
针对井坑救援方案
引导自救
下井救援
器材救援
挖掘救援
救援实施
原则:“支护系统为主、遮护系统为辅、放坡降险系统为备用手段”。
坑道救援专业队建设标准
(一)专业队人员编配标准
人员配备标准
原则、试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放坡降险系统适用于较开阔的坑道救援现场。当救援人员走近坡底或坑 底时会有危险,需再次搭建支护。由于放坡降险系统操作复杂,且对受 困人员产生的风险更大,因此救援人员不应将其作为首选救援方式。
目录
1、基本知识 2、防护技术 3、处置规程 4、注意事项
坑道救援处置流程
根据救援实际流程和相关安全要求, 我们将井坑事故救援分为接警出动、救援准备、救援实施和清理移交四个阶段。
专业性强,救援难度大
救援空间受限 救援环境光线差,整体能见度低 通信畅通 救援时间长,易受到惊恐害怕的情绪影响
目录
1、基本知识 2、防护技术 3、处置规程 4、注意事项
防护系统的定义
防护系统是指当发生塌方、物料从开挖面掉落或者滚落至开挖处以及 相邻结构坍塌时,为坑道内人员提供安全防护和紧急避险的系统。 防护系统主要包括:支护系统、遮护系统和放坡降险系统 原则:以支护系统为主、遮护系统为辅,放坡降险系统为备用手段
粘性土:主要是指粒径比较小的细粒土,主要有粉土、粘土 无粘性土:主要是指粒径比较大的巨粒土和粗粒土,主要有卵石、砾石土、砂石土
粘土(<0.05mm)
粉土(0.05-0.075mm )
砂石土(0.075-2mm)
砾石土(2-60mm)
卵石(60-200mm)
土壤的稳定性与坑道救援的关系
坑道开挖后,土体的密实度、含水量会发生变化。此外在救援过程中大 量人员、机械的参与都会导致土体的稳定性降低。 因此,所有开挖过的突然都应视为不稳定,在救援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基本知识 2、防护技术 3、处置规程 4、注意事项
坑道的定义
坑道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最 基本的作用是为了给地下工程敞开开挖创造条件。
坑道的分类
深坑道: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者 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工程。
支护系统的组成
大撑木
大撑木由支杆和羊角组合而成,当双横撑连接坑道空隙或延伸至L形坑道边角时, 位于双横撑之间作支撑使用。
大撑木 羊角
羊角
羊角为长度较短的 50mm×110mm 木质材料, 可用于支撑支杆、将辅助挡土板连接至其他壁 板和垫片、充填空隙或用于其他装置。
支护系统的组成
楔,用于为木支杆加压和回填, 模钉,使坑道支护中的支护系统 锯制板,根据救援现场需要, 或充填支护系统中的其他空隙 和部件采用正接固定的金属部件 所制作的不同型号尺寸的木板
支护系统的设置要求
在搭建支护系统时,应根据坑道的深度不同,结合不同地域的土质情况,科学设 置支护系统主要承重构件的分布。
深度小于3米的坑道支护系统设置分布图
深度大于3米的坑道支护系统设置分布图
支护系统的使用方法
(1)测量坑道尺寸。 (2)科学选择合理的支护系统。 (3)按照安装壁板、跨桥、爬梯、支杆、横撑、回填、增补系统的顺序进行安装。
目录
1、基本知识 2、防护技术 3、处置规程 4、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听从安全指令,确保自身安全再实施救援 坑道边缘人员要站在边板上操作 停用大型机械设备,控制人员进出警戒区 确保壁板与坑道壁完全接触 操作气动、液压、机械支护,手握支杆筒 人工按压支护构件时要小心用力 人工清除被困人员身边土壤,慎重选用大型机械 在坑道内作业时,必须始终在支护系统保护范围内
三层警戒:
第一层:划定半径100米为集结区; 第二层:划定半径50米为准备区; 第三层:以坑道深度半径划定核心操作区。
救援准备
空气置换(适用于井坑)
消防救援力量到场后,应利用绳索下放几个 打开的气瓶或利用坑道送风机对井坑内的空 气进行吹扫置换,条件允许时,空气置换应 贯穿救援全过程。
初步排险
停止周边大型机械作业、管制附近车辆通行 等影响坑道稳定性的振动源。通知相关部门 关闭周边供水、供气、供电等公用设施,防 止二次灾害。救援人员应站在边板上,面向 坑道,将弃土清理至坑道边1.5m以外。如果 坑道内缺氧或有毒、可燃气体时,应对坑道 内正压送风。应排除坑道内积水,避免坑道 壁长时间浸泡出现坍塌。对跨越坑道的裸露 管线进行加固保护。
安装壁板
安装跨桥爬梯
安装支杆
安装横撑
回填
遮护系统的定义
遮护系统一般为预制结构,其防护构件由高强度的金属或合金组成,可承受坑道壁坍 塌产生的横向力,为坑道内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紧急情况下也可作为救援人员的避难 设施,适用于深度大于2.2米的坑道,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防护系统配合使用。
救援人员作业时,必须在遮 护系统保护范围内,当需要 移动遮护系统时,救援人员 必须撤出坑道。
立杆
立杆
用于加固挡土板,一般用模钉将其钉在挡土板上,
挡土板
作为加压时的主要承重构件。
支护系统的组成
支杆
支护系统加压的基础构件。主要分木质支杆、机械支杆、液压支杆和气动支杆。
木质支杆
机械支杆
液压支杆
气动支杆
支护系统的组成
横撑
横跨坑道壁无防护区域的横向构件,用于连接坑道坍塌形成的空隙或交叉坑道之间的空隙。
坑道救援的特点
危险性大,易发生次生灾害
1、易坍塌 2、易泄漏 3、易渗水 4、易中毒 5、易触电
坑道救援的特点
突发性强,难以防范
导致坑道事故的不利条件及因素多样繁杂,安 全度的随机性较大,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 性。此外,人员坠入井坑后,若无人目睹, 难以及时发现,导致丧失最佳救援时机。
坑道救援的特点
放坡降险系统的定义
放坡降险系统是对坑道壁或坑道边进行开挖,形成坡面或台阶, 从而减小坍塌危害的一种防护系统。
原则、试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原则:根据《建筑工程消耗量标准》规定 : (1)坑道深度在1米以内,不考虑放坡; (2)坑道深度在1米-2米内,按照1:0.5放坡; (3)坑道深度在2米-4米内,按照1:0.7放坡; (4)坑道深度在4米-5米内,按照1:1放坡;
接警调度
救援准备
救援实施
清理移交
接警调度
警情受理
问清情况。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天气状 况、有无人员被困,坑道用途和内部有无积 水、可燃有毒气体、地下管线等。
先期指导。引导报警人迅速停止坑道周边大 型机械作业、疏散周边人员,在主要路口接 应救援队。
途中询情。开挖时间、坑道用途、形状、尺 寸,土壤干湿状况,坍塌位置、原因、面积 ,人员被困数量、位置。
调集力量
接警调度
按照抢险救援分级要求,迅速调动辖区消防 队携带相应装备器材前往处置,向其推送前 期掌握的警情信息及井坑事故处置的要点和 注意事项,并报告当日全勤指挥部人员。ຫໍສະໝຸດ Baidu
根据战训人才库信息,视情调动有此类救援 经验或经过专业培训的其他指战员参与处置 或指挥,情况比较严重的应启动联勤联动机 制,及时报告当地政府,调派公安、应急、 市政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协同救援。
清理移交
1、设置警示标语。在事故地点可设置明显的标识 警示牌进行提醒,严防再次发生井坑事故。
2、清点人员装备。被困人员移交完毕后,应对参战 人员、装备进行清点和整理,及时归队恢复战备。
3、移交相关部门。救援完成后,若被困人员仍有 生命体征应及时交由医疗部门进行急救。经现场医 护人员确定死亡的人员,应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现场检测:弃土堆放情况及其稳定性判定。 标识被困人员。测量坑道尺寸数据。标识危 险源
救援准备
安全警戒
按照集结区、准备区和操作区进行警戒,从 最不利点出发,操作区的半径不应小于井的 深度,并应设置不少于2名安全员,1名负责 观察现场情况和发出紧急避险信号,另外1名 负责登记现场人员出入情况,严格控制人员 、车辆进入,防止发生坍塌事故。
坑道救援培训课件
前言
本培训课件旨在进一步提升消防指战员处置坑道事故救 援的实战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坑道事故特点、规律以及 安全有效的施救方法。
Ps:内容均来自专业课件及网络内容梳理汇总,仅作为专业知识分享使用,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络删除。
目录
1、基本知识 2、防护技术 3、处置规程 4、注意事项
目录
救援实施
原则:“支护系统为主、遮护系统为辅、放坡降险系统为备用手段”。
3、实施放坡降险
对于较开阔的坑道救援现场,可选择放坡降险系统。当必须制作放坡降 险系统时,应由土木工程专家现场审查作业方案同意后才能实施。
(1)安装壁板
救援实施
坑道深度H<2.2米时,就地安装壁板; 2.2m≤H<3m时,安装预制壁板; H≥3m时,安装悬挂式壁板。
浅坑道:开挖深度不超过5米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常见坑道类型
直(狭缝)坑道
L形坑道
X形坑道
箱形坑道
T形坑道 竖井坑
坑道顶 弃土堆
坑道结构
外角
内角
坑道趾
土壤的分类
坑道都是土壤被开挖后形成的,因此土壤的稳定性是直接影响到坑道救 援的关键因素,掌握土壤的基本知识是开展坑道事故救援的基础前提。 土壤类型分为:粘性土和无粘性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