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的异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的异同
对于表现手法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同学对于一些艺术手法很难弄清。

对比、衬托、烘托、渲染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四种艺术表现手法,很多同学就弄不清它们的异同。

它们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

一、对比
对比是中国古代研究‚诗法‛时所出现的一种修辞方法。

它常把两个性质相反的事物或极端的色、形、态,如黑与白、曲与直、动与静、喜与愁等,放在一起,加以对照,旨在表现尖锐的差别和对立。

因此,对比常由同一层面上的对立两极构成,在‚对照‛中见‚比较‛。

例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在生活画面的尖锐对比中,熔铸着诗人对现实的控诉。

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车千余斤的炭只换得‚半匹红绡一丈绫‛,即使‚惜不得‛,但在‚宫使的驱将‛下,也只得‚系向牛头充炭直‛。

两相比较,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性质,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二、衬托
衬托与对比不同。

它不是同一个层面上人物与人物、物象与物象间的对照比较,而是两个层面间的背景、环境对人物、物象的映衬相托。

它们有‚主‛有‚从‛,以‚从‛衬‚主‛。

现代作家马烽说:‚文
学作品和绘画一样,应该有远近,有浓淡。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图画,流水、小桥、茅屋、人物,刻画得很细致,而山峰、云雾只是个淡淡的影子,因为作者要表现的主要是前面的这些东西,山峰和云雾只是个陪衬。

‛(《谈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
反衬与对比的比较。

用相同性质的事物相衬,一宾一主,以宾衬主,这是‚正衬‛。

如若用相反的事物相衬,使两者差异更分明,这就是所谓的‚反衬‛。

反衬很容易与对比相混淆。

对比是将同一层面内两个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

尽管作者有时所要强调突出的只是其中之一,但作为比照而出现的另一事物,仍是该层面比照整体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在此之外的任何其他事物。

而‚反衬‛用于表现‚第二层面‛背景、环境与‚第一层面‛中心物象间的关系。

以背景、环境来突出中心物象。

三、烘托
‚衬托‛常见以‚背景、环境‛来衬‚中心物象‛。

如侧重于场面气氛来‚托‛中心物象,那我们一般就称之为‚烘托‛。

烘托本是国画技法中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外廓‛层层着墨,使物象明显突出的一种方法。

即通常所说的‚烘云托月‛。

诗画相通,人们通常把那种着意从侧面描写,制造气氛,以求突出所写之物象的方法,也叫烘托。

它与‚衬托‛有相同处,都是两个‚层面‛间的主、从相托,以‚从‛托‚主‛,但衬托是以较为实在的背景、环境来‚衬‛主;烘托是以较为‚虚空‛的场面气氛来‚烘‛主。

如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上,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前两联描写景物,渲染一种意境氛围;后两联抒发自己思乡的愁绪和对前途渺茫的愁苦。

虽然意境格调和心情有一种内在的相似性,但两者不是同‚质‛的相近或相对的事物,不存在通过对照凸显一方或以环境背景衬托中心物象的关系,所以既不是对比也不是衬托。

寒冷凄飒的意境氛围,对于作者的心绪情感而言就好像一种外在的侧面修饰装点,虽然看似写景,但实是在从侧面从外沿描写作者情感。

所以景物描写对于作者的情感表达是一种烘托。

电影戏曲片《红楼梦》也有运用成功的一例。

影片为了控诉罪恶的封建制度、封建礼教,控诉这‚一年三百六十天,风霜刀剑严相逼‛的‚贾府‛、‚大观园‛,制造一种强烈的悲剧气氛,导演在‚黛玉临终‛这场戏中,运用了对比蒙太奇的方法。

一方面,宝玉‚洞房春暖花烛夜‛,张灯结彩,红烛高照,欢声笑语,画外喜庆音乐‚步步高‛。

这喜庆音乐渲染了一种欢乐、吉祥的喜庆场面气氛。

而另一面呢?电影画面马上转入了‚一弯冷月‛下的潇湘馆:月光、病榻,焚稿灰烬,榻上人含恨终生。

但此时的画外音,仍是前一画面的喜庆音乐,这与画面人物的命运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烘托,更激起人们对剧中人物命运的同情,强化了悲剧气氛。

衬托与烘托的比较。

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第一层面‛对‚第二层面‛的‚托‛,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种情感得以凸显。

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
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以‚实‛衬‚主‛;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以‚虚‛烘‚主‛。

请看例二:
鲁迅先生在《祝福》里,对鲁四老爷的书房有这样的描写: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

松松地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我又无聊赖地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这里提到的陈抟老祖是封建地主阶级崇拜的偶像,半幅对联体现了虚伪与没落,不完全的《康熙字典》反映出主人的无知与陈腐,《近思录集注》、《四书衬》都是封建理学的入门书。

这些书房摆设是为了衬托鲁四老爷这一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形象。

这是衬托。

又如,鲁迅《故乡》开头的一段景物描写:
‚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这里用‚阴晦‛、‚冷风‛、‚苍黄‛、‚萧索‛等词,写出一个凄凉的自然景象,通过这个景象的描写,把‚我‛悲凉的心情体现出来。

这是烘托。

四、渲染
渲染和烘托一样,原也是国画技法中的一个术语。

烘托是指用水
墨或淡彩在物象‚外廓‛层层着墨,使物象明显、突出的一种方法。

而渲染则是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以显示其凹凸效果。

这就不难看出,烘托之法,其效果乃见于第二层面‚物象外廓‛对第一层面‚物象‛的明显、突出,也就是说在第二层面‚物象外廓‛上层层着墨,其目的是为了使第一层面‚物象‛更加明显、突出。

而渲染则是在本层面‚物象‛上,用水墨或颜色烘染,以显示自身的凹凸效果。

这种差别,在我们今天使用这两个‚术语‛时,也可以体会到,如我们总说‚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活动‛,而不说‚烘托气氛,渲染人物心理活动‛。

这也足见‚渲染‛着眼于制造气氛之本身;而‚烘托‛则是充分利用场面气氛来‚烘托‛另一层面。

如鲁迅先生的小说《药》,结尾对华大妈上坟,坟地场景的描写:‚……微风早就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就这段描写之本身看,渲染了一种阴冷、萧瑟、凄凉、悲苦的环境气氛,而这气氛对于画面人物华大妈、夏四奶奶来说,更能烘托她们此时凄苦、悲痛欲绝的心理,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可见,烘托与渲染虽有关联,但各有其自身的着眼点。

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作者避开一切直接铺陈,调动了‚枯藤‛、‚老树‛、‚昏鸦‛等一系列冷色调的物象,用‚泼墨‛似的挥洒,把它们一个个追加,凝聚到‚断肠‛这个焦点上,全篇无一‚悲‛字,
而悲凉之气令人背冷。

蒲松龄写厉鬼出场,莎士比亚写老哈姆雷特显灵时的恐怖气氛,奥斯特罗夫斯基写卡杰林娜将死时那令人震惊、恐怖以致心肺俱裂的大雷雨场面,都是用‚渲染‛手法制造气氛,实属不可多得的妙笔。

我们更为熟悉的是鲁迅小说《祝福》结尾对‚祝福‛景象的描写:‚……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小说写祥林嫂在年终祝福时无限凄苦的离开人世时,却描写了鲁镇、鲁四老爷家祝福时的一派欢乐喜庆景象,极力渲染了‚凶人的愚顽的欢呼‛,为整篇小说增添了一种凝重、深刻的悲剧气氛,催人深思。

这也是景物描写渲染而起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