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伤害急救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伤害急救常识
一、危险化学品伤害现场急救措施
(一)中毒
毒物进入人体后,损害人体某些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或组织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称为中毒。
危险化学品中毒现场急救主要是除毒,减轻毒物对中毒者的进一步伤害,现场急救可采取以下措施:
(1)对有害气体吸入性中毒者,应立即将病人脱离染毒区域,搬至空气新鲜的地方,除去患者口鼻中的异物,解开衣物,同时注意保暖。
严重者,进行输氧或者人工呼吸,对于CO和H2S中毒者,可在纯氧中加入5%的CO2以刺激呼吸中枢,增强肺的呼吸能力;SO2和NO2中毒者,进行人工呼吸时,避免刺激患者的肺部,并观察是否有肺水肿。
(2)对皮肤黏胰沾染接触性中毒者,马上离开毒源,卸下中毒者随身装备,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冲洗体表。
碱性物中毒,可用醋酸或1%-2%(质量分数,下同)稀盐酸、酸性果汁冲冼;如为醛性物中毒,可用石灰水、小苏打水、肥皂水冲冼。
(3)对食物中毒者,用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排除毒物,现场可用手指、羽毛、筷子、压舌板触摸患者咽部,使其将毒物呕吐出来。
但强酸强碱中毒者或意识不清醒者忌用。
(4)眼内含有毒物者,迅速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5-10min。
酸性毒物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冼,碱性中毒用3%硼酸溶液冲洗。
无药液时,用微温清水冲洗亦可。
(二)窒息
窒息是由于外伤、溺水、烟熏、火燎、土埋、密室缺氧以及异物吸入等原因,引起声门突然紧闭,气管及肺内空气不能外溢,使肺内压力急剧升高,氧气不能进入人体,造成重要器官及全身缺氧综合症。
现场急救措施有:
(1)脱离不良环境,松开患者身上过紧的衣服,使呼吸道顺畅。
(2)轻拍患者背部或用手指清除患者口,鼻、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异物。
(3)人工呼吸或者面罩吸氧。
4.胸外心脏按摩,建立静脉通道。
(三)化学灼伤
危险化学品伤害化学性灼伤事故较多,常见的有化学性皮肤灼伤和化学性眼灼伤。
其灼伤程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剂量、接触面积和时间以及处理是否及时有效等因素。
1.化学性皮肤灼伤现场急救
(1)酸灼伤
盐酸、硫酸、硝酸造成的小面积灼伤可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大面积的灼伤用5%碳酸氢钠溶液和清水冲冼,再用氧化镁、甘油糊剂外涂。
氢氟酸所致的灼伤用大量清水冲洗或浸泡后,再用饱和氯化钙或25%硫酸镁溶液浸泡,亦可用10%氨水纱布包敷或浸泡,再用清水冲洗。
(2)碱灼伤
碱、浓氨水灼伤用2%醋酸溶液、清水依次冲洗至皂样物质消失为止,再用3%硼酸溶液湿敷。
(3)磷灼伤
先在水下清除磷粒,再用1%硫酸铜溶液冲洗后,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
最后用2%碳酸氢钠溶液湿敷,切忌暴露或用油脂敷料包扎。
(4)酚灼伤
清水冲洗后用30%-50%乙醇擦洗,再用饱和硫酸钠液湿敷。
(5)焦油、沥青灼伤
用棉花蘸二甲苯清除沾染物质后涂羊毛脂。
(6)生石灰、电石灼伤
使用清水冲冼之前,用软布或软刷将固体颗粒和粉末全部除去,溶解放出热量之前,用有压力的水流迅速冲洗掉剩余物。
2.化学性眼灼伤现场急教
当化学物质接触眼部或溅入眼内时,易造成眼部腐蚀性灼伤,轻者可造成结膜炎,重者可引起角膜浑浊,甚至失明。
常见的强酸、强碱、醋酸、氨水、生石灰、碳化钙等都具有腐蚀性和渗透性,都可能造成伤害。
急救措施可采用:
(1)冲洗
立即拉开上眼睑,使毒物随泪水流出,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彻底冲洗眼部,翻转眼睑,转动眼球,将结膜内的化学物质彻底洗出。
洗后立即就诊。
(2)中和溶液的应用
强酸、有机磷、及糜烂性毒物灼伤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以生理盐水清洗。
碱性灼伤可用3%硼酸、0.5%-1%乙酸、1%乳酸、2%枸杞酸或3%氯化氧溶液冲洗。
(3)去除残留物
若眼部有固体毒物颗粒附着或有被腐蚀坏死的组织冲洗不能消除时,可有粘有眼膏的棉花取之。
磷烧伤,先用0.5%硫酸铜溶液洗眼后,除去黑色的磷化铜颗粒,再行冲洗,就近急诊。
(四)烧伤现场急救措施
烧伤是指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激光、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
现场急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顺衣缝剪开),行“创面冷却疗法”。
2.不要任意弄破水泡,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
3.患者口渴时,可口服淡盐水或烧伤饮料。
(五)冻伤现场急救措施
冻伤是指人体在严寒条件下暴露时间过长,或突然遭受寒冷袭击,身体散热大于产热,致使肌体局部缺血,或体温下降,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现场急救可以采取下措施:
1.脱离低温环境。
脱掉湿冷冻结的衣服,将患者安置在温暖的环境。
动作要求轻柔缓慢,避免患者软组织损伤和骨折。
2.体外被动复温。
面部进行温湿敷,受冻肢体及全身浸泡于38℃~43℃热水中,注意保持水温。
严禁火烤、冷水浸泡或猛力拍打受冻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