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地球上的碳氢化合物;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氧--生命活动必
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水汽
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1.对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三、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
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吸收(选择性臭氧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甲
烷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糖分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竞赛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
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及各层对人类的影响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提高②大气环流运动显著③
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水温升高②大气平稳有
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
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3、大气对热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
(用实例说明)
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
大点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
外界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积极作用: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释放出来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高能量辐
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
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杜博韦;有效保证地球适宜温度;
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
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四、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2、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 3、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 4、水
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资金流向低压 5、形成水波的根本原因:
冷热不均
已经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斜率力)
6、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7、风向:1、风向-—风来的方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弄清
确定风向
①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是曲线垂直于切线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无偏转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
压线斜交高空山皮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重力两力共同作
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交叉点(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三力的共同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
8、三种局地热力环流:白天(郊区→城市、海风、谷风) 夜晚(城
市→郊区、陆风、山风)
9.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
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水平方向毗连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房顶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丘陵地区—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平均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岸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0.三种局地热力环流:白天(郊区→城市、海风、谷风) 夜晚(城
市→郊区、陆风、山风)山风和谷风:
11.气压、气温、高度二种之间的关系:
同一高度(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气压低、气温高;
不同高度→越往高,气压越低;近地面气压读数的高低与高空相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斜升的形成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标志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2.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移动。

(北半球)夏季
北移,冬季南移。

3、风压带成因与特性:
6、.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密不可分强弱
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
区 ---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冀东,长江中下
游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华南
再一次经历短暂际遇的雨期。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已经结束早,雨季短;东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帕西基(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7、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量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与天气
1.冷锋过境雨区在南星后,出现雨(暴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2.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
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准静止锋: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
动幅度很小,我们将这类锋面称为准静止居鼠。

多遭遇连续性降雨天气。

典型(在中国)华南准静止锋
主要活动于南岭高原或南海地区。

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多出现
于冬春两季,秋季出现最少。

冬季降水不强,春夏季可会发生暴雨,
持续数天,甚至10天以上。

华南准静止锋的位置,随季节不同而有所
变化。

冬半年,锋面东北侧冷高压势力强大,锋区位置偏南;夏半年,锋面南侧云带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使锋区位置偏北。

江淮准静止

每年夏初,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大陆上南下的冷空气交锋、
对峙,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形成了一种的天气系统——江淮准静
止锋。

它是形成梅雨的关键北方地区天气系统。

“黄梅时节家家雨”
就是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的真
实写照。

昆明准静止锋
又称云贵准静止锋。

位于云贵高原,主要由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
和西南气流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

云层低而薄,易形成连阴
雨天气。

贵州高原“三日无一晴”便同昆明准静止锋活动有关。

多出
现于冬季,其间出现日数即约占全年1/2。

锋区位置多在贵阳与昆明相交处之间,略呈西北——东南走向。

天山准静止锋
不太强的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前,被天山阻挡,使冷锋停滞不前,常形成地形锋性质的天山准静止锋,会带来阴雾或微雪天气。

天山北
坡和北疆大部分区域冬、春降水较多就与天山准静止锋活动有关。

2、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冷锋是冷锋:冬春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出
现的野火、夏季的暴雨、冬半年当前的寒潮(初春、秋末对农业的影响)。

3、冷锋与暖锋
1、图中1表示冷锋,2表示暖锋。

其中高气压在我国出现的频率
较高。

4、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加添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上升,北半球仅约地面逆时针辐合,天气
阴雨台风。

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下沉,中纬度近地面顺时针辐散,天气晴朗伏旱(长江中下游及华北地区 7月中旬到8月中旬)。

5、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
沙尘、大(浓)雾、低温低温等因素高温直接造成的灾害。

台风:在西北太平洋面上,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合计的热带气旋。

多发于夏秋季节,危害包括:狂风、暴雨、风暴潮。

预防措施:加强
研究、检测预报工作;做好宣传减小措施;所研究抗风作物减少农业
稻米损失;加强国际合作。

寒潮:一次冷空气入侵,使气温24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1.多半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2.温室效应(全球保暖)影响:
①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低平与平缓岛国被淹没;
②对农业的影响:低纬度地区减产,高纬度地区增产;
③影响水循环:增加降水极端异常天气事件,地表径流改变(南方
降水最多,北方减少)。

应对措施:
①控制温室液体排放:减少使用化石汽油使用量,大力发展新能源,多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技术利用技术和效率;消费减少废弃
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防止森林火灾。

②降低温室气体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术。

③适应气候变化举措: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建设水利设施,防止降水突发事件和海水入侵。

3.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继续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
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