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气候变化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史前中国气候变化
65Ma BP以来,气候持续变冷,称为新生代气候衰落。

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地球轨道参数变化驱动。

地球气候呈现出寒冷的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两种基本状态交替变化。

冰盖大规模扩展是最盛期全球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

全新世全球气候变化,全新世始于11.5ka BP。

最突出的标志是寒冷的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气温大幅度上升。

8.2ka BP前为早期,之间为中期,称为全新世大暖期,之后是4.3ka BP以后为后期,开始降温。

季风气候是在新生代气候衰落背景下在中国气候系统中出现的最大的事件。

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和空间格局。

导致中国现代气候分布不仅有了一般意义上纬向分布特征,又具有显著的东西干湿分布的区域性特点,并具有显著的季节性。

中世纪以来,疾风环境和内陆型干旱环境的产生和发展相互关联,影响中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夏季风系统开始出现,西北地区逐步沦为干旱区。

青藏高原隆起使得中国第四纪气候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

中国第四纪气候冰期与间冰期气候旋回主要表现形式是冷干-暖湿周期性震荡,冷暖波动幅度超过10℃。

全新世中国气候变化分为早期增暖、中期温暖和晚期转冷三个基本阶段。

在气候千年震荡的背景下,全新世中国曾出现多个持续时间不同的寒冷时段或事件。

全新世大暖期,中国降水量较今普遍偏多。

故大暖期盛期是中国原始农业文化最发达的石砌。

夏商周:大暖期后及其延伸
夏商周是由全新世大暖期最后1000年及其结束后的近千年构成,因而可看成是大暖期后一阶段亚稳定暖湿期及其延续。

4.2~4.0 ka BP气候事件中国发生了一次显著降温事件。

(世界这一时期也发生降温事件,称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最大幅度的一次降温,是历史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一次小冰期),标志着世界许多地区气候最适宜期的结束和后全新世的开始或现代气候的形成。

此阶段,西北显著干旱,东南降水增加。

夏到商早期,气候相对温暖。

大部分时间中国温度比今高2℃左右。

称为仰韶温暖期。

3.5 ka事件影响了商朝,造成了约200年的寒冷期。

从盘庚迁殷到周武王灭纣,大约从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称为殷墟暖期。

商末周初中国气候突变,从此中国中原地区基本再未出现亚热带气候环境。

3100~3000a BP是过去五千年中最为显著的一次降温事件。

3.0ka BP后,西周早期开始回暖。

竹类生长在黄河流域,表明气候温暖。

西周中晚期气候可能十分冷干,相对寒冷。

可能是太阳活动极小期的存在导致西周中晚期降温。

春秋相对温暖(公元前770~前476),战国温凉,气温逐渐下降,总体仍然比现在暖。

美国学者总结导致古文明衰落10种因素,他们分别是,1资源枯竭;2新资源基础的建立;3自然灾害;4对突发事件反应不当;5与其他复杂社会的竞争;6入侵与战争;7内部动乱;8社会功能失调;9经济解体;10连锁反应。

其中前三与气候有较大程度有关。

但全新世气候变化幅度较小,环境变迁对古代文明的演进不可能造成重要影响。

造成影响较大的可能是气候突变。

4 ka BP前后,中原及其周边的新石器文化出现衰落或终结。

4 ka BP降温事件持续约200年,对生产力不发达的早期社会来说。

长期的降温及旱涝灾害足以导致
整个文化的衰落。

气候重建结果表明,在测年误差范围内,气候好转的开始阶段恰好对应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开始。

中商不稳定与殷人屡迁:3.5~3.3ka BP降温事件可能加剧了中商时期的不稳定,气候转冷导致降水洪灾等频发,损害了商代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性。

同时商王朝可能正在遭受农牧民族南侵的威胁,再加上皇室夺位,内忧外患下频繁迁都。

最为流行的是水患说。

伴随3050a BP 降温事件,北方地区的干旱和降温导致了游牧民族南侵,周部落最终灭亡了商朝,在南方地区,降温可能带来了这一时期的洪涝,导致了长江地区地方青铜文明的衰落。

西周灭亡:这一时期与公元前850~前750年期间全球性降温事件具有时间上的一致性。

西周后期,随着气候环境的恶化,北方游牧民族为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不断南下侵占周人所居住的农耕区,导致双方战事连年不断。

总体上看,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气候对农业影响巨大。

从而造成了夏商周时期冷抑暖扬的现象。

这就是在中国历史时期,暖期往往对应于北方和南方地区同时繁荣发展的阶段。

秦汉以来中国气候变化总特征
秦汉、隋唐明显温暖,魏晋南北朝以及宋元明清各朝气候寒冷。

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
1000~1300年间称为中世纪暖期,1400~1900称为小冰期。

干湿变化
东部季风区—1世纪初至13世纪前期,总趋势是波动中逐渐变干;13世纪中期后世第二个阶段,趋势是在波动中转湿。

干湿格局
两汉时期,东部季风区气候由北向南呈湿-干湿的分布格局。

魏晋南北朝时期,呈现西北干-中部湿-东南干的格局。

隋唐时期,自东南向西北呈干-湿-干分布格局。

五代北宋时期,东西分异,南北并存交叉干湿。

南宋到元代,大部分偏干旱。

明代。

呈典型的东南湿-西北干向分布。

清代东部总体偏湿。

现代呈典型的南北分异格局。

长江以北偏干,以南偏湿。

突变
中国干湿状况有可能在13世纪中期发生过一次极为显著的突变。

属于千年尺度性质,突变之前,中国东部季风区干湿变化总体趋势是波动中逐渐趋干;而此后则变成在波动中不断趋湿。

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与中国社会发展
气候变化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农牧业的收成,收成的波动又进一步影响到食物的人均供给量从而影响社会不稳定;另一方面,极端气候事件及其衍生的灾害可能短时间内摧毁人类文明。

中国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农业生产和社会防灾体系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

一旦气候变化,降水格局发生调整,原有的农业生产和
防灾减灾系统随即面临巨大挑战。

如果气候变化超过社会应对能力,或者过快来不及反应,那么整个社会系统的崩溃就有可能成为事实。

农业制度的约束进一步增加了社会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

农业:
秦汉时期:秦汉是气候相对温暖的石砌,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秦汉时期农业种植北界向北推进到河套以北地区。

魏晋南北朝,北方农区大幅度向南退缩,牧业进到华北平原。

当时大片农区转变为牧区,对中国古代北方农业经济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隋唐时期,东部温度回暖,农业得到发展,宁夏北部引黄灌区再次得到大规模开发。

农业丰收,出现小麦无处可卖的现象。

唐后期到五代,气候转冷,北方畜牧业再次得以发展宁夏固原到天水一线以西为吐蕃占领,成为牧民地。

较唐前期而言,唐中叶后期农牧交错带的北界显著东退南撤。

宋元时期,气候温暖,农区向北扩展,这一时期农业种植北界可达今宁夏同心以北、内蒙古温脑儿一带。

明清时期,以寒冷为基本特征,与欧洲及北大西洋周边地区曾出现的小冰期状况一致,西北地区山地再次出现冰川活动。

农牧业退至长城一线以内。

之后,由于清代农业记述的改进以及耐寒、耐旱作物种植推广,影响了农土分布,故这一时期农业种植北界越过明长城。

北方水道种植的兴废:
秦汉时期,黄河流域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有了较大的发展。

魏晋时期由于寒冷和战乱,水稻种植业日趋衰落。

直到隋唐时期。

中原气候温暖,为水稻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唐末五代,气候再次转冷。

黄河流域水稻种植明显范围缩小。

北宋年间极力恢复黄河流域的水稻种植可见一斑。

随着明清小冰期的来临。

黄河流域的水稻种植更趋衰落。

南方稻作制度的变迁:
隋唐时期,双季稻。

唐后期至宋初,气候变冷,江南大部分无双季稻耕作;南宋转暖,出现了三季稻。

明清渐冷,双季稻每况愈下。

双季稻受气候温度影响巨大。

兴废变化与中国历史气候寒暖的波动大体一致。

气候变化对战事的影响
在7个不同时间尺度的相对冷期中,有6个对应着战事高频期。

其中魏晋南北冷期和明清小冰期构成了两个战争高频期的群发时期。

气候变化对人口生产的影响:
葛全胜在论证人口数量与气候波动时候,清朝阶段,处于寒冷期,人口增长,为什么没有引用康熙的“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1712)呢?只提到生产力提高、山区开垦。

国家赈灾体系。

我认为,在明清税收繁重的情况下,康熙的政策是促进人口增长的一个有力的因素。

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表面上是由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引起的。

但北
方少数民族的内迁无不与气候变冷引起北方生存环境的恶化密切相关。

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关系
偏居塞外—秦汉时期—暖期
割据中原—魏晋南北朝—寒冷
分庭抗礼—宋辽金—冷暖交替
入主中原—元清—冷。

小冰期
气候变化对中原王朝兴衰的影响
大凡社会稳定、经济发达、人口增加和疆域扩展的大一统王朝,恰恰都与气候暖湿或变暖期大体一致;而藩镇割据、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的分裂混乱时期,则都属于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冷期与变冷期。

秦汉时期的气候
冷暖变化:温暖—偏暖—温暖—寒冷—偏暖—寒冷。

秦汉前期—西汉中期—西汉后期—两汉之际—东汉中期—东汉晚期
干湿状况:
华北地区西汉中期相对干旱;后期偏湿;晚期至东汉前期干旱;东汉中期偏湿;中后期干旱。

干湿空间分异格局秦汉时期大体以黄河为界,华北地区北湿南干。

两汉时期以太行山为界,呈西低东高的分布态势。

华中地区秦至西汉后期偏湿;西汉末至东汉前期干旱;东汉中期多雨;东汉后期偏旱。

干湿空间分布格局西汉末年至东汉末年,华中地区呈东旱西湿格局。

两汉时期干湿波动幅度大体呈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

华南地区秦汉时期偏湿。

西北地区秦汉时期以干旱少雨为主,有日趋干旱之势。

西南地区较湿润,趋湿。

以两汉为界,其前相对干旱,而后相对湿润。

综上,秦汉时期总体前期偏湿、后期偏干,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在百年时间尺度上,秦汉时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呈暖湿、干冷的组合特征。

水体与植被的变化
水体
海侵秦汉时期渤海湾、苏沪沿海和珠江三角普遍发生。

2ka BP前后。

中国东部海平面较今约高2m。

江河气候温暖则河道弯曲多叉向北偏。

气候寒冷则河道顺直单一向南偏。

湖泊呈面积逐渐萎缩态势。

植被
先秦多森林,秦汉由于人为破坏和气候变化,全国森林覆盖率均下降。

而华中地区森林覆盖率远高于华北和西北地区。

华南地区因开发较晚,植被相对稳定。

农业系统的变化
灌溉东汉以后,北方灌溉工程迅速衰败。

水稻面积扩大,关中地区由稻而麦
大豆种植规模扩大。

抗旱。

抗寒,耐盐碱
南方中等田的稻谷亩产已赶上北方粟谷的水平。

西汉中期气候比前期略冷,自然灾害增多,粮食亩产水平略有下降。

东汉中前期略增,后期较低。

农牧交错带位置向东、向南移。

粮价与灾害成反比。

执政者是否对管理机制进行有力的变革,使之能有效地适应当时的气候环境,是民心衡量其贤明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气候角度来看,王莽成败,诚由天命。

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影响和天气造成的牧草枯竭有很大有影响。

丝绸之路四通四绝。

好天气。

坏时段。

气候变化冷暖波动与人口数量增减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人口增长往往气候温暖,反之则降。

魏晋南北朝:徘徊于霜霾下的乱世
3~6世纪,全球气候正处于一个寒冷阶段,中国东中部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寒冷。

有稍冷-稍暖-较冷-稍暖四个阶段变化。

三国气候转冷,西晋再次变冷,东晋至北魏统一北方,气候明显转暖。

南朝宋梁时期,气候寒冷。

这一时期,太阳黑子活动和火山爆发是造成这一时期气候寒冷的重要因素。

东晋南北朝时期,东部由湿转干,总体上偏于干旱。

水体
湖泊面积减少30~55%。

气候变化和围湖造田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河流黄河水量减少,长江来水量较低,河口段的河道平面位置南移明显。

植被
森林覆盖率持续降低,植被类型,包括经济林木的分布变化巨大。

农业交错带南退—北进—南退。

对应稍冷—稍暖—寒冷的变化。

麦菽向南得到推广。

《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北朝后期之前中国劳动人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大起大落。

杀戮、饥饿和疾病是人口大落趋势的重要原因。

北魏迁都洛阳,及可以理解为北魏在干冷气候背景下无奈之举,也可以解释为以孝文帝为首的北魏政权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行动。

干旱导致楼兰古国废弃。

隋唐
隋唐时期温度比较暖,总体呈温暖,两个暖峰分别出现在730年和850年前后,
唐末气候转冷。

唐廷将税收时间定在夏税六月,秋税十一月。

说明780年以前的气候已回暖至唐初相仿的程度。

公元881年,从此唐朝气候愈发寒冷。

干湿:总体上看。

隋唐气候略湿。

唐中后期明显偏干。

在空间上则表现为近似西北—东南走向的干旱—湿润—干旱的条块状分布格局,即西北和东南地区偏干,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上游地区偏湿。

水体:隋唐时期东部沿海处于历史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高海平面时期,比今高约一米,因此。

潮灾频繁,海塘修筑工程在唐中达到一个高潮。

由于海平面上升。

隋唐时期出现了许多江心洲。

长江南京至镇江河道增宽。

黄河中游径流量首次显著回升。

此后,黄河水量逐步减少。

湖泊:黄淮海地区湖泊发育进入全盛时期,呈现星罗棋布之状。

洞庭湖、鄱阳湖空前广阔。

天宝年间起,中国气候转寒,植被带南移,植被类型发生转变。

唐水利工程,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呈现前期北多南少后期南多北少的情形。

这与北方前期降水多后期降水少有很大关系。

唐前期农牧交错带北移,后期南移。

唐水稻在黄河流域种植达到高峰。

安史之乱后,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安史之乱后。

麦作大规模南移。

而唐中后期气候转冷,给耐寒能力强于粟和稻的小麦在北方推广创造了有利的种植条件。

唐中央对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有限,唐前期特大丰收主要是因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好气候。

因此,唐前期粮价较低。

安史之乱后。

气候开始转冷干,粮食产量北方降低,粮价上涨。

干旱背景下的农田水利发展与农业技术革新,成为提升区域农业地位的重要条件,也为全国农业经济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基础。

火耕水耨方式逐渐减少,江东犁推广后,牛耕得以普及,水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南方漕粮外输量大幅度增加,是唐中期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好诠释。

8世纪东亚季风的突变是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衰落的催化剂。

北宋:暖干的朝代
五代北宋时期正值世界性的中世纪温暖期中前期。

这一时期常被称为中世纪气候最佳期或小气候适宜期。

大致以1000年为界,之前气候较湿润,之后则长期干。

五代前期较冷,后期到北宋时期都较暖,直到北宋1080年开始末气候较冷。

最晚晚唐时期开始修筑海塘,与东南地区大规模土地开发密切相连,而且与海面升降直接相关。

这段海塘被后世誉为“范公堤”。

景佑元年(1034)范仲淹知苏州时,亲自主持了疏浚港浦。

北宋引种占城稻。

宋朝牛疫的发生多与暑热、雨灾、大旱等极端气候灾害有关,而与旱灾关联最为密切。

熙宁变法,又称王安石变法,始于熙宁二年(1069)。

变法失败,表面上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输给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实际上,在变法时候的大旱天气,加上天人感应之说,使得保守派得以在朝政上占得上风。

西夏建国后,气候暖湿,黄河水利资源丰富。

而11世纪中叶后气候变干,暖干
气候直接导致农业歉收。

使西夏为扩展生存空间不惜一切对外征战,但经济实力下降限制了他的扩张的持续性和规模。

南宋、元代:中世纪暖期向小冰期的转变
1260年前后,开始转冷,并于元代中期(1320)年前后进入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小冰期。

元代中后期(1321~1380)出现了中世纪暖期后的一个冷谷,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低0.5℃,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小冰期。

宋元时期,中国东中部大部分地区长期偏干,尤其以黄土高原、黄河中下游以及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偏干最为显著,干湿格局以东西分异为主要特征。

由于长期偏干,宋元时期中国处在千年来第一个降尘高发期。

中世纪暖期(900—1300)和小冰期(1350—1800)。

太阳小周期运动。

火山爆发。

宋代水利田大规模开发,一方面可归结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以及政府政策影响所致,另一方面也是气候暖干化导致湖泊水位下降而出现的必然结果。

稻麦二熟制推广始于北宋初年,发展于南宋,南宋初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相对冷干的气候无疑是使这种耕作制度稳定和完善的重要因素。

气候变化促使蒙古西征,干旱,降温,甚至人口增长和人口危机因素等。

1250年前后全球气候发生了突变,这次突变是中国过去两千年来温度变化速率最快的一次。

导致阿里布哥的军队出现了食物供应问题而丧失了与忽必烈夺汗的基础。

元代推行禁酒令。

似乎纯粹因为粮食短缺问题。

明朝(1368—1644):小冰期前半段
小冰期前半段,气候总体上冷干,但其间亦存在明显的暖湿年代。

太阳活动和火山爆发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15—17世纪太阳活动曾两度变弱,出现两个太阳黑子数低值期。

同期,火山活动十分频繁。

从而使全球气候明显转冷。

明代东中部地区气候总体偏冷。

总体偏干。

华北地区是偏暖—偏冷—较暖—转寒。

总体偏干。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暖—冷—暖—冷。

总体上湿润。

华南地区整体上略冷。

整体偏湿。

西部地区显著寒冷。

干湿波动。

15世纪上半叶和17世纪上半叶是近五百年潮灾的低发期,由于潮灾减轻,两地区的海塘兴筑频度也明显降低。

明代黄河及其支流的水沙输送量整体偏低,屡出河清、河竭现象。

明共出现34次河清现象。

明朝长江水患频发,丰、枯水年的径流量差异悬殊。

明湖泊经历了一个由急剧扩张到迅速萎缩的变化过程。

洪武至永乐年间是近千年来湖面扩张的鼎盛阶段。

由于气候冷干,粮食亩产降低,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以满足日益增多的粮食需求也是驱动人类围湖造田的主要因素之一。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森林面积大幅度下降、植被显著衰退的时期。

大规模的群起伐
木是导致森林面积大规模减小的主要原因。

--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木炭需求。

明初期气候由寒转暖,永乐后。

转冷干。

时人对早晚稻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

明末气候转冷,对玉米、甘薯等引进有很大影响。

农牧交错带明初北移—明中前期南退—明中后期北进—明末南撤。

明朝粮食亩产高于宋元。

但是饥荒最为严重。

明代疫病爆发较高,与冷暖、干湿气候变化之间有明显的关联。

气候变化推动了明朝灭亡。

--明农业歉收—导致财政危机。

明代疾病爆发频繁。

中医理论有了发展,气候的嬗变曾引起医家对疫病诱因看法的变化。

清朝:寒冷的朝代
清朝人口和耕地创造历史记录。

温度整体变化:清朝处于小冰期气候,分为清前期短暂的寒冷期—清中前期的气候相对温暖期和清中后期漫长的气候寒冷期三个阶段。

降水总体而言,清朝是一个湿润的朝代。

有大量的洪涝事件。

也有光绪三年(1877)。

丁戊奇荒。

---瘟疫—偷盗--(厄尔尼诺的影响?)
1743年高温。

1653-1654 冷冬。

气候干旱期—湖泊面积减小。

清末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16.7%。

历史最高为46%。

道光年后,受低温影响,收成渐差。

灾荒频发—饥馑—民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