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毛巴厘纱的试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毛巴厘纱的试制

金永安

【摘要】从三方面对纯毛巴厘纱制作的工艺进行探讨.第一是保证毛纱截面根数在允许的最低范围内合理选择羊毛原料.第二是合理地选择设备和工艺流程,混条后增加精梳工艺,采用6道针梳的工序流程,目的是进一步去除短纤维,改善长度离散,通过梳针梳理使纤维更平行顺直.第三是设计合理的工艺参数,通过并合改善毛条和粗纱的条干均匀.

【期刊名称】《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11)001

【总页数】3页(P1-3)

【关键词】巴厘纱;纯毛;试制

【作者】金永安

【作者单位】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226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14.2

0 引言

巴厘纱是轻薄的有透明感的毛精纺平纹织物,有素色的,也有印花的,手感滑爽,织纹清晰,透气性好.该产品用强捻高支纱线织造,又称华尔纱(Voile).生产高支高品质的毛纱是生产此类轻薄产品的前提,因此生产纯毛高支纱成为毛纺企业产品升

级换代的关键.生产高支纱有以下几种方法:使用超细旦化纤与羊毛混纺;使用较细的其他动物纤维(如山羊绒、兔毛等)与羊毛混纺;使用可溶性纤维与羊毛混纺,织物经后整理使毛纱变细;使用超细支羊毛生产高支纱[1-2].羊毛纤维直径在

18μm以下的高级超细支羊毛的产量很少,属于稀缺类毛纺原料.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使用好超细支羊毛生产出高品质的纯毛高支纱,其生产关键因素主要有三项,即原料选择、设备选择和合理的工艺设计.

1 纱线规格设计

纤维性能直接影响毛纱的可纺性,据相关报道,纤维性能中的纤维线密度影响可纺性约占65%,纤维长度约占20%,纤维强力约占15%.因此,纤维线密度是决定可纺性能的重要条件,要保证毛纱截面的纤维根数保持在允许的最低范围内.一般国内毛精纺企业控制截面根数范围在35根左右,低于35根截面根数时纺纱有一定的难度[3].

(1)纤维性能指标.羊毛纤维的线密度习惯用纤维的平均直径表示.本批原料选用100支澳毛条,毛条原料性能指标见表1.

(2)纱线截面根数计算.截面根数计算公式,其中:n为截面根数;γ为羊毛纤维比重(g/cm3);Nm为毛纱公制支数;d为羊毛纤维平均直径,计算中取

γ=1.32(g/cm3).

(3)纱线规格.纱线规格设计如下:8.3tex;138捻/10cm.

2 纺纱工艺设计

纱线截面根数只有31根,属于控制纱线最低截面根数的下限.细纱强度稍差,在纺纱生产中断头率较高.针对上述问题,工艺设计中将细纱机车速适当减低一些,同时严格控制毛条及粗纱的条干均匀度.在不影响产品风格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细纱捻度,以提高细纱强度,降低细纱断头率[4].

工艺设计重点针对前纺工艺进行改进,传统的前纺工艺流程是混条后加3~5道针

梳,再经粗纱.为纺纯毛高支纱,对前纺工艺流程进行改进,即混条后增加精梳、针梳道数或两次粗纱(搓捻粗纱)工序流程.新工艺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在混条后增加一道精梳,目的是进一步去除短纤维,提高毛条中纤维的平均长度,改善长度离散,改善条干均匀.② 增加针梳道数,在本工艺中采用6道针梳,目的是通过并合改善和提高毛条、粗纱的均匀度,通过梳针梳理使纤维更平行顺直.实践证明,工艺流程改进后,改善了纱条及粗纱的条干均匀程度,有利于细纱机的正常生产. 表1 100支澳毛条原料性能指标纤维细度平均直径(μm) 16.05细度离散(%) 19.68纤维长度粗腔毛率(根/g) 0.02加权平均长度(mm) 74.5长度离散(%) 36.1毛条疵点30mm以下短绒率(%) 6.1毛粒(只/g) 0.74毛片(只/g) 0.02草屑(只/g) 0.07回潮率(%) 13.57其他含油率(%) 0.86

2.1 工艺流程

混条(NSC GC14)→精梳(NSC PB30LM)→头道针梳(NSC GC15)→二道针梳(NSC GC13R)→三道针梳(NSC GC13R)→四道针梳(NSC GC13)→五道针梳(NSC

GV11)→六道针梳(NSC GV20)→粗纱(NSCFMV41)→细纱(ZINSEISURAR

420SL)→蒸纱(GMBH67466)→打包.

2.2 条重设计

各工序条重设计见表2.

表2 各工序条重设计设备喂入条重(g/m) 喂入根数输出条重(g/m)混条 25 14

2×20精梳 20 18 34.1头道针梳 34.1 5 24二道针梳 24 6 20三道针梳 20 6 17四道针梳 17 4 10五道针梳 10 3 4.5六道针梳 4.5 1 2.0粗纱 2.0 1 0.164细纱0.164 1 0.0083

2.3 工艺参数设计

(1)混条工艺设计.① 混条配置.并合根数多一些,有利于毛条的均匀.由于原料刚开始梳理,纤维的平直度较差,牵伸倍数宜小些.喂入根数为14根,输出条重为

2×20(g/m),牵伸倍数为8.75倍.② 和毛油.和毛油内加1.5%的硅胶溶液,加1.4%的抗静电剂,油水比1∶3,加和毛油乳化液量为3%,下机回潮率控制在18%左右.

(2)精梳工艺设计.主要工艺参数如下:喂入根数为18根,给速长度为5.8mm,拔取隔距选择32mm,因为加工较短羊毛时,拔取隔距宜较小一些;顶梳规格根据

原料的品种和细度选用32号.

(3)针梳工艺设计.① 采用六道针梳.② 输出定量为头针24 g/m,二针20 g/m,三针17 g/m,四针10 g/m,五针4.5 g/m,六针2 g/m.③为避免出现纤维弯钩及打折现象,选择大一些的张力牵伸倍数.

(4)粗纱工艺设计.① 粗纱定量.因该品种纱的线密度为8.3tex,粗纱为164tex,故粗纱定量设计为0.164g/m.② 锭速为700r/min.③ 牵伸工艺:总牵伸倍数E=实

际牵伸×牵伸配合率=(喂入定量/粗纱定量)×牵伸配合率

=(2/0.164)×1.01=12.32(倍).④ 加捻卷绕工艺.捻系数αt=110.捻数(捻/10cm).捻向为单纱Z捻.

(5)细纱机工艺设计.①定量为0.83g/100m.②锭速为6000r/min.③牵伸工艺.总牵伸倍数=实际牵伸×牵伸配合率=(0.164/0.0083)×1.03=20.35.张力牵伸倍数为

1.04.罗拉加压:前罗拉140,中罗拉100,后罗拉140.④ 加捻卷绕工艺.捻系数

αt=398.捻数捻向为单纱Z捻.

(6)自动络筒工艺设计.①槽筒速度为900m/min.②络筒张力通常控制在单纱强力的10%左右.

3 质量控制

3.1 混条质量控制

作为前纺第一道工序的混条非常重要.质量指标主要控制回潮率和均匀度.为保证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求混料中各毛球纤维的松散程度基本一致;②严格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