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提升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 工作研究分会承办的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为广大辅导员 提供了展示与成长的平台、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已经成为高校 辅导员工作的闪亮名片,截止2020年底已经举办了八届。该比 赛包括基础知识测试、博文写作、自我介绍与展示和主题班会、 理论宣讲、案例分析和谈心谈话环节。其中每个比赛环节都是 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具体实践。这就要求参赛者具备扎实的思 想政治理论知识、清晰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 能力、敏锐的觉察力和反应力等。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培训研修中心(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 导员专项)(项目批准号:CJSFZ19-3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http:
///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244874. htm,2017-9-21. [2]孔 祥 昆.高 校 辅 导 员 马 克 思 主 义 运 用 能 力 提 升 路 径 探 析 [J].高教学刊,2018(23):176-178. [3]何琦.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内化的路径[J].陕西 教育(高教),2019(1):56. [4]孙琪,祝中侠.基于接受者主体视角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路 径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7(3):13-16. [5]朱丹.新时代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提升研究[J].学校党建 与思想教育,2019(7):75-77. [6]高洪力.大学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状况及教 学 对 策--以 北 京 部 分 高 校 为 例[J].南 京 政 治 学 院 学 报, 2013,(3).9-13 作者简介 崔秀然(1983—),女,汉族,天津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
2.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1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 要内容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 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决贯彻执行党 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 力”。还重点提出了应“具备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 的能力”,可见,思想理论教育能力是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组 成部分,这一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质 量。 2.2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实现的重要保障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和重要使命。加强高校辅导员的思想理论教育能力,保证他们 能在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多元文化不断渗透、西方敌对势力 企图利用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等复杂背景下,针对学生关心的 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是顺利 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 2.3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是大学生坚定“四个自 信”的重要源泉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是自主性强,课余时间十分充裕,课 余活动较为丰富。在完成正常上课任务的同时,课余时间接触较 多的便是辅导员。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日常事务的管理者, 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辅导员可以充分利 用这一角色优势,在主题班会、团组织生活、课余文化活动开展 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观点鲜明、逻辑清晰的理论宣讲 让看起来比较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入脑、入心,引导大学生 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的重要源泉。 3.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3.1完善高校辅导员入口机制,优化辅导员队伍专业背景 结构
96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思政课堂
思想理论教育能力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 掌握程度,还包括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分析、解决 出现的各类意识形态问题的能力。辅导员本科、硕士期间所学 专业直接决定了辅导员是否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 论知识。当然,思政专业毕业的学生其思想理论教育能力并一 定很突出,但起码的理论功底较其他专业较为深厚。
1.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现状分析 1.1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全面把握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水平,笔者遵循社会 学有关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设计了《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 育能力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按照中国具体的区域划分,采用 分层抽样的方式,分别选取了华东(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 华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河南大学、武 汉科技大学)、华北(天津商业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西南 (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西北(甘肃农业大学、西安石 油大学)、东北(渤海大学、沈阳化工大学)7个区域的14所高校, 针对专职辅导员,每所学校发放调查问卷30份,共计420份,回 收问卷414份,其中有效问卷410份,问卷回收率98.6%,问卷有 效率99%。 1.2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认真的整理与分析,发现高校辅导 员普遍认为自身的思想理论教育能力不足,特别是结合社会出 现的时事热点问题进行理论宣讲的能力感到明显薄弱。分析其 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辅导员并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出身,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储备不足。通过分析发现被调查的 辅导员中所学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仅有25人,占6%,大多数 的辅导员并非“科班出身”,对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储备不足, 导致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难以做到旁征博引,缺乏理 论深度、说服力,仅仅是相关精神的传达。其二,辅导员进行思 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时间得不到有效保证,方式相对单一。辅导 员的日常管理工作较为繁杂、琐碎,占用了辅导员大量的时间 与精力,难以专注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调查中发现,
思想理论教育方式方法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 借助的载体、手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遵循教育规律,辅 导员在选择教育的方式方法时更需要充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 对象的特点。当今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他 们具有兴趣爱好广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追求时尚、前卫等特 点,因此在开展思想理论教育时需要创新性地将教育内容寓于 各类载体当中,将传统的教育载体与新颖的教育载体有机融 合,如除了召开主题班会、第二课堂主题活动外,还可以将教育 内容和关键点录制成小视频上传至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短视频 网站,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开展知识竞答,还可通过撰写博文 方式上传至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易于 接受、启发思考的内容,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 和力,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思政课堂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提升研究
崔秀然1 张冀2 (1.成都体育学院 610041; 2.成都市社会科学院 610000)
摘 要: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高低直接关系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能否顺利实现。本文以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 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 教育能力现状,基于目前现状,指出了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理 论教育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了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 力提升的路径,具体包括:完善高校辅导员入口机制,优化辅导 员队伍专业背景结构;建立健全培训考核制度,为提高辅导员 思想理论教育能力提供有效保障;继续深化辅导员素质能力大 赛机制,充分发挥以赛代练、以赛促学、以赛代培的作用;创新 思想理论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 和力。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提升
3.2建立健全培训考核制度,为提高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 能力提供有效保障
定期开展各级各类辅导员专题培训,包括校级、省级、国家 级。校内可通过邀请专家开展讲座、邀请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 教师进行时政宣讲、开展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沙龙等 形式,帮助辅导员学习、巩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教育部高度重视辅导员的培训工作,目前,专门设立了21 个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该基地隶属于教育部,专门承 担高校辅导员培训任务,广泛分布在十几个省市。各研修基地 讲授团队既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家,也包括经验丰富 且有一定影响力的资深辅导员。培训过程中,既能帮助辅导员 巩固吸收理论知识,又能让其积累工作经验,使辅导员在培训 中真正增知识、学经验、长才干。通过培训,以全面提高辅导员 的素质和工作水平,尤其是思想理论教育能力,为辅导员的发 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高校在招收辅导员时,应当结合辅导员工作特点, 合理考虑招聘人员的专业结构,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 生,又要有与校内所设专业相关或相同专业毕业生,以此保证 辅导员队伍专业结构的多元化、科学性,同时满足对学生进行 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引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需求,达到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接班人的目的。
当前,部分高校会依托研修基地开展专题培训,但系统化、 持续化程度还需加强。随着网络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的 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 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辅导员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来应对学 生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和解决各种问题。因此,培训学习是辅导 员的终身课题。高校应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培训系统、持续,为 实现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铺路架桥。
为做好选拔优秀选手参赛工作,各个高校会结合实际情 况,在校内开展初赛,将成绩优异者推荐至各个省市、自治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直辖市组织举办的复赛,最后复赛中表现优异者推荐参加全国 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比赛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着思想政治 理论教育的内容,从理论知识的储备到理论宣讲的开展,处处 彰显着选手们扎实的理论素养和高超的职能技能水平,为广大 辅导员提供了榜样示范作用。层层选拔的比赛机制,让辅导员 在激烈的比赛中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不论是参赛者还是 观赛者都能通过比赛找到自身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每一届 比赛都是一次辅导员工作实践的生动展示,都激励着无数的辅 导员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不断创新工作方 式方法,为成长为一名专家型辅导员不懈奋斗。
97
辅导员每天固定花1小时及以上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知识的 人数仅占8.5%。即便是关注此类学习的辅导员,其学习方式也 相对单一,且无系统性。其三,辅导员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转化 为思想理论教育能力的能力欠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效果 不佳。调查中发现,有78%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对学生开展思 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处理意识形态方面的突发事件 时,往往只是就事论事,难以做到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深入的分 析,往往显得浮于表面,说理不够,学生的信服度一般。
当前应继续深化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机制,不断总结、创 新,让该项比赛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在加强辅导员交 流、学习的同时达到充分发挥以赛代练、以赛促学、以赛代培的 作用,有效提升辅导员的思想理论教育能力,以优良的思想政 治素质和职业能力影响和教育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 实基础。
3.4创新思想理论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 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辅导员参加各类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学习的经验要达到 有效推动工作实践的目的,还必须加大辅导员考核力度。各高 校内部需结合辅导员岗位特点建立起完善的考核机制,以强化 辅导员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不断增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的内动力。
3.3继续深化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机制,有效发挥以赛代 练、以赛代培、以赛促学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