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中考专题复习复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考点提要: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经济、
社会的重要变化。
文艺复兴运动:了解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探寻新航路:知道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了解早期殖民掠夺:扩张、殖民掠夺及“三角贸易”;了解荷、英、法殖民争霸;认识早期殖民掠夺的历史影响。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经过,了解《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理解《权利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了解“珍妮机”的发明、瓦特改进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建立;知道斯蒂芬森的机车与铁路的出现;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考点复习:
租地农场:
时间:14世纪中叶
性质: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资本主义方式,雇佣关系)
手工工场:
出现:13世纪
性质:雇佣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文艺复兴:
时间:14世纪-16世纪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发展
地点:最早是意大利,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性质(实质):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代表:但丁(先驱)《神曲》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了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探寻新航路
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条件:地圆说、罗盘导航技术、造船技术
经过:发现美洲:哥伦布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
历史意义: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与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
密切。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开始了殖民掠夺。
)
早期殖民掠夺:
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
殖民国家:最早:葡萄牙、西班牙
最大:英国
殖民争霸:荷、英、法争霸,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三角贸易:欧洲---非洲---美洲---欧洲,贩卖黑奴
历史影响: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此期间,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
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时间:1640—1688
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始与结束标志:1640年新议会召开;1688年光荣革命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新贵族(克伦威尔)
《权利法案》:时间:1689年
颁布机构:议会
内容:限制王权
意义: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结果: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第一次工业革命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开始?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中期,
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14世纪前后中,西欧各国萌发了新的生机。
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A.雇工分工合作兴起 B.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三角贸易”开始
2.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它们是()
A.工厂和乡镇企业 B.租地农场和工厂
C.乡镇企业和手工工场 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3.14世纪中期,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运动。
并逐渐扩展
到法国、美国等国家。
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B.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
C.处于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 D.具备多样化的人才结构
4.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创作了长诗《神曲》,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
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他是()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伏尔泰
5.下列两件文艺作品共同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蒙娜丽莎》《哈姆雷特》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浪漫主义
6.《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一书认为:文艺复兴是中世纪世界遭到的第一个重大冲击。
文艺复兴冲击了()
A.手工工场 B.租地农场 C.神权至上 D.人文主义
7.“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
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
”这里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三角贸易 D.启蒙运动
8.在16世纪早期的一次航海行动中,麦哲伦下定决心,“要么完成此创举,要么就葬身
大海。
”此次航行,麦哲伦的船队()
A.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开辟了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C.得到了葡萄牙政府的资助 D.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9.《全球通史》指出,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
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
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
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A.打破了地区之间的对立 B.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C.消除了地区之间的隔阂 D.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
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
这种变化()
A.导致国王查理一世被判死刑 B.化解了封建农奴制的危机
C.得益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D.造成了君主地位彻底消失
11.“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这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A.联邦制 B.君主专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12.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
议会在列举了詹姆士二世的种种专横统治之后,重申人民
的基本权利,并肯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
1689年10月,议会通过了()A.《权利法案) B.《王位继承法》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13.“17 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
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
”
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14.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
言》,被人们视为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人权文献。
因为这三部文献都体现了()A.确立民主共和国的希望 B.建立民主政治的诉求
C.创建君主立宪制的要求 D.反对殖民压迫的愿望
15.18世纪中后期,随着大规模的工厂一个接一个地建造起来,动力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
应运而生的技术成果是()
A.珍妮纺纱机 B.万能蒸汽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16.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下列情景不可能见到的是()
A.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
B.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街上电线杆林立,夜晚城市霓虹灯闪烁
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17.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
”通过改进蒸汽机
为新的工具提供动力的人是()
A.莱特兄弟 B.本茨 C.史蒂芬孙 D.瓦特
18.“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人类社会进入铁路运输时代。
”开
启“铁路运输时代”的是()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19.十七世纪以前,中国土布大量输往欧美;到十八世纪,情形完全变了,土布失去了输
出的机会,洋布却大量涌进中国。
这是因为()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马关条约》签订20.19世上半期,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大机器生产取代,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钢铁时化 D.信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