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非油品业务配送模式与配送业务的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阐述非油品业务配送模式与配送业务的优化
加油站向汽车服务区的转变,这是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因为不论如何,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加油站作为“汽车餐馆”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使其在非油品业务方面独具优势。
非油品业务的发展也是情理之中。
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以及亚太发达地区,加油站的非油品业务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其规模和效益也在整个加油站的管理经营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而我国自2002年开始,石油石化行业就通过合资公司的运作经验和业务模式的借鉴,探索和开展加油站的非油品业务。
非油品业务在2003年以前,主要采用的形式就是各地零星销售。
各种各样的形式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有的与民营企业合作经营、有的引入专业便利店连锁公司、有的成立专业公司进行自主经营。
诸如此类的一系列形式都未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从2008年初开始,非油品业务就在中国石化得到了全面的启动。
主要业务涵盖了快餐、便利店、广告、汽车服务等主要内容,并且努力发掘出具有自身竞争力的优良模式,不少加油站因此获得了卓越的成效。
但由于“初生牛犊”,非油品业务仍然没有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开发,更加科学合理的经营模式也有待在实践中不断的发掘和完善。
一、非油品业务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对非油品业务的重视程度不够
基层加油站普遍认为自身的业务只是以卖油品为主,非油品业务只是其附属的商品,没有将其放在足够重视的位置,以油品管理的固有理念去应付非油品业务,不符合非油品业务的发展特点和轨迹,使得非油品商品的经营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
还有,不少加油站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使得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非油品业务,常常造成“两面不讨好”局面的发生。
(二)管理基础薄弱。
由于“便利店+加油站”的模式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标准以及运营体系等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导致非油品业务存在商品品种少、缺货断货频繁以及进货成本高等问题,缺乏相应的管理体制,让非油品业务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关注,形成不了专属自身的体系。
与此同时,非油品业务具有专业性较强、涉及面广等特点以及便利店的流程复杂等因素,这与现
行的临时从油品经营转岗过来的、缺乏专业素质的服务人员相冲突,难以满足最新发展形势的需求。
二、加油站非油品业务配送模式选择分析
(一)加油站大规模连锁超市
加油站附近建立大型连锁超市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但也有可能成功。
汇集人流、物流、车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的加油站区域是建立大型连锁超市的天然位置,但一般来说市郊区或者无大型购物中心的县级区域是建立大型连锁超市的首选地区。
目前我国在加油站附近建立大型购物中心还处在尝试阶段,因此,我国加油站要想更好的发展自身的非油品业务,提高加油站的利润,就应该加强与连锁超市等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长途运输、区域仓库等方面的优势,做到信息共享,加强彼此之间的协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自身非油品业务的发展。
(二)中小规模连锁便利店
现阶段,我国加油站从事非油品业务经营的单位主要是中小规模的连锁便利店,这些便利店广泛分布在高速公路、国道等地方,由于受加油站地理位置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这些中小规模的便利店可以基本满足顾客需要,但中小规模的便利店,由于受到人员、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没有建立完整配送渠道,因此,便利店的配送管理效率就难以得到提高,从而影响了顾客的购物体验,不利于促进便利店的长远发展,因为便利店受到人员、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便利店不可能建立完整的配送渠道,但提高配送管理效率是加油站便利店生存与发展必须要做到的,这就需要便利店加强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供应商配送模式和共同化配送模式的结合利用,如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的物流管理能力,良多价优的实惠是中小规模便利店的最佳选择,还有规模较小或者店面较少的连锁超市可以采用共同化配送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既可以减少连锁便利店的配送设施投入,又可以将各个分散的便利店设施集中使用,提高设施的利用率,总之,加油站的便利店采用这些配送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模式在人员管理、资金以及配送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克服自身的弱点,促进加油站非油品业务更好更快发展。
(三)乡镇山区等偏远地区的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配送模式选择分析
在乡镇偏远等地区由于加油站位置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这类加油站都是一些规模很小的加油站,由于没有什么利润可图,多数加油站都没有开设
连锁便利店,来加油站消费的顾客只要是加油的顾客,油消费是顾客的主要目的,购物的顾客主要是附近的居民,而且购买的商品主要也是一些日用品或者汽车配件,这类商品的配送应该要更加注重实用与成本,这些商品在地级市的供应商采购就可以了,当然,这类加油站的非油品业务单位也可以适当利用第三方物流来促进自身业务的发展,总之,选择何种配送模式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适合的配送模式才可以促进非油品业务的发展。
三、对非油品配送业务的优化建议
(一)提高非油配送信息化发展水平
在非油品配送过程中,信息化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着非油配送的效率。
因此,企业在进行配送过程中,可以借鉴当今网络购物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通过建立全方位的网络信息平台,及时跟进非油配送的各个环节。
一目了然的配送进程,不仅可以有效地将配送责任下发到个人身上,更可以为管理部门与加油站间的信息沟通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
(二)完善非油配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
孟德斯鸠曾有一个判断:有权利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在供应商,非油管理部门以及加油站之间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网,以权力约束权力。
比如,非油品业务管理部门对各加油站便利店的进货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抽取加油站进货,库存样本,对加油站非油品进货、销售、库存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从而进一步分析非油供应链的运行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措施,使非油业务配送能够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提高货品的回收管理效率
对过期和破损商品进行及时回收,可以有效提高货品的更新速度。
因此,非油品管理部门应对已配送到各加油站且没有销售完的商品进行定期的统计,对即将过期商品的批次,种类以及名称及时下发到各加油站,以方便便利店对相关货品的及时查找。
同时,非油品管理部门也能通过各加油站上报的过期和破损商品数量,确定回收商品的物流方以及回收的时间,限期进行回收。
四、结束语
非油品业务既是加油站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也可有效地推动加油站的经营,为驾车人提供便捷、周到、细致人微的服务,必将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这对增加油品销量,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无益处。
因而可以说,非油品业务的发展,有利于与油品业务形成良性互动,并使加油站各种咨源充分发挥效应,增加就业机会,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