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地理目标检测必修3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单选题
1.A
2.D
3.A
4.A
5.C
6.D
7.B
8.D
9.D
10.B 11.D 12.C 13.B 14.A 15.D 16.C 17.C 18.D
二、综合题
1.(1)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青藏高寒区(2)(3)(4)
(2)
一、单选题
1.A
2.B
3.A
4.D
5.A
6.A
7.C
8.C
9.C 10.B
11.D 12.B 13.A 14.A 15.D 16.C
二、综合题
1.提供准确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和时间、速度。
2.(1)飞机高(2)地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由于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第一章检测题
一、单选题
1.C
2.A
3.C
4.B
5.B
6.C
7.C
8.A 9.A 10.A 11.B 12.D 13.A 14.A 15.C
二、综合题
1.(1)太平台湾亚热热(2)①山地、丘陵西②小丰沛③鱼类海盐石油
硫磺水能④太平洋亚欧地震台风(3)①三二90 高②南
③D ④AB
2.(1)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2)遥感技术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速度快受地面限制少等;
(3)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4)地图、遥感图像以及野外考察、室内试验、社会经济统计等获得的数据。
3.(1)土地资源利用状况遥感调查,合理布局农业;监测预报天气变化、旱涝、农作物长
势以及进行产量预测,提高抗灾能力;进行农业环境污染状况监测与预报,制定解决措施等。
(2)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坏,地震分布带,矿产监测,地形遥感,全
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预报,生物分布,生产结构监测等。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单选题
1.B
2.C
3.D
4.B
5.C
6.D
7.C
8.D
9.C
10.C 11.C 12.A 13.B 14.A 15.C 16.D 17.D 18.D
二、综合题
1.(1)人口增长快,耕地扩大,荒漠化面积扩大
(2)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强,植被少,生态环境脆弱。
人口增长快、人口压力大,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过度放牧与垦殖,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农业、牧业发展
超过环境承载力(3)资源环境
2.(1)云南广西贵州(2)坡度越大,土层越薄,有机质层变薄肥力
(3)坚实塌陷(4)自然原因:坡度陡峻,土层较溥,降水丰富,特别是夏季降水强
度大,水土流失严重;人为原因:本区人口稠密,使土地超载,为了生存,人们砍伐森林,铲除植被,在陡坡上开荒,严重破坏了坡面植被。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单选题
1.D
2.B
3.D
4.B
5.A
6.B
7.B
8.D
9.C 10.D 11.C
12.A 13.A 14.B 15.B
二、综合题
1.(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第一行②⑦;第二行⑧⑥
③④⑨;第三行①⑤(2)整体性热带雨林
2.(1)见右图
(2)20
(3)水土流失流水侵蚀
(4)①过度的迁移农业;②商业性伐木;③采矿、修路、
城镇建设;④开辟大型农牧场。
(5)①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②设立国际
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③加强鱼鳞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④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生态旅游等;⑤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去机会。
第二章检测题
一、单选题
1.A
2.D
3.A
4.D
5.B
6.A
7.C
8.A
9.C 10.C
11.B 12.A 13.A 14.A 15.B 16.A 17.A 18.C 19.B 20.A
二、综合题
1.15分(1)气候干旱,风力侵蚀强烈(2)ABCD
(3) 过垦、过牧、植被破坏
(4)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在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在草原牧区减少水井的数量,控制牲畜数量
在干旱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兼顾上、中游开发和下游生态保护
(5)三北(6)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泛滥成灾。
2. 15分(1)10 8 毁林开荒(2)减少了
(3)森林锐减气候恶化(温差增大,降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了两倍)
(4)①人口增加,掠夺式开发资源
②滥伐林木,毁林开荒,导致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作用减弱
3. 10分(1)生物土壤供给养分淋溶作用流失养分
A (2)养分土壤(3)植物体关键
(4)生态系统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单选题
1.A
2.D
3.C
4.B
5.B
6.A
7.B
8.D
9.C 10.B
二、综合题
1.(1)铁矿、铝土矿能源煤一焦一化(2)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采取的具体措施:①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2.(1)当地的煤矿资源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
(2)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
(3)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
(4)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第二节河流综合开发
一、单选题
1.B
2.D
3.C
4.D
5.A
6.A
7.D
8.A
9.C 10.B 11.D
12.D 13.C 14.A 15C
二、综合题
(1)河流整体性特征(2)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
(3)密西西比河是干流,俄亥俄河是一级支流,田纳西河是二级支流(填图略)
(4)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
(5)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度大
(6)抬高水位,且每座大坝都建有船闸,改善了通航条件
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业结构;稳固河、湖岸线;对采矿取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
第三章检测题
一、单选题
1.B
2.A
3.B
4.D
5.A
6.A
7.B
8.C
9.C 10.D 11.B
12.C 13.D 14.B 15.C
二、综合题
1. 10分(1)煤炭转化为电力煤炭转化为焦炭(2)电煤煤电
(3)2000年之前能源转换率不断上升,之后开始下降煤炭生产增长速度超过能源转换
能力增长速度,能源加工能力不足
2. 30分(1)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2)相似之处:大力兴建水利设施,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注重防洪,开发水能,发展
航运,立足优势资源发展工业
(3)统一开发管理全流域大力开发水能资源提高干支流通航能力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特色旅游
期中检测题
一、单选题
1.D
2.D
3.B
4.C
5.B
6.A
7.A
8.A
9.D 10.A
11.C 12.A 13.D 14.A 15.D 16.A 17.B 18.C 19.B 20.C
二、综合题
1. 10分(1)12.5(11.5---13.5之间均可) 16(15---17之间均可)
(2)低(小) 小
(3)高小低小
(4)减小(降低) 减缓(降低)
2. 20分(1)能源
(2)输煤输电该地煤炭资源丰富,但铁路运力有限
(3)冶金煤炭化工发挥该地煤炭优势,发展高耗能工业
(4)煤尘、粉尘增多,影响空气质量排放硫氧化物,形成酸雨
(5)B 降雨集中,多暴雨破坏植被
3. 10分(1)发源地水量水质(2)平原
(3)合理分配水质的保护 (4) A B (5)山地水能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单选题
1.C
2.D
3.C
4.A
5.D
6.A
7.D
8.D
9.A 10.C
11.D 12.D 13.B 14.D
二、综合题
(1)地形平坦开阔(2)人少地多,商品率高自然条件好,增长潜力大
(3)土壤肥沃(4)由于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低;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所以农产
品价格低由于农业技术先进,所以农产品质量高
(5)改良品种,提高品质;集约生产,降低成本;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交通建设;深度
系列开发,开拓各类市场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一、单选题
1.A
2.B
3.D
4.C
5.D
6.D
7.A
8.C
9.A 10.B
11.C 12.D 13.C 14.A 15.B
二、综合题
(1)中南港澳东南亚(2)图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珠江水系在这里水网密布,且降水丰沛。
三角洲有利的地形条件和比
较肥沃的土壤条件。
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3)地理上毗邻港澳,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
(4)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地以第二产业闻名。
两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体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珠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发
展条件和空间,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
(5)城镇人口比重大城镇数量多城镇密度大城镇经济实力强外来劳动力比重大
第四章检测题
一、单选题
1.C
2.C
3.B
4.C
5.D
6.C
7.A
8.A
9.B 10.D 11.B
12.A 13.A 14.D 15.A
二、综合题
1.22分(1)辽东丘陵辽河平原林果业种植业
(2)三江平原大豆人均耕地多(3)AC
(4)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
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
畜的防寒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的积雪
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
2.18分(1)劳动轻纺(2)CD (3)技术电子电器(高新技术)(4)AC
(5)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均上升第二产业尤为明显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单选题
1.C
2.B
3.D
4.C
5.B
6.C
7.C
8.C
9.A 10.A 11.C
12.D 13.B 14.C 15.C
二、综合题
(1)新疆维吾尔上海塔里木柴达木(2)河西走廊山西(3)太阳辐射
(4)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增加
就业机会;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5)有利于东部地区环境改善;相关产业
的拉动;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等。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一、单选题
1.A
2.A
3.A
4.D
5.A
6.C
7.B
8.D
9.B 10.A 11.A
12.C 13.B 14.B 15.D
二、综合题
(1)两国人多地少,土地价格高;劳动力成本高;资源、能源相对短缺;国内市场狭小(至少答出两点)
(2)山东半岛与日韩距离近;经济在全国相对比较发达;市场广阔;交通运输发达;
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廉价;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至少答出两点)(3)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高能耗工业(至少答出两类)
第五章检测题
一、单选题
1.D
2.D
3.A
4.B
5.A
6.C
7.B
8.A
9.D 10.D 11.A
12.B 13.A 14.D 15.C
二、综合题
1. 28分(1)D (2) 铁路高压输电
(3)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华北水资源不足)华北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稠密水
资源需求量大(4)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优化能源结构,改善
环境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 12分(1)利用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缩短商品开发与生产间的周期,提高竞争力与中国企业争夺优秀人才
(3)劳动技术
必修3 模块考试样题
31.本题共10分
(1)(3分)天然气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天然气对环境污染小
(2)(2分)A B
(3)(2分)环境质量改善生态良性发展
(4)(3分)调入、调出区的资源分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加以分析;做到资源和经济优
势互补;在工程实施中注意环境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2.本题共10分
(1)(3分)温大陆内部干旱
(2)(2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
(3)(2分)荒漠化人口过度增长
(4)(3分)控制人口数量(如生态移民)调入黄河水退耕还草控制载畜量(合
理即给分)
34.本题共10分
(1)(2分)工业产值增加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增加
(2)(2分)城市面积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3)(2分)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一个要点1分,两个满分)。
(4)(2分)有利,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对水果需求增加,带来广阔市场。
不利,城市发展使农业用地减少,水果种植受到影响。
(答案合理即给分)
(5)(2分)城市化使城市不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