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物理二级结论汇总七光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 光学
(一)光谱的“三大四小一不变”
光谱 红→橙→黄→绿→蓝→靛→紫
频率 逐渐增大 光子能量 逐渐增大 折射率 逐渐增大 临界角 逐渐减小 介质传播速度
逐渐减小 波长
逐渐减小 干涉时相邻亮(或暗)条纹中心间距
逐渐减小 真空传播速度
不变
(二)介质的折射率
1.计算式:n =sin θ空sin θ介=c v =λ空λ介=1
sin C .
2.折射率n 无单位,任何介质的折射率皆大于1.
3.折射率n 是用来描述介质对入射光线偏折能力的强弱的物理量.
4.折射率n 与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无关,与介质的密度大小无关.由介质的性质和入射光的频率共同决定.(n 是介质对某种单色光的折射率) (三)光的全反射
1.全反射现象:当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角等于90°,此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入射光全部反回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叫作全反射. 2.临界角.
(1)定义: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作临界角. (2)临界角的计算:sin C =1
n
.
3.光导纤维:当光线射到光导纤维的端面上时,光线就折射进入光导纤维内,经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多次全反射后,从光导纤维的另一端面射出,而不从外套散逸,故光能损耗极小.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
(四)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1.光的干涉.
(1)产生稳定干涉的条件:只有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位相差恒定,振动方向一致的相干光源,才能产生光的干涉.由两个普通独立光源发出的光,不可能具有相同的频率,更不可能存在固定的相差,因此,不能产生干涉现象.
(2)双缝干涉实验:相邻两条亮(暗)条纹中心的间距Δx 为Δx =l d
λ.
两缝间距离越小、缝到屏的距离越大,光波的波长越大,条纹的宽度就越大.当实验装置一定,红光的条纹间距最大,紫光的条纹间距最小.这表明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红光最长,紫光最短.
(3)增透膜与增反膜. ①增透膜:2d =(2n +1)
λ介
2
(n =0,1,2,3…)→d min =
λ介
4
.
②增反膜:2d =nλ介(n =1,2,3…)→d min =λ介
2
.
2.光的衍射. 现象: (1)单缝衍射.
①单色光入射单缝时,出现明暗相间不等距条纹,中间亮条纹较宽、较亮;两边亮条纹较窄、较暗.
②白光入射单缝时,出现彩色条纹.
(2)圆孔衍射:光入射微小的圆孔时,出现明暗相间不等距的圆形条纹. (3)泊松亮斑:光入射圆屏时,在圆屏后的影区内有一亮斑.
(4)光发生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光波波长相差不多,甚至比光波波长还小时,出现明显的衍射现象. 3.光的偏振.
实验现象:
(1)起偏器将自然光变成偏振光 .通过起偏器的偏振光的强度不变.
(2)当起偏器与检偏器的透振方向平行时,光能够全部通过检偏器,透射光的强度最大. (3)当起偏器与检偏器的透振方向垂直时,光不能通过检偏器,透射光的强度最小.
(4)当起偏器与检偏器的透振方向由平行旋转到垂直时,通过检偏器的光逐渐变少,透射光的强度也逐渐变小.
结论: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波,并且是横波.
(五)激光的特性
1.平行度非常好.
2.高度的相干性.
3.亮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