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分析与创新素质培养

浅谈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分析与创新素质培养

【 关键词 】 大学生 ; 自主创新能力 ; 创新观 念教 育
2 1世 纪 是 一 个 知 识 经 济 的 时代 , 识 经 济 的 发 展 依 靠 新 的 发 现 , 知 由 以上 几 点 最 终 导 致 大 学 生 创 新能 力 欠 佳 。 着 年 龄 的 增 长 和脑 随
发 明研 究 和创 新 , 中 创 新 是 其 核 心 , 新 的 实 际 取 决 于 人 的 创 新 精 力 劳 动 的增 加 , 新 灵 感 的 产 生 越来 越 多 , 其 创 创 又有 较 强 的创 新 意 识 , 可惜 神 , 新 意 识 和 创 新 能力 。因 此 时 代 向 我们 的 教育 提 出 了要 求 一 一 创 培 受 到 创 新 能 力 的 制 约 , 新毅 力 也不 够 , 想 法 不 知 如 何 实践 。 学 生 创 有 大 养 出 一 大 批 具 有创 新 意识 和创 新 能 力 的 创 造 型 人 才 , 我 们 有 能 力 参 对 科 学 创 新 的 崇 尚 意 识 与行 为能 力 之 间存 在 较 大 反 差 。 使 与 日趋 激 烈 的 国 际竞 争 . 证 在 竞 争 中立 于 不 败 之 地 。 保
尚意 识 与 行 为 能 力 之 间 存 在 较 大反 差 。 大 学教 育要 改 变传 统 的 教 学模 式 , 用 校 园文 化 传播 方 式 来 营造 一 种 积 极 进 取 、 发 向 上 的 氛 围 , 过 利 奋 通 加 强社 会 实践 活 动 , 养 同 学 的 合作 意 识和 组 织 能 力 , 养 大 学 生作 为 未来 的 建 设 者 和接 班 人 , 建设 创 新 型 祖 国做 出 自 己应 有 的贡 献 。 培 培 为
科技信 息
。高校讲坛 o
S IN E&T C NO O YIF MATO CE C E H L G OR N IN

浅谈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

浅谈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


创 新 素质 教 育的 内涵
所谓创新素质教育 , 是指在学校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对 学生进行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培养和教育 , 使他们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_ 1 1 。创新 意识表现为不墨守成 规, 不满足客观事物的现状 , 敢于提出和探索新的问题 , 它 是创新素质形成的前提条件。创新 能力是由观察能力 、 思 维能力与实践能力这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 它是衡量学生创 新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f 2 】 。 创新人格 , 又称创新个性或创新 品质 , 良好 的创新人格具有 以下特点 : 勇敢 、 独立性强 、 一 丝不苟 、 有恒 心等等 , 只有 良好创新人格 的人才能充分发
挥 创新 能 力脚 。 二、 培养 大 学生 创新 素质 的重要 性和 必 要性
求。针对传统教育模式 的弊端 , 1 9 9 9 年6 月1 3日, 中共 中 央、 国务院颁布了《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 》 , 该决定指出 : 实施素质教育 , 就是全 面贯彻党 的 教育方针 ,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 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 造就“ 有理想 、 有道德 、 有文化 、 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接班人圆 。 从此 , 素质教育在我 国高等学校蓬勃展开。 创新 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 , 在实施素质教育 的过 程中必须进行创新素质教育 ,否则就是没有抓住重点 , 就 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 . 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 要 目标。 在2 0 世纪 7 0 年代 , 美 国教育界就提出了培养具有 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 目标 圈 ; 8 0年代 ,日本政府提出 “ 创造力开发是迈 向 2 1 世纪的保证” , “ 要培养全球性 的、 开 拓性的创造型人才” 四 ; 美国于 1 9 8 9 年发表 了《 普及科学一 美国 2 0 6 1 计划》 , 提出了教育改革要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

浅谈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r n iiu 塑
高校教育工程
浅谈大学生创新 意识 的培养
陶玲
( 医学院基础 医学院 云南昆明 6 0 0 ) 昆明 5 5 0
【 要】 创新 已成为 当今 时代 的一 面旗帜 。 高校作 为培养人 才的摇 篮 和基地 , 摘 责无 旁贷地 肩 负着实施 创新教 育 。培 养创新 型人 才的 重要 历史使命 。针对 目前 大学生创新 能 力培 养 中存 在 问题 , 通过 多种途 径培 养大 学生的 创新意识 。 【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 培养 【 图分 类号】 G5 5 中 l 5. 【 献标 识码 】A 文 【 文章编号1 1 7 — 2 9 z l ) 7 0 0 — l 3 8 0 <o 0 — 0 0 6 0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 在 1 7 年的主题报 决实 际问题 的能力培 养 , 乏创新 的知识底蕴 面答卷的方式 , 在考 核学生对理论 知识 的掌 92 缺 重 告 中就 指出 :全球 问题 千头万绪 , “ 人类面临的 和发 展空 间。 握情况 。可 以在考核理论 知识的基础上 , 采取 最 大问题 是怎样 开发人 的创造 力 。 因为在未 书面 答卷与 社会 调查报 告 、科研论 文等 相结 合的方式 。同时 , 应该将 传统考核方式 的改革 来 的挑战面 前 , 人类 已不能 依靠有 限的资 源 , 2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 与学校 学分 制度 有机结 合 。学生获 奖的 社会 也难 以依靠历史的经验 , 只有抓住 创新 这个关 2 1 培养创 新型教 师 世 界著名 植物学 家季米 良捷夫 说 : 教 师 调查报告 、论 文等可以折抵 一部 分学分 , “ 促进 键, 才能生存和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 大会 上的讲 话更是 指出 :在 当代 世界科技 发 不是 传声筒 , “ 把书本 的东西 有 口头 传达 出来 , 大学 生 主 动 培 养 自 己的 创新 意 识 和 创 新 能 展 的澎湃大潮 中 , 以说 , 可 谁把握 了这些新 特 也不是 照相 机 , 不现实 呈现出来 , 而是 艺术家 、 力。 点新趋 势 , 紧紧抓住追赶 和跨越 的机遇 , 不断 创造 者 。 日本 著名教 育家 斋腾喜 博也指 出 : 2 5 将 创新教 育与校园文 化有 机结合 ” . 增强科技 实力特别是 自主创新 能力 , 谁就能在 “ 我认为 , 师是 艺术家 。教学 倘是真正 创造 教 校 园文化 在塑 造学 生人格 方面具 有 重要 校 校 综合 国力竞争中 占据 更有利的战略地 位。 ” 性的 探索性 的 , 那么 , 它就会达 到艺术般 的高 作用 , 园是大学 生主要 的生活场 所 , 园的 人文环境 、校风、学风以及 各种 各 创新 已成为 当今时 代的 一面旗 帜 。高校 度 , 人以艺术的魅 力, 给 并且 , 有借助这种教 自然环境 , 唯 作为培 养人 才的摇篮和基地 , 责无旁 贷地 肩负 学 , 学生 也罢 , 师也 罢 , 教 才会满足 , 才会成长 , 样的校 园活 动等都 会潜 移默化 地影 响学生 人 精心设 计 , 着 实施创新 教育 、培 养创新 型人才 的重要 使 才会获 得 自我变革 。 高校是大学生成长 成才 格 的发 展 。要 加强 校园文化 建设 , ” 命 。而 高校 要承担起创新教 育的职责 , 就必须 的 主要 场所 , 教师 是创 新型 教育 的具 体 承担 着力构 建一 种适 合大学 生成才 的校 园文化 环 教师必须转 变教育方 境 和学术氛 围 , 充分调动 学生的参与意识 与积 由传统 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 , 积极探 索创新教 者 。要 实施 创新型教育 , 更新教育思 想。 极性 、主动性 。可以通过各种学 术讲座 , 介绍 育的渠道 、途径和手段 , 不断推动大学生 创新 式 , 教育更 快更好的 发展。 创新型 教师是创新教 育的主体 , 是指那些 学 术前沿 问题和 发展动 态 , 开拓 学生视 野 ; 通 具有 创新教 育观念 、创 新思维 能 力和创新 性 过 各种辩论赛 、创业计划大赛等 形式 , 励大 鼓 1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中存在的 问题 人格 , 极吸收 最新 教育科 学成果 , 积 善于根 据 学生 既多汲取知识 食粮 , 积极进行 自我思 又能 具体 教育情 况灵活 运用 各种教 育方法 、 发现 考 , 在完善 他们知识 结构的 同时 , 养其独 立 培 1 1 社会传统人才 衡量标准 的影响 . 虽 然素 质教育 已经得 到大 众的 认可和 重 和培养创新 型人才的教师 。首先 , 师要 从 自 教 意 识和 主动精神 ; 通过组织暑 期 “ 三下 乡”等 视 , 由于传统升 学制度 的制约 , 数仍然 是 身做出 , 但 分 踺全 创新品格 , 为学生树立榜样 形象。 社 会实践形 式 , 让学 生 了解 社会 , 立为人 民 树 衡量 人才的 重要标 准 。随着 高校招生 规模 的 如果教师具有 创新 意识 , 不断地在教学活 动和 服 务的思想 , 树立正 确的价 值观 , 成健康 的 形 开展丰 富多彩 的文艺 体育活动 , 让每 一 不断扩 大 , 就业形 势 日趋严 峻 , 学生不得 不 日常交流 中表现 出刨造性倾 向, 大 就会使学生 受 人 格 ,

浅谈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科研素质的培养

浅谈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科研素质的培养
46~ 48.
[ 4 ]郭 兴 启 , 菌 , 李 郭恒 俊 . 国内 外大 学 生 创 新 型 人 _ 养 模 式 的 比较 [】 高等 农 业 才培 J.
教 育 , 0 9 2 :9~91 2 0 () 8 .
[ 5 ]陈 建 成 , 勇 , 敬 , . 达 国家 研 究 拿 张 等 发 型 大 学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特 征 与启 示[ . J 科披 与 管理 , 0 9 1 : 3 ~1 3 ] 2 0 () 1 0 . 3
院 校 大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提 高 。
关20 G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7 —9 5 2 1 ) 2 b-0 1 —0 1 3 9 ( 0 0 ( ) 0 6 1 6 7 0 力 , 成 以 培 养学 生 的 能 力、 人做 学 问做 形 教 研 究为主的新模式 。 除 此 之 外 , 要 营 造 创 新 能 力培 养 的 还 环 境 , 过 开设 高水 平 学 术 讲 座和 论 坛 , 通 努 力形成一种有利 于学科交叉和知识碰撞 、 有 利 于 更 为 ,‘ 的 开 拓 学 生 的 视 野 、 有利 于 为 学 生 创 造 更 为 宽松 和 偕 的 发展 环 境 的 创新能力培养氛围。 同时 , 力构 建 创新 能 努 力 培 养 的 激 励 机 制 , 过 设 立 奖 学 金 等 创 通 新 人 才 奖 励 制 度 , 励 更 多 、 好 的学 生成 激 更 长 为 符 合 国 家 和 社 会发 展 需 要 的 创新 性 人 才。 总之 , 普 通 高等 院校 应该 因地 制 宜 , 各 结 合 本 校 的 特 点 和 优 势 , 过 构 建 适 合 本 通 校 的 大 学 生 科 研 训 练 体 系 , 养 大 学 牛 科 培 研 素 质 , 强大 学 乍 科 研 训练 , 拓 宽其 知 加 以 识而 , 充分 其 发 展 个 性 , I 培 养 和提 高 其 从 _ f 『 i 创新能 力。

浅谈如何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浅谈如何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 键 词 】 学 生 ; 新素 质 ; 新 的教 育 理念 ;创 新 性校 园环 境 关 大 创 创
Th r y t l b u he c lu e h w o r i o c o lg t d ntF0AK u lt e t a a ks a o t t u t r o t e nf r e c le e s u e q a iy
LuoX i u
[ src1 1cn u isa eak o e g c n my k o e g - b s c n myt s d v l p n f n wld eeo o Ab ta t2 e t r r n wld eeo o , n wld e a ee o o i e me , e eo me to o e g c n my, n wl k ko —
e ge- b s c no y de n w idi ha ,i e i n t t dy a d b n vai e,ben n v tv d - a e e o m pe dsON ne fn ng t t nv nto o s u n ei no tv i g i no a i eamon he i h s o e g t m sw o e c r .
Bei no a i e b i he m o i w e h tm o r ce ea e h l gy d v l p n v tv eng t tvepo rt a de n s inc nd t c no o e e o s,t e s intfc r s a c biiy a e u to ce h ce ii e e r h a lt nd r s l fs in— tfcr s a c r n c tng a c untys s inc nd t c o o e el r nn a i i lo t l a nrc i g t ou r nd ii e e r h a e idia i o r ' ce e a e hn l gy lv ,a ei ov tvebeng as heon y w y e ih n he c nty a i r a i t iia y f r e A o t y t p— n t h i o tv e s ne' ua tt s t w et o nt y t v ala lt oi no a e nc e sng ism lt r o c . c un r o o c nn va ie p r on l q n iy i o o hec u r heo er l bi y t n v t s i a rz t lr p tng b i nn a ie,c m pr he sv to ls r ng h h s i p t nte f c o s ul e n ton 1 ” nn a ie nd ho ion a e ori eng i ov tv o e n ie na ina te t a m ora fe tt ho d b a i a . Be i ov tv ben pii oft e pr gr s a i n,bea i xha s i e m o ie f c o he p os e iyofac un r ” T h an b y o o ig a s rt h o e sofa n to n ne u tbl tv ore f rt r p rt o t y . e m i od fabo k t ou a y ha e i d q lt m plc ton ben nn a i is ,qu lt ure iuai i nn a i a a re ta l ss he b nd r s d cde uaiy i ia i ig i ov tvefr t a iy c r ntst ton beng i ov tve h s c r id OU nay i

大学生既要做学习者,更要做研究者——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既要做学习者,更要做研究者——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 的东西 毫无 用处 , 难 以体会 到学 习 的乐趣 ; 而 后

种方式 却 能 有 效 地 激 发 学 生 的好 奇 心 和 求 知
[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6— 3 0 [ 基金项 目]福建 省教 育厅科技 类 B类项 目资助( J B 1 3 2 7 6 ) ;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 类 B类项 目( J B 1源自0 2 6 9 ) ; 福建 师范大
学闽南科技学 院青年 骨干教 师培养资金项 目资助 ( mk q 2 0 1 0 0 7 ) 。
[ 作者简介 ]谢艳招( 1 9 8 0一 ) , 女, 江 西赣州人 。
钦 州学 院 学报
第2 8 卷
欲, 同时 充分 体 会 到 不 断 创新 的魅 力 与 快 乐 。这 正应 了德 国著 名 的 教 育 家 第 斯 多 惠 的 一 句 话 : “ 教 育 的艺术 不在 于 传授 的本 领 , 而在 于激 励 、 唤 醒 和鼓舞 ” 。当 然 , 传 授 的 本领 也 很 重 要 。 因此 , 这句 话 如果 改成 “ 教 育 的艺 术 不 仅 仅 在 于传 授 的 本领 , 更 在于 激励 、 唤 醒和鼓 舞 ” 就更 为合 理 了 。
我们 化学 变化 常 常伴 随着 热 效 应 , 问 题 是 化学 反 应 的热效 应遵 循 怎样 的变化 规律 ? 我们 又如 何 才
能将 它 量化 呢? H e s s G H在 1 8 4 0年 提 出盖斯 定律 , 那 么接 下
有 蓬 勃 的创 造 力 ?显 然 , 是 拥 有智 慧 的人 _ 1 J 。知 识 与 智慧 , 两 者不 仅有 区别 , 而且 区别显 著 。 知识
仅 仅 是一 些理 论 、 公式、 观 点 的堆 积 与 罗 列 , 而 智

浅谈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然选 择 了教 师 这 个 职 业 , 必 须 “ 人 师 表 ” 就 为 ,
向、 新理 论 、 工艺 、 技术 等 , 新 新 结合 本 国本 专业
实际, 去糟粕、 取精华 , 负责任地传授给学生。
笔 者所 在 的服 装设 计 专 业 , 教 学过 程 中 在
对 新知识 、 内容 、 动 向的把握 十分 重要 。要 新 新 培 养 服 装 设 计 专 业 的 学 生 具 有 一 定 的创 新 思 维, 就要求 教 师 必 须 随 时 留意 、 真 思 考 , 某 认 对
必须 具 备 “ 业 解 惑 ” 知 识 和 能 力 。在 培 养 授 的 大 学 生 的综 合 素 质 和创 新 能力 方 面 , 师 应 自 教 觉把 握好 以下 四个 环节 。

些原有的共性知识 内容做出新 的补充和修订。
当然 , 教案 的补 充 、 订不 能 简单地 照搬 别人 对 修 的 东西 , 而应筛 选 出符 合实 际 、 过 时间验 证并 经
在教学工作 中, 教师应做 到: 1 确立 “ () 教学 相
长” 的姿态 , 在教 师 教 与学 生学 的过程 中共 同提
作者简介 : 刘
水 (9 0一 ) 男 , 17 , 江苏如东人 , 讲师 , 研究方 向为服饰文化与女装设计 。Em i jq ca g 2 .o — a : .h n@16 tm l.
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决定着大学生群体的综 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虽然两者不完全是对等的
因果关 系 , 是 , 论 是 教 师 个 体 还 是 教 师 群 但 不 体 , 是 占主导 地 位 。“ 何 教 、 样 培养 ? 应 总 如 怎 ” 当是 教 师 日思 夜 想 、 时时 萦 绕 于 怀 的职 责 。 既

浅谈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浅谈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浅谈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当今社会,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很多人所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社会界乃至政府层面的共同问题。

综合素质不仅仅是指文化素质,它包括了多个方面,涵盖了个人思想素质、专业素养、社会能力、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那么,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呢?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思想氛围,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大学校方的重视,也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完善。

其次,注重学科素质的培养。

学科素质是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

学科素质包括强大的学科基础、深厚的学科知识、较高的学术能力、良好的学术姿态和课程特色。

因此,注重课程改革,提高高校课程教学水平,加强专业实践和实践探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研和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是提高高校大学生学科素质的关键。

再次,注重社交能力的培养。

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

一是加强导师制度的建设,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二是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讲座、学术论坛等,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增强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社交能力;三是开展社团活动和志愿服务,帮助大学生培养自己的社会观念和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交与合作能力。

最后,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卫生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与其学业和生活质量直接相关,而且也关系到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力度,注重校园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健康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加强心理健康保障体系的建设。

综上所述,提升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学科素质的培养、注重社交能力的培养,以及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可以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素质,助力他们更好地走向未来。

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2)

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2)

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2)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2)摘要时代的需要创新,的进步呼唤创新,创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旧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愿望,培养学生的自、以及敢于怀疑和否定的精神.创新型人才需要依靠创新性的教育培养,巴班斯基曾指出教育劳动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它不允许有千篇一律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案的设计,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都需要灵活安排,不断创新。

一、打破旧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和讨论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机器,这种教学方式严重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久而久之,便会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那又何创新?怎样创新?因此,要创新就必须打破这种教学模式,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改变以往被动吸收知识的局面。

教师在课堂上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启动思维的马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和看法,打破对书本知识的盲目崇拜,师生间、生生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师适时地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不仅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建立一种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师生在融洽的气氛中互相切磋,引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巧设悬念,诱发动机,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力求探索的强烈愿望.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悬念,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学生会不知不觉地步入创新的境地,体验到寻求知识的快乐,为人的智慧感到骄傲。

思维的功能不仅是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而是发现、看到并且进入更深的问题。

在积极活跃的环境中,学生的智慧会像火花一样喷发,他们为所获得的收获而惊喜,为每一次发现而激动.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展示每一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像一颗颗火星,燃烧成一片,创造出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

浅谈大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7收稿日期:2002-01-07作者简介:霍霞(1961-),女,河南省许昌市人,汕头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文章编号:1001-7130(2002)01-0007-02浅谈大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霍霞,徐锡金(汕头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广东汕头515031)摘要: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大学生,在这种形式下,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是当务之急。

本文就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大力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深入发掘学生科研潜能等问题简单介绍我们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大学生中图分类号:R -4文献标识码:B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高素质、适应时代需要的大学生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大主题。

纵观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已转向智能型、素质型,而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在培养高校学生特别是本科生综合素质方面该怎样适应这一转变?众所周知,由于受传统教育方法和现实条件的束缚,长期以来传统的考试机制只重视对基础知识的严密考核,这在无形中鼓励学生去死记硬背,容易养成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压抑了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但如今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才是适应将来社会的真正人才。

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良好的个人素质,诸如德行、科研精神等,都是合格人才不可缺乏的。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可见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是人才诸多素质中至关重要的。

正因为如此,为了民族的长远利益,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面对占高校绝大部分的本科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特别是科研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而且对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民族振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浅谈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

浅谈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并且已经直接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讲就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面是带来的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浅谈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临的一贡重大战略任务。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就要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而担负我国各级各类高级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教育 ,就应当把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因此,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我们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历史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什么是人的创新素质呢?所谓创新素质就是在人的基本素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能够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去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高级的、复杂的、综合的能力素质,包括基础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个性等基本素质。

而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应是: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没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创新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个具有良好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

浅谈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

浅谈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

浅谈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创新是指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创造出全新的、有价值的事物或想法。

在当前的社会中,创新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了校园教育的一个焦点。

首先,大学应该提供一个高度自由开放的学习和创新环境。

开放的学习和创新环境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和研究。

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好奇心,想要去发现和探索新的知识。

这种自己发掘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其次,大学应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种能力,而不是特定的知识。

因此,大学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可以开设创新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创新方法和技巧。

在这种课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创新性的任务,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大学应该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自行探索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并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同时,学校也应该支持学生的自主创新,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创新竞赛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主创新的锤炼。

最后,应该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融入到大学的日常教学中。

大学教育不单单是将知识授予学生,更是进行全方位的素质培养。

当学校能够融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将学生培养成有着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能力的同时,也能够造福社会。

总之,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全面的、系统性的过程。

它需要大学和教育机构进行全方位的素质培养,从自由开放的环境,到创新性的课程设计、创新竞赛和自主创新的支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拓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一批有自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新一代,为社会带来更加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

浅谈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内涵的思考

浅谈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内涵的思考

养中的作用 . 在他们看 来 . 能从 事科研或不通 过科 研培养大 学生是 不 不可想 象的 美国开设 各种大学生课 程 . 目的为了更好 地发挥科研能 力 美国高等教育今天在世界上能享有很 高的声誉 . 关键是靠大学 生 教育赢来 的 . 而大学生教育质量 高的关键 又是 大学生具 有较强的科研 能力。 大学生专业科研 创新能力 . 是其 以独特 的敏感 性和 自发性 . 在专 业科学的研究实践中 . 各种经验产物组合形 成新形 式的素质 。除各 将 种知识的获取 . 重要的是知识 的创新和综合 。 更 包括学 习创新 能力 、 专 业素质创新能力、 信息素质能力创 新、 科技创新能力等 。 大学生专业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 掌握专业科学创新 的原理 、 技巧 、 方法 , 培养 良 的创新 技能 , 好 包括深 刻的认 知力 , 敏锐的观察力 , 丰富的想象力 , 特的思维力 , 度的注意力 , 独 高 高效记忆力 , 独到 的实 践力 . 迅捷的信息力 等。 在培养大 学生科 研能力方 面, 国的做法不尽 各 相同 , 苏联 、 国、 德 法国基本上是 让大学生直 接参 与科研活 工作 , 出 突 科研成果水平 . 对科研能力定 出一些指标 . 并 尤其在学位论 文上是要 求甚严 美 国采 取 的是广 泛 的做 法 , 例如 学习基 础课 程 。 举办 “ 研讨 班” 写文章 、 , 参加 或组织科研 活动和报告会 等 . 强调通过 多钟形式来 培养具有多方面科研能力的人 日本也很重视科 研能力的培养 。 如博 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是通过独创性的研究开辟 新的领域 . 在专攻领域 中 也要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所必须的科研能力 . 否则在学位授予上很难 通 过 在我国一位大学里的著名教授对如何 培养 大学生 的科研创新 能力 的问题上 。 出 : 是独立思 考、 提 一 大胆探索 和质疑精神 的培养 。 鼓励学 生勇于探索 , 敢做前人不敢做之事 ; 二是培 养丰富的想象力 , 对所从事 的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三是善于给大学生加担子 大胆地把它们推 向科学前沿 : 四是科学与科 研结合 . 导师指导与个 人 努力相结合 : 五是 尽量减少各种 条框约束 . 在允许范 围内让其放手 去 做. 任其突发奇想。

浅谈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摘要]文章以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为主题,论述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并提出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核心在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因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要求,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才能使我们有能力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并且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界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目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把发展创造能力视为国策,提出了“创造性科技立国”的口号,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作为日本通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21世纪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

由此可见,无论从大学本身的教育功能还是从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以及大学专业设置太细、知识面窄、技能方面训练不够、不注重思维方法训练等诸多因素影响,许多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创新素质较低,在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是极不相称的。

因此,高校应通过各项改革,切实对大学生加强创新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迎接教育国际化和时代发展的挑战。

一、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1.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精益求精的意识,是一种面对任何未知的问题、未知的领域而具有的强烈的尝试冲动,它是创新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

浅谈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浅谈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 改革 开放 的时代 ,创造 性 的思维方 法还 要求我们 努力 促成 自己的思维 由封 闭型 向开发 型的转 变 。只有 开放型 的思维 方法 ,才可 能不断 地接受新 事 物 ,跟上 改革 步伐 ,站在 时代 的潮流 前面 。
毛泽 东 曾讲 过 从古 以来 ,发 明家 ,创立 新学派 的 ,在 开始 时,都 是年 轻 的 ,学 问比较少 的 , 人看 不起 的 , 压迫 的 。 是不 是一个普 遍规 律? 被 被 这 不
教 育 时 杨 晓
( 西北政 法 大学 陕西西 安 7 0 2 ) 1 12
[ 摘 要 ] 知识经 济 是建 立 在知 识和 信 息 的生 产 、分配 和使 用之 上 的经 济 。在知 识经 济 时代 ,创 新 的作 用 日益 凸显 ,创新 能 力的 高低 往往 成 为事业 成 功 与 否 的关键 ,本 文 从多 角 度 出发 ,论 述 知 识经 济 时代 大 学 生成 材 过程 中创新 的重 要性 及 如 何树 立 正确 的创 新意 识 、发 展创 新 能 力 。 [ 关键词 ] 知识经 济 大学 生 创新 意识 中图 分类号 :2 8 6 G 5 .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9 9 4 ( 0 0 0 — 0 4 0 1 0 — 1 X 2 1 ) 7 0 4 —2
趣 味心 是培养 强烈 的创新 意识 的胚芽 。它会 点起人 们不 可遏制 的求知欲 ,探 求欲 和创 造欲 。 开拓创 新还必 须掌握 创造 性思 维方 法 ,开拓创新 不仅 需要愿 望和热 情 ,还 需要 掌握创造 性 思维方 法 。近 十年来 ,国外正 在兴起创 造
工程 的研 究 ,产 生 了一 门新 兴的科 学———创 造工程 。创造 工程 就是通过 对
科技 史上 的创造 :如发 明过 程的分 析 , 研究创 造性 思维特 点、规律 和方法 。 来 现 已形成 了一整 套相应 的方 法 。 例如: 力激 励法: 析 比较法 : 智 分 特性 列举法 : 形态 分析法 ;焦 点法 ;情报 整理法 :希 望点 列举法 ;缺 点列举法 :等值 交换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和方法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和方法
( 下转 3 2页 )
① 资 助 项 目 : 文 的 研 究 受 到 上 海 理 工 大 学 2 1 年 市 重 点 课 程 建 设 《 械 创新 及 实 践 》 目的 资 助 。 本 02 机 项 作者 简 介 : 王新 华 : , 男 出生于 1 6 年 9 , 9 9 月 上海 理 工大学 机械 工程 学院 教 师 , 学硕 士 , 究方 向机 械设 计及 理论 , 工 研 发表 科研 论 文数 十篇 。
ZU I Z
l U U0
Ch n E caton Ino t on He al la du i n va i r d
科 教 创 新
浅 谈 大 学 生 创 新 能 力培 养 的 思 路 和 方 法 ①
王新 华 陈彩凤 钱 炜 ( 上海 理工大 学机 械工程 学 院 上海 2 1 4 0 1 ) 1
创新 是一 个 民族 进 步 的 灵魂 , 一 个 国 是 果 缺 乏 创 新 精 神 , 会 踯 躅 不 前 , 失 前 进 就 丧 的动力。 目前 , 中国仍 然 只 是一 个 制造 大 国 ,
论 培 训 , 细 阐 述 发 明 创 造 的 特 点 以 及 创 指 导 老 师 审 阅 认 可 后 , 详 由学 院 和 学 校审 批 , 确定创新活动级别并分类实施。 年中, 几 学 生 参 加 了首 届 和 第 二 届上 海 市 大 学 生 工 程
高等教 育 必须转 变 那种妨 碍 学生 创新 精神和 验 室 进 行 了 配 套 建 设 。 械 设 计 教 研 室 为 机 创新能 力发 展 的教 育观 念 、 教育 模式 , 立起 配 合 创 新 设 计 活 动 , 备 了 机 械 设 计 与 创 建 配

解 决 发 明 创 造 中 出 现 的 问题 , 引导 我 们 在

浅谈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浅谈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浅谈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藻生机的源泉。

”事实上,创新不仅关乎民族、国家、政党的命运也关乎一个大学生的前途和命运。

当前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创新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创新素质是人在基本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逐步产生的,对创新活动起着重要作用的基本素质要素,是对一般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具体要求。

当代大学生需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才能在未来职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大学生到底应该具备哪些创新素质呢?具体如下所述。

1 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作为知识经济基础的“知识”,是各种知识的整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整合性,这是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作为工业经济的主体,人才被强调的是知识分类,重视某一领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即通常意义上说的专才,这是由工业经济的技术性基础决定的。

作为知识经济的主体,人才不仅被强调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而且强调对各类知识的整合。

作为创新素质人才,必须具有对各种知识的系统掌握、融会贯通、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的能力,即所谓通才,这是由知识经济的知识性基础决定的。

创新是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的。

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新的见解。

这里的“知识”,不仅指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动手能力和生产实践的经验,这就要求大学生将理论知识深入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获得新的理论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2 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指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及其内在、外在的有机联系,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它往往会产生新的思维成果。

通俗地讲,它是人们在进行创新时头脑中发生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阶段,是实现创新的前提。

各种创造力都以创新思维为前提,没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要创新是不可能的。

它包括:敢于怀疑一切的求异思维,能使人发现“先哲”们的错误与缺漏;逆向思维,能使人超越常规、打破习惯,从对立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有多少”的角度对事物进行量的定量思维,能使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切合实际的方案;从时间、空间结构进行的立体思维,能使问题在“夹缝”中找到答案,变“两难”为“不难”,从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较强的模仿力,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改进,也是一种创新。

浅谈中国大学生创新实践的重要性

浅谈中国大学生创新实践的重要性

浅谈中国大学生创新实践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至关重要。

而在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因此大学生创新实践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创新实践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创新精神是指不断改进、寻求新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态度。

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是企业和国家持续发展的源泉。

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重要力量,其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更显得重要了。

创新精神与未来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地创新来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创新精神将会给国家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创新精神具有跨学科性。

在当今社会,不同领域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这种融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方式。

而创新精神正是培养这种跨学科性的重要手段,大学生通过创新实践可以将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产生新的创新成果。

创新精神对于个人发展也非常重要。

在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愈发激烈,而要在这个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具备创新的能力。

大学生通过创新实践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自己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

创新实践对大学生的影响创新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际的创新项目,大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创新实践也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实践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大学生更多地是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的机会。

而通过创新实践,大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创新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参与各种创新项目,学生们可以积极思考和探索,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方式,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者 中 ,约有 半 数 学生 会在 课 余 时间经 常 思考 未 知 的 问题 ,经常 阅 读一 些与 现在所 学 专业有 关 的理 论期 刊 ,也尝 试写 一些 学术 论文 ;而 仅仅 约 14 / 的学 生
场 经 济 知识 , 掌握 现代 化 建设 的硬 本 领 ,不 断 提高 创新 素质 ,成为 一代 具 备 全 新 思 维方 式 、全 新知 识 结构 、 全新 精神 风 貌 的优 秀青 年 。在 改革 实践 中积 累经 验 、汲 取营 养 、锻 炼 意志 ,在 为 国家 富 强 , 民族 振 兴 的奋 斗 中建功 、立 业 、 成才 ,肩 负起跨 世 纪的历 史 重任 。 3提升 大学 生创 新素 质 的途径 1 )进 行心 理 诱 导激 发 色新 意 识 。 首先 应着 重 培 养大 学 生 的创 新动 机 , Ⅱ 因为 创新 动 机是 激励 大 学 生 思考 、推 动大 学 生行 动 的 内在 力量 。它 是大 学 生 开展 创新 活 动 的根 本动 力 。创 新动 机 的核 心 是 事业 心和 责任 感 ,这 是激 发 大 学 生创 新动 机产 生 的 思想 基础 。因此 ,应 该 教 育大 学 生结合 国家发 展 、社会 进 步 的宏 伟 目标 ,树立 正确 的事业 观 、责 任 观和 行 为观 ,培 育 自己强烈 、积
有创 新 意识 ,一 个 人就 不会 去 开发 自己 的创 新潜 能 ,也无 意 进行 创 新探 索 。 当前 大学 生普 遍 存在 创 新意 识薄 弱 的 问题 。据 燕 山大 学大 学 生科 学技 术 防会 对 当前 我 国大 学 生创 新 能力 培养 现 状所 做 的一 份 调查 报 告可 以获 知 :在 被调
极 、正确 的 创新 动 机 。其 次应 教育 大 学生 树 立坚 定 的创 新信 念 ,既 要相 信创 造 力 人人 可 有 、时 时可 见 、处 处可 用 ,又 要 相信 尽 管创 造 无坦 途可 言 、无 侥
幸可 依 ,只 要通 过 自己的 努力 奋 斗和 不懈 追 求 ,就 有可 能 到达 成功 的 彼岸 。 最 后 高校 应 保护 学 生 旺盛 的求 知欲 ,鼓励 学 生探 索 未知 ,在 漫 长 的求索 途 中 目的 明确 、百折 不挠 地 向前迈 进 。 2 )通 过 发散 思 维和 集 中 思维 的 训 练提 高 大学 生 的创 新 思 维 。教师 在 教 学活 动 中应 特别 注 意 设置 一些 问题对 学 生进 行 发散 思 维和 集 中思维 的 培养 和 训练 。培 养 发散 思 维要 引 导他 们 不受 现有 知 识 和传 统观 念 的局 限与 束 缚 ,打 破常 规 , 思考 问题 时 从单 向 的线 性 思维 定势 转 向多 维 的立体 式 的 多 向思维方 法 。尽 量增 加头 脑 中 的思 维 角度 ,沿 着 不 同方 向 、不 同层 次 、不 同角 度去 思 考和 探 索在 学 习过 程 中所 遇 到的 一切 问题 。在 教学 过 程 中,教 师要 根 据 已有 信 息 , 引导 学 生从 不 同角 度 、不 同方 向思考 同一 问题 ,从 多方 面寻 求 多样 性 的答 案 。激 发 学生 寻 求 “ 常解 决方 法 ” 的兴 趣 。不仅 要 训练 学生 提 出 问题 异 及在 限 定 时 间内产 生 众多 的解 决 问题 的方案 的 能力 ,还 要 训练 学 生解 决 问题 的灵 活性 ,更 要训 练 学生对 问题 产生 不 寻常 的反应 和打 破常 规的 能力 。 3 )进 行 多角 度 教 育培 养 创新 毅 力 。大 学 生要 实 现 自己的创 新 目标 ,成 就 自己的创 新 事业 ,必然 会 经历 各种 困难与 坎 坷 ,这 就需 要大 学 生具 有顽 强 的创 新 毅 力 。为 了增 强大 学 生 的创 新毅 力 ,教 师首 先 必须 帮助 学 生消 灭畏 难
’ T S IO ' IE N VALLC 【 L
Y 糕瓣 ’ 【 技创新 论坛 】 科
浅 谈 提 升 大 学 生 创 新 素 质 的研 究

( 长春师范学院

长春 103) 3 0 2

吉林
摘 要 : 针对 当前大学 生普遍存 在的创新 素质不 高的现状 ,从创 新的基本 素质角度 分析大 学生创新 素质方面存 在的主 要 问题 ,提 出了提升大学 生创新素质 的紧迫 性和必要性 ,最后给 出提升 大学生创新素 质的几 点意 见。 关键词 : 大学生 ;素 质:创新素质 中图分类 号:6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 7 —7 9 2 1 )1 1 1 8 1 6 6 1 5 7( 0 0 2 0 8 —0
加强 大学 生创 新 素质 的培 养 ,是 高等 教育 适应 时代 要 求 的必然 要求 , 也 是素 质教 育 的核 心 。江 泽 民同 志在 全 国教 育工 作会 议 上指 出: “ 我们 必 须把 增 强 民族 创新 能 力提 高 到关 系 中华 民族 兴 衰存 亡 的高 度来 认 识 ,教 育在 培养 民族 创新 精神 和 培养 创 造性 人才 方 面 ,肩 负着 特 殊使 命 ” 。①江 泽 民 的讲话 指 明了经 济 增长 和 社会 发展 的 关键 在于 创 新 人才 的培 养 。本 文仅 从 创新 的基 本 素质 角度 分析 大 学生在 创新 素质 方 面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 1当前 大学 生创 新素 质 的现状 当前大 多 数 学生都 认 识到 创新 素质 的 重要 性 ,都有 创 新愿 望 ,力 图构件
创 新 思维 ,他 们 创 新想 象力 丰 富 ,对未 来 充满 憧 憬 ,渴 望有 所创 新 。他 们 思
维 活跃 ,常常 有 灵感 进 发 ,求知 欲 望强 ,愿意 接 受新 生事 物 。但 也存 在 一些 问题 ,现仅 从创 新 的基本 素质 角度 ,分析如 下 :
1 )创 新意 识 薄 弱 。创 新意 识 是创 新 能 力形 成和 发 展 的前 提 和条 件 。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