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
2008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
2008年四川高考作文题:坚强
作文要求:
以“坚强”为话题写作文一篇。

题材不限、字数为800字左右。

悲中行
戊子岁,四月初八。

川静其波,鸟罢其鸣。

一场无情的天灾袭来,举国恸哭。

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坚强;在悲痛中,我们选择坚强。

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因为坚强,我们不怕灾难;因为坚强,我们明天更美好!————序汶水东流不复西,神仙难改地震袭。

川蜀儿女多苦难,一片荒城尽眼底。

映现当年唐山景,尽是残垣与断壁。

秀丽河山浩劫后,昨日今朝各两异。

都道零八年岁好,为何灾难紧相逼。

江山如画景色美,怎奈苍天生妒忌。

北国刚受冰冻灾,天府又遭夷平地。

川静其波鸟罢鸣,齐哀满目皆疮痍。

江天五月渐阴沉,满腔悲痛灰色弥。

油绿麦田无人收,万千苍生宿路隅。

平生有泪不轻弹,今朝闻此泪如泥。

武候诸葛若有知,不堪目视亦掩泣。

彭祖寿延八百载,可知人命仅须臾。

州州郡郡华夏土,一砖一瓦似金玉。

金玉散去不足惜,金玉怎比万事吉。

花儿凋谢来年开,来年风景更旖旎。

茂年男儿体健壮,安能袖手闻羌笛。

理会百姓疾与苦,血汗合流同舟济。

绵薄微力不足道,奇迹因爱八方聚。

竹丝管弦为君鸣,可敬可赞可歌泣。

卧薪含悲建家园,蜀山青青蜀水碧。

龙的传人谁可胜,只手亦有撑天力。

汉羌一家爱无疆,我齿你唇永相依。

旺兴岁月定轮回,红霞当空雄鸡啼。

红烛数盏列堂前,潜心默祈哀思寄。

白云苍狗命难料,生者奋进逝者息。

青史铭刻五一二,永记今朝万人罹。

川蜀儿女多坚强,还把灾难视蝼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

惟见山河齐悲兮,黯然神伤。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

还看万众一心兮,不屈脊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展望悲中奋起兮。

多难兴邦,中华坚强!说明:
这首诗是今年四川的高考满分作文,今年四川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文体不限的文章。

该考生以歌行体和楚辞体写汶川地震,并且这是一首藏头诗,第一排下来分别是地震灾区的地名,可见其才华横溢!
悲痛之后是坚强
谁也没有料到,2008年的5月12日,以四川汶川为中心发生了7。

8级地震。

谁也没有料到,这次大地震波及了全国那么多的省市和地区。

谁也没有料到,在我们举国上下迎奥运,群情激昂地进行奥运火炬接力的时候,山蹦地裂又让举国同悲,万民流泪。

近一个时期,大家关注的地方就是四川汶川,大家关注的就是在地震中一个又一个顽强存活下来的生命。

当我们为那些在废墟中被抢救出来的生命而激动欢呼的时刻,我们又感激着那一个又一个不顾劳累,没有吃喝的解放军、武警官兵;感激那一个又一个公安干警;感激那一个又一个医生和护士;感激那一个又一个投入抢险的自愿者。

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大家一家亲,社会一家亲,祖国一家亲。

我们欣慰的是,我们的党,我们党的领导人,都在第一时间来到了灾区,来到了灾区的群众中。

我们流泪了,这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我们只有一个信念,有党的坚强领导,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然而,我们看到废墟下一个又一个失去生命的人被挖出来,被抬出来,我们流泪了。

无论是现场的救援人员,还是远隔千里的我们,都在承受着心里的痛楚。

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灾民哭了,受了伤痛的孩子哭了,我们温总理哭了,电视主持人哭了。

这是一个民族所经受的巨大灾难中,举国共同的悲痛,举国共同的感受。

“你们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

”温总理的话代表着全国的人民的心声。

灾难,让我们悲痛,灾难也让我们激发了人性中最为美丽的一面,也激发了东方这个最伟大的民族坚强的潜质。

尽管我们泪流满面,尽管我们悲伤痛苦,但我们不会绝望,灾区的人民不会倒下,在悲痛之后,我们,我们的灾区人民都
会重新拾起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决心,悲痛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的坚强。

我们都愿意相信,当灾难让我们悲痛之后,当温暖的阳光照耀着灾区的时刻,灾区的人民一定会重新挺立在这方热土之上,第二个唐山的奇迹一定会闪烁在天府之国的大地上。

国殇之后,唯有坚强
北纬31度,东经103.4度。

汶川。

一个全国人都不熟悉的地名闯入了我们的视野。

5月12日,原本是极其普通的一天。

孩子们正坐在课桌前,商店老板们正在纳客,出租车司机正驾驶着车辆,做工的、种田的、炒股论经的、开会筹划的……一切都是那样地常态。

14时28分。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动山摇,坍塌了四川汶川,也摇动了半个亚洲。

这一刻,山崩地陷,江河呜咽。

这一刻,即成国殇。

面对灾难,世界听到了一个民族的声音:“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面对灾难,激发了我们和整个世界前所未有的爱心,人性之美,倾国倾城。

无数人捐款献血、组织赈灾活动,无数的志愿者自发赶到现场帮忙,扶老携幼的捐款,挽起袖管的献血,国旗为平民而降的震撼,蜡烛为逝者而燃的守夜,师生相拥而亡的镜像,一个国家的总理在视察灾情时,一副担架正好过来,总理站到路边,让生命先行……人性最为柔软的一面被触动了,在性善性恶的千年辩题中,中国人关乎群(本文来自第一范文网,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体的自信,民族国家不可或缺的向心力在瞬间得到凝聚,整个世界找回了爱的庄严,不其而至的灾难,定格了那么多崇高,凝固了那么多神圣,引爆出那么多感动。

面对灾难,离去的安息,因为生命得到了尊重。

北川中学的一位只有12岁的被截肢的女孩说过,请你们不要称我的那
些死去的同学们――是没有来得及开放的花蕾,就已经凋落了。

不,他们不是凋落,他们已经盛放过了。

北川中学孩子们还说了一句感动我们的话:翅膀上驮着天堂亲人的希望,你要高高飞翔。

面对灾难,活着的更加珍惜,编入教材的《提醒幸福》的作者毕淑敏前天到北川给学生上课,她提醒自己也提醒大家,活着是幸福的,理应珍惜。

奥运火炬今天正在奥运圣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素有“绿城”之称的南宁继续接力。

传递的不仅奥运火炬,更有的是长明的爱心火炬。

据称,2008年5月12日的这次四川汶川里氏8.0级的大地震,喜马拉雅山脉长高了数米,其实长高的不止是山峰,更有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

国殇之后,唯有坚强。

感时花溅泪
2008年5月12日,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一个叫汶川的地方,突如其来,突如其来!罕见的8级大地震,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顷刻之间,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万民同悲,举国同殇!然而地陷天不塌,在这场举世罕见的灾难中,十三亿颗心紧紧地相连,十三亿双手紧紧地相握,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在大灾中懂得了坚强,展现了坚强,世界也在这顽强的抗争中读懂了一个民族的坚强!许多感人的故事,浓缩了我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许多英雄的身躯,筑成了中华民族震不垮的脊梁!
最难忘,那一个叫陈坚的人,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一个响当当的中国汉子,一个和他的名字名符其实的坚强的人,地震的那一刻,他被压在了废墟中,发现他的时刻,他已是身负三块数十吨的预制板,被埋了七十三个小时,坚持了七十三个小时,然而他依然很清醒,他告诉记者他要坚强!什么困难都吓不倒他,为了他的亲人,为了他怀孕的妻子陈小凤,他要挺住,他能挺住!他甚至要过了记者的电话,艰难的,以顽强的毅力向他的妻子报平安,而此时,他仍然被压在巨大的预制板下,难以动弹,艰难的营救持续了六个小时,而陈坚救出来后终因伤势太重离我们而去,救援的人员、记者、电视机前的我们无不泪流满面,为他生命的离去我们
同悲,为他生命的最后六小时谱写的坚强之歌,我们震撼,因为我们知道,那是灾区人民坚强的缩影,那是中华民族坚强的缩影。

最难忘,一个叫谭千秋的物理老师,一个用生命诠释了师魂的人,一个和他的名字一样名垂千秋的人!大震来临,他用他坚实的臂膀,坚强的撑住了讲台,撑起了一片生命的空间,撑起了老师对学生那无边的大爱,撑起了那震不垮的脊梁,四个学生在老师撑起的那片生命的空间里获救了,而谭老师却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坚强却永远的刻在了我们的心里,刻在了一个民族的记忆里。

多难兴邦,在大难面前,我们的民族显得无比的坚强。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听着这些报道,看着那些画面,我们无不泪流满面,那不仅是悲伤的泪,那更是撼动我们心灵的泪,泪水中有人性的光辉,泪水中有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生生不息的坚强,中华民族有震不垮的脊梁,大声的告诉世界,震不垮的脊梁屹立着我们民族的坚强!
一步与一生
路的两旁氤氲着乳白色的雾气,前面是一条悠长悠长的古道,迷离神奇。

[形象化的描写,把人带入迷离神奇的氛围中。

]
我预备沿着这条布满神秘的古道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人生,一束极细的光线从遥远的天际投射过来,抚摩着那历经悠悠岁月的古道刻痕,它闪耀着夺目的光线。

一串串脚印散落在岁月的路途中,我要去寻找那决定人一生的那一步,专心去发现一个刻满幸福的出口。

[“我要去寻找那决定人一生的那一步”,点题。

]
我渐行渐远,我渐进渐远……
终于,我发现路在此时分成了两个岔口,两扇高大的门摆在面前,它们的上面镌刻着“一步与一生”,苍劲的字体中流淌着布满理性的溪流。

我打开其中一扇门,发现上面雕刻着许许多多的小字,我仔细注视,仿佛时光在这里轮回翻转……
“曾经的庄子从这里走过,为了摆脱一个屈从权势的社会,他推开了这扇门,然后决绝地跨了过去,做了一棵在夜里独自守望月亮的树。

”[活用课本(《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例子,给人以亲切感。

]
“曾经的五柳先生从这里走过,为了摒弃官场的丑恶,他驾着破旧的马车从这扇门驶过,然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使用课本中陶渊明《饮酒》诗。

]“曾经的东坡先生从这里走过,为了遗忘痛苦的失意,他穿粗衣淡定地走了过去,在荒凉的黄州
‘倚杖听江声’,任凭人生的失意而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

[三段均用“曾经的……从这里走过
”,引出三个历史人物,句式整洁,富有文采。

]
我品读着这曾经的故事,路旁的竹林也在歌唱,我要把它谱写成一曲沧桑而漂亮的歌谣。

我又走到另外一个路口仰望另一扇门,它上面同样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西楚霸王项羽面对刘邦的追兵从这里逃走,忆起昔日的鸿门宴,不禁哀叹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残忍阴险的秦桧从这里步入罪恶的深渊,杀岳
飞,贬忠良,他的一生必定是一个让人唾弃的一生,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
“居心叵测的陈水扁从这里走上了分裂国家的道路,嘴角邪恶的笑脸干枯了他丑恶的灵魂。

”
[再用三个事例,从反面阐述,与前面的三个事例构成对比。

]
我不想再读下去,抚摩眼前的这扇门,沧桑而厚重。

历史本没有错!错的是他们洞开了本不应该洞开的大门,跨出了他们本不应该跨出的一步![小结上文。

]
枫竹林飘荡着幸福的歌谣,我回眸最初的那扇门,它闪着幽蓝幽蓝的光,我毫不犹豫地走了上去,迎接我期待的黄金般的人生!
【评点】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首先,语言美丽,富于变化。

作者善用比喻,把人生喻为两扇不同的门,这就把人生这一抽象的概念,化为了具体可感的形象。

又如文章前4段,运
用描写性语言,把读者带入了幽美的意境之中,起到了开篇即吸引人的作用。

在主体部分,作者引入了六个历史人物为材料,但并不嫌繁琐,因为作者将这六个人物的事例分为两组,构成对比,既突出了中心,又有变化。

前一组事例,用“曾经的……从这里走过”这一句
式引出,具有整饬之美。

后一组事例,则用
“……从这里……”引出,既整洁,又与前面的一组句式不同,加上内容的区别,使文章整饬中有变化,不显得板滞沉闷,而是富于灵动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善于使用从课本中积累的材料,《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鲍鹏山,第五册)、《饮酒》(第三册)信手拈来,巧妙运用,显示出积累运用语言材料的良好功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